《云南2024年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2024年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云南省2024年新一轮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政策实施方案新一轮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政策在我省已实施一年,在省委、省人民政府的坚毅领导和农业部、财政部等有关部委的关切支持以及全省各级各相关部门的主动协作下,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动,进一步完善了草原承包制度,各项基础工作扎实推动,实施成效显著。为进一步做好2024年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政策的落实工作,依据云南省2024-2024年新一轮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政策实施方案以及年度绩效评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共同探讨拟订了云南省2024年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政策实施方案。一、云南草原基本状况草原是畜牧业的生产资料,是农牧民赖以生产和
2、生活的家园,同时也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是建设漂亮云南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建设关系到边疆民族地区的团结和稳定,在维护国家生态平安、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行替代的战略作用。(一)自然草原现状。我省草原资源丰富,是我国草原类型最丰富,植物种类最多的省(区)之一。全省有7个草原类,占全国草原类的39%,有150多个草原型,有各种草原植物199科、1404属、4958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种类的35.41%,有饲用植物3200多种。全省草原面积2.29亿亩,居南方其次位,全国第七位,可利用面积1.78亿亩,其中:自然草地占83.2%,零星草地占16.8%,大于10万亩分块连片占草地面积的13
3、.57%。全省自然草原平均鲜草产量651公斤/亩,可食牧草平均产量497公斤/亩。饲养每个羊单位年需草原6亩。长期以来,由于靠天养畜、超载过牧的生产方式,全省退化草原已占草原总面积的83.4%,其中:严峻退化的占15.34%,达2730.5万亩;中度退化的占33.36%,达5938.08万亩;轻度退化的占34.7%,达6176.6万亩。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农业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我省先后实施了自然草原复原和建设、迪庆州自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云南省臂形草等牧草原种基地建设、岩溶地区草地治理试点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冬闲农田(地)种草工程、商品牛羊基地县建设等草
4、原建设重大项目。大项目带动了全省草原爱护建设工作的大发展,草原生态爱护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项目区植物平均覆盖度、高度、鲜草产量及可食鲜草产量都有明显提高。(二)主要成效。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全面落实,有力地促进了牧区生态持续改善、农牧民快速增收和全省草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的持续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1 .草原家庭承包工作逐步完善。各级农业(畜牧兽医)部门仔细依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草原家庭承包工作的看法(云政发202425号)要求,全面开展草原承包核查工作,进一步规范全省草原承包工作,完善草原承包到户相关手续。截至目前,全省完成草原家庭17889.13万亩,占应
5、落实草原承包面积的100.5%,其中单户承包面积为11468.73万亩,联户承包6420.4万亩。发放草原全部权证18.43万本,草原运用权证286.5万本,签订草原承包合同290.076万份。2 .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通过对全省实施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政策的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进行监测与评估得到的数据显示:2024年,云南省自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6.58%,草群平均高度26.06厘米,每公顷鲜草产量10041.22千克,可食牧草鲜草产量7891.27千克,同比分别提高1.18%、1.32%、2.68%和5.7%,较实施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政策前的2024年分别提高12.25%、3.68%
6、、25.94%和29.75%o全省鲜草总产量13628.70万吨,可食牧草鲜草产量10710.63万吨,可合理载畜3320.29万个羊单位。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政策的实施,有效遏制了全省草原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的势头,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政策效果日益彰显。3 .草原畜牧业平稳健康发展。通过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推动了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加速了“粮、经、饲”三元结构的种植业发展,提高了牧区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了牧区畜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开启了草原养精蓄锐的新时代。2024年,全省新建牛羊圈舍200万平方米,青贮氨化窖80万立方米,储草棚50万平方米,完成多年生人工种草
7、77.025万亩,种植一年生人工牧草272.79万亩。截止2024年底,全省人工种草保留面积达到2054万亩。2024年底,存栏肉牛1222万头,出栏肉牛503.8万头,产量达60.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99%、5.49%和5.48%o存栏肉羊1533.4万只,出栏肉羊1062.3万只,产量达21.4万吨,分别比2024年增长3.5%、5.54%和5.57%。奶牛存栏21.92万头,奶类产量72.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1%和0.1%。饲料工业产品产量630万吨,产值达2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和4%。实现了“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产、牧民不减收、畜产品有效供应的目标,牧民生活水平得到显
8、著提高。4 .龙头企业推动作用进一步显现。通过落实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政策和草原承包工作,使社会对草原的认知度进一步提高,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农业龙头企业起先涉足草原爱护建设工作,对草原爱护建设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2024年,龙头企业合理流转草原面积90.46万亩,围绕高原生态牧场建设,开展多种经营,初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养殖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为纽带、以家庭牧场和养殖大户为骨干的“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模式;以牧区扩繁、农区育肥的“区域互动”发展模式;以草原畜牧业、牧草产业、秸秆饲料加工业和青贮玉米种植业联动发展的“产业联动”发展模式。这些模式体现了我省草原畜牧业的新发展方向,显示出
9、极强的生命力,有效减轻了自然草原放牧压力,推动了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5 .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通过落实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政策,每年仅政策补贴就干脆为全省农牧户增加收入58155万元。如迪庆州香格里拉县格咱村委会,户均补奖政策收入达5405元,最高户达9038元。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强化配套技术推广,促进了我省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农牧民收入快速增长。2024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020元,同比增9.44%o6 .草原爱护建设制度落实。一是落实了基本草原爱护制度。在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政策的推动下,全省划定基本草原1.93亿亩,并对实施生态补奖的1.78亿亩草原
10、发放了草原全部权证。二是落实了禁牧休牧制度。全省划定草原禁牧面积2731万亩,并设立了禁牧标识牌,出台了禁牧管理方法,落实了村级草管员,禁牧制度得到有效落实。三是落实了草畜平衡制度。全省落实草畜平衡面积15069万亩,并出台了草畜平衡管理方法,制定了草原载畜量核定标准,草畜平衡管理工作有序推动,成效明显。7 .草原执法监督机构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省委编办批准成立了云南省草原监督管理站,为正处级事业单位。二是各州(市县(市、区)通过落实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政策,充分相识到设立草原执法监督机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绝大部分州(市)已向同级编办进行了汇报,主动争取成立同级草原监督管理机构。截至目前,
11、已有5个州(市)在农业(畜牧兽医)局增设了草原科、4个县(市、区)成立了草原监理站。全省112个县(市、区)落实了7500名村级草管员,如德钦县成立了县级草原监理站,核定编制5人,村级全部落实了草管员,每月核定300元酬劳并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会泽县成立了大海草原管理所,核定编制5人,聘用17名草管员,每月核定500元酬劳并列入县级财政预算。8 .草原奖补信息化管理系统不断完善。随着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政策的不断落实,各级草原执法监督机构初步驾驭了由农业部统一开发的草原奖补专项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省、州(市)、县(市、区)三级草原牧户信息化管理和牧草良种补贴信息系统,系统可快速查找牧户基本状况、
12、牧草良种补贴草原地块现状等信息,为草原数字化管理奠定了基础。(三)存在问题。我省草原爱护建设及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政策落实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果,但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局面仍未根本变更,草原退化、沙化、石漠化现象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爱护不够。基本草原爱护制度落实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基本草原上采沙、采石、采矿和建设永久性建筑的现象非常突出,守住草原生态红线难度较大。二是建设不力。草原投入严峻不足,改良草地、人工草地占草原面积比重较少,草原可持续发展实力不强。三是利用不当。一方面是草原超载过牧,导致草原退化,另一方面是草畜不配套,导致草原资源利用不够。四是技术力气薄弱。近年来,各级虽
13、然举办了多次培训班,但基层从事草原爱护建设及草原爱护补助嘉奖政策落实的岗位人员变动频繁,导致基本草原、禁牧草原、草畜平衡草原转绘上图工作困难较大,草原补奖信息录入及管理的问题较多,草原地面监测数据质量不高。五是执法机构不健全。草原执法人员编制不足,执法设备和经费紧缺。基本草原爱护、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等三项基本制度在短时期内落实到位难度较大。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爱护草原生态环境为重点,以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草原生产实力和牛羊产业效益为核心,坚持爱护与利用
14、结合,生态与发展协调,通过实施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政策,全面推行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划定和爱护基本草原,促进草原生态环境稳步复原;加快推动草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牛羊产品生产供应水平,促进农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不断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稳步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为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作出主动贡献。(二)基本原则1 .爱护生态,绿色发展。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依据“爱护生态环境就是爱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全面推行各项草原管护制度,爱护和复原草原生态环境,
15、夯实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2 .权责到位,分级落实。坚持草原补奖资金、任务、目标、责任“四到县”,逐级建立目标责任制,分解任务指标。完善政策落实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任务落实到位。3 .公开透亮,补奖到户。坚持政策实施全程透亮,做到任务落实、资金发放、建档立卡、服务指导、监督管理五到户”,保证政策落实公允、公正、公开,切实使政策成为社会认同、群众满足的政策项目和民心项目。4 .政府主导,牧民主体。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综合施策、保障投入、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增加政策实施的透亮度,让农牧民群众在享受补奖政策的同时,也努力担当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使农牧民
16、既是草原爱护的受益主体又是爱护草原的责任主体。5 .因地制宜,科学实施。敬重客观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制定政策实施方案,创新工作方法,设计不同的禁牧模式和草畜平衡模式,科学有序推动补奖政策落实。以现代草地畜牧业推动行动为抓手,全面推广“种养结合、草畜配套”的发展模式,加大工作力度,开创草牧业发展新局面。(三)目标任务总体目标:力争到2024年,全省自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90%以上,草群平均高度30厘米以上,每公顷鲜草产量12481.45千克,可食牧草鲜草产量9528.46千克,较2024年分别提高4.43%以上、21.26%、27.63%和27.64%;全省鲜草总产量16059.46
17、万吨,可食牧草鲜草产量12259.95万吨,可合理载畜4198.61万个羊单位。2024年云南省自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7.6%,草群平均高度27厘米,每公顷鲜草产量10525.23千克,可食牧草鲜草产量8035.07千克,全省鲜草总产量13983.04万吨,可食牧草鲜草产量11246.16万吨,可合理载畜3877万个羊单位。生态目标:禁牧区的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5-10个百分点,草群平均高度每年提高1-2厘米;草畜平衡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草群平均高度每年提高I-2厘米,基本实现草畜平衡,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2024年,禁牧区的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
18、1个百分点以上,草群平均高度提高1厘米以上;草畜平衡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草群平均高度每年提高1厘米以上。经济目标:加强草原畜牧业基础建设,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加快牛羊出栏,使牧民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三、实施范围、内容及规模(一)实施范围我省新一轮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政策在15个州(市)109个县(市、区)实施。(二)实施内容和规模1 .草原禁牧补贴。对草原植被覆盖度45%以下、鲜草产量180公斤以下、具有特别生态功能和生态非常脆弱的草原实行禁牧。严格依据禁牧区域划定的要求,以村组为基本单元,把生存环境恶劣、草场严峻退化、不宜放牧的地区以及位于金沙江、澜沧江、
19、怒江等水源涵养区的草原划为禁牧区。全省通过核实,划定实施禁牧草原2731万亩。2 .草畜平衡嘉奖。我省将已实施草原承包的草原,除实行禁牧以外的全部草原纳入草畜平衡嘉奖范围,草原面积为15069万亩,实施草畜平衡的草原要实施季节性休牧和划区轮牧。(三)补助嘉奖方式依据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政策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将禁牧补贴和草畜平衡嘉奖资金通过“一卡通”或“一折通”直补到户。四、分区与爱护建设模式(一)分区依据云南省补奖政策实施范围、草原类型、气候特点、草原畜牧业发展状况、草原退化现状等实际状况,按流域分区实施。云南省实施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政策的109个县(市、区)分为金沙江流域、澜沧江流域、红
20、河流域、珠江流域、江流域、大盈江流域6个区域。1.金沙江流域:包括:禄劝、家、盐津、大关、永善、绥江、龙、宣威、会泽、楚雄、双柏、仁、元谋、武定、禄丰、宾川、寻甸、镇雄、牟定、鹤庆、东川、彝良、南华、古城、昭阳、鲁甸、威信、水富、姚安、大姚、玉龙、永胜、坪、宁茬、香格里拉、德钦、维西共37个县(市、区卜实施禁牧1370.36万亩,草畜平衡5935.79万亩。2 .澜沧江流域:包括:思茅、镇沅、宁洱、景东、景谷、墨江、孟连、澜沧、西盟、江城、大理、漾潺、永平、洱源、剑川、南涧、巍山、龙陵、昌宁、临翔、凤庆、云县、永德、镇康、双江、耿马、沧源共27个县(市、区卜实施禁牧588.86万亩,草畜平衡3
21、940.84万亩。3 .红河流域:包括:峨山、新平、元江、易门、个旧、开远、蒙自、建水、石屏、弥勒、泸西、元阳、红河、绿春、屏边、河口、金平、麻栗坡、祥云共19个县(市、区卜实施禁牧378.73万亩,草畜平衡2535.92万亩。4 .珠江流域:包括:宜良、石林、麒麟、沾益、富源、罗平、师宗、陆良、澄江、华宁、文山、砚山、西畴、马关、丘北、广南、富宁共17个县(市、区卜实施禁牧264.7万亩,草畜平衡1756.81万亩。5 .怒江流域:包括:云龙、隆阳、施甸、腾冲、泸水、福贡、贡山、兰坪共8个县(市、区卜实施禁牧124.69万亩,草畜平衡837.69万亩。6 .大盈江流域:包括盈江县1个县。实施
22、禁牧3.66万亩,草畜平衡61.95万亩。(二)爱护建设模式2024年我省草原爱护补助嘉奖政策实施的109个县(市、区)草原超载310.82万个羊单位,全省超载率为3.68%,草畜平衡区和禁牧区要削减310.82万个羊单位,其中禁牧区支配减畜30.9万个羊单位,草畜平衡区支配减畜279.92万个羊单位。1.禁牧区:2024年减畜10.3万个羊单位。模式:自然草原禁牧后实行圈养和退养。关键技术:2024年新建棚圈15.5万平方米,种植优质牧草20万亩,建设青贮氨化窖11万立方米,贮草棚3万平方米。2,草畜平衡区:2024年减畜93.31万个羊单位。模式:草畜平衡区实行休牧与划区轮牧,舍饲半舍饲。
23、关键技术:2024年新建棚圈140万平方米,种植优质牧草185万亩,建设青贮氨化窖100万立方米,贮草棚25万平方米。五、资金测算(2024年各县、市、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任务及资金安排见附表)(一)补助嘉奖标准结合我省实际,禁牧、草畜平衡不另行制定补助嘉奖标准,统一执行国家标准。详细为:1 .禁牧补贴为每亩7.5元。2 .草畜平衡嘉奖为每亩2.5元。3 二)资金测算按标准测算2024年,我省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资金规模为58155万元,其中:草原禁牧补助20482.5万元,草畜平衡嘉奖37672.5万元。2024年分项测算如下:1 .禁牧补贴:2731万亩7.5元/亩=20482.5万元。2
24、.草畜平衡嘉奖:15069万亩2.5元/亩=37672.5万元。六、补助程序完善云南省新一轮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各州市制定和完善新一轮补奖政策详细操作流程。奖补程序原则上为:(一)县(市、区)政府公布补贴项目内容、条件和相关政策。(二)牧户填报申请书。(三)县(市、区)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对禁牧草原和草畜平衡草原以户为单位进行测量,利用GPS地理定位方法对每个项目点登记四至经纬度,并录入数据库,绘制项目布局图O(四)村委会召开村民大会履行集体表决程序,申请补助的项目户需经2/3以上农牧户同意,公示内容包括项目户草原面积、人口、补贴资金等事项,公示期在7天以上。(五)
25、县(市、区)政府或乡镇政府与村委员会签订责任状,村委会与牧户签订禁牧、草畜平衡及减畜支配责任书。七、兑付要求(一)申报、核实、公示、汇总上报补奖面积补奖面积的公示与核实实行牧户据实申报、村组核查、技术部门勘察、张榜公示、群众监督的方法进行。由乡镇人民政府对各村牧户据实申报的禁牧草原、草畜平衡草原状况进行审核、汇总,并在自然村以户为单位张榜公示面积和补嘉奖金额后(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将汇总结果上报县级农业(畜牧财政部门。县农业(畜牧X财政部门共同负责对所辖乡(镇)上报的数据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汇总数据,并将汇总结果逐级上报至省农业、财政部门。各级农业、财政部门设立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政策补奖监
26、督电话,并在当地媒体予以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二)发放补奖资金省级依据完成任务状况,预拨资金到县。县级依据核实的补奖面积和补奖清册,通过一卡通或一折通的方式,干脆补助到牧民的账户,并将实际兑付状况上报省级财政、农业部门。(三)建立牧户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政策补奖明细档案各级各部门对补奖过程中形成的全部表格、数据、补奖资金发放清册等凭证都要立卷归档保存。八、实施期限与进度支配(一)实施期限2024年(二)2024年实施进度支配1.2024年24月检查总结2024年工作,编制2024年省级实施方案。2.2024年56月完成县(市、区)实施方案审核及批复;与牧户签订禁牧、草畜平衡责任书。3.2024
27、年712月按省级兑付要求和补助程序进行申报、核实、公示,兑付补奖资金;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录入牧户基础信息及其它相关信息;对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实施监督管理,核定载畜量;进行草原监测,建立草原监测网络,对实施状况进行调研和指导。九、草原禁牧、草畜平衡监测与评估为全面评价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政策实施的成效,对禁牧、草畜平衡进行科学的评定,必需加强草原监测工作。依据国家标准自然草原退化、沙化和盐渍化的分级标准(GB/T19377),农业行业标准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规程(NY/T1233-2025)、自然草地合理载畜量计算(NY/T635-2025)和云南省草原载畜量核定标准及方法(试行)(云农牧
28、2024)5号)等制定云南省评价标准和方法。监测与评价的范围是全省实施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政策的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面积1.78亿亩。全省以州市、县区、乡镇、村和典型农牧户为监测与评估单元,并充分利用4个国家级固定监测点和22个省级固定监测点的优势,应用3S技术,结合地面调查,建立监测评估体系,通过评价指标计算不同地区草原生态植被、土壤及气候变更状况,对项目前后草原的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重要生态学过程等指标进行分析,推断,从而对实施区域内的草原变更状况进行全面监测与评估,提出科学的看法和建议。全省支配每县设置3个地面监测样地,9个样方,100户牧户入户调查,建立全省草原监测数据库。监测指标主要
29、是:植物生长状况、生态状况、家畜状况等指标,评价指标包括:生物种群数量、覆盖度、产草量等。禁牧区每年进行1次草原植被复原状况监测与评价;草畜平衡状况,以典型牧户为单位,进行草原复原和超载状况监测评价。并依据各地不同状况制定三级评定标准(禁牧为未复原、初步复原、复原;草畜平衡为平衡、轻度超载、重度超载卜以此为依据,为绩效考核评价供应依据。十、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依据资金、任务、目标、责任“四到县和任务落实、资金发放、建档立卡、服务指导、监督管理“五到户”的政策落实要求健立健全由同级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政策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省级草原生态补助嘉奖政策
30、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探讨补助嘉奖政策实施方法、制定有关政策及相关规定,负责协调指导全省草原生态补助嘉奖工作。州(市县(市、区)草原生态补奖补助嘉奖政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落实补助嘉奖政策的详细事宜,县(市、区)与乡(镇)及乡(镇)与村组要层层签订责任状,形成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办的工作格局,为全面落实补助嘉奖政策供应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强化基础工作。各有关县(市、区)要依据辖区内的草原类型、植被状况和生产特点,科学确定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域,依据国家和省级的要求,因地制宜编制政策实施方案,经省级批复后组织实施。完善草原生态补助嘉奖政策信息系统,扎实做好草原补助嘉奖信息录入和管理工作。稳定和完善草原
31、承包经营制度,规范“两证一合同”的核发工作,确保草原补助嘉奖面积承包到户或联户,进一步夯实政策落实基础。划定和爱护基本草原,将纳入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嘉奖范围的草原全部划为基本草原,并做到上图管理,实行最严格的爱护,严守草原生态红线。(三)强化宣扬培训。各级农业(畜牧兽医)部门要全力做好新一轮草原补助嘉奖政策的宣扬培训工作,要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手机网络等传播载体,通过中国草原网、中国草业网、云南农业信息网等网站平台,以及进村入户宣讲培训、发放政策明白纸等传统宣扬形式,做好政策宣扬解读工作,让广阔农牧民群众充分知晓新一轮草原补助嘉奖政策内容,理解和接受政策支配变更,确保政策平稳过渡和全面
32、落实。要加大培训力度,把工作做到微小之处,针对草原监测、入户调查、草原执法、信息录入、草地改良、人工草地建植、牛羊综合养殖配套技术等政策落实的关键环节,分专题举办培训班,省级重点培训县(市、区)的业务骨干,州(市),县(市、区)重点培训乡(镇村组的业务人员,通过层层培训使各级业务人员娴熟驾驭草原生态补助嘉奖政策落实环节的关键技术。(四)强化绩效评价。依据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一轮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政策实施指导看法(2024-2025年)的通知(农办财202410号)要求,高度重视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助嘉奖政策绩效评价工作,重点对项目实施县(市、区)的制度建设、基础工作、实施成效、农牧
33、民参加和满足程度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同时,组织有关专家团队和技术支撑小组,深化到乡(镇X村组,走访政策补奖受益农户的生产生活状况,查看草原的复原、管理利用状况等,真实反映补奖政策实施成效。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对获得合格以上评价等级的县(市、区),依据等级排名,综合考虑草原面积、工作难度等因素支配绩效评价嘉奖资金;对绩效评价不合格的县(市、区),担心排绩效评价嘉奖资金。在支配运用绩效评价嘉奖资金时,用于草原生态爱护建设和草牧业发展的资金比例不得低于70%o接着统筹利用绩效评价嘉奖资金,推动草牧业试验试点,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发呈现代草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和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34、(五)强化项目整合。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政策是一项困难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事关牧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各级必需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落实要求,抓好各环节工作,在同级政府的统一指导下,整合有关草原爱护建设和草原畜牧业发展项目,统筹用于草原生态补助嘉奖政策实施区域的舍饲棚圈、青贮氨化窖、储草棚、人工草地、改良草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打牢由自然放牧向舍饲圈养转变的基础,全面完成年度减畜支配。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草原畜牧业产业组织体系,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依据做优做强的要求,实行培育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发展一批成长型的牛羊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支持加工企业向牛羊养殖、饲料
35、生产、屠宰加工、物流配送等领域拓展,建立一体化经营组织。主动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养殖场+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种养经营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实力。全面实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产、牧民不减收的目标。(六)强化资金管理。建立健全各级草原补助嘉奖资金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资金运用和管理。每年初由省农业厅和省财政厅联合编制上报的全省年度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政策实施方案经省人民政府批复后,省级财政将年度补奖政策资金下拨到州(市)和县(市、区),以县(市、区)为单位编制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政策实施方案,上报省农业厅和省财政厅审核批复后组织资金兑付。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农
36、牧部门依据实施方案制定补助嘉奖资金安排方案,设立补助嘉奖资金专账,并下设各分项资金明细账户,分别核算,专款专用,依据核实并公示的农牧户基础信息,通过一卡通或“一折通”将补助嘉奖资金刚好足额发放给牧民,并在卡折中明确政策项目名称O(七)强化科技支撑。引导农牧民科学合理管理利用草原,合理载畜,增草增畜,提高草原的生产实力。在应用技术方面,要大力推广人工草地建植与管护技术、草地划区轮牧技术、草地禁牧与休牧技术、人工改良草地建设技术、干草收割贮藏技术、牛羊舍饲与快速育肥技术、畜群结构优化技术等草原爱护及养畜好用技术,将先进、好用的技术成果尽快用于生产实践。大力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营
37、造重视促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良好氛围。对草地面积的转绘上图、统计监测等技术要求高的工作,各县要固定岗位工作人员,在省级培训的基础上,加强县级技术培训和指导,做好项目实施面积的转绘上图和监测工作,为绩效考评供应翔实的技术支撑。()强化信息管理。进一步加强草原信息化管理工作,加强对牧民信息的录入以及基本草原、禁牧草原、草畜平衡草原的上图工作,使参加政策落实的工作人员全面驾驭草原生态补助嘉奖政策的范围、内容、操作方法、步骤以及证件制作、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测量仪器的运用、绘图、数据采集、有关表格的规范填写、纸质和电子档案的应用管理等内容,形成制图电脑化、填表集中化、档案规范化、工作条理化的工作格局
38、。(九)强化监督检查。依据省级制定并经省人民政府批复的年度草原生态补助嘉奖政策实施方案及一系列配套政策要求,比照省级批复各县(市、区)的实施方案,加强对项目县(市、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落实专项检查工作,以州市为主检查本辖区内县(市、区)的各任务进展和完成质量,同时省级派出工作组进行抽查。检查各州(市)和县(市、区)草原承包经营制度落实状况,基本草原划定状况,草原补奖政策宣扬状况,草原执法及监测状况,电子档案录入状况,技术培训及指导状况,村级草管员落实状况,县、乡、村三级草原管护网络建立状况,草原禁牧、休牧、轮牧、草畜平衡制度落实状况,禁牧区巡查、草畜平衡核查记录状况,入户调查状况,资金兑现状况
39、,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项目完成状况,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状况,确保年度补助嘉奖政策落实到位。十一、效益分析(一)生态效益。实施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政策,通过禁牧和草畜平衡,使禁牧区草原植被综合盖度达到70%以上,草畜平衡区草原综合盖度达到87.5%以上,有效复原植被,遏制草原退化,提高草原防沙固土、保持水土、爱护水源的作用。(二)经济效益。农牧民享受政策性补贴和转变草食畜牧业生产方式,提高出栏率和胴体重,实现农牧民人均增收150元以上,逐步缩小收入差距。(三)社会效益。建立草原生态爱护标准嘉奖机制,加快草原生态环境复原和建设的力度,能有效改善项目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发展后劲,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区域经济向二、三产业领域延长,有利于草畜产品的市场供应和经济的全面振兴,有利于加快多民族共同富有,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爱护及生态屏障的建设,大力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附表:云南省2024年草原生态爱护补助嘉奖政策任务及资金支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