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丁香结知识点.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813258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丁香结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六年级语文丁香结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六年级语文丁香结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六年级语文丁香结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六年级语文丁香结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丁香结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丁香结知识点.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丁香结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丁香结原文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儿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人眼帘的,也

2、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丁香结

3、,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_*作者宗璞,选作课文时有改动。六年级语文丁香结知识点一、生字组词缀zhu(点缀、连缀、后缀)幽yu(幽雅、幽静、幽美)雅y(雅致、雅观、雅俗共赏)案n(书案、教案、图案)拙zhu(手拙、笨拙、拙见)薄b(淡薄、单薄、厚积薄发)妩w(妩媚、妩媚多姿)媚mi(明媚、媚俗、千娇百媚)糊h(模糊、糊窗户、稀里糊涂)苞bo(花苞、苞蕾、含苞待放)襟jn(衣襟、前襟、大襟)恍hung(恍然、恍惚

4、、恍然大悟)怨yun(抱怨、怨恨、任劳任怨)二、多音字糊h(糊涂)h(糊弄)担dn(担当)dn(担子)薄bo(薄片)b(单薄)b(薄荷)三、近义词茂盛茂密格外分外仔细认真分辨辨别梦想理想确实的确四、反义词茂盛稀疏仔细马虎笨拙灵巧平淡无味有滋有味五、理解词语朦胧:不清楚;模糊。幽雅:幽静而雅致。参差:不整齐,不一致。窥着: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潇洒: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无拘束的,不矫揉造作。妩媚:姿态美好可爱。愁怨:忧愁怨恨。六、词语拓展描写颜色的词语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万紫千红、绿草如茵、黑白分明五彩斑斓、花红柳绿、绚丽多彩姹紫嫣红、青红皂白、灯红酒绿七、问题归纳1.读课文,

5、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主要写描写了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园里、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态。2.自读课文,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赋予了丁香怎样的情感?作者从丁香的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颜色、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等方面描写,赋予丁香灵动优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的情感。3.默读1至3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了哪里的丁香花?作者写了城里、城外、斗室外以及雨中的丁香。4.古人对丁香寄寓着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作者引用的古人的诗句,引用它有什么作用?“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两句诗中把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

6、。作者引用古诗句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优美。5.什么是丁香结?它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要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丁香结”的本义是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象征意义是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愁怨)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二是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六年级语文丁香结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重点理解“幽雅、浑浊、笨拙、参差、愁怨”等词语。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3.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有关人生的感悟。4.品味、积累*优美而富有哲理的

7、语言,学习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教学重点品读优美的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有关人生的感悟。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进而阐述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缀、幽、雅”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宅院、幽雅、伏案”等词语。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划分层次,概括*的主要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丁香的特点。教学难点1.正确读写生字新词。2.理清*的层次,把握*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花草树木及其象征意义的图片,学生仔细观看,交流感受,进入本课的学习。导

8、语: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是否会浮想联翩?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等。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丁香结,去文中看一看作者又赋予了丁香结怎样的象征意义。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板书:丁香结)明确:“丁香结”表面指丁香的花蕾,实际指人生中的很多问题。以此为题,寓意深刻,易引起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简单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宗璞 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1928年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她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髓,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

9、,流畅而有余韵;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红豆,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散文紫藤萝瀑布等。2.学生自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3.检查字词预习情况。(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和词语。宅院 缀满 幽雅 断断续续 伏案 浑浊 笨拙 眼帘参差 单薄 照耀 文思 梦想 迷蒙 印象 模糊 恍然愁怨 顺心 平淡需注意的字音:“缀”和“拙”是翘舌音;“薄”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作b;“恍”是后鼻音,注意不要读错。需注意的字形:“雅”右边是“隹”,不要写成“住”或“佳”;“薄”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2)理解词义。学

10、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预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记生字、理解词义的方法,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和小组讨论来完成对生字、新词的学习。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理清*的层次。(1)给课文标上段序,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交流为什么这样划分,归纳出每一层主要写了什么。(2)了解*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主体,即描绘丁香的特点及阐述作者的独特感悟。预设:采用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只要有理有据,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和鼓励。结构梳理:第一部

11、分(第13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姿态、花的气味、花的形貌、花的颜色等方面描写了丁香。(主体写丁香花。)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分别从古诗中的丁香结、作者提出的疑问、作者的感悟三个方面描写了丁香结。最后以一个反问句作为总结,点明中心,告诉了读者要以豁达的胸怀面对人生中的“结”。(主体写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感悟。)2.指名朗读第13自然段,初步感知丁香花的特点。(1)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再全班交流。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哪些地方的丁香,它们有什么特点?找出你喜欢的描写丁香花的句子。交流预设:生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城里街旁、宅院里的丁香;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城外校园里的丁香;第三自然段描

12、写了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生2:我知道作者从视觉、触觉、嗅觉等角度具体描写了丁香花的色彩、形貌、姿态和气味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如结合“雪白”“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淡淡的幽雅的甜香”等词可以分析出来。生3:我知道作者赋予了丁香花灵动幽雅、纯洁无瑕、可爱芬芳的特点。(2)教师指导朗读。过渡:谁说草木无情?它们也各有自己的品性与精神,宗璞笔下的丁香就是如此。作者从多角度展现了丁香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的内涵,不禁让我们喜欢上了这一簇簇的可爱的丁香花。这是一篇清新雅致的散文,你喜欢作者笔下的丁香吗?让我们再次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留下悬念。

13、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生字新词,朗读了课文,还概括了*的主要内容,划分了*的层次。学完这节课,大家是不是也喜欢上了作者笔下的丁香?那么,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丁香花的?作者又从丁香结中生发了怎样独特的感悟?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自主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进而阐述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思考,学会豁达、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问题。教学重难点1.感受丁香的

14、特点,学习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2.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有关人生的感悟。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预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主要讲了两部分内容。其中前一部分主要写的是“赏丁香花”,作者分别写了城里、城外校园里和斗室外三个地方的丁香,从视觉、触觉、嗅觉的角度描写了丁香花的色彩、形貌、姿态和气味,让读者对丁香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从中能感受到作者对丁香的喜爱之情。后半部分主要写“悟丁香结”,作者从有关丁香结的古诗开始,写到了微雨中格外妩媚的丁香,并引发了为什么叫“丁香结”的思考,进而联想到人生中的愁怨和不顺心的

15、事,感悟到了生命需要“结”,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整合*各部分大意的方法来概括*的主要内容。待学生思考后指名发言,被指名的学生说完后,如果没有说完整或说得不太准确,其他学生可补充。通过自主思考、互相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的作者从色彩、形貌、气味、姿态等方面描写了丁香,赋予丁香灵动优雅、纯洁无瑕、可爱芬芳的品格,阐述了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以豁达的胸怀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问题的感悟。)2.教师过渡,导入新课。过渡: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宗璞初步领略了美丽的丁香,丁香的形象已经深深印刻在我们的心里。你最喜欢哪里的丁香?想不想把你喜欢的句段读给大家

16、听?(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段。)作者笔下的丁香美得脱俗,美得优雅。那么作者是怎样将丁香的美表现出来的?又是怎样联想到丁香结并生发感悟的?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圈画重点内容和难以理解的语句。2.品读课文,欣赏有关丁香的画面,感受丁香的特点。(重点句课件出示。)(1)学生再次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描写丁香的几幅画面,用小标题的形式列出来。(2)小组交流,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结果。(有这样几幅画面:城里丁香图、城外校园里的丁香图、斗室外三棵白丁香图、雨中丁香图。)(学生也可有其他概括,言之有理即可。)(3)师生共同欣赏这四幅画面,感受丁香的特点,体悟作

17、者赋予丁香的品格。画面一:城里的丁香(课件出示相关语句)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预设:教师先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然后教师出示丁香花开满枝头的图片,让学生对比自己想象的画面来感受丁香花缀满枝头的姿态;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思考运用修辞手法的作用。(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比喻把枝头的小花比作星星,形象地写出了丁香花小巧、繁密、耀目的特点。拟人“探出”和“窥着”都是人的神态和动作,作者将丁香花人格化,生动地刻画出伸出宅院外墙的半树丁香花娇俏

18、灵动、惹人怜爱的情态。)画面二:城外校园里的丁香(课件出示相关语句)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这句话中,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丁香花的?突出表现了丁香花的什么特点?)预设:教师先让学生自主朗读句子,进入文本描绘的意境中去感受月光下丁香花的美好姿态,使学生情在其中,实现与文本的充分对话;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交流示例:生1:“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写丁香花的。作者将丁香花置于迷蒙的月色之下,营造出一种幽静、典雅的氛围,使画面非常具有诗意的美感。白色的丁香花和紫色的丁香花相互映照,各自显出不同的风采,一个潇洒

19、如俊俏的美男子,一个朦胧如害羞的美少女。突出表现了丁香花娇俏灵动的特点。生2:“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是从嗅觉的角度来写丁香花的。“淡淡的”“幽雅的”表明丁香花的芳香并不浓郁,给人清新淡雅的感觉。丁香花的香味不同于桂花的浓郁四溢、沁人心脾,也有别于兰花的暗香浮动、回味无穷,丁香花独特的甜香令作者即使在月夜下也能闻香识花。突出表现了丁香花可爱芬芳的特点。画面三:斗室外三棵白丁香(课件出示相关语句)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这两句话中的“积雪”和“莹白”在文中具体指什

20、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积雪”和“莹白”在文中指的是丁香花。作者用“积雪”和“莹白”来代替丁香花,一方面避免反复提到“丁香花”带来的重复累赘之感,使行文富于变化。另一方面从修辞的角度来看,“积雪”是借喻(使用喻体来代替本体),“莹白”是借代(借用事物的特征来替代事物本身),巧用这两种修辞手法能够鲜明直观地突出丁香花的特点:“积雪”不仅言其白,而且言其多而纯净、轻柔;“莹白”不仅言其白,而且言其光洁,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课件出示相关语句)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照耀”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明确:“

21、照耀”既写出了丁香花白得如雪如月,似有光辉晕出;又写出了丁香花与作者的联系之深,将丁香花对作者心灵的鼓舞与慰藉以及作者对丁香花的依赖巧妙地表现出来。窗前的丁香见证了作者的写作生活,让她的文思和梦想更加焕发光彩,“照耀”一词将这种相依相伴的知音之情表达得巧妙脱俗。画面四:雨中丁香(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雨中的丁香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预设:教师先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格外妩媚”一词,这个词概括了雨中丁香的特点;接着结合“如同”一

22、词明确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然后出示一幅“印象派”的画作,引导学生欣赏画作,感受画面风格;再引导学生认识到作者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表现出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最后让学生明白:正是因为雨中的丁香如此妩媚、如此迷人,才让作者不禁发出“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的感叹。(雨中的丁香朦胧妩媚,线条模糊,颜色交融柔和,犹如一幅色彩边缘模糊、柔和婉约的画作。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十分动人,不禁让作者赞同古人将丁香和微雨联系在一起的写法。)(4)师生用简洁的语言梳理四幅画面的描写角度,总结写出了丁香花怎样的特点。预设:结合刚刚欣赏的四幅画来说,如

23、作者从颜色、形貌、气味、姿态(或视觉、嗅觉、触觉)等角度写出了丁香花纯洁无瑕、可爱芬芳、娇俏灵动、鲜润妩媚的特点。另外,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作者所描绘的并不是散乱的几幅图画,而是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组合在一起的。3.再识“丁香结”,感悟情感。研读课文第46自然段,教师出示阅读提示,引导学生思考、交流。从课文引用的两句古诗中你体会到古人在丁香结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作者在文中引用这两句诗有什么作用?什么是丁香结?为什么称为丁香结?丁香结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由丁香结生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悟?你是如何理解的?问题一预设:教师先引导学生理解诗句“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意思,感悟诗句表达的情感,然后总

24、结得出结论:丁香结在古人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在此基础上,结合第4、5两段的内容进行分析:作者引用古诗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丁香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印证了在古诗文中丁香结的形象的确与“愁”分不开;同时也为后文作者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中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开拓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做铺垫。问题二预设:教师先指名学生朗读“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这段话;再课件出示丁香花蕾的图片和中式衣襟上的盘花扣的图片,引导学生明确丁香结的本义和象征意义;最后具体分析称为丁香结的原因。(丁香结的本义:

25、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愁怨。称为丁香结的原因:直接原因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情感原因丁香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问题三预设: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文中直接阐述作者的感悟的句子是:“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理解。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有独到的见解。学生自主发言示例:生1:生命中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烦恼、忧愁,这些大多不能被立刻化解,作者认为这是一种常态。如果

26、人生中没有任何困难,反而缺少起伏,就太平淡无味了。生2:作者发出如此超然物外的感叹,展现了她从容、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困难忧愁无惧无畏,以平常心看待的优秀品格。生3:此处作者将丁香结和人生感悟联系在一起,使*有了更深刻的内涵。4.总结全文,深化主题。预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丁香花的特点、丁香结的来历及象征意义、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感悟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揭示*的主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1)教师总结。小结:丁香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驰骋了作者的想象,带我们欣赏了不同地方的丁香的美,让我们感受到了丁香给作者带来的欢愉。多少年来,作者的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

27、结雨中愁”的诗句。在一次雨中的偶然发现,给了作者新的感悟: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正是这解不完的结,才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挑战,充满了乐趣。(2)联系生活实际升华主题。(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是一种常态。我们应该正视生活中的问题,把它们看作生活有益的补充。所以,我们要以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结”:生命既需要春光无限的阳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时,也需要细雨中解不开的丁香结,愁肠挂肚,百转千回。)三、读写结合,学有所获。过渡: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欣赏了娇俏、妩媚、芬芳的丁香花,理解了丁香结中寄托的情感,体会到作者丰富的联想和独特的感受,同时也领略了大作家的文笔的魅力。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学习作者的写法,用心观察,融入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样能使自己的作文更生动、更吸引人。1.出示“小练笔”,教师点拨写法,学生练习写话。小练笔:作者通过“丁香结”这一事物引发了自己的联想,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会有一些事物引发你的联想。想一想,快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吧!提示:生活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有什么特点?它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寄托了怎样的情感?要充分发挥想象,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2.小组交流,集体评议。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2.课外搜集并积累有关丁香的诗句。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六年级语文丁香结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资格考试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