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鉴别.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173971 上传时间:2022-07-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鉴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几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鉴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几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鉴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几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鉴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几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鉴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几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鉴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鉴别.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几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鉴别 三七【来源】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枯燥根和根茎 。【产地】主产于、西畴,广西田阳靖西、等地。多系栽培,以产者为地道药材。【采收加工】第3-4年开花前或冬季果熟后采挖,以花前期采收质量佳。采收除去茎叶、泥土,剪下芦头、侧根及须根,曝晒至半干,反复揉搓,以后每天边晒边搓,待全干后放入麻袋撞至外表光滑即可。剪下的芦头、侧根、须根晒干后,分别称为“剪口、“筋条、“绒根。【性状鉴别】:三七被称之为“铜皮铁骨。铜皮:指药材的外皮呈灰黄色,似金属铜的颜色;铁骨:指药材体重而坚实不易折断。三七外形略呈纺锤形或类圆锥形。外表灰黄或灰棕色,常有蜡样光泽,顶端有瘤状突起;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

2、常别离。横切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皮部有细小棕色树脂道;气微,味苦而后微甜。附注 三七价格较昂贵,伪品较多,主要有:科植物莪术的根茎雕刻而成。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的根茎。“竹节三七落葵科植物藤三七的块茎。科植物高良的根茎,仿造三七的外形,用颜料酸性大红并掺了适量墨汁进展染色加工而成。“血三七科植物三七的根茎。豆科植物绵三七的块根。以楝科植物苦楝树和冬青科植物熊胆木的叶,经煎煮所得提取液参加木薯粉,精心搓捏而成,然后置黄泥粉中搓滚。附注1、三七以“头数论好坏。每斤能称的三七个数,称为多少“头,“头数越少价越高,质量越好。 但据当地人称,目前由于过度追求个大,滥用化肥,有的三七只有十多头,但木心

3、大,质量欠佳。2、菊科植物菊三七的根茎,民间习称“土三七。本品有止血作用,与三七相似。冬虫夏草【来源】: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越冬幼虫体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枯燥复合体。【产地】:主产于、等省区。、等省亦产。【采收加工】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晒至六七成干,除去似纤维状的附着物及杂质,晒干或低温枯燥。 【性状鉴定】:它由虫体与从虫体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 1.虫体似蚕;外表深黄色至黄棕色,有2030条环纹,近头部环纹较细;全身有足8对,中部4对较明显。 2.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 3.子座细长圆柱形;外表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质柔韧

4、,断面纤维状,类白色。 4.气微腥,味微苦。化学成分:含核苷类:如腺苷等;粗蛋白水解得多种游离氨基酸; D-甘露醇即虫草酸;麦角甾醇; 虫草多糖;生物碱等。【成效】:补肾益肺,止血化痰。常见的混淆品:蛹草的枯燥子座和虫体,习称北虫草。寄主常发育成蛹才死亡,故虫体为椭圆形的蛹。其子座头部椭圆形,顶端钝圆,橙黄或橙红色;柄细长,圆柱形。亚香棒虫草,其虫体似蚕,外表类白色,去掉菌膜呈褐色。子座单生或分枝,外表黑色,有纵皱或棱。气香,味微咸(菌核)或淡(子座)。凉山虫草,其虫体较冬虫夏草粗大,外表棕褐色,被锈色绒毛。子座细长,头柄无明显区别。常见的伪品:地蚕的块茎,虫体呈梭形,略弯曲,外表淡黄色至棕褐

5、色,环纹315条,节上有点状芽痕和须根痕,稍有纵皱纹,断面白色可见棕色形成层环纹,无子座。机制虫草,用面粉、玉米粉、石膏等经加工压模而成。其外表显黄白色,虫体环纹明显,断面淡白色,体重,粘牙;遇碘液显蓝色。麝香【来源】鹿科动物林麝 、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枯燥分泌物。【产地】主产于、及等省,野生或人工养殖。【采收加工】 野麝 :多在冬季至次春猎取,猎获后,割取香囊,阴干,习称“毛壳麝香;或剖开香囊,取其分泌物,习称“麝香仁。 家麝 :直接从其香囊中取出麝香仁,阴干或用枯燥器密闭枯燥。【性状鉴别】1.毛壳麝香为扁圆形或类椭圆形的囊状体。开口面为棕褐色的革质皮,密生白色或灰棕色短毛,从两侧围绕

6、中心排列,中间有1小囊孔,直径约23mm。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的皮膜。中层皮膜呈棕褐色,半透明;层皮膜呈棕色习称“银皮、“云皮,含颗粒状或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细毛和银皮。质较柔软,有特异香气。2.麝香仁质柔软,油润,自然疏松,无棱角,习称“子眼清楚。颗粒状者习称“当门子,外表紫黑色,油润光亮,微有麻纹,断面深棕色或黄棕色。粉末状者称“黄香,棕褐色或黄棕色。气香浓烈而特异,味微辣、微苦带咸。【经历鉴别】 针刺:取毛壳麝香用槽针从囊孔插入,应涩针而不顶针。转动槽针,撮取麝香仁,槽麝香仁应有逐渐高出槽面的现象,习称“冒槽。 手搓:取麝香仁置手中,加水湿润,手捏之成团,轻揉即散,不应沾手、染手、顶指、

7、结块。 火试:取麝香仁少许于坩埚中灼烧,初则迸裂,随即熔化膨胀起泡,油点似珠,香气浓烈四溢 ,灰烬白色,无毛、肉焦臭,无火焰、火星。 鹿茸 【来源】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黄毛茸),后者习称马鹿茸(青毛茸)。 【产地】花鹿茸: 、 、。马鹿茸:东北、东马鹿茸,新疆、西马鹿茸【性状鉴别】1、 花鹿茸:锯茸 ,二杠茸:一个侧枝,主枝称大挺,侧枝称门庄;锯口外围无骨质。三岔茸:二个侧枝,主枝较长,茸毛稀疏,下部有纵棱筋和突起小疙瘩骨钉、骨豆。砍茸:带脑骨、二茸相距约7cm,脑骨后端有一对弧形骨,名“虎牙。2.马鹿茸 形体粗壮、毛茸青灰。单门:一个侧枝;莲花:二

8、个侧枝;三岔:三个侧枝;四岔:四个侧枝饮片花鹿茸片:角尖称“血片、“蜡片,黄白色,半透明,外围无骨质,质坚韧;中上部“蛋黄片,粉白至浅棕色,中间蜂窝状,外皮无或略具骨质;下部“老角片.马鹿茸片:“血片外表灰黑色,半透明,微显光泽,质坚韧;“粉片老化,外表灰黑色,中央米黄色),无或略具骨质,质坚脆。牛黄【来源】牛科动物牛枯燥的胆结石。【产地】主产于、天津、及东北等地。【采制】宰牛时,如发现有牛黄,即滤去胆汁,将牛黄取出,除去外部薄膜,阴干。【性状鉴别】外形呈卵形、类球形或三角形,大小不一小者如粟豆,大者如鸡子。外表黄红色至棕黄色,稍有光泽。有的有“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

9、,质松脆易碎。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先苦而后微甜,有清凉感,嚼之不粘牙。 水试:牛黄置冷水中,可吸水变潮湿而不变形,且不易溶化;假设迅速膨胀崩解,则为伪品。另外正品牛黄取少量粉末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则指甲染黄不易擦去(挂甲) 。【成分】主要含胆色素,其中主要是胆红素及其钙盐。西红花 【来源】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枯燥柱头. 【产地】主产于西班牙、希腊、法国及前联中亚西亚一带。我国、等地有栽培。 【采收加工】开花期晴天的早晨采花,摘取柱头,盖一薄吸水纸后晒干,或4050烘干,或在通风处晾干。【性状鉴别】本品呈线形,三分枝,长约3cm。暗红色,上部较宽而略扁平,顶端边缘呈不整齐的细齿状,方有一短裂缝。下端有时带有黄色花柱。体轻,质松软,无油润光泽,干后质脆易断。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入水则柱头膨胀,呈长喇叭状,可见橙黄色色素呈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金黄色而非红色,花本身不褪色,无沉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