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传统产业智能化技术改造三行动计划(2020-2022).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11518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传统产业智能化技术改造三行动计划(2020-202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XX市传统产业智能化技术改造三行动计划(2020-202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XX市传统产业智能化技术改造三行动计划(2020-202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XX市传统产业智能化技术改造三行动计划(2020-202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XX市传统产业智能化技术改造三行动计划(2020-202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市传统产业智能化技术改造三行动计划(2020-20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传统产业智能化技术改造三行动计划(2020-2022).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市传统产业智能化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一、总体思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抢抓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以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为手段,聚焦传统优势产业,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在基础条件好和需求迫切的重点行业,持续推进产品、装备、生产线、车间、工厂和园区的智能化改造,全面提升传统产业智能制造水平,加快“XX制造”向“XX智造”的转变,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主要目标到2022年,智能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培育10家左右智能装备制造龙头企业;规模以上企业

2、按需实现智能化改造诊断的全覆盖,重点企业基本实现装备的自动化、数控化,全市新增工业机器人2000台以上;滚动实施一批智能化改造重点项目,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总量持续扩大,三年累计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建成10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三、重点行业1、纺织服装行业。利用高效、数字化、智能化纺织装备,建立智能化纺纱和织造生产管理系统,推广筒子纱染色全流程自动化生产技术、服装柔性化生产与个性化定制技术、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纺机制造技术。大力实施“机器换人”,面向化纤、连续纺纱、服装、家纺等领域,建设智能化生产线和智能工厂。2、机械行业。采用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推进机械企业建设以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

3、LM)为核心的三维数字化研发创新平台,以供应链整合为核心的ERP系统平台,以制造执行系统(MES)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平台,以集中管控为核心的财务、客户服务/供应商及客户关系管理平台,以商业智能和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的大数据分析平台,推进营销、研发、制造、供应链等方面的无缝集成和智能化管理,基本实现故障及作业性能实时诊断、远程监测及自动控制。3、化工行业。以安全、清洁、稳定生产为核心,推进化工行业智能生产、节能与安全管理。推广模拟仿真、优化控制等技术方案和基于生产过程的HSE系统解决方案。推动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建设安全可靠的工业云平台,实现工业软件、数据管理、工程服务等资源的开放共享。4、汽车行业。

4、推动汽车行业与信息、通信、能源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化生产。推广应用自动驾驶技术,加快推动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和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应用试点和示范,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5、有色金属及金属加工行业。推广应用冶炼轧制一体化智能制造技术,在环境恶劣、安全风险大等岗位实施机器人替代工程,建设覆盖各生产工序的智能制造以及在线监测与诊断服务系统。推进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和实施“MES(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系统”,实现集研发设计、物流采购、生产控制、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为一体的流程工业全链条全系统智能化。6

5、、轻工行业。在食品、家具等行业推行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支持食品行业加快工业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研发、生产、营销等环节的应用,建设防伪追溯大数据平台,实现原料、生产、销售等全链条防伪追溯。引导造纸企业提升生产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鼓励造纸装备制造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集成。四、主要任务1、产品智能化水平提升行动。夯实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强化装备系统集成,开发一批首台(套)智能装备。支持企业实施产品标准对标行动,推动产品“智能化+”“标准化+”“设计+”,向精品化、服务化、个性化升级。发挥中通客车、时风集团、日发纺机

6、等龙头企业的优势,对装备产品实施以自控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化技术改造。重点研发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控制器、传感器等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重点突破智能传感器、先进控制系统等智能专用成套设备关键零部件和模块;重点发展智慧农机、智能客车、高端数控机床等产品。支持企业开发具有数据自动采集和传输能力,无碍感知互联合作能力,自我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强的智能产品,推动装备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2、生产装备智能化改造行动。开展设备能效对标,淘汰老旧设备,促进设备升级换代。深入推进智能装备的推广应用,实施“机器换岗”和“机器换人”。对机械性、重复性、繁重性、危险性岗位,实施以“机器换人”为重点的技术

7、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智能制造水平。在机械、黑色金属压延等行业重点推广冲压、焊接、喷涂、装配等机器人;在金属冶炼、化工等行业,重点推广安防、排爆、巡检等特种机器人;在轻工、纺织等行业,重点推广搬运、码垛、分拣等机器人。支持企业在装备应用上因企制宜,“一企一策”采用低成本、模块化智能模组或租用机器人实施装备智能化改造,提升核心装备和关键工序智能化水平。3、生产线智能化升级行动。引进一批智能化工程服务商、智能化改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工业机器人租赁服务机构等,开展智能化诊断评估,编制智能化改造方案,推动企业从智能制造单元改造向整条生产线的工程化改造转变。在食品、化工、医药等流程制造领域,实施整条生产线

8、的智能化改造,实现生产过程动态优化、制造和管理信息的全程可视化,提升企业在资源配置、工艺优化、过程控制、产业链管理、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在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等离散型制造领域,实施产品设计、工艺、制造、检测、物流等环节的集成改造,实现设备间实时数据交互与协同生产,形成全过程的数字化管控,促进生产线数字化。每个行业确定一个示范工程,并复制推广到其它企业。4、数字化车间建设行动。支持企业在装备、生产线智能化的基础上,逐步将生产设备、生产线接入生产执行系统(MES),促进生产信息化系统与设备设施物理空间的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建设集研发设计、软硬件开发、系统集成、安装施工、网络部署、运维

9、服务、大数据分析于一体的制造车间信息物理系统(CPS),实现工艺参数、设备运行、质量检测、物料配送、进度管理等生产现场数据自动采集分析,在推进企业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同时,推动生产工艺优化、组织优化、流程优化、管理优化,促进生产资源要素数据高效有序流动,实现各生产工序可视化展现与产线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将设备设施单机作业模式改造升级为智慧协同生产模式,打造数字化车间。5、智能工厂培育行动。鼓励企业在构建数字化车间的基础上,运用物联网技术、监控技术和工业数据链,构建服务于机器人作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端对端集成与横向集成,强化智能计划排产、智能生产过程协同、智能设备互联互通、智能生产资源

10、管控、智能质量过程控制、智能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打通产供销数据的壁垒,促进企业生产过程优化、运营管理决策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优化,打造生产精细化、执行精准化、管理信息化、运营网络化的智能工厂。6、智慧园区创建行动。推动鲁西化工等重点产业园区内企业两化深度融合,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园区安全、消防、环保、通讯网络、应急救援、管网管理、能源监控、停车管理等资源,建立智慧化公共管理和服务平台;建立集中采购、智能仓储物流、设备远程检验检测、集中销售、线上交易等生产性信息平台,实现研发、服务的共享,建设以设施智慧化、管理智慧化、

11、产业智慧化、服务智慧化为重点的智慧园区。五、实施路径1、开展智能化改造普查。组织各县(市区)对规上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情况进行普查,摸清重点企业智能化改造需求情况,建立智能化技改项目库,并实行动态调整。2、组织智能化改造诊断。组织智能化技术改造方面的专家团队或智能化技改工程服务商对有需求的企业开展诊断服务,“一企一策”制定智能化技术改造实施方案,破解企业在智能化技术改造中存在的技术、人才等制约因素。3、强化智能化改造示范引领。围绕轴承、纺织、金属压延及加工、化工等重点行业,从智能化技改项目库中选择重点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加快推进。及时总结智能化改造的成效,引导同行业企业对标学习,以点促面,推动智能

12、制造水平整体提升。4、积极推广智能化技改新模式。组织企业外出参观学习,借鉴并推广外市地“技术改造+新材料”“技术改造+互联网”“技术改造+高端装备”等智能化改造先进模式,应用智能化联网改造、智能化上云改造、智能化贯标改造等方式,提高智能化技改的广度和深度。5、培育智能化技改工程服务商。立足全市实际,重点培育和引进一批智能设备制造商、信息技术集成商、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等智能化技改工程服务商。鼓励全市专用成套设备厂商为下游企业提供成套解决方案,引导企业由提供单一设备向提供成套设备、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工厂交钥匙工程转变,为全市智能化技改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和技术支撑。六、保障措施1、强化督导推进。市工业

13、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应急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要高度重视传统产业智能化技术改造工作,明确工作责任,强化协调配合。各县(市、区)也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服务意识,主动指导企业落实智能化技术改造建设条件,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加强上下沟通协调,形成市县两级联动的工作机制。2、加强政策扶持。积极落实国家和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企业上云财政补贴以及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软件)保险补偿等政策。市级技术改造奖补资金要加大对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建设的扶持力度,对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智能化技改项目,按企业购置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系统(含软件)的投资额,给予10

14、%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补助。鼓励实施“零增地”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在存量工业用地上利用空地新建、拆除现有建筑重建或厂房加层扩建项目,在符合城乡规划、安全生产、消防和环保等要求的前提下,其增建面积部分不再增收土地出让金和土地价款差额,并享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减免政策。3、保障资金供给。金融机构要加大对企业智能化技改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优先将智能化技改项目企业列入授信计划,采取创新金融产品、简化审批手续、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等方式予以支持。4、营造良好环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统计局、市行政审批局等部门要做好智能化技改项目的推进和纳统,科学反映智能化改造投资成效。对在新一轮智能化技术改造过程中涌现的先进典型,认真总结推广,引导企业对标赶超,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放大示范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