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知识讲解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38349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4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知识讲解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文言文知识讲解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文言文知识讲解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文言文知识讲解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文言文知识讲解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知识讲解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知识讲解ppt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言文知識講解,高一文言基礎,高中语文必修一,红螺寺中学 高一语文备课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文言文知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之”、“其”、“于”、“以”、“为”、“而”等的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文言实词,一、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 本单元共18个:,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何厌之有?4)秦伯说5)失其所与,不知6)请辞决矣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8)图穷而匕首见 9)卒起不意,尽失其度,10)秦王还柱而走1

2、1)成五采12)具告以事13)距关,毋内诸侯14)张良出,要项伯1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16)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17)令将军与臣有郤18)因击沛公于坐,二、古今异义,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本单元约有22个:,1)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请客的主人)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4)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5)仰天太息流涕6)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7)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8)将

3、军岂有意乎9)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10)终已不顾 11)左右乃曰12)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13)秦王购之金千斤,14)沛公居山东时15)约为婚姻16)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17)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18)所以遣将守关者19)秦时与臣游20)持剑盾步走21)亡去不义22)再拜献大王足下,三、一词多义,文言文一词多义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一般地说,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辞、因、幸等,四、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

4、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与郑人盟 皆白衣冠以送之樊於期乃前曰 士皆垂泪涕泣乃朝服,设九宾,道芷阳间行 籍吏民沛公军霸上 范增数目项王 沛公欲王关中不可不语,(2)名词作状语,夜缒而出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朝济而夕设版焉 进兵北略地 函封之 秦兵旦暮渡易水,箕踞以骂曰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 吾得兄事之头发上指 常以身翼蔽沛公 道芷阳间行,2.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动词邻之厚,君之薄也素善留侯张良(2)形容词作名词越国以鄙远 供其乏困 沛公今事有急 君安与项伯有故 此其志不在小,3.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烛之武退秦师 若亡郑而有益

5、于君 既东封郑若不阙秦 使使以闻大王,项伯杀人,臣活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拔剑撞而破之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4.意动用法,越国以鄙远 群臣怪之 太子迟之,5.其他: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动词作名词) 且贰于楚也(数词作动词),文言句式,常见的文言句式有七种: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固定结构,一、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是对人、事、物、情况、原因作肯定或否定判断。,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

6、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 1)是寡人之过也。 2)邻之厚,君之薄也。 3)今往而不返者,竖子也 4)亚父者,范增也,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例如: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如:子非三闾大夫欤?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例如:以乱易整,不武。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本单元的主要判断句:,1)是寡人之过也。2)邻之厚,君之薄也。3)以乱易整,不武。4)

7、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5)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6)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7)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8)亚父者,范增也9)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10)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12)此天子气也13)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1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二、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受制于人 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燕

8、国见陵之耻。 臣诚恐见欺于王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4用介词“被”表被动。 例如: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例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三、省略句,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1.省略主语: 例如:(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晋侯)许君焦、瑕,2.省略谓语。 例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欲与 (之 )俱 ( 往)3.省略宾语。 例如:夜缒(烛之武)而出4.省略介词宾语。 例如:欲与 ( 之 ) 俱 ( 往 ) 其人

9、居远未来,而为 ( 之 ) 留待 嘉为 ( 之 ) 先言于秦王曰,5.省略介词“于”。例如: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见燕使者 ( 于 ) 咸阳宫 群臣侍 ( 于 ) 殿上者 献 ( 于 ) 秦王 比 ( 于 ) 诸侯之列 皆陈 ( 于 ) 殿下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 省略介词“以” ) 取之 ( 以 ) 百金 ( 省略介词“以” ),四、倒装句,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语序:(定语)主语 状语谓语 (定语)宾语,1、主谓倒装,形容词或动词短语作为主语的谓语,从主语后改放到主语前,表示强

10、调。即: 语法格式: 谓语+ 主语 主语 + 谓语例如:a.甚矣,汝之不惠 你蠢得很厉害 b.美哉,我少年中国 我们的少年中国可爱啊!,2、宾语前置,(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安、何、奚、谁”等作为及物动词的宾语,从动词后改放到动词前,表示强调。即: 例如:沛公安在? 沛公在哪里?,籍何以至此今日之事何如客何为者大王来何操何厌之有,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大王来何操? 2.沛公安在? 3.之二虫又何知? 4.豫州今欲何至?共同特点:1、都是疑问句。2、宾语“何”“安” 都是疑问代词。3、这些宾语都前置。,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11、宾语要前置。,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安、焉、奚。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 A、吾谁欺,欺天乎? B、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D、其间旦暮闻何物?,D,规律二: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忌不自信。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古之人不余欺也! 4.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共同特点:1.都是否定句,2.“自”“之”“余” “之”都是代词 ,它们分别作“信”“有”“欺”“闻”的宾语,3.宾语都前置。,规律二: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常见的否定词有:不、未、毋、无、莫下

12、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城中皆不之觉B、时人莫之许也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未之多见也,C,3、定语后置,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在文言文中 ,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位置,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定语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格式一:中心词十定语十者,例如: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群臣侍殿上者,格式二:中心语十数量词(作定语),例如: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邑万家 我持白璧一双,定语后置句小结,1、中心语+定语+者 2、中心语+之+定语+者 3、中心语+之+定语 4、中心语+而+定语+者 5、中心语数量词(作定语)翻译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

13、中心词前面去翻译。,4、状语后置,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1)介词结构“于”,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的。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作“状语后置” 或“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于”,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常痛于骨髓嘉为先言于秦王 燕王拜送于庭 使毕使于前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物,(2)介词结构“以”,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有时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种情况在文言文中并不多见) 。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如:具告以事

14、。,介词结构“乎”,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有时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种情况在文言文中也不多见) 。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状语后置句小结,状语后置,即将介词短语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 标志性词语: “以”、“于”、“乎” 等。,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何厌之有常痛于骨髓嘉为先言于秦王 燕王拜送于庭 使毕使于前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群臣侍殿上者 秦王购之 金千斤,邑万家,籍何以至此今日之事何如客何为者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物具告以事我持白璧一双,本单元的重点倒装句:,五、固定结构,烛之武:无所刺秦:无以

15、、有以、所以、可以、有所、 岂乎、岂哉鸿门宴:奈何、孰与,(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如:,(2)“有以” (译为“有用来的办法”),如:,(3)“有所” (译为“有的人、物、事”),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如:,荆轲有所待。,(4)“无所” (译为“没有的人、物、事”),如:,君亦无所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5)“奈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如:,为之奈何?,(6) “奈何” (译为 “把怎么办”),如:,(7) “是故”、“是以” (译为 “因此”、“所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如:,虞兮,虞兮

16、,奈若何!,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8) “所以” (译为 “用来的”、“的原因”、“的办法),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事所以不成者。,(9)“何为” (译为 “还要干什么”),如:,今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10)“孰与” 、“与孰” (译为 “跟比较 ,哪一个”),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沛公曰:“孰与君少长?,(11)“岂乎” 、“岂哉” (译为反问“是否呢 ,难道吗”),如:,将军岂有意乎?,荆卿岂无意哉?,文言虚词,高考必考的18个文言虚词: 之、为、其、而、以、于、何、乎、乃、且、若、所、焉、也、因、与、则、者、,“之”的用法,代词:1.人称代词。 2.指示代词助词:1.主谓之间,取独2.结构助词“的”3.提宾标志4.音节助词动词:到去 例句:项伯乃驰之沛公军 吾欲之南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