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第一课)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65126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8.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第一课)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第一课)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第一课)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第一课)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第一课)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第一课)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第一课)ppt课件.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歌鉴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鉴赏三步走,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怎样才算读懂?】,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1. 明白表层意思,2. 领会深层意思,【什么是诗?】师338页,生171页,1、读懂诗歌之品读标题,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注】:1、舅姑:公婆。 2、入时 :合乎时尚。无:疑问词“吗”。,思

2、考: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表现出新媳妇拜见公婆前的忐忑心情?,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注】:1、舅姑:公婆。 2、入时 :合乎时尚。无:疑问词“吗”。,思考: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考试将近,诗人担心自己的作品不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征求张大人的意见。,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3、张水部:诗人张籍,曾任水部员外郎。,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羁旅之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季节,内容,借助题目,学习目标:读标题,品诗歌,古人云

3、:“题者,额也;目者,眼也。” 标题犹如诗歌的一扇窗,打开它,有助于我们品读诗歌。,说一说:标题可以告诉我们什么?,绝 句 将进酒 春江花月夜 登 高 夜归鹿门歌马 嵬 旅夜书怀积雨辋川庄作蜀 相 归园田居卜算子 咏梅书 愤 念奴娇赤壁怀古,标题可以告诉我们诗歌,绝 句 将进酒 春江花月夜 登 高 夜归鹿门歌马 嵬 旅夜书怀积雨辋川庄作蜀 相 归园田居卜算子 咏梅书 愤 念奴娇赤壁怀古,体裁,标题可以告诉我们诗歌,绝 句 将进酒 春江花月夜 登 高 夜归鹿门歌马 嵬 旅夜书怀积雨辋川庄作蜀 相 归园田居卜算子 咏梅书 愤 念奴娇赤壁怀古,时间,地点,人物,内容,标题可以告诉我们诗歌,绝 句 将

4、进酒 春江花月夜 登 高 夜归鹿门歌马 嵬 旅夜书怀积雨辋川庄作蜀 相 归园田居卜算子 咏梅书 愤 念奴娇赤壁怀古,景物,事件,内容,标题可以告诉我们诗歌,绝 句 将进酒 春江花月夜 登 高 夜归鹿门歌马 嵬 旅夜书怀积雨辋川庄作蜀 相 归园田居卜算子 咏梅书 愤 念奴娇赤壁怀古,愤懑之情,技巧: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史怀古、借古讽今等等,归隐、喜欢田园之情,羁旅之情,情感、技巧,读标题,明形象,【2014年高考题】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隐者形象:隐姓埋名、远离闹市、家住远山、生活简朴、精神高洁、志趣高雅、不为世俗所困、心境

5、平和,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3分)【答案】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解析】“城郭休过识者稀”,是言不要经过城郭,因为认识他的人少;“哀猿啼处”,是言他住在深山老林里,不然哪里来的“猿啼”;(此句有点深)“柴扉”,是言他家居简陋;“渔樵路”,是言他过着渔樵生活,是隐也;“日暮归来雨满衣”,是言他完全与山相融也,亦隐也。,读标题,明形象,【2012年高考题】 送邹明府游灵武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11.请概括邹明

6、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3分),明府:唐人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宰:主管。西畿县:唐长安西边的一个县。“三年”句:这句说,邹明府为官清廉,在任三年连骑的马都没有吃肥。“债多”句:这句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买了。“债多平剑与”,嘉靖宁夏新志等宁夏地方志作“债多凭剑与”, 此从全唐诗本。“官满”句:这句说,官满卸任后,只有书籍了。晓角:古代军中报晓的号角。,送邹明府游灵武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作品译文你曾经就任西畿县县令,三年下来,马不生膘。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

7、把佩剑卖了,任满还乡时,也仅仅是满载车书而归。现在冒着边关风雪远游朔方,衣衫单薄,难御寒风。此去就住在灵州的一个角落,每日早上可以听到报晓的号角,平时也没有什么客人来往。,【问】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答】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 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标题可以提示我们:,体裁、题材、内容、形象、情感、技巧,2、读懂诗歌之读懂作者,知人论世(关注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知人了解作者的思想、经历及创作风格

8、如:陶渊明(淡泊名利,诗风恬淡) 杜甫(忧国忧民,诗风沉郁) 李白(傲岸不群,诗风潇洒) 辛弃疾、陆游、文天祥(国难当头,忧心如焚,慷慨悲壮),王维的多才多艺,能诗,又精通书画和音乐,决定他的诗的风格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奉佛教,决定了他后期对现实漠不关心。 苏轼思想复杂,儒释道三种思想既矛盾,又统一地渗透到他世界观的各个方面,决定他多次被贬仍能表现出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李清照的人生道路以南渡为界,前期生活优裕,妻唱夫和,甚为相得,故那时的作品充满了上流女子的闲适。夫丧与兵灾改变了她的人生,南渡后她生活孤苦,决定了她后期的作品充满愁绪 有许多作者的生平,我们不了解,虽给我们做题带来些

9、困难,但我们还可以从诗歌中找相关的信息。,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孟)郊寒(贾)岛瘦,诗歌的个人风格类,如:杜甫草堂生活为界,之前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又经安史之乱杜;到了成都后,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 这样的经历决定了他前后作品内容、风格的差异。,切忌思维固化,例(2008福建卷)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手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请从表现法的角度,对

10、这首诗作简要赏析。【答案】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通过作者来确定朝代,了解朝代背景。三曹处于社会动荡之际,诗风苍凉雄健,倡导建功立业!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中晚唐国事衰微,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南宋沦亡半壁江山,外临强敌内政颓靡,诗坛和词苑交织着救

11、亡御侮的悲怆呼号!,注意:概括只为一大致倾向而非全貌,切勿以偏概全,论世了解时代背景,相关社会生活,例1(2007江西卷)金陵晚望 高蟾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金陵图韦庄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答: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例2(2010江西卷) 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

12、是否矛盾? 为什么?(4分) 答案: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3、读懂诗歌之关注注释,从背景切入 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任何文章都是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都打上了一定的时代的印记。因此,欣赏古代诗歌不能不联系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命题者在编制试题时,往往会对一些影响诗歌内容理解的背景作简略注释。从“背景”入手,便于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化,容易体会诗歌中的内容、主旨。,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 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注:这是南唐李后

13、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你读出了什么呢?(情感),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梦醒后面临处境的无限凄凉。,联系作者注释,注解是对诗歌的较好补充,作用就是帮助我们理解诗歌。我们读时,就要分析注解起什么作用。我们可以把注解分一下类:(1)介绍诗歌的时代背景。要暗示诗歌的创作动机和思想内容。(2)交代作者的情况。作者的情况为我们理解诗句的主旨和风格有较大的帮助。(3)对诗句作注解。诗句的注解往往是诗中我们难以理解的,我们可把它带入诗句,来理解诗句。暗示意境。(4)介绍典故。有些诗歌往往用典来增加诗歌的

14、内涵。大家最熟悉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多处用典,注解就对它作了很好的解释,我们就可根据这些很好地把握诗句,理解主旨。(5)介绍别人评价。暗示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必须确立“注释必用”思想,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思考:此绝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解读】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忙着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

15、后愉悦闲适的心境。,鹊桥仙夜闻杜鹃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管,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惊残:惊醒。 故山:即家乡。思考: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解读】表现诗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这首诗通过描写在凄寒的夜色中的一株瘦削的素

16、梅,表达了作者仕途坎坷、无人赏识、内心愁苦、孤寂的情怀。,点绛唇 越山见梅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注释(1)吴文英,南宋词人,一生未第。(2)横笛:暗指梅花落。,4、读懂诗歌之品读意象,抓住意象,反复揣摩,品味意境,把握情感。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诗歌中的意象,都关涉两个方面:形象和情意。古诗词善于运用众多的意象构成画面,我们理解时就需要借助想象还原画面,品味其中的意境。,例: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17、,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分析:十一个名词描写赋予特征而又互相联系的景物,并以巧妙的构思组成了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的色彩的秋郊夕阳图表达了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情怀。,1、梅花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2、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 3、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 4、菊花(黄花、东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志士、君子 5、草随思绪而流转碧草

18、连天触动忧思、思念绵绵表现离别羁旅之情 6、落花花落春归伤春悲秋,青春易逝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 7、扬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苏轼水龙吟“细看不四杨柳花,点点是离人泪。”,积累一点常见的意向和典故 师368生266,8、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 9、松柏岁寒后凋,高大挺拔正气凛然,坚贞高洁高洁之士 李白多次称誉松的物性,如“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10、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11、莲因为莲

19、出淤泥而不染,诗人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12、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往壮士、游子、怀人。 13、蝉栖高饮露志行高洁高洁之士 14、猿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唐杜甫登高 15、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 16、鹧鸪鸟离愁别绪,“教材中常见的文化常识文学典故”:长城:南史 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楼兰: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

20、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化碧: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柳岸: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黍离:诗经 黍离中有“彼黍离离”的句,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蝉 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蝉李

21、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咏蝉三绝,虞世南的蝉译文: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骆宾王的咏蝉译文: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露重翅薄欲飞不能世态多么炎凉,风多风大声响易沉难保自身芬芳。无人知道我象秋蝉般的清廉高洁,有谁能为我表白冰晶玉洁的心肠? 李商隐的蝉译文:你栖息在树的高枝上,餐风饮露,本来就难以饱腹,何必哀婉地发出恨怨之声?这

22、一切其实都是徒劳的。由于彻夜鸣叫,到五更时已精疲力竭,可是那碧树依然如故,毫无表情。我官职卑微,像桃木偶那样四处漂泊,而故乡的田园却已荒芜。烦请你用鸣叫之声给我敲响警钟,我的家境同样贫寒而又凄清。,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咏蝉,李商隐的蝉,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情的名作。 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 同为咏蝉,同样工于比兴寄托,但由于作者的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却呈现出如此殊异的面貌,构成了如此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5、读懂诗歌之关注“情点” (诗眼):,商山早行 (唐)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

23、,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早 行(宋)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少年游早行(宋)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快速找出每首诗中的关键句,商山早行 (唐)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早 行(宋)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少年游早行(宋)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

24、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轻松愉悦的心境。,诗人的寂寞,思乡,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注意四个词语:“萧萧”、“寒声”、“秋风”、“动客情”答案:通过对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人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图景,表达了作客他乡的诗人孤寂凄凉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25、,点拨:最后一联不仅点明了本诗的感情基调,而且说清楚了是“乡愁”。,总结:要多关注诗词中的冷热词。常见的冷词有:冷、凉、寒、愁、残、断、落、空、野、暮、西风、无灯、孤、独、病、荒、苦、恨、霜、缺、昏;热词:暖、喜、乐、趣、爱等等。,6、读懂诗歌之关注细节,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2004年全国卷题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

26、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7、读懂诗歌之关注末尾,杜甫有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看前两句,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情感如何还难以确定。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的手法。,通过诗歌卒章显志的结构特点领会诗意。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飘然一身象个什么呢?不过象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

27、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例1、08全国I卷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追求?,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1、2句,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3、4句,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例2、08上海卷 壬辰寒食王安石客思似

28、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追求?,全诗抒发了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表达了作者羡慕自由自在的渔樵生活。,8、读懂诗歌之文言解诗,把诗歌当做文言读 (师346,生178) 古诗是用文言写成,要想正确理解诗意,须注意对词义的把握。应注意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古汉语现象。,独坐敬亭山【作者】李白 【朝代】唐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厌:满足,(1)古今异义,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2)一词多义,孔雀东南飞中的“适”字

29、意义较多,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始适还家门”中的“适”就可作“出嫁”讲,而“处分适兄意”中的“适”就只能当作“适合”讲,“适得府君书”中的“适”是“刚刚”的意思。因此需要我们认真地把握。,(3)词类活用,在古诗中,词类活用现象较多,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在其他诗中我们也可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另外,词的双关义。在李商隐的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丝”谐音双关“思”,是说我的情思像春蚕吐丝那样,一直到死才可完结。刘禹锡的竹枝词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晴”字是“情”意,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写出了

30、寺后的青山焕发着的日照的光彩,使得鸟儿们也自由的欢唱。“空”写出了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倒影在湛然空明的潭水之中,使得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这两个字写出禅院优美绝世的居处和忘情尘俗的意境。,古诗词又不等同于一般的文言文,它是一种很特殊的文学体裁,由于受格律的限制,常常采用一些特殊的句式。如倒装句,省略句。诗歌又是想象的产物,没有想象没有诗歌;不会想象,难懂诗歌。,把诗歌当做诗歌读,(4)句式倒装,“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我们分析得出是宾语前置,应该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分析得出是主谓倒装,应该是,(5)互文见义(见资料书179页),“应笑我多情”,“杏花雨沾衣欲湿,杨柳风吹面不寒

31、。”,语言的倒装,晴川历历 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香雾云鬓 湿,清辉玉臂 寒。,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6)句式省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省略的形式很多,可以是主语、谓语、宾语、中心语、介词,也可是关联词,那么我们在读诗句的时候,就需要把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那样才会更好地理解诗句。,省略介词“于”。,省略采撷的宾语“此物红豆”。,省略谓语动词“远离”。,省略关联词“虽然但是”,9、抓诗歌类型

32、(下回解说)10、抓题干 题干是答题的指引,也是理解的依据,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唐)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答案:同意,因为“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本诗的关键。,题目:“此夜曲中闻折柳”中的“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总结:,切入点:1、关注标题 2、关注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 3、关注诗后注释: 4、抓住诗眼等关键词语,理解诗歌内容。5、抓住意象,品位意境,把握情感 6、抓细节 7、抓尾句 8、把诗歌当做文言读 9、抓诗歌类型 10 、抓题干,如何读懂诗歌小结,诗歌内容鉴赏“六看”1.看题目认识对象 2.看作者了解背景3.看意象把握情感 4.看尾句参透主旨5.看注释破解难点 6.看题干得到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