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合集.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139786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最新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合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0最新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合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0最新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合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0最新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合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0最新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合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最新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合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最新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合集.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0最新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合集 幼儿园作为幼儿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为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提供了必要条件。那么该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1活动目标1.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2.引导幼儿寻找大自然中的镜子。3.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和探索的兴趣。活动准备月饼盒、水盆、杯子、凹面镜、凸面镜等。活动过程一、了解镜子的特征及用途1.教师:今天老师的口袋里藏了一个有趣的东西,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摸摸它是什么?2.摸上去感觉怎么样?(滑滑的)你觉得那是什么东西?3.(出示镜子)

2、这是什么呀?4.它可以用来干什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镜子?5.你还见过哪些不一样的镜子?(凹面镜、凸面镜等)二、探索发现生活中的镜子1.教师:我们小朋友真能干,说出了那么多的镜子,那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东西也可以当作镜子?(讨论)2.请小朋友到活动室里去找一找。(音乐)3.提问: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也可以当作镜子的?(幼儿介绍)4.除了我们找到的还有没有?(举例:眼睛)三、游戏:照镜子1.教师:请小朋友和我玩照镜子的游戏,你们做我的镜子(教师做动作,幼儿跟做)2.随音乐做照镜子的游戏。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2活动目标:1.与同伴交流对动物嘴巴的认识,了解一些动物嘴巴的外形特征和特殊用途,感知动物的

3、多样性。2.有了解动物的兴趣和愿望。活动准备:1.课件:动物的嘴巴2.PPT:救救苹果树3.幼儿用书:怪嘴巴。活动过程:(一)导入:1.引导谈话: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嘴巴,我们的嘴巴有什么用呢?2.那你们知道啄木鸟的嘴巴又有什么用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二)播放PPT救救苹果树,了解啄木鸟的外形与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1.教师讲述故事。教师:是谁救了苹果树,为什么啄木鸟能救苹果树?2.出示PPT:教师:啄木鸟长着一张什么样的嘴巴?这样的嘴巴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教师小结:啄木鸟的嘴巴是直直的、尖尖的能用力的啄开树皮,给大树治病。教师:你还知道其他动物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的嘴巴又有什

4、么本领呢?(三)感知动物嘴巴的多样性。观察幼儿用书画面,引导幼儿了解动物世界的神奇,感知动物嘴巴的多样性。教师:你看到了什么动物?它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动物。)教师:那你知道他有什么本领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逐个播放课件)教师小结:原来每一种动物他们的嘴巴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特殊的本领。教师:今天呀,我们认识了很多动物,了解了他们嘴巴的有趣故事。其实呀,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动物朋友呢。他们的嘴巴会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你可以到书上找一找,也可以和爸爸妈妈到网上找一找。把你知道的和大家一起分享哦!活动延伸:区域活动:收集图片、音像资料,在科学区探索交流,增长知识。游戏

5、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观看动物世界录像,引导幼儿继续关注动物的嘴巴,满足幼儿对动物的观察兴趣。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3活动目的1. 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做小实验,使幼儿初步感知“水蒸气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一些科学现象。2. 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3. 激发幼儿观察、发现、探索自然的兴趣。活动准备1. 木偶台、木偶小兔、兔妈妈。2. 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3. 投影机、故事小水滴旅行记、有关幻灯片、磁带。活动过程一、 教师木偶表演,提出尝试问题教师以兔妈妈带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问妈妈:“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的故事情景导放课题,提出问题:“小朋友,你知道天上为什么会

6、下雨吗?”二、 小朋友做小实验(幼儿第一次尝试,分组活动)1. 幼儿点燃酒精灯,把水加热。2. 教师提出尝试问题: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3. 小结:水热了就会有水蒸气,许多水蒸气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4. 讨论:你平时看到过“蒸发”现象吗?(发散性思维)三、 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幼儿第二次尝试,集中活动)1. 请你摸一下,玻璃片是冷的还是热的?2. 倒热水在杯里,问:杯子里冒出来的是什么?(水蒸气)3. 把玻璃片盖在茶杯上,会出现什么?为什么玻璃片上会有小水珠?得出实验结果:水蒸气遇冷就会变成小水珠。四、 放幻灯(通过直观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会下雨”的科学现象)1. 太

7、阳是一个大火球,又像一个厅怪的炉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阳一晒,都变成了水蒸气,这么多的水蒸气都到哪里去了呢?2. 请小朋友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小水滴旅行记(结合幻灯)3. 请小朋友把“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的小秘密告诉兔妈妈和小兔。五、 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1. 请幼儿试着说出雨的好处。2. 请幼儿试着说出雨的危害。3. 总结幼儿讲的雨的好处的危害,教育幼儿从小学知识、学本领,长大当下名科学家,要让雨为人类做更多的好事。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4一、活动背景水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熟悉的、喜欢的东西,我就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注意创设操作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

8、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是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二、过程实录(一)活动目标:1.在尝试活动中,了解水的特性。2.能仔细观察,乐于尝试,懂得保护水。(二)活动准备:1.两个金鱼缸(一缸水内有一条金鱼,一缸米内有塑料彩球),一玻璃杯清水,每组一份菊花精、白糖、盐、沙、石子、红豆。2.人手一只塑料小篮、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半玻璃杯清水、一条毛巾。(三)活动过程:1、教师导入课题(1)出示一杯清水师:瞧,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好朋友水。它的秘密可多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2)幼儿猜猜水里、米里有什么。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金鱼缸,一个缸内装水,

9、一个缸内装米,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幼:有的说水里有条金鱼;有的说水里有条金鱼在游来游去。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幼:有的说一看就知道;有的说透过水看到的。师:看看米里有什么?幼:有的说只有米;有的说什么也没有;有的说看不出。教师从米里拿出塑料彩球。小结:水是无色透明的,能看见水里的物体;米不透明,看不见里面的。(评:以探索秘密引出课题,萌发幼儿的好奇心,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以具体形象的猜一猜活动,让幼儿自己感受水是透明的。)2、幼儿进行尝试操作。(1)盛水活动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有洞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篮、请你们选一样来盛水,看看会怎样?幼A:小容器里的水跑到了盆里。幼B

10、:篮子放到盆里时篮子里有水,拎起篮子水没了。幼C:塑料袋里的水流到盆里了,盛不住。小结:水会流动。(评:提供材料,幼儿在自己的尝试操作中感知水会流动,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的结论,使幼儿有了成功的体验,为下一尝试活动奠定了基础。)(2)溶解实验师:请小朋友从桌上的白糖、盐、菊花精中取几样东西放入你的清水中,再轻轻搅拌,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的颜色及实物在水中的变化。建议幼儿相互交流实验结果。师:谁来告诉大家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幼A:糖、盐放在水中没有了,沙子沉到了杯底。幼B:菊花精放在水中,搅一搅后没有了,水变成了淡黄色,小石子还在水中。幼C:糖、盐、

11、菊花精放在水中都没了,水变颜色了,沙子、红豆、石子都在水里。师:小朋友观察得可真仔细。小结:糖、盐菊花精放入水中不见了,这几样东西被水溶解了。师: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东西能被水溶解。幼:有的说果珍,有的说阿华田,有的说味精,有的说化肥,有的说感冒冲剂。(评:提供多种材料,引让幼儿尝试操作,并引导幼儿自己观察、比较,讲述自己的发现。既为幼儿间的互动提供了机会,又使幼儿的主动活动得到了充分体现,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能力,也理解了溶解的含义。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3、引导幼儿保护水师:水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也是小金鱼的家,看小金鱼在清水中游得多欢呀。可我们经常在电视看到一些河水发黑、发

12、臭,鱼儿都死了,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怎样保护水呢?幼A:不把脏东西丢进河里。幼B:工厂里污水不能放到河里。幼C:看到河里有垃圾把它捞上来。幼D:让治污水的叔叔把水变干净。师:小朋友的办法可真多,好了,现在我们把刚才水杯里的水倒到水桶里,可千万不能乱倒呀。(评:教师适当引导,使幼儿了解水污染的危害,激发幼儿保护水,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三、活动评价:本次活动新颖、有趣。幼儿从以往“教师示范,幼儿学样”的旧教学模式中摆脱了出来,真正成为科学活动的主人。我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幼儿进行了两次主动探索尝试活动,认识了水会流动,有的东西在水中会被溶解。在活动中我没有进行一手包办,而是强调让幼儿直接操

13、作材料,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索、希望尝试的欲望,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动手能力,发展了直观思维能力。同时在活动中师生感情融洽,幼儿专注投入,为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又由于我对每个幼儿的尝试活动都给予肯定、鼓励,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最后一个环节又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在这一活动中,我得到很多启示:一、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善于观察,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着手,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二、幼儿尝试精神的潜能是存在的,在设计活动时,应考虑到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这样孩子们就能得到充分发扬创新精神,锻炼实践能力。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

14、案5活动目标1、 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2、 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3、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活动准备1、 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图形标记、数不清字、大小标记。2、 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活动过程一、 准备部分复习几何图形。1、 辨认几何图形。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2、 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二、 出尝试问题1、 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出示正方体盒子)2、 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

15、),感知其特征。师:小朋友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怎么样?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上来?3、 提示记录方法。三、 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四、 幼儿表达活动情况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五、 教师讲解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1、 数一数:有六个图形。2、 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3、 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4、 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1) 幼儿讲述以上特征。(2) 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六、 幼儿操作活动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成的朋友。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七、 集体游戏“拼图”,辨认正方体要求幼儿从一堆各种形体的拼图积木中选一块正方体积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图。2020最新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合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