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03875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4.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下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下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下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下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ppt课件.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永定小学 田玉蓉,主要环节,永定小学数学组,一、教材分析,永定小学数学组,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中的第4课。 本课是在前一课黄豆和沙的混合的背景下展开教学的,前一课是观察物质混合后,特征和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并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分离出原来的物质。本课是观察物质混合后,特征和性质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探究活动的思维过程基本和前一课相似,也是由“观察物质变化前的特征混合活动观察物质变化后的特征”构成。有所不同的是,小苏打和醋在混合的时候,产生一些特殊的现象,本课教学中需要对这些特殊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并尝试进行合理的解释。这些变化过程的观察活动在

2、前一课中并没有作为观察的要求。,二. 教学目标,永定小学数学组,科学概念: 1、小苏打和白醋会混合后会产生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2、二氧化碳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气体过程与方法: 明确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1、观察实验导入新课,三、教学设计,3、总结引导得出结论,2、分析对照实验,永定小学数学组,教学设计1之观察,永定小学数学组,目标,实验导入新课 学生观察 走进教室,拿出我的宝贝小苏打和白醋(3:4比例,利于充分反应)。1、让学生分别观察这两种物质;2、将两种不同物质混合再

3、让学生观察。 此时杯子里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并且激烈。学生看到这么激烈的实验现象,都非常好奇。学习的主动性就有了。有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这堂课在我眼里就成功了一大半了。,教学设计2之实验,三组对照实验 1、摸 装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的杯壁 凉 分别触摸三个杯壁 装小苏打的杯壁 常温 装白醋的杯壁 常温 2、倒 小苏打与白醋混合液杯口 熄灭 分别将 小苏打杯口 对准燃烧的蜡烛后 燃烧 白醋杯口 燃烧 3、闻 小苏打与白醋混合液 雪碧味(甜酒味)分别闻三杯中气味 小苏打 无味 白醋 浓烈酸味,永定小学数学组,目标,教学设计3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教学目标之科学概念1)

4、 1、对比实验一:通过触摸,小苏打与白醋的混合物杯壁比小苏打、白醋杯壁都凉,推理说明这杯中液体是一种不同于这两种物质的新物质; 2、对比实验二: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的杯中产生一种看不见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帮助灭火,小苏打、白醋都没有这种能力。推理说明这是一种不同于此两种物质的新物质; 3、对比实验三:通过闻这三个装有不同物质的杯子发现,当小苏打遇到白醋后,所发出的味道,即不来自白醋,也不是来自小苏打,说明这是另一种物质发出的味道。,永定小学数学组,目标,三组对照引导分析得出结论科学概念1,小苏打,白醋,新物质,小苏打遇见白醋后发生了化学变化,永定小学数学组,教学设计3之阅读,永定小学数学组,阅读课

5、文及单元阅读资料库,这里还要强调,此结论不是通过几次小小实验得到的,而是科学家们通过许多实验论证后才得到的。让学生明白任何科学结论都是经过严谨的实验后才得出来的。不能凭简简单单的几点就草率下结论。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是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又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了),通过阅读,让学生知道这种能帮助灭火的物质是二氧化碳。这样轻松完成了科学概念2的学习目标。,二氧化碳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气体,目标,总结 (板书),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科学概念: 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 2、二氧化碳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气体,永定小学数学组,目标,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课的教学,我觉得有很多方面没有做好。其中让我觉得做得最差的,就是给学生们准备的实验装备太少。 课前只考虑到如何控制好课堂教学时间和纪律,怕分组多了同学不听指挥,到时只是为了好玩而实验,就不能达到教学目的,所以我只分了三个小组,并且都是能听从指挥的人来主导这个实验小组。这样有许多同学只能看到老师的演示实验了。虽然在另外的三组对照实验中,“摸”和“闻”都让每一位同学参与了,但还是不能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 课后,我仔细琢磨了一下,其实只要我提前把课堂及实验要求讲清楚强调到位,并且将其展示在醒目位置,课堂纪律和实验操作过程都不会差到哪里去。,永定小学数学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