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09397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9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国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国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国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国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ppt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1.苏格拉底:产婆术,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雄辩术(助产术):师生共同探讨,互为激发思考,通过讨论和问答的方法来揭露对方观点中的矛盾,并逐步引导学生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有利于思维训练和真理的发现,是当今“发现法”和“探索性学习”的原型讥 讽:追问,迫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无知助产术:帮对方得出结论归 纳:寻找共性下定义:普通概念智德一统论:道德修养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正确的行为是由于正确的判断,错误的行为是由于错误的判断,因而知识和道德是密切联系的,人的德行就是教育的结果苏格拉底,美德是可教的,人的德行就是教育的结果苏格拉

2、底肯定人的天赋上存在着差异,但是不论天赋好的还是天赋坏的,都必须受适合的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一个有用的人,2.柏拉图:教育国家化,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城郊创办了学园(Academia),既开展教育活动,又进行学术研究。学园讲授哲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等科目,长达40年,零岁开始:教育就是对儿童习惯的影响和培养;从小就应对儿童讲故事和音乐教育(歌词、曲调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寓教育于游戏教育国家化:取消私人办学由国家办理教育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对所有儿童实行强迫教育 男女教育平等,3.

3、亚里士多德:和谐博雅,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的得意门生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亲自主持学园13年,讲授哲学和自然科学他对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物理学、逻辑学、修辞学和美学都有开拓性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马克思称他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称为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教育适应自然:教育应适应人的灵魂的各个部分,促进理性的发展和谐发展:德育、智育、体育、音乐、艺术等文雅教育:发展理性、实现自我,教育年龄的分段:,0-7:身体教育8-14:情感道德教育,净化非理性灵魂中的不良冲动和欲望阅读书写体育锻炼音乐教育:

4、是核心(是美育手段;有智育的职能;渗透德育的内容)道德品质:中庸、适度、公正、节制、勇敢15-21:智育,发展理性灵魂,通过数学文法、诗歌、修辞、伦理、哲学等,4.昆体良:因材施教,古罗马修辞学家因材施教:教育者应该了解儿童的天赋、倾向、才能,遵循其发展特点分班教学:根据能力分班广博知识:学科教育计划提问激发的教学方法,5.蒙田:人文主义教育,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1533-1592法国散文家、教育思想家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主要著作是散文集,全面发展绅士:蒙田反对学究教育,强调教育要注重实效,兼顾心智和身体,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人“完全的绅士”这种绅士具有渊博的

5、、对生活有益的实用知识,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具有坚韧、勇敢、谦逊、爱国、忠君、服从真理、关心公益等品质,具有坚强的体魄广博知识教育:主张学习巨大的世界,主张把语言、历史、哲学、诗歌等人文学科放在各种课程的首位自然发展:在教学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要求儿童多从生活中去学习、从事实中去学习,多行动,这样获取的知识才最具实效他反对强制压迫,主张自然发展,反对严厉的惩罚,主张教育成为一种“没有惩罚,没有眼泪”、充满兴趣和欢乐的活动,使儿童的天性得以健康发展。,6.夸美纽斯:泛智教育,J. A. Comenius,1592-1670年捷克文化巨子,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 著有母育学校(1628年)、大

6、教学论(1632年)、泛育学校(1650年)等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其中,大教学论是西方第一本独立形态的教育学著作创设现代教育制度:双轨制 分班教学(现代学校制班级制),1632年 大教学论,西方第一本独立形态的教育学著作独立的教育学产生标志(1)系统提出了学校教育制度(2)建立了广泛的课程体系,编写优秀的教科书(3)提出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夸美纽斯的分类教学,家庭出身差不多的孩子上同一种学校贵族学校平民学校让他们差不多年龄入学(年级)成长经历差不多身心发展水平差不多,借鉴工业推论:,大前提A : 假定原材料相同小前提B :加工过程和工艺相同结 论C : 最终的产品应符合同一标准,所以学校则:

7、,差不多的孩子,由同一个老师,用同一种方法在同一个地方教相同的内容最后的结果,推理逻辑,当年的做法:双轨制,平民学校:平民子弟,普通师资和办学条件,培养具备一般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贵族学校:贵族子弟,优良师资和办学条件,培养统治者和管理者,学校,二次大战后,强调平等教育和民主教育反对纳粹和歧视并轨浪潮:双轨 单轨,结果,追求教育公平的同时牺牲了教育质量有抑长教育倾向不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国外开始分流教育:以能力为本位学业教育职业教育中国出现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分化,7.洛克:白板说与绅士教育,John Locke,1632-1704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著名实科教育和绅士教育的倡

8、导者教育漫话,白板说:知识来源于人对客观事实的经验,感觉是认识的来源绅士教育:培养有身体强健、举止文雅、有德行、智慧、才干的人,8.卢梭: 自然教育,J.J.Rousseau,1712-1778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教育小说爱弥儿(1762)是天性发展、身心健康、独立自主与平等、承担社会责任等 “自然人”的典型,自然教育:遵循自然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反对传统教育中违反自然教育,反对干涉儿童、限制儿童的自由发展卢梭的“自然”包括:大自然、周围人们、外界事物自由教育:儿童最重要的自然权利是自由,教育要保护儿童天性,使身心自由的发展,反对在儿童的心灵成熟之前就向他们灌输种种本是要求于成人的东西,

9、以免摧残儿童的心灵,提出让儿童在生活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主动发展,9.裴斯泰洛齐:教育民主、和谐发展,J. H. Pestalozzi, 1746-1827瑞士著名教育家,在法国办农民教育主要教育著作有:林哈德与葛笃德,所有的人都应该接受教育:教育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财富,包括农民发展人性、形成完善的人:有智慧、有德行、身体健康、能劳动并有劳动技能的人要素教育: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理解和易于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从而促使儿童各种天赋能力全面和谐地发展 教育心理学化:把教育科学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在教育实践中以心理学为依据来促使人的各种能力的

10、发展,10.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J. F. Herbart,1776-1841年德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形成传统教育学派,西方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教育学代表作:普通教育学(1806年)和教育学讲授纲要(1835年)。,(1)分科教学:,经验:自然、物理、化学、地理思辩:数学、逻辑、文法审美:文学、唱歌、图画同情:本国语、外国语社会:历史、政治、法律宗教:神学,可以防范热情冲动,避免情绪爆发,(2)把教学分成若干阶段:,明了:了解教材联想:新旧教材联结系统:理解,建构方法:应用、作业,(3)德育的方法:,约束、限定、抑制、制裁、谴责、训诫、劝告、惩罚(体罚、变相体

11、罚)、警告五种道德:内心自由自在、仁慈、正义、完善、公平和报偿,全人教育:培养真善美的人(真诚、爱好自由、刚毅、勇敢、精确、深谋远虑、稳重、有深厚情感)全民教育:不分种族、职业、信仰教师教育:进步的政治态度教学引人入胜、富有情趣永远精力充沛良好的表达能力不满足知识现状,11.第斯多惠:两全教育,12.斯宾塞:学科结构改革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直接生存健康:生理学(2)间接生存、获取生活资料及职业需要:逻辑、力学、物理、化学、天文、地质、生物、经济等(3)为抚养子女:教育学科(4)公民:社会、历史(5)闲暇情感需要:艺术(油画、雕刻、音乐、诗歌)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机械主义没有灵魂教

12、育的开端反对工人教育教育无用论,13.福禄蓓尔:世界幼教之父,F. W. A. Frobel, 1782-1852年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家1840年,他在勃兰根堡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Kindergaren),招收3-7岁的幼儿,实施他的幼儿教育思想著有人的教育(1826)、慈母曲及唱歌游戏集(1843)、幼儿园教学法(1844)等。,游戏、恩物、作业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游戏是幼儿时期最纯洁、最神圣的活动,是组成儿童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童年时代生活中最快乐的一种现象。游戏包括精神性游戏和运动性游戏两种恩物是一种适合幼儿特点的游戏活动玩具。“恩物”主要有6种,基本形状是球体、立方

13、体和圆柱体。整套恩物体现了简单到复杂、统一到多样的法则,展现了自然事物的性质、特征,是幼儿理解周围客观世界和形成对万事万物的主观认识的媒介作业是为幼儿设计的各种制作活动。例如,绘画、纸工、刺孔、用小木棒拼图、串联小珠等,在作业的方法上,要求从简到繁循序进行,福禄蓓尔的“儿童教育三阶段”,婴儿期,即初生儿期。婴儿期主要是“保育”的时期。对待孩子,母亲不仅带有内心充满深情的目光,而且提供充满爱的关怀和保护,这样对孩子整个现在和未来的生活都是极其重要和极其有益的幼儿期,即儿童早期。儿童通常在3岁左右进入这一时期,开始了真正的人的教育。这时对儿童的关注,应较少注意于身体,较多地注意于心智。父母或教师应

14、该让幼儿背诵儿歌、小诗或复述故事等,借以发展其语言少年期,即学生期。儿童在7岁左右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学习,担负这一时期儿童教育任务的主要是学校,14.蒙台梭利 :蒙氏教学法,Maria Montessori, 1870-1952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主要著作有:蒙台梭利方法(1909)高级蒙台梭利方法(1912)蒙台梭利手册(1914)童年的秘密(1936)儿童的发现(1948)童年的教育(1949)有吸收力的心理(1949)等,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四个方面:,肌肉训练:幼儿时期是肌肉训练的一个重要时期,应该为他设计各种有助于肌肉训练的体操感官训练:是最重要的。其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和

15、多方法的感官训练,使幼儿发展对不同刺激的敏锐的感觉和观察能力实际生活训练:与幼儿自己有关的:自我服务的工作与环境有关的:管理家务的工作初步知识教育:初步知识教育与感官训练是相联系的,正确的感官训练会有助于初步知识的教育。通过初步知识教育,幼儿迅速掌握了书写、阅读和计算,但最重要的是它们使幼儿感到高兴和愉快,蒙台梭利的教材物化,她用心研制了节节连贯,环环相扣的教具,包括五大领域,日常生活教育教具 感官教育教具 数学教育教具 语文教育教具 科学文化教育教具,如今幼教界“蒙氏班”的“蒙事”化倾向严重,15.杜威:实用主义教育,John Dewey, 1859-1952,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 杜威的

16、实用主义教育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 “儿童中心”“教育即经验增长”、“活动课程”知识创新、实践探索、创造素质培养,第一,“教育即生活”,“生活”这个词是杜威用来表示个人与种族的全部经验,而且个人的经验是在不断更新的他认为教育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 教育的作用:一是传递经验,二是交流经验。他认为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为儿童将来的某种生活做预备的。,第二,“教育即生长”,他把生物学上的名词“生长”搬到教育上来,他说:“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不断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

17、别的目的。”所谓“生长”,就是指儿童本能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不仅包括身体方面,而且也包括智力和道德。因此,儿童的本能是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组织保证儿童继续生长的各种力量,使教育得以继续进行因此,从“生长”的含义出发,教育就是发展,即学生个体经验的不断增长。,第三,“学校即社会”,杜威强调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型的社会”,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个雏型的状态,呈现给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学生应把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这就是说学生应在学校学习现实社会生活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

18、、知识,第四,“从做中学”,在传统学校的教室里,一切都是有利于“静听”的,儿童很少有活动的机会和地方,这样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教学应该从儿童现在的生活经验出发,儿童应该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从做中学”,实际上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第五,以儿童为中心,杜威尖锐地批判了传统学校教育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儿童的做法。他强调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一切必要的教育措施应该为了促进儿童的生长,学校的教育计划、课程、方法以及一切教育活动,都应该服从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的需要他认为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在学校生活中,儿童的生长,儿童的发展

19、,就是理想的所在,杜威的教育思想全面系统、博大精深,是把西方教育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的代表性的教育家。他是当代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美国、中国、日本、墨西哥、欧洲等国家与地区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至今仍然闪耀着思想的价值与实践意义,我们在教育改革中不可盲目照搬,因为实用主义,A、忽视系统知识学习;B、忽视教师的作用;C、忽视学校传递间接经验的特质;D、忽视了灵魂教育,16.马卡连柯:集体主义教育,马卡连柯(1888-1939)苏联早期著名教育家,一生献身于苏维埃教育事业生于乌克兰主要教育著名有教育诗篇(1925-1935)、塔上旗(1938)、父母必读(193

20、7),集体主义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当时苏联教育的基本特征。他认为苏维埃教育的任务和目的就是培养集体主义者。集体主义者应该是有文化和政治修养的;具有义务感和荣誉感;善于做一个有礼貌的、严肃的、善良的人;既是不屈不挠的和经受锻炼的,又能约束自己并影响别人,善于生活和热爱生活他认为集体主义者只有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并为了集体才能培养出来。,集体主义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一:尊重与要求相结合,要永远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谓尊重,就是要尊重儿童的人格,相信儿童的力量,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并以深厚的感情对待和教育他们。但是,在尊重一个人的同时,必须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

21、,没有要求就不可能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二:平行教育影响,教育和影响个人的一种形式,它是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教育者对集体和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的教育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集体主义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前景教育,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经常给集体指出美好前景,唤起集体对美好前途的向往,深信经过集体的努力未来一定会更美好,也就是给学生提出一个或好几个需要经过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新任务。他说:“人的生活的真正刺激是对明天的欢乐。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集体主义教育的原则和方法:集体继承,在集体教育中,要发扬集体的优良作用与传统,这对于美化集体和巩固集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22、义。“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传统,当然就不会是好学校”,没有优良作风和传统的学校,要成功地进行集体教育是不可能的在集体教育中,马卡连柯强调教师集体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没有教师集体就不可能培养出学生集体,17.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的教育,Sukhomlinski,VasiliAleksandrovich ,19181970,乌克兰人,苏联教育家,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苏联功勋教师 1948年至去世一直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主要著作有帕夫雷什中学、和青年校长的谈话、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家长教育学、公民的诞生等。曾获2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教育思想,提倡全面和谐的教育。认为没有和谐的教

23、育工作就不能达到理想个性的和谐发展。所谓和谐发展,就是各方面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地发展。所谓和谐的教育,就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他反对妨碍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智轻体、重才轻德的倾向重视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认为丰富多彩、文明幸福的学校精神生活,是使儿童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最好途径认为德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是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要求自然科学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同时并重终身致力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没有“差生”,只存在“困难学生”或“难教育学生”,(三)主要教育流派介绍,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自然主义教育与国家主义教育实验教育学文化教

24、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制度教育学批判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1.形式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贯穿中世纪,形成于17世纪,盛行于18-19世纪, 20世纪初衰落,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主要观点: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形式学科(希腊文、拉丁文、数学、逻辑)和古典人文课程最具发展价值,教学原则和方法以学生的心理官能的内在发展秩序为依据,2.实质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中世纪受到压制,形成于18世纪,兴盛于19世纪,20世纪初衰落,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教育的目的是向学生与生活相关的广泛知识内容;与人类的世俗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质学科(如物理、化学、天文、地理、法律)或实科课程最有价值

25、;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应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愉快的、有效的,3.自然主义教育,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兴盛与18世纪,延续到19世纪,对20世纪的人类教育思想也有影响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等主张受教育权源自于民间反对中世纪的宗教教育或封建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抑,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需要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学校应使儿童愉快地生活和学习;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进行教育;教育原则和方法要“模仿”自然,反对体罚;初步建立了现代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体系,4.国家主义教育,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伴随欧美民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

26、,19世纪达到高潮代表人物为法国的孔多塞、爱尔维修、德国的费希特、美国的杰斐逊教育权归属于国家,由国家建立教育制度国家应承担起教育民众的责任,进行教育立法教育是造成民族国家的利器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国民,5.实验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关系的理论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的思辨教育学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6.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19世纪末德国的教育学派

27、,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人所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文化的历史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主观文化的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培养完整的人格培养完整人格的方法是“陶冶”和“唤醒”,7.实用主义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为杜威、克伯屈教育即生活;教育即个体经验的增长;学校是雏形的社会;课程组织以学生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体验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减弱,但在强调知识创新及学生的探究、创造素质培养的21世纪又出现了复兴的迹象,8.制度教育学

28、,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学说。代表人物:乌里、瓦斯凯、洛布罗教育研究要以教育制度为优先目标教育实践中的 官僚主义、师生与行政人员间的疏离主要是由教育制度造成的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受教育者通过分析教育制度完成社会变迁教育制度分析不仅要分析显性的教育制度(如教育组织制度、学校生活制度),而且要分析隐性的教育制度(如学校建筑、技术应用等),9.批判教育学,20世纪70年代后兴起的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和法国的布厄迪尔学校不再是一种民主的建制和解放的力量,而是维护现实社会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工具,是造成社会差别、社会歧视和社会对立的根源教育与社会是相对应的:社会的政

29、治意识形态、文化样态、经济结构都强烈地制约着学校的目的、课程师生关系和评价方式,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经济结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的论述,即他们的教育思想;另一部分是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 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研的方法论基础,10.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教育是一种历史现象,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学校是人类社会进入到文明社会的产

30、物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可以通过国家政权制定教育方针政策、确定教育目的、颁布教育法令、控制教育经费等手段,使教育为维护其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服务,因此,阶级社会里的社会关系决定教育的阶级性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一方面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社会的政治经济形态、文化发展状况与传统等决定教育的性质与水平;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继承性,并对它们有反作用,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遗传、环境、教育等对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关系,从人的社会性这一本质特点出发,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的遗传素质是个体的人赖以发展有物质基础和前提,并且承认人的遗传素质存在着个别差异,但是对人的

31、发展并不具有决定性意义,“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设想的那么大”。同时,既承认“人是环境与教育的产物”,但是,人并不是环境和教育的消极产物,批判“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既指人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也是人的才能和志趣、高尚的品德和审美能力的充分发展。全面发展的人是一种“全新的人”,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为了促使个体的全面和谐发展,必须对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教育与现代大工业的生

32、产劳动相结合“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本讲参考书:,毛礼锐主编:简明中国教育史夏芝莲、王天一、朱美玉编著:外国教育史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本讲复习题,基本概念: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教学、言传身教、诲人不倦、格物致知、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循序渐进、教学相长、善教继志、学贵有恒、文道合一、中体西用、兼容并包,本讲复习题,列举外国5名著名教育家及其代表思想。 列举你所知道的2个教育流派及其主要思想。简述教师学习教育遗产的必要性及你从本讲所获得的启示。 简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简述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卢梭、裴斯泰洛齐、洛克、杜威等人的教育思想评述实用主义教育的利弊简述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论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