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的规划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65382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系统的规划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信息系统的规划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信息系统的规划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信息系统的规划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信息系统的规划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系统的规划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系统的规划课件.ppt(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息系统的规划,信息系统的规划信息系统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规划 本章的主要内容为:系统规划概述、信息系统的战略作用、信息系统规划的模型与方法、业务流程重组。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信息系统规划概述第二节 信息系统的战略作用第三节 信息系统规划的模型与方法第四节 业务流程重组第五节 信息系统规划的其他工作,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本章的主要内容为:系统规划概述、信息系统的战略作用、信息系统规划的模型与方法、业务流程重组。,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信息系统规划概述第二节 信息系统的战略作用第三节 信息系统规划的模型与方法第四节 业务流程重组第五节 信息系统规划的其他工作,信息系统规划的理由,案例,信息系统规划的理

2、由:规避风险,1. 企业在信息系统设计和实施时,往往没有对自己的企业为什么要采用信息技术、如何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必要的考虑,没有合理规划系统建设,所实施的信息系统不能支持组织战略,导致IT投资失败,信息系统规划的理由:规避风险,2. 信息系统的应用仅仅模仿手工业务流程,并没有进行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组,出现新技术迎合旧流程的现象,对管理与业务状况并无显著改善。,信息系统规划的理由:规避风险,3. 在选用应用软件时,往往关心某个单一的核心应用,没有考虑到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关系,项目实施也各自为政,导致“信息孤岛”的产生 。,信息系统规划的理由:规避风险,4. 更为常见的是,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

3、,形成纷繁复杂的应用环境互不兼容的系统、各式各样的设备,导致维护成本居高不下,而且,复杂的应用环境与多种应用系统之间的冲突正形成一个新的“IT黑洞”,出现新的“数据处理危机”问题。,第一节信息系统规划概述,一、 系统规划的内涵(一) 什么是信息系统规划,规划通常指关于一个组织的发展方向、环境条件、长期目标、重大政策与策略等方面的长远计划。,一、 系统规划的内涵(一) 什么是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规划是将组织目标、支持组织目标所必需的信息、提供这些必需信息的信息系统、以及这些信息系统的实施等诸要素集成的信息系统方案,是面向组织中信息系统发展远景的系统开发计划。,一、 系统规划的内涵,系统规划主要

4、解决如下四个问题:如何保证信息系统规划同它所服务的组织和总体战略上的一致?怎样为该组织设计出一个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设置、开发应用系统?对相互竞争的应用系统,应如何拟定优先开发计划和运营资源的分配计划?面对前三个阶段的工作,应怎样选择并应用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论?,一、 系统规划的内涵(二) 信息系统规划的意义,制定信息系统规划的重要性体现在如下4个方面 :1. 系统规划是系统开发的前提条件2. 系统规划是系统开发的纲领3. 系统规划是系统开发成功的保证4. 系统规划是系统验收评价的标准,二、信息系统规划的工作内容,系统规划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制定管理信息系统的长期发展方案,决定管理信息系

5、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发展方向、规模以及发展进程 .B.Bowman和G.B.Davis等人对信息系统规划过程的任务和方法论进行分类研究,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三阶段规划模型:制定信息系统战略、制定总体结构方案和资源分配3个部分的工作。,图4.1 信息系统规划的三阶段模型及可用方法,信息系统服务于企业管理,其发展战略必须与整个企业的战略目标协调一致。制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首先要调查分析企业的目标和发展战略,评价现行信息系统的功能、环境和应用状况。在此基础上确定信息系统的使命,制定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及相关政策。,1. 制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1. 制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 信息系统发展战略的规划包括三

6、项重要内容 :(1)信息系统的目标与约束:包括企业的战略目标、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内部约束条件、信息系统的总目标、计划等 (2)当前的能力状况:包括硬件情况、通用软件情况、应用系统及人员情况、硬件与软件人员及费用的使用情况、项目进展状况及评价等。 (3)对影响计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信息系统战略自然要受到当前和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应能够准确觉察并在战略中有所反映。对软件的可用性、方法论的变化、周围环境的发展以及它们对信息系统产生的影响也应该在所考虑的因素之中。,2. 制定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 在调查分析企业信息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方案,根据发展战略和总体结构方案,确定系统和

7、应用项目开发次序及时间安排。可采用企业系统规划BSP(Business System Planning)方法或战略信息规划方法(ISP)等对信息需求进行认真的分析。,2. 制定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续)工作的重点是:定义企业过程和数据模型,分析研究现行系统对企业的支持,研究管理部门对系统的要求,确定新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子系统划分,确立新系统各开发项目的优先顺序,需求与条件是不平衡的,应该针对这些应用项目的顺序对有限的开发资源给予合理分配,这就是项目计划与资源分配阶段的主要任务。这一阶段主要是为规划中的每个项目实施所需要的软硬件资源、数据通信设备、人员、技术、资金等进行估计,提出整个系统建设的概算,

8、对开发资源和运营资源进行分配,并对即将到来的一段时期(如一年)做出相当具体的工作安排。,3. 制定信息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计划,1. 全局性系统规划是面向全局的、未来的、长远的关键问题,关系到整个组织的改革和发展进程。因此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非结构化程度较高。2. 高层次系统规划是高层次的工作,高层管理人员(包括高层信息管理人员)是工作的主体。3. 指导性系统规划不宜过细,对系统的描述仅在宏观级上进行。,三、 系统规划的特点,4. 管理与技术结合 系统规划是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过程,它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支持管理决策的总体方案。规划人员对管理和技术发展的见识、开创精神、务实态度,也是系统规划成

9、功的关键因素。5. 环境适应性 系统规划是企业总体发展规划的一部分,要求服从企业总体发展规划,并且随着环境的发展而变化,三、 系统规划的特点,制定信息系统规划需要一个领导小组,并进行有关的人员培训,同时明确规划工作的进度。规划领导小组:信息系统规划既要考虑对其各项规划内容,也要对规划所提出的方方面面之间的相互关联做出规划。 2. 人员培训:一个企业准备进行系统规划,意味着要采用一套科学的方法进行信息系统的基础建设。方法需要培训.3. 规定进度:大体进度,四、系统规划的组织,五、信息系统规划的步骤,第二节 信息系统的战略作用,本节主要内容有: 分析基础 信息系统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企业战略与信息系

10、统战略,4.2 信息系统的战略作用,要从使用信息系统中获得最大的收益并为组织带来竞争优势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对要解决的商业问题或者想在其中产生竞争优势的商业形势有透彻的认识二是对可获得的信息技术以及该怎样应用技术有较深的了解,一、分析基础,波特教授提出的3个框架包括: 五种竞争力模型 三种基本战略 价值链模型,1、五种竞争力模型,五种竞争力模型是为判断一个行业的相对吸引力而构建的,表明企业在行业层上面临多个方面的威胁。,1、五种竞争力模型,五种竞争力模型是为判断一个行业的相对吸引力而构建的,表明企业在行业层上面临多个方面的威胁。,2、三种基本战略,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别化战略、市场集中化战略

11、 。,(1)成本领先战略:不牺牲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同时,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2)独特的新产品和服务客户忠诚,区别竞争对手,对手难以复制。(3)目标集聚战略:在较小范围内的目标市场中提供专门的产品和服务,胜过竞争对手。,3、价值链模型,使用价值链模型;企业服务带来价值增值的活动过程,扩展的供应链模型,3、价值链模型(续),使用价值链模型,二、信息系统的战略地位和作用,1、信息系统战略作用产生的层次:,企业过程变化的程度,1、信息系统战略作用产生的层次,第一个层次:局部应用层 第二个层次:内部集成应用第三个层次:业务流程的重组第四个层次:经营网络的重组 第五个层次:经营范围的重组,2、

12、不同层次的信息系统战略,1) 业务层信息系统战略,(1)业务层战略业务层战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特定的产品/服务市场上,企业如何有效地与竞争对手进行竞争?”,1) 业务层信息系统战略, 信息系统与产品/服务差异战略企业可使用信息系统来产生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新产品或服务,这类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使企业不再需要响应竞争对手基于价格上的竞争。,应用IT实现产品差异化,例子:产品差别化的系统,77年, 花旗银行开发了自动提款机78年,Merrill Lynch的现金管理账户Dell的直销与个性化服务利维公司的个人裤型服务系统安德森制窗公司的“智慧门窗” 目标:提供难以复制的产品和服务, 或提高入市成本,1

13、) 业务层信息系统战略, 信息系统与目标集聚战略企业信息化在对目标集聚战略的支持上,其典型的方式是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帮助企业识别出产品/服务的目标市场,然后再从信息系统的应用中得到回报而实现的最常用的信息技术就是数据挖掘软件工具,市场定位: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1) 业务层信息系统战略, 信息系统与成本领先战略信息系统在企业内部的应用,可使企业在工程、设计、制造等方面提高生产率,同时降低成本。信息系统对成本产生最大影响的应用是利用信息系统技术进行交易过程的有效管理。,例子:降低成本的系统,沃尔马特公司的连续补充系统Avis轿车租赁公司的Wizard系统美洲航空公司的收益管理系统(SABRE的一个子

14、系统),信息技术应用与业务层战略,图4.6 信息技术应用与业务层战略,(2)业务层上信息技术战略应用的分析 价值链模型,价值链的主要活动,2) 企业层信息系统战略,一个企业往往是由一系列相关联的战略业务单元组成,企业层上管理人员主要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协调各个战略业务单元,从而使整个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采用的战略有协同战略和核心能力战略。,3) 行业层信息系统战略,在行业层上,企业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企业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与行业内企业或相关行业的企业进行竞争或进行合作?”,3) 行业层信息系统战略,客户:增加新的销售渠道、减少中间销售环节、锁定消费者、消费者数据库供应

15、商:选择的机会、使用信息技术锁定供应商(对供应商系统、降低供应商成本的EDI)替代品:新的机会新加入者:成本降低/增加传统竞争者:成本、质量、差异化、市场细分,例子:与顾客和供应商紧密联系,Wal-Mart-库存补充系统联邦快递公司Baxter医疗保健有限公司 目标: “套牢”顾客或供应商,例子:战略联盟和信息伙伴关系,美洲航空公司和银行Sears和六个邮购公司 目标:两个或多个组织在互利的基础上共享信息和服务,三、 企业战略与信息系统战略,图4.8 企业战略与信息系统战略的关系,匹配,影响,第三节 信息系统规划的模型与方法,信息系统规划常用的模型和方法有诺兰的阶段模型、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16、)、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以及业务系统规划法(BSP)。模型刻画了信息系统规划过程中的指导模式,而方法描述了具体实施规划时的步骤。,主要方法,关键成功因素法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着眼点:战略分析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 ) 着眼点:战略分析企业系统计划法 (Business Systems Planning) 着眼点:企业过程分析,诺兰阶段模型认为,企业及地区信息系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要经过从低级到高级的阶段性发展过程,各个阶段是循序渐进的.(Richard Nolan),一、诺兰的阶段模型,起步:购

17、置第一台计算机并初步开发管理应用程序扩展:信息系统从少数部门扩散到多数部门控制:无序发展,引起领导重视,对整个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统筹规划集成:建立集中式的数据库及能够充分利用和管理各种信息的系统数据管理:数据的集中利用,为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成熟:能满足各管理层次的要求,从而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管理,1、计算机应用发展的6个阶段,计算机硬件软件资源:无外存到分布式应用方式:批处理实时联机计划控制:短期的、随机的长期的、战略的MIS在组织中的地位:附属于其他部门独立领导模式:MIS部门参与共同决定战略规划用户意识:作业管理级上层管理级,2、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增长要素,诊断信息系统当前所处的阶段:选择

18、信息系统开发的时机对系统的规划作出安排:控制系统发展的方向,并且对处于不同阶段上的各个子系统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3、诺兰阶段模型的应用,二、关键成功因素法(CSF),80年代初由MIT教授把CSF引入信息系统战略规划通过分析找到影响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围绕关键成功因素确定组织对于信息系统的需求根据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信息系统规划,1、关键成功因素法的基本概念,定义:关键成功因素是指在一个组织中的若干能够决定组织在竞争中能否获胜的因素,它们也是企业最需要得到的决策信息,是值得管理者重点关注的活动因素 关键成功因素决定了组织所需的关键信息集合,2、关键成功因素法的步骤,了解组织的目标识别所有的成功因素

19、确定关键成功因素明确各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价标准,关键成功因素法(CSF),3、关键成功因素法举例,3、关键成功因素法举例,3 关键成功因素法举例,公司战略目标,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建立一支具备某文化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以客户价值观为导向,保持技术的持续领先,缩短产品开发和上市时间,强化客户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扩大市场占有率,追求规模效益,因素,CSF,深圳某通讯设备公司,订单获取与完成流程,财务管理流程,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售后服务流程,生产物料流程,新产品开发流程,4、关键成功因素法的特点,目标识别突出重点从重要需求引发规划容易忽视次要问题受成功因素分析结果的制约,三、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20、SST),利用组织现有的战略集组织的发展方向组织的目标组织战略战略属性将组织的战略集转化为信息系统的战略,三、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使命目标战略其他战略性组织属性,系统目标系统环境约束系统战略计划,MIS战略制定,组织的战略集,MIS的战略集,图4.14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制定过程,1、战略目标集转化法的步骤,识别组织的战略集 描绘出各类人员 识别每类人员的目标 对于每类人员识别系统相应的使命及战略将组织战略集转化为信息系统战略根据组织目标确定信息系统目标对应组织战略集的元素识别相应信息系统战略的约束根据信息系统目标和约束提出信息系统战略,2、战略目标集转化法举例,2、战略目标集转化法举例

21、,利益群体,组织战略集,信息系统战略,P:公用事业,Cu:顾客,G:政府,S:股东,Cr:债权人,E:雇员,M:管理者,组织目标,组织属性,组织战略,MIS目标,战略,约束,年增收入10%(S,Cr,M),管理水平高 (M),改进现金流(G,S,Cr),O1,简化信贷环节(O1-O3),改进结账速度(S2),实时应答(MO7,C3),作好模型(A1),增新产品(O1,O6),(CU),(O3,O4,O5),O3,O2,O4,O5,S3,S2,S1,A1,A3,A2,A4,A5,MO1,D1,C1,MO2 MO3 MO4 MO5 ,C2 C3 C4 ,D2 D3 D4 D5 ,3、战略目标集转化

22、法的特点,反映各种人的要求由人员需求引出信息系统目标目标比较全面不够突出重点,四、企业系统计划法 BSP,70年代初由IBM公司提出基于用信息系统支持企业运营的思想自上而下分析企业目标、识别企业过程、识别数据类,然后再自下而上设计和实施系统,以支持企业目标根据过程/数据需求进行信息系统规划,四、企业系统计划法 BSP,说明:BSP方法可以认为包括了规划与分析阶段的部分工作,一般来说,详细的调研只有项目确定下来并开展后才会去做,所以建议大家在做战略规划时, 用CSF和SST确定项目顺序就可以。BSP这部分的内容可暂时忽略。,企业系统计划法过程,1、企业系统计划法步骤,准备工作初步调研定义业务过程

23、业务过程重组定义数据类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确定系统开发顺序核准信息系统规划,2、BSP方法的分析工具U/C矩阵,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即划分功能子系统和相应的数据类,是通过U/C矩阵的建立和分析来实现的。U/C矩阵:功能/数据矩阵 U使用(Use),C产生(Create),UC 矩阵,2、BSP方法的分析工具U/C矩阵,U/C矩阵的作用 :通过对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发现调研工作的疏漏和错误。 通过对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来分析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通过对U/C矩阵的求解过程,得到子系统的划分。 通过子系统之间的联系(“U”),可以确定子系统之间的共享数据。,工作步骤: U/C矩阵的建立

24、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完备性检验,一致性检验,无冗余性检验) 求解U/C矩阵 系统功能划分和确定数据的分布 通过对U/C矩阵的求解过程,最终得到子系统的划分,2、BSP方法的分析工具U/C矩阵,1) UC 矩阵的建立,2) 正确性检验,(1)完备性(completeness)检验:指对具体的数据 项必须有一个产生者(C)和至少一个使用者(U),功能则必须有产生或使用(U或C)发生。,(2)一致性(uniformity)检验:指对具体的数据项必须有且仅有一个产生者(C)。,(3)无冗余性(non-verbosity)检验:指 UC矩阵中不允许有空行和空列。,3)U/C矩阵的求解,(1)UC 矩

25、阵的求解过程就是对系统结构划分的优化过程。(2)UC 矩阵的求解过程常通过表上作业法来完成。具体操作方法是:调整表中的行变量或列变量,使得“C”元素尽量地朝对角线靠近,然后再以“C”元素为标准,划分子系统。,表 上 移 动 作 业 过 程,4) 系统功能划分与数据分布,(1)系统逻辑功能的划分: 在求解后的UC 矩阵中划出一个个的方块, 每一个小方块即为一个子系统。 划分时应注意: 沿对角线一个接一个地画,既不能重叠,又不能 漏掉任何一个数据和功能; 小方块的划分是任意的,但必须将所有的 “C” 元素都包含在小方块内。,表 上 移 动 作 业 过 程,子 系 统 划 分,(2)确定子系统之间的

26、联系:所有数据的使用关系都被小方块分隔成了两类:一类在小方块以内;一类在小方块以外。 在小方块以内所产生和使用的数据,则今后主要放在本系统中处理;而在小方块以外的 “U” ,则表示了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这些数据资源今后应考虑放在网络上供各子系统共享或通过网络来相互传递数据。,4) 系统功能划分与数据资源分布,数 据 联 系,3、企业系统计划法的特点,容易理解,分析全面强大的数据规划功能实施成本高数据分析难度大,第四节 业务流程重组,信息系统的规划不仅要关注计算机应用系统、组织的信息平台等技术性项目,更要关注这些项目对企业组织的影响,以及潜在的信息技术应用所需要的组织和管理基础。,组织变革的

27、程度与信息技术应用的不同深度有关。组织变革有四种方式:自动化、合理化、企业流程重组和立足点转移,这几种方式的风险性和回报各不相同。,一、信息技术与组织变革,自动化(Automation) 过程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of Procedures) 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 立足点转移(Paradigm Shift),一、信息技术与组织变革,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对流程的影响,业务流程重组就是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企业关键的性能指标获得巨大的提高,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该定义包含了三个关键信息:根本

28、的、彻底的和巨大的。,二、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根本性的思考 “根本的”意思是指不是枝节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本质的,是对现存系统进行彻底的怀疑 彻底的重新设计 从根本上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过程或业务流程,创造出新的工作方法,而不仅仅是做表面的改变或修补巨大的业绩 进行企业流程重组的目标不是为了获得小的改善,而是取得业绩的巨大进步,二、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信息技术对传统流程的改变,业务流程重组是一种管理思想、一种经营变革的理念,信息技术是一种技术企业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一般是先实施BPR,再利用信息技术促进BPR的实现。两项工作也可以同时进行,相互融合,三、BPR与信息系统建设的关系,启动选择需重

29、新设计的流程分析并衡量现有流程的绩效确定应用信息技术的机会建立一个新的原型,四、业务流程重组的步骤,定义业务过程的步骤,图4.18 重组前的业务流程,北美福特汽车公司财会部付款业务重组案例,财会部500名员工,北美福特汽车公司财会部付款业务重组案例,图4.19 重组后的业务流程,案例:某设备技术有限公司顾客服务流程,利用信息系统,将员工个人经验转化成企业经验,群件(Groupware)消除距离上的障碍,共享知识和经验,提高服务水平。,“知识共享就是力量”“信息共享就是资源”,本章到此结束!,END,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