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重点对象监测汇总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7179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4.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土保持重点对象监测汇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水土保持重点对象监测汇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水土保持重点对象监测汇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水土保持重点对象监测汇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水土保持重点对象监测汇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土保持重点对象监测汇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保持重点对象监测汇总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土保持重点对象监测,(2013年5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培训,主要内容,一、水土流失重点及重点监测对象 二、弃土(石、渣)场水土保持监测 三、取土(石、渣)场水土保持监测 四、大型开挖填筑区水土保持监测 五、施工道路水土保持监测 六、临时堆土场水土保持监测 七、讨论,一、水土流失重点及重点监测对象,(一)生产建设项目分类及水土流失重点按建设和生产运行情况建设类项目:公路、铁路、机场、水工程、港口、码头、水电站、核电站、输变电工程、通信工程、管道工程、城镇建设建设生产类项目:燃煤电站、建材、矿石和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冶炼按空间布局情况 点型项目 线型项目,线型项目,公路工程:高速公路、国道

2、、省道、县际公路、 县乡公路等 铁路工程:单线、复线(改扩建)管道工程: 供水、输油、送气、光缆工程渠道工程: 渠道和堤防工程输变电工程:输变电线路建设和改造工程,点型项目,火(风、核)电工程:火力发电、风力发电、 核能发电工程井采矿工程:立井、斜井和平铜开采的矿产资源工程露采矿工程:以剥离方式开采的矿产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库、水电站、蓄能电站、码头工程城镇建设工程:城镇开发及相关采石、采砂、取土工 程农林开发工程:农林开发及相关采石、采砂、取土工 程冶金化工工程:金属冶炼、化工工程,(二)不同类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重点,(三)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重点对象,扰动强烈流失集中强度高对周

3、边环境及工程安全潜在影响大重要单位工程或分部工程弃土(石、渣)场取土(石、渣)场大型开挖填筑区施工道路临时堆土场,二、弃土(石、渣)场水土保持监测,(一)定义及分类 在生产建设项目施工期和生产运行期专门布设的用于集中堆放生产建设活动产生的大量弃土、弃石、弃渣、尾矿和其他废弃固体物质的场地。按照堆放选址,可以分为坡面弃渣场、沟道弃渣场、平面弃渣场和弃土填坑渣场。其中沟道弃渣场可以分为沟头弃渣场、沟岔弃渣场、顺沟弃渣场和填沟弃渣场。 堆弃形式按照形成的机械动力、堆弃方法、堆弃形态分成五类:散乱锥状堆弃、依坡倾倒堆弃、条状珑岗式堆弃、分层碾压坡顶散乱堆弃、坡顶平台有车辆碾压的倾倒堆弃。,二、弃土(石

4、、渣)场水土保持监测,(二)堆弃体主要成分 堆弃体物质组成复杂,除土壤外,还有岩石及碎屑、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以及植物残体等。多数以石土混合为主,极少量全部由土或石构成,如矿山类弃渣还有煤矸石、尾矿、尾矿渣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火电类项目还有炉渣等。再如有色金属工业工程,其固体废弃物就是采矿、选矿、冶炼和加工过程及其环境保护设施中排出的固体或泥状的废弃物,其种类包括采矿废石、选矿尾矿、冶炼弃渣、污泥和工业垃圾等。尤其要指出的是,有色金属工程在生产过程中还会排放出有害固体废弃物 从结构上来看,堆弃体一般结构疏松,其包含的土壤没有土壤层次和完整的结构体,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土壤。,二、弃土(石、渣)场水土

5、保持监测,(三)流失特点 形式多样: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及重力侵蚀时空交错分布 强度变化大:高出自然侵蚀强度3-8倍。如福建建瓯小区观 测原地貌侵蚀模数为1000-3000t/(km2a ),破坏后大于20000t/(km2a )以上 危害大:扰动地表,占压植被,若大量弃土弃渣进入河流,会造成河道淤积,毁坏水利设施,影响正常行浑和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甚至还会引发更大的洪涝或者地质灾害。,二、弃土(石、渣)场水土保持监测,(四)水土保持措施 1、合理布置排土(石、砂、渣)场,贮灰场、尾矿场 2、采取挡土(石、砂、渣)墙,拦渣坝、拦渣堤等拦挡工程 3、设立排水工程(包括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工程)以及上

6、游来水的排导工程 4、终止使用时,采取平整和覆土措施,改造成为可利用地 5、根据整治后土地的立地条件和项目区生产建设或环境绿化需要,应采取深耕深松、增施有机肥等土壤改良措施,并配套灌溉设施,分别改造成农林草用地、水面养殖利用或其他用地,二、弃土(石、渣)场水土保持监测,(五)水土保持监测重点及方法 1、基本要求弃土(石、料)场应重点监测扰动面积、弃渣量、弃渣流失量以及拦挡、排水和边坡防护措施弃渣前现场调查渣场地形、植被、土壤等基本情况。大型渣场可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施工期重点监测水土流失保持措施落实情况,掌握先拦后弃以及弃渣堆放工艺落实情况、弃渣量及流失量重要渣场要设立观测点,进行定位观测堆渣完

7、毕后,应重点监测弃渣场的土地整治、植被恢复或复耕等情况,大型渣场可再次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二、弃土(石、渣)场水土保持监测,2、弃渣量监测小型渣场的弃渣量以调查监测为主,可以通过查阅监理资料或运输单位的结算单获得大型渣场(50万m3)弃渣量监测应以实测为主弃渣前,可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1:2000-1:500)测绘弃渣完毕,再测绘地形图,与原地形图比较计算弃渣量,确定扰动面积,分析弃渣对微地形造成的影响,二、弃土(石、渣)场水土保持监测,(1)大比例尺测绘 测量时,按照工程测量的要求,可沿弃渣场周边排水沟外侧20m左右作为外边界进行量测,精度高,信息全面 工程中常见的大比例尺测量法: 1、经纬

8、仪配合测距仪测量法 2、全站仪配合电子平板测图 3、全站仪测记法 4、RTK-GPS测记法 RTK技术:为GPS动态实时差分(Real-time kinematic)方法的简称,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检测中常利用该技术测渣量的体积,在监测人员无法到达的区域利用激光枪和GPS进行坐标传递。通过对渣体特征点三维坐标的量测可构建渣体形态,结合地形图计算渣体体积。,二、弃土(石、渣)场水土保持监测,(2)远程监控 利用高清网络监控球机对监测对象实施监测,并通过专有3G网络、IP Server 等技术,将现有情况及时传回单位机房,能够全过程掌握弃渣情况。

9、根据现场情况,布设远程监测设备,构建监测网络,针对重点渣场增大布设密度,增加特征点标定。,二、弃土(石、渣)场水土保持监测,(3)简易量测计算 对于堆放高度不大,形状规则的弃渣,可采取简易量测发: 利用皮尺、测绳等简单测量工具 利用手持GPS,二、弃土(石、渣)场水土保持监测,3、弃渣场流失量监测 坡面弃渣场、平面弃渣场弃渣流失量监测沉沙池或蓄水池观测拦渣坝或挡渣墙观测排水沟光侧集沙仪、风蚀桥(风力侵蚀量观测),二、弃土(石、渣)场水土保持监测,沉沙池或蓄水池观把从坡顶到坡脚的带状坡面作为监测样区,在坡脚设置蓄水池、尘沙池等作为泥沙收集设施,雨后观测池中泥沙量拦渣坝或挡渣墙利用渣场修建的拦渣设

10、施,每次雨后观测溢出拦挡设施的渣量。,二、弃土(石、渣)场水土保持监测,排水沟利用渣场修建的排水沟,每次雨后观测沉积在沟内的泥沙量沟道弃渣场对堆积在沟道的弃渣场,且弃渣过程较长,例如采矿工程的渣场,初利用上述方法外,可在弃渣场下游设置控制站,配置测流和测沙设备,观测径流泥沙,推算弃渣流失量。,三、取土(石、渣)场水土保持监测,(一)取土(石、料)场定义 生产建设项目为了满足建设或生产的需要设立专门用于取土、取石等而设立的场地。可以分为岗地取料场、切坡取料场和平地取料场。取料一般分台阶开采,控制开挖深度。岗地取料:是将局部凸出的岗地取平,不形成临空坡面,取土后开挖地面将形成基本与周边地表持平的裸

11、露地面切坡取土:是延坡面向内开挖取土料,取土形成临空坡面,取料施工结束后,因坡底与周边地面基本水平,开采面将形成裸露的开挖面平地取土料:一般是在平地深挖取土,料场开采将形成垂直边坡,需要对其进行直线型肖坡,三、取土(石、渣)场水土保持监测,(二)水土流失特点 破坏原地貌,损坏植物,加剧水土流失降低岩石稳定性,引发地质灾害侵蚀强度大,具有突发性,三、取土(石、渣)场水土保持监测,一般地,在取土取石期间,为了保障安全,通常都设置预防措施或临时措施,水土流失被控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不会发生危害。在取料结束后,遗迹形成两个不同坡度的地形状态:一是陡坡;二是取土或取石后遗留的缓坡。 这两个部分的土壤流

12、失形式和数量具有明显的差异 陡坡:在形成初期,不稳定的部位会发生崩塌、滑坡、滑塌等,常常在坡脚形成堆积、泥流,如果不及时采取合理预防和 治理措施,将会造成严重水土流失,随着时间的延续,会对紧靠其下方的缓坡土地造成严重影响。 缓坡:在取土取石刚刚结束后,植被稀少甚至没有植被,如果不及时采取合理预防和治理措施,在雨季常常发生水土流失,冲刷地表造成沟蚀。,三、取土(石、渣)场水土保持监测,(三)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措施:一般要求综合采取斜坡防护、防洪排导、土地整治等措施。料场开采过程中:采取分区开采,集中倾倒无用层弃土。料场内侧布置挡土墙和排水沟等过程措施。取料结束后:堆料场进行清理平整压实,然后覆土、

13、进行绿化或复耕,必要时补充相关拦挡工程。,三、取土(石、渣)场水土保持监测,(四)水土保持监测重点与方法1、基本要求重点监测扰动面积、水土流失量、废弃料处置情况、边坡防护及终期恢复情况。施工前做好基础调查工作,掌握料场的地形、植被、土壤等基本情况。大型料场可以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现场调查,记录开采进度、取土(石、料)方法及去向、废弃料处置情况、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以及扰动面积、开采面积。在试运行期,应重点对边坡防护及土地整治措施进行监测。取料完毕后,应调查开挖总方量及利用情况。大型料场可以再次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三、取土(石、渣)场水土保持监测,2、取料量监测方法小型料场的

14、取料量以调查监测为主,可以通过查阅监理资料或运输单位的结算单获得取料总量及利用情况大型料场(10万m3)取料量监测应以实测为主取料前,可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1:2000-1:500)测绘取料完毕,再测绘地形图,与原地形图比较计算取料量 可参考弃渣量监测时采用三维大比例尺测图技术和监控技术,三、取土(石、渣)场水土保持监测,3、取料场水土流失监测方法取土坡面水土流失量监测侵蚀沟量测测钎法简易小区法利用排水或尘沙设施取土场水土流失量监测利用排水或尘沙设施,三、取土(石、渣)场水土保持监测,取料场坡面流失量监测侵蚀沟量测法 每次降雨或多次降雨后,在全坡面选择3-5m宽的样带,在样带的上中下分设量测断

15、面,量测每一端面全部侵蚀的深度和宽度,算出断面平均冲刷深和宽,再量测侵蚀沟曲线长,计算样带内流失土壤总体积,推算流失量。,三、取土(石、渣)场水土保持监测,取料场坡面流失量监测测钎法 在土质(以土质为主)的坡面,将直径为0.5cm-1cm、长50cm-100cm钢钎按一定距离分上中下、右左中纵横3排共9根布设。钢钎沿铅直方向打入坡面,钉帽与坡面齐平,并在钉帽上涂上红漆,编号登记入册。每次大暴雨后和汛期终了,观测钉帽距离地面高度,计算土壤侵蚀厚度和总的土壤侵蚀量。,三、取土(石、渣)场水土保持监测,取料场坡面流失量监测简易小区法 对于取料场坡面,应该选择从坡面顶端直至坡脚的代表性或典型性条带,作

16、为观测样地,在坡脚设置蓄水池、尘沙池等泥沙收集器观测流失量。如果是岩石坡面,可以选择拦渣网或透水拦渣墙等收集滑落的砾石。,三、取土(石、渣)场水土保持监测,取料场坡面流失量监测利用排水或尘沙设施法 如果在水土保持工程在建设时在坡脚配置了排水设施或者拦沙设施,可以选择将这些设施拦蓄的泥沙作为土壤流失量,或利用这些设施设置相关的泥沙测定设备,测定流水含沙量(包括悬移质和推移质),三、取土(石、渣)场水土保持监测,取料场流失量监测利用排水或尘沙设施法 对于取料场这种水土流失涉及面积较大,由多个坡面构成的对象,径流从上部的地块不断累计流向下部的地块,最终汇集到最下部的地段流出。这个过程所经过的地块,构

17、成了类似“小流域”的小集水区。这个集水区的范围就是观测水土流失量的范围,可以在集水区出口设置相关测验设施进行观测,或通过出口的拦沙坝拦蓄量的动态变化来分析,至于总土壤流失量的测验设施,可以根据取土取石场所在地的降雨、地形和产流、产沙情况确定。,四、大型开挖填筑区水土保持监测,(一)定义及分类开挖填筑区包括开挖面和填筑形成的平台(坡面)1、开挖面 开挖面是指因为生产建设项目需要而开挖的、由风华壳或母质(母岩)构成的坡面。根据下垫面物质组成,一般可将开挖面分为土质、石质、土石混合三类。根据开挖坡面组成物质分异特征、周围环境状态、有无汇水影响等,结合土壤流失量监测工作需要,对开挖面进行概化,可以分为

18、以下几类:均质面:有汇水影响、无汇水影响非均质面:有汇水影响、无汇水影响,四、大型开挖填筑区水土保持监测,根据开挖面的坡面物质分异特征 均质面:整个坡面物质组成及分布相对均一的开挖面 非均质面:整个坡面物质组成及分布存在明显分异特征,或成规律的上下分层,或成无规律的斑状分布,下垫面特征复杂多样。根据开挖面上方有无汇水情况 有汇水影响开挖面:当开挖面坡顶未越过分水岭,在坡顶无人工截水沟或天然截水沟等截水措施,开挖面受坡顶以上的来水冲刷 无汇水影响开挖面:当开挖面坡顶越过了分水岭,或在坡顶有人工截水沟、天然截水沟等截水措施,开挖面不受坡顶以上的来水冲刷,四、大型开挖填筑区水土保持监测,开挖面特征物

19、质组成 开挖面在表土剥离后,扰动的土一般是由风化壳或母质(母岩)构成,与土壤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工程开挖面流失的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土壤,而是工程意义上的土,主要由风化壳或母质(母岩)组成,可能还有一定的土壤。根据调查取样分析,开挖面平均容重变化范围在1.01-1.74g/cm3,开挖面紧实度高,容重大。坡度坡长 根据调查,开挖面坡度在10-90之间。其中,60-70的开挖面最多,小于20度的开挖面最少,仅占2%;30-70度的开挖面达70%。开挖面坡长在0.7-230m之间,以10m左右的坡长为主。开挖时间 根据调查,开挖时间在1-36个月之间,个别在数年以上,其中,小于6个月的开挖面所占比例

20、最高,多数不超过1年。,四、大型开挖填筑区水土保持监测,2、填筑区填筑区构成 填筑平台一般是主体工程的一部分,经机械碾压填筑而成的台状体,一般由平台和边坡构成。如填方路段的路基边坡、开山造地的边坡、城镇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的建设工地,从材料的构成来看,填筑区的用料多为碎石类土,砂土、爆破石渣及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四、大型开挖填筑区水土保持监测,(二)开挖填筑区水土流失特点1、开挖面水土流失特点 根据有关调查结果,按其最小开挖面大小为100m2,要产生1方 土壤流失量,其平均流失厚度为1cm,按照水力强度分级标准,其水土流失强度达到极强烈侵蚀。根据水土流失规律,在水土流失发生初级阶段,以降

21、雨击溅侵蚀和面试为主,产生的水土流失非常有限,随着产流从漫流形成股流,径流冲蚀力增大,细沟、浅沟、甚至切沟出现、水土流失迅速增大、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根据贾志军研究结果,一次降雨情况下,细沟侵蚀量占侵蚀量的75%-96%。郑粉莉等研究得出浅沟发育初期和中期阶段,浅沟侵蚀量占总坡面侵蚀产沙的58%。因此达到极强烈时,水土流失主要以细沟、浅沟、切沟等沟状侵蚀为主。由于开挖面表面多已有人为开挖造成的或深或浅的沟痕,也为沟状侵蚀快速发育提供了条件。同时,由于开挖面组成物质紧实,降雨产生的击溅侵蚀有限,致使面蚀产生的水土流失相对沟蚀比重非常小。因此,开挖面的水土流失形式主要为沟蚀。在有些情况下,还会发生

22、崩塌、滑坡、坡面泥石流等严重侵蚀。,四、大型开挖填筑区水土保持监测,(二)开挖填筑区水土流失特点2、填筑区水土流失特点 由于机械组成和结构与原状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故土壤侵蚀有其特殊性,在强降雨、大风和重力作用下除发生面蚀、沟蚀外,还会发生砂砾化面蚀、沉陷、崩塌、滑坡、坡面泥石流等新的侵蚀类型,对生态环境影响极大。 由于机械碾压后的平台容重大,易产生径流汇流,沿着平台边坡流向低洼处,并在结合部位形成裂缝和沉陷性洞穴,细小的颗粒随径流下渗,填充在岩土混合物的大空隙内或在某出口处随径流搬运或沉积,形成沉陷侵蚀等。对于土质平台来说,若没有及时设置防护措施,平台边坡会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在这种边坡上

23、,不仅仅发生面蚀(含细沟),而且发生沟蚀(尤其是浅沟),滑塌甚至泥石流等。,四、大型开挖填筑区水土保持监测,(三)水土保持措施 1、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宜采取植物防护措施,恢复自然景观 2、施工中,应采取临时挡渣、排水、沉沙覆盖等措施 3、陡坡开挖时,应在边坡下部先行设置拦挡及排水设施,边坡上 部布设截水沟 4、设置防洪排导工程 5、施工结束,对施工场地的坑凹进行土地整治,四、大型开挖填筑区水土保持监测,(四)水土保持监测重点与方法 1、基本要求施工前,应做好基础调查工作。现场调查开挖填筑区的水系、植被、土壤等情况。大型开挖填筑区可以现场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记录扰动前的状态。施工过程中,应定期

24、进行现场调查,记录开挖填筑进度、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以及开挖填筑面的面积、坡度,并监测水土流失量。大型开挖填筑区土壤流失量监测应根据实际地形情况,合理选择监测方法,一般可利用排水设施、修建沉沙池或采用侵蚀沟量测进行监测。施工结束后,应测算开挖填筑总方量。大型开挖填筑区可再次测绘地形图,与原地形图比较,评价微地貌的改变情况,并定位监测水土保持措施情况。,四、大型开挖填筑区水土保持监测,2、开挖填筑总方量监测小型的开挖区可以查阅监理资料和结算单统计开挖填筑的方量大型开挖填筑区,可通过前后大比例尺(1:2000-1:500)量测确定开挖填筑方量大型开挖填筑区:指面积大于2000m2或开挖填筑高度超

25、过30m的开挖填筑区。大比例尺测量:经纬仪配合测距仪测图、全站仪配合电子平板测图 、全站仪测记法、RTKGPS测记法远程视频监控皮尺、手持GPS简易量测:规则的开挖填筑区,四、大型开挖填筑区水土保持监测,3、开挖填筑区流失量监测径流小区法测钎法侵蚀沟量测法沉砂池(排水沟)法三维激光扫描,四、大型开挖填筑区水土保持监测,径流小区法 对于开挖或填筑完毕,短期内不再扰动的、以土质为主的开挖或填筑坡面,可以设置径流小区。设置时,应将整个坡长作为小区的长,宽为3-5m.雨后及时观测集水池内的泥沙量。,四、大型开挖填筑区水土保持监测,测钎法 适用对象也是开挖或填筑完毕,短期内不再扰动的、以土质为主的开挖或

26、填筑坡面。使用方法与取料场开挖面一样。在选定坡面上将多根钢钎按一定距离分上中下、右中左从横3排沿铅直方向打入坡面,钉帽与坡面齐平,并在钉帽上涂上红漆,编号登记入册,每次大暴雨后和汛期终了,观测钉帽距离地面高度,计算土壤侵蚀厚度和总的土壤侵蚀。,四、大型开挖填筑区水土保持监测,侵蚀沟量测法 在开挖填筑坡区,选定产生明显沟蚀的坡面,在坡面样地内,从坡上到坡下,布设若干量测断面,量测每一断面细沟的深度和宽度,并累加求出断面总深度和总宽度,直至测完每个断面,然后计算细沟侵蚀总体。具体量测可以采取回填的方式也可用测量的方法。,四、大型开挖填筑区水土保持监测,沉沙池(排水沟)法 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开挖填筑

27、区应设置排水尘沙等设施,在监测中应充分利用这些设施。利用开挖填筑区已修建的尘沙池或在已确定的且便于修筑沉砂池的出口处布设沉砂池,进行定期泥沙观测或检查沉积在排水沟内的泥沙,推算流失量。,四、大型开挖填筑区水土保持监测,三维激光扫描 通过3D激光微地貌分析仪,对降雨前后的坡面扫描,建立降雨前后坡面的DEM,进行对比,分析扫描区域的土壤侵蚀状况。,五、施工道路水土保持监测,(一)定义与特点 施工道路是在项目建设准备期或施工期修建的解决项目建设和运行的交通运输问题而修建的道路。公路、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多数要修建施工便道、临时便道,而输水输油等管线工程在局部公路到达不了的地段需要修建少量施工临时便道

28、,输气管道工程为了加强管道检修、维护和运营的需要,还修建伴行路。核电和水利水电工程由于地处偏远的区域,为了解决取料和弃渣的需要,往往会修建施工道路。此外,井采矿还建有进场道路、运矸道路及铁路专运线等,农林开发项目也多修建作业道路。 施工道路属于为主体工程服务的辅助工程,等级低,一般不硬化,但长度大,所经地形复杂,有一定开挖填筑方量。,五、施工道路水土保持监测,(二)水土流失特点施工期间,由于表土剥离、平整、推垫等活动,扰动了原地表植被,形成了长距离疏松的土质裸露带,在大风、强降雨的作用下,裸露带产生风蚀、水蚀工程建设期间,运料车多是重型卡车,施工便道和临时道路的路面状况都比较差,因此车辆运行时

29、不仅对地面破坏严重,还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烟雾污染,五、施工道路水土保持监测,(三)水土保持措施路面压实、平整设置临时土埂接排水沟填土沙袋护坡使用结束后表土回填,五、施工道路水土保持监测,(四)水土保持监测重点及方法1、基本要求施工道路水土保持监测应做好基础调查工作。在施工前,现场调查施工道路建设区的植被、土壤等情况施工过程中,应以调查监测为主,掌握施工道路建设过程中地表扰动面积、弃土弃渣量、土壤流失量、水土保持措施及水土流失危害等情况。重点是临时措施,包括拦挡、排水等施工结束后,应重点监测扰动区域恢复情况及水土保持措施情况,五、施工道路水土保持监测,2、监测方法扰动面积、水土保持措施等以调查监

30、测为主弃土弃渣量典型调查结合资料查阅流失量可以进行定位监测,方法参照小区法、测钎法、侵蚀沟量测法等,六、临时堆土场水土保持监测,(一)定义 临时堆土场是用来存放回填或转运土料的场地。一般典型项目临时堆土区坡面坡度一般控制在1:1或1:1.5,周边采用土袋围堰进行拦挡,土方实际堆放高度不应超过2m. 堆土形式与弃渣堆放形态相似。,六、临时堆土场水土保持监测,(二)水土流失特点堆土失去了原土壤结构,且一般具有较陡的松散堆积面,极易侵蚀大风吹蚀、扬尘、雨季冲刷等多种水土流失类型侵蚀模数都明显大于原地貌,黄土高原地区堆土场的侵蚀产沙量是自然裸露荒坡的10.08-12.2倍,云南高原中部堆土场产沙量远远

31、多余原地貌,初始含沙量达145kg/m3 ,大于原地貌24 kg/m3 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在整个工程中占有较大比重,对生产和周边环境容易造成影响。,六、临时堆土场水土保持监测,(三)水土保持措施土方对置时间超过半年的,需要在临时堆土区周边修建临时排水沟,布设沉砂池,并撒播草籽进行坡面的绿化不满半年的,采用篷布或彩条编织布进行临时覆盖,六、临时堆土场水土保持监测,(四)水土保持监测重点与方法1、基本要求临时堆土场应重点监测临时堆土数量及采取的临时防护措施在堆土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调查,结合监理及施工记录,确定堆放位置、面积及方量。应及时拍摄影像资料,记录和掌握水土保持措施类型、数量及运行情况堆土使用

32、完毕后,应调查土料去向以及场地恢复情况,六、临时堆土场水土保持监测,2、堆放面积及方量监测小型零散的堆放:查阅施工及监理记录获取数据大型堆土场特别是堆放时间在半年以上的,应以实测为主,具体方法可参照弃渣场及取土场监测的方法 利用经纬仪级水准仪等精确测量 利用皮尺或手持GPS简易测量,六、临时堆土场水土保持监测,3、流失量监测简单堆砌的堆土场,可参照开挖或填筑坡面的监测方法测钎法侵蚀沟测量法三维激光扫描修建有排水设施的堆土场沉沙池排水沟,七、讨论,(一)取土开挖填筑方量监测方法大比例尺测图:准确、全面;费时、成本高经纬仪配合测距仪测图全站仪配合电子平板测图全站仪测记法RTK-GPS测记法远程视频

33、监控:全过程、全信息;技术要求高,成本高简易量测:规则的开挖和填筑区,简单易操作,相对准确皮尺手持GPS,七、讨论,(二)取土开挖填筑坡面流失量监测方法径流小区法:适用于以土质为主的比较稳定的坡面,也可以用于砂石较少的弃土弃渣等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坡面,不适用于由弃石组成的堆积物坡面。技术成熟、使用范围广、监测数据准确,但周期长、成本高测钎法:适用于坡面水土流失长期定位观测。技术成熟、适用范围广、成本低,易操作,但监测数据精度较差、周期长侵蚀沟量测法:适用于已产生明显沟蚀的坡面,成本低、易操作、数据获取快,但适用性受限、监测数据精度较差三维激光扫描适用于组成物质粒径均匀的坡面侵蚀量的测量,具有速度快、精度高、主动性强等优点,但是又有扫描距离和范围有限,扫描范围内会出现盲区,适用性受限,仅能用于已产生沟蚀的坡面,另外设备成本较高,七、讨论,(三)取弃开挖填筑场区流失量监测方法沉沙池(排水沟)法:适用于泥沙出口易确定、且出口处便于修筑尘沙池的坡面水土流失长期定位观测,成本低、易操作,但适用性受限、监测数据精度较差、周期长控制站:适用于有完整集水区域,且只有唯一出口的区域水土流失长期定位观测。技术成熟、监测数据准确,但适用性受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