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 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77440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 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 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 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 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 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 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1,教育中的“心理效应”,2011年4月13日,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2,心理效应:,指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景之下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心理效应普遍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普遍地存在于各种场合。它既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着积极向上的推动作用,也存在着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借心理效应之石 攻班级管理之玉,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3,一、蝴蝶效应,1963年12月,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

2、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应用要诀:关注细节,防微杜渐,注重关联,控制全局。,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4,西方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5,启示:,要特别注意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动,要对这方面的微小变动保持高度的敏感。它告诉我们,教育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的,恰当的,可能影响学生一辈子;错误的,专断的,也可能贻误学生一辈子。在班级管理中,如果班主任关注学生成长的细节,因势利导,给一点启示,给一些赏识,给一声喝彩,就有可能在学生的心里产生“蝴

3、蝶效应”,有可能改变学生的人生轨道,成为学生生命中新的起点。,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6,怎样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好蝴蝶效应:,教师要积极开发蝴蝶效应的积极作用。教师不要忽略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失误。教师要注意引导个别的蝴蝶所引起的效应。苏霍姆林斯基:“教师要像对待花瓣上颤动欲滴的露珠那样,小心地呵护孩子们的心灵。”,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7,二、南风效应班级管理中要“以柔克刚”,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相约比武,看谁能把路上行人的衣服脱掉。于是北风便大施淫威,猛掀路上行人的衣服,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而南风则不同,它轻轻地吹,风和日丽,行人只觉得春暖身上,始而解开钮扣,继

4、而脱掉大衣。北风和南风都是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态度和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8,启示:,班主任和教师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要让学生感到温暖。班级管理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泰戈尔:“神的巨大权威是在柔和的微风里,而不在狂风暴雨之中。”,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9,批评要人性化:,夹心面包批评法。就是将批评夹杂在肯定和赞扬之中,像夹心面包一样。陶行知的“四块糖”雪球式批评法。一种因势利导的渐进式批评法,适合那些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但不准备承认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和劝导。延时批评法。在一定的场

5、合,不争论,不批评,甚至保持沉默,就是一种延时的含蓄的批评艺术。间接地指出过错。,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10,推荐:,魏书生:当学生犯错误时,应先避开问题的实质,把学生从犯错误的阴影中带出来,走到温暖的“阳光”下,给学生一个愉快的心境,和风习习吹掉他们自我保护的“盔甲”,然后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何愁学生不向你敞开心扉呢? 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学校是每个人可以犯错误的地方” 学校就是这样一个场所,每个人都可以尝试错误,并从错误中学会正确。,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11,三、门槛效应确立和实现班级目标,这个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年做的“无压力的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

6、。其实质是社会心理学家为说服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所采取的一种说服策略。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要求后,如果他人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那么,这个人为了认识上的统一,或为了给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倾向于接受这个更高的要求,又称为“层递效应”。,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12,启示:,这一效应告诉我们,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学生心理接受能力,应少一些,小一些,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在班级管理中,应该给学生制定合理的奋斗目标,并把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呈阶梯状的子目标。一旦学生实现了第一级子目标,就通过了一级门槛。此时班主任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和引导,使学生体味到成功的喜悦,然后逐步提高目

7、标层次,就有如上台阶一样,一步一步最终达到预期目标。,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13,班主任制定具体的目标时应注意的原则:,1.目标的合理性。2.目标的层次性和具体性。3.参与性。4.教育者的主导性。,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14,四、拆屋效应杜绝“讨价还价”,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15,启示:,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

8、育方法一定要恰当,能被学生所接受,同时,对学生的不合理要求或不良的行为绝不能迁就,特别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在这些方面养成与班主任讨价还价的习惯。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利用“拆屋效应”。,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16,五、禁果效应抽刀断水水更流,“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叫潘多拉的姑娘从万神之神宙斯那里得到一个神秘的小匣子,宙斯严令禁止她打开,这就激发了姑娘的猎奇和冒险心理,一种急欲探求盒子秘密的心理,使她终于将它打开,于是灾祸由此飞出,充满人间。,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17,启示

9、:,1、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疏导和沟通。2、要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避免禁果效应,巧妙地教育学生。抽刀断水水更流,禁止则更有吸引力。,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18,如何利用好禁果效应:,利用禁果效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禁果效应还可以改善师生关系。禁果效应和青少年性教育: 要使青少年充分认识到,从性成熟到合法婚烟的建立,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要教育他们正确对待异性,引导其把对异性的向往升华为纯洁的情感,要允许他们与异性交朋友等等。鲁迅先生:“对性问题大可不必羞羞答答,遮遮掩掩,应理直气壮地谈论它,研

10、究它,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正确认识它,以增强对性犯罪的免疫力。”,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19,六、马太效应要公正地对待学生,圣经中“马太福音”里有一句名言:“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美国著名哲学家罗帕特默顿发现了同样的现象,即荣誉越多的科学家,授予他的荣誉就越多;而对那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对其做出的成绩往往不予承认。他于1973年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20,班级中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在学校中是很普遍的。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的做法,就是教育工作中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在教育工作中的消极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苏霍姆林斯基所:“

11、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21,如何防止和抛弃马太效应:,我们首先要树立“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的观念,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可偏颇,有时甚至更需照顾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帮助和关心。学生干部宜轮流做,评先进时要看基础(即进步的幅度)给学生均等的机会,或者设立一些单项奖和进步奖。培养尖子和“大面积丰收”相结合。,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22,七、自己人效应缩小师生心理距离 走进心灵,所谓“自己人”,是指对方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自己人效应”是指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受。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

12、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因此,班主任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23,启示:,说服别人按照你的建议去做,只是向人们提出好建议是远远不够的,可以强化和发挥“自己人效应”,让人们喜欢你。避免好的建议遭到拒绝。应强调双方一致的地方,使对方认为你是“自己人”,从而使你提出的建议易于被接受。努力使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24,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启示:,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善于制造“自己人”,如与学生一起参加体育运动,一起探讨难题,一起谈笑风生等等。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

13、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所以教师必须蹲下身子,升起爱心,关注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体验学生的感觉,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杜绝居高临下的说教,充分运用平行语言,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建立合理适当的自我同一性。做到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最终达到“师生成为亲密的朋友,学校成为成长的乐园” 的最高教育境界。,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25,八、鲶鱼效应营造良好的班级竞争氛围,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

14、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直到船长去世,才揭开了这个秘密: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这使沙丁鱼感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它们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港口。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26,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启示:,在适度的紧张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能力。班主任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度的紧张氛围,并引导学生在紧张中学会适应。在后进生转化的工作中也可以应用这一效应。,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27,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启示:,要充分利用好班级中的

15、“鲶鱼”1、建好班委,以拉动班级;2、选好课代表,以促进学习;3、用好特长生,搞好班内活动;4、立好表率,以带动每个学生。,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28,九、破窗效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

16、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29,启示:,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30,班级管理中可能诱发

17、“破窗效应”的因素:,开局不慎对错误行为制止不及时对学生错误行为教育不得法规章制度不严密,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31,班级管理中容易诱发“破窗效应”的环节:,课堂纪律,特别是一些非重点科目的课堂纪律考风学习习惯公共财物保护语言习惯奢侈浪费之风,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32,有效防止“破窗效应”的措施:,平时的预防: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高度重视“心理暗示”; 重视班级的各种“第一”。事故发生后的抓源头: 处理事故也要做到快、准、狠。事后的宣传 宣传与讨论切不可流于形式。,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33,对过错学生的处理原则,对过错学生的惩罚措施,应体现有阶梯性、教育性及可弥补性:学生第一次犯错与再犯

18、所得到的惩罚应有严厉程度上的不同;学生犯错后,其所受的惩罚应对完善其人格有益,对其今后发展有益。,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34,十、情绪效应做一个“五官端正”的教师,古希腊有个杰出的哲学家叫德漠克利特,他总是笑脸迎人,不摆架子,被人美称为“含笑哲学家”。做一名阳光教师:教师应该是人格最丰满、活得最快乐、最受人喜爱的人,陈如平专家说:“教师不应是园丁(剪枝修叶、扼杀个性)、不是春蚕(作茧自缚)、不是蜡烛(牺牲自己,照亮别人),教师应该是阳光,要先让自己的心年轻起来,快乐起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带着微笑和童心告诉学生: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35,链接:,调查显示,学

19、生认为“阳光教师”应具备如下特点:有趣、幽默、有知识、上课不骂人;作业适中,每天留点时间让他们自己支配; 下课能走到学生中间,和他们一起交流;上课面带微笑,批评也带有幽默;支持学生发展特长;有气质,经验多一点。,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36,做一个“五官端正”的教师:,“嘴不骂”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多一点人性味,少一点火药味;“眼不斜”平等地、端端正正地看学生,不给白眼;“耳不堵”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然后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学生的眼光和心理去理解。“手不打,脚不踢”不体罚学生。,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37,生气实验:,美国一些心理学家做了一项实验,他们把生气人的血液中含的物质注射在小老鼠身上,以

20、观察其反应。初期这些小鼠表现呆滞,胃口尽失,整天不思饮食,数天后,小老鼠就默默地死去了。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也做过实验,他收集了人们在不同情况下的“气水”,即把有悲痛、悔恨、生气和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水”做对比实验。结果又一次证实,生气对人体危害极大。他把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水”放入有关化验水中沉淀后,则无杂无色,清澈透明,悲痛时呼出的“气水”沉淀后呈白色,悔恨时呼出的“气水”沉淀后则为蛋白色,而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沉淀后为紫色。把“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死了。由此,爱尔马分析:人生气(10分钟)会耗费大量人体精力,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赛跑;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剧

21、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绪的都复杂,都更具毒性。,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38,修炼的办法建议:,控制住自己的负面情绪,关键是自己要有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临时停一下,不这么做行不行,这是根本。“无错原则”“差异原则”西方谚语:教师就是面带微笑的知识。,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39,十一、超限效应给学生留点“空白”、过犹不及,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的所有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

22、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二元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40,在班级管理中,常见的“超限效应”有:,一是当学习较差的学生考试不理想时,为督促其上进,总对他不停的唠叨,“你这儿不对,那儿不行,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二是对某些犯错误的学生,产生一种偏见,看不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批评一次、两次不行,还要在大会、小会上常常以这些学生为反面教材。三是对学习好的学生一味放纵,只管表扬,看不到这些学生的缺点,久而久之,听惯了表扬的这些学生对表扬也会漠然置之,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心理效应与班

23、级管理,41,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启示:,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学生中出现的方法留点“空白”。学生犯了错,只批评一次,千万不要一件错事重复批评,如果有必要再次批评,也要变换角度、方法,以免学生出现反抗心理。在批评学生时,应点到为止,适当的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来思考、反思。超限效应在表扬学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过犹不及。表扬,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但是,表扬也要适当,要注意度,过度的表扬可能会出现反面的效果。,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42,感言:,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

24、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43,十二、配套效应给学生一件有价值的睡袍,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颜色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狄德罗效应”,亦称作为“配套效应”,也就是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现象

25、。,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44,启示:,对于那些非必需的东西尽量不要。因为如果你接受了一件,那么外界的和心理的压力会使你不断地接受更多非必需的东西。苏格拉底:“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简单,比如最好的房间,就是必需的物品一个也不少,没用的物品一个也不多。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45,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启示:,要想引起学生的变化,首要的是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地设置目标,适时地抛给学生一件“睡袍”,激发学生自我转化的内在动机,主动实现良好的行为配套。“人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按照标签所标定的去塑造自

26、己”,我们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和引导学生的成长,并及时强化学生的成功,就能促进学生的进步。,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46,15 岁的杰克是双胞胎,是农场主的孩子,他们家离学校比较远。两个孩子时间观念差,上课总是迟到,老师怎么批评也不管用。家里为了孩子上学方便,特地买辆车,他们每天开车上学,照样迟到。 后来,他们 班换了 老师。新老师了解他们的毛病,平时不多说他们。但是,临考试前专门把他们找来,嘱咐他们:“考试不许迟到!” 可是,考试那天,他们还是迟到了。老师说:“怎么搞的?”两个孩子说:“唉!老师,真不怪我们!人算不如天算,车爆胎了。光补胎就化了半个小时,就 . 我们还是紧赶慢赶

27、才过来的。 ” 老师说,“你们先参加考试去吧!”随 后 老师到停车场观察了一下他们的车,发现 四个轮胎都蒙着厚厚的尘土,没有被拆缷的痕迹。很显然,爆胎是个谎言。,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47,链接:各国师生评出最受欢迎的教育方式,问:假设你是杰克兄弟俩的老师,你将怎么处理?中国式的处理方法是:一是当面进行严肃批评,责令写出检讨;二是取消他们参加当年各种先进评比的资格;三是报告家长。美国式的处理方法是:幽他一默对兄弟俩说:“假设今天上午不是考试而是吃冰淇淋和热狗,你们的车就不会在路上爆胎。”日本式的处理方法是:把兄弟俩分开询问,对坦白者给予赞扬奖励,对坚持谎言者严厉处罚。英国式的处理方法是:小事一件

28、,置之不理。韩国式的处理方法是:把真相告诉家长和全体学生,请家长对孩子严加监督,让全班学生讨论,引以为戒。,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48,链接:各国师生评出最受欢迎的教育方式,新加坡式的处理方法是:让他们自己打自己的嘴巴10下。俄罗斯式的处理方法是:给兄弟俩讲一个关于说谎有害的故事,然后再问他们:近来有没有说过谎?埃及式的处理方法是:让他们向真主写信,向真主叙述事情的真相。巴西式的处理方法是:半年内不准他们在学校踢足球。以色列式的处理方法是:提出三个问题,让兄弟俩分别在两个地方同时作答。三个问题是: a、你们的汽车爆的是哪个胎?b、你们在哪个维修店补胎?c、你们付了多少补胎费?,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49,推荐阅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刘儒德教授的经典语言: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50,理想的教育世界是一个爱与智慧的世界,理想的教师就是爱与智慧的使者,他拥有爱与智慧,他慷慨地付出爱与智慧,他在爱的付出中收获爱,他在智慧的付出中收获智慧,他在教育的世界中收获人生的境界!,巧用心理效应 做智慧型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