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都区教育局课外读物进校园指导意见(试行).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2113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新都区教育局课外读物进校园指导意见(试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成都市新都区教育局课外读物进校园指导意见(试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成都市新都区教育局课外读物进校园指导意见(试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成都市新都区教育局课外读物进校园指导意见(试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成都市新都区教育局课外读物进校园指导意见(试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都市新都区教育局课外读物进校园指导意见(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新都区教育局课外读物进校园指导意见(试行).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成都市新都区教育局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指导意见(试行)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教基(2018)5号】、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教材(2021)2号工丰富师生课余生活,规范管理课外读物,防止问题读物进入中小学校园(含幼儿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结合新都区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一、总体目标充分认识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规程和管理办法的要求,不断提升学校师生阅读场所服务教育教学的功能,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流程,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进校园课外读物质量,进一步拓展教育资源,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二、基本原则(一)

2、把握原则底线。课外读物推荐工作要坚持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和适度性原则,符合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基本标准。对于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不符合规程要求的盗版图书等非法出版物,或存在管理办法中所列举的十二条“负面清单”情形的课外读物,一律不得推荐和选用。(二)强化源头治理。梳理进校园课外读物主要渠道,实行分类管理。在采购图书资料时,必须严格审核图书供应商的资格条件,不得在未获得经营资质的书商处购买,未经审核不得通过网店、微店、手机APP等线上渠道购买图书、教材与教辅材料。所有进校园课外读物必须执行“凡进必审”“凡荐必审”的原则。三、具体工作(一)按规配置图书,满足师生

3、阅读需求。学校必须按生均图书册数要求和各级图书清理要求每年及时补充、更换课外读物。采购课外读物必须按照采购法律法规要求和规程有关规定执行。采购应以教育部及四川省教育厅推荐的课外读物推荐目录为主,以学科教师、图书馆专业人员、学生代表等多方推荐为辅,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完成规定的图书数量。同时,采购应合理配置学生用书与教师用书的馆藏比例,严格以阅读场所区分学生与教师用书,科学合理满足师生阅读需求。(二)丰富图书资源,规范进入校园渠道。L严格审核捐赠读物。捐赠课外读物进校园前,学校课外读物领导小组和推荐审核小组应按照规程和管理办法认真审核,并将图书清单及审核结果上报区教育局相关行政部门备案。2

4、 .严控自带读物进校园。不鼓励学生自带课外读物进校园,如确有需要,须有正当理由并由学生家长事先向班主任报备并获得许可。校园漂流架及图书角流通图书,必须由学校课外读物推荐审核小组审核后,方能上架。自带图书不得进行漂流使用。3 .严管各类读书活动。学校不得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形式在校内向学生销售课外读物。学校对任何形式进校园的读书活动都要审核活动方案,按照本意见对相关推荐书目进行把关。4 .严守荐书管理制度。教师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家长购买课外读物、辅导书等一切资料。教师因教育教学需要推荐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书目,应获得学校领导小组认可,并由推荐审核小组完成审核后,报学校和区教育局相关行政部门备

5、案。审核通过后,由学校按采购流程购买。5 .严谨读物分类管理。学校必须对所有读物进行分类管理,认真对适宜学生阅读和适宜教职工阅读的读物进行区分,禁止将不适宜学生阅读的读物上架借阅流通或摆放学生阅读场所。不适宜学生但适宜于教师的读物应存放于教师书吧或作为馆藏图书供教职工借阅。师生均不适宜的图书应按规程要求及时处理。(三)完善管理规定,健全工作机制L规范课外读物推荐。原则上学校应每年进行课外读物推荐,可根据教育教学需要适当增加减少推荐次数。相关工作由学校课外读物领导小组主导。对选自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厅批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指导目录,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他渠道推荐的课外读物应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2.

6、建立校园读物清理常态化机制。学校应定期对课外读物进行清理,防范进校园课外读物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筑牢问题读物进校园“防火墙”,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根据图书剔旧的相关规定与流程予以有效处理,消除不良影响。四、保障机制(一)强化组织领导。学校应成立课外读物进校园领导小组和推荐审核小组。负责本校所有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并由领导小组将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及审核结果上报区教育局相关行政部门备案。领导小组应由分管副校长、德育主任、教务主任、图书馆负责人(至少4人)组成,全面负责课外读物进校园组织领导工作。推荐审核小组应由德育主任、教务主任、各学科组长、图书馆负责人(至少5人)组成,负责课外读物进校

7、园的推荐和审核等具体工作的实施。(二)明确工作流程课外读物进校园应包括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初选:初选目录的产生应包括两种方式。一是在图书采购过程中,中标供应商应根据配置70%以上教育部或省教育厅推荐图书,30%由学校自选的原则完成初选目录;二是非采购类的图书,学校应组织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初选目录。评议:学科组负责审读,对选自国家批准的推荐目录中的读物,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他读物要按推荐原则、标准、要求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确认:学校图书审核小组负责审核把关,统筹数量种类,确认评议结果。备案:对图书目录和审核结果进行公示并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三)规范采购流程课外读物采购应切实做到“供货渠道正规,图书来源可靠,采购流程规范,切实保证质量”的要求,切实提升课外读物服务教育教学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22年10月1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