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概论(第二版)课件第9章.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3281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12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学概论(第二版)课件第9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法学概论(第二版)课件第9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法学概论(第二版)课件第9章.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法学概论(第二版)课件第9章.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法学概论(第二版)课件第9章.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学概论(第二版)课件第9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学概论(第二版)课件第9章.ppt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法学概论(第二版),法学概论,2,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1,刑事诉讼法概述,5,刑罚的执行,第九章刑事诉讼法,4,刑事诉讼特别程序,3,刑事审判的组织和程序,2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1刑事诉讼法概述5刑罚的执行第九章刑事,1.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2.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3.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4.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要点提示,1.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要点提示,1刑事诉讼法概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相结合诉讼效率,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理念、任务和基本原则,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中诉讼关系

2、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的刑事诉讼法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刑事诉讼法典。在我国,刑事诉讼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广义的刑事诉讼法指一切与刑事诉讼有关的法律规范,除刑事诉讼法外,还包括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律师法监狱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刑事诉讼的法律规范;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事诉讼的决定和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具体应用刑事诉讼法所做的司法解释等。,(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二)刑事诉讼法的理念,1刑事诉讼法概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1刑事诉讼法概述,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国家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人民法院、人民检

3、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依靠群众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审判公开原则。保障辩护权原则。未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原则。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刑事司法主权原则。,(三)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四)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1刑事诉讼法概述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国家专门机关依法行使,1刑事诉讼法概述,三、刑事诉讼中的管辖,1刑事诉讼法概述三、刑事诉讼中的管辖,1刑事诉讼法概述,提出回避的方式

4、:(1)自行回避。(2)申请回避。(3)依职权回避。回避的决定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同的回避适用对象分别由不同的机关和人员决定,四、回避,刑事诉讼中的回避,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因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依法不得参加该案的侦查、起诉、审判等诉讼活动的一种制度。,(一)回避的概念,(二)回避的理由与适用范围,回避适用的范围,即回避适用的人员,根据规定,这些人员包括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鉴定人、翻译人员。,(三)回避的程序,1刑事诉讼法概述提出回避的方式:(1)自行回避。(2)申请回,1刑事诉讼法概

5、述,五、刑事证据,(1)证据的客观性。(2)证据的关联性。(3)证据的合法性。,(一)刑事证据的概念和特征,(二)刑事证据的种类,(1)物证; (2)书证; (3)证人证言; (4)被害人陈述;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6)鉴定意见; (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8)视听资料、电子数据。,1刑事诉讼法概述五、刑事证据(1)证据的客观性。(一)刑事证,1刑事诉讼法概述,(三)非法证据排除,1刑事诉讼法概述(三)非法证据排除申请排除非法证据启动对证据,1刑事诉讼法概述,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六、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一)强制措施的概念和意义,(二)强制措

6、施的种类,(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二)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七、附带民事诉讼,(三)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审判,1刑事诉讼法概述拘传六、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一)强制措施的概,2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一、立案,(二)立案材料的来源和立案条件,立案材料的来源:(1)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 (2)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报案或举报。 (3)被害人的控告。 (4)犯罪人自首。立案的条件:(1)认为有犯罪事实。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一)立案的概念,(三)立案的程序,2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一、立案(二)立案材料的来源和立案条件,2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二、侦查,(二)各种侦查行为

7、,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被害人勘验、检查搜查查封、扣押物证、书证鉴定技术侦查措施通缉,(一)侦查的概念,(三)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三)侦查终结,2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二、侦查(二)各种侦查行为讯问犯罪嫌疑,2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三、提起公诉,(二)审查起诉,(一)提起公诉的概念,(三)提起公诉和不起诉,提起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者自行 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对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提交人民法 院进行审判的一项诉讼活动。提起公诉是人民检察院的一项专门权力。,2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三、提起公诉(二)审查起诉(一)提起公,3刑事审判

8、的组织和程序,一、审判组织,(一)公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二)自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二、第一审程序,(三)简易程序,(一)独任制,(二)合议制,(三)审判委员会,3刑事审判的组织和程序一、审判组织(一)公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3刑事审判的组织和程序,三、第二审程序,(一)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四、死刑复核程序,(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二)上诉和抗诉,(三)对上诉、抗诉案件的审判,(四)对上诉、抗诉案件的处理,死刑复核程序是指最高人民法院或高级人民法院对判处被告人死刑的案件进 行审查核准的一种特别程序。它是我国贯彻死刑政策的程序保障措施,其任务对死刑判决或裁定所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是否正确进行全

9、面审查,然后核准 正确的死刑判决或裁定,纠正不适当或错误的死刑判决或裁定。,3刑事审判的组织和程序三、第二审程序(一)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3刑事审判的组织和程序,(二)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三)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1.复核程序2.复核后的处理,1.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权2.复核后的处理,3刑事审判的组织和程序(二)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三),3刑事审判的组织和程序,五、审判监督程序,(五)重新审判的结果,(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二)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三)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四)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1)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

10、诉;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在办案过程中和检查工作时发现的错误裁判; (3)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的纠正错案的议案; (4)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介、人民群众等对生效判决、裁定提 出的质疑、意见和情况反映等。,死刑复核程序是指最高人民法院或高级人民法院对判处被告人死刑的案件进 行审查核准的一种特别程序。它是我国贯彻死刑政策的程序保障措施,其任务对死刑判决或裁定所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是否正确进行全面审查,然后核准 正确的死刑判决或裁定,纠正不适当或错误的死刑判决或裁定。,3刑事审判的组织和程序五、审判监督程序(五)重新审判的结果(,4刑事诉讼特别程序,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11、,(一)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方针与原则,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二)附条件不起诉,1.附条件不起诉的概念2.附条件不起诉的考察3.附条件不起诉的法律后果,(三)犯罪记录封存,4刑事诉讼特别程序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一)办理未成,4刑事诉讼特别程序,二、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一)和解协议的适用范围,(二)和解协议的审查与制作,(三)和解协议的效力,三、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逃匿、 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一)没收违法所得的启动,(二)没收违法所得的审理程序,(三)没收违法所得的结果,(四)没收违法所得的终止,4刑事诉讼

12、特别程序二、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一)和解,4刑事诉讼特别程序,四、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一)强制医疗的对象,(二)强制医疗的程序,(三)强制医疗的审理,(四)强制医疗的解除,4刑事诉讼特别程序四、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5刑罚的执行,一、刑罚执行概述,我国 刑事诉讼法第248条规定,判决和裁定在发生法律效力后执行。所 以说,刑罚的执行根据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具体包括:(1)已过法定 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2)终审的判决和裁定;(3)最高人民法院 核准的死刑的判决和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一)刑罚执行的概念

13、,(二)执行根据,5刑罚的执行一、刑罚执行概述我国 刑事诉讼法第248条规,5刑罚的执行,二、各类判决、 裁定的执行机关和执行程序,(一)被告人被判决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执行,(二)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三)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判决的执行,(四)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的执行,(五)缓刑、假释、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罚金、没收财产的执行,(六)监外执行,5刑罚的执行二、各类判决、 裁定的执行机关和执行程序(一)被,阅读书目:1.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徐静村.刑事诉讼法学:上,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3.樊崇义.中国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4、,19994.宋英辉.刑事诉讼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5.谢佑平.刑事司法程序的一般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6.刘玫.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阅读书目:,复习思考题:1.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2.哪些情形不追究刑事责任?3.侦查阶段依法可以采用哪些强制措施?4.刑事诉讼证据有哪些种类?5.提起公诉的条件有哪些?6.法庭调查的程序和步骤有哪些?7.在第二审刑事诉讼程序中,能否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为什么?8.暂予监外执行应该符合哪些条件?9.人民检察院在哪些情况下可以决定不起诉? 对于不起诉,有关机关或人员应该如何应对?,复习思考题:,THANKYOUFORWATCHING,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