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及市场效应实证.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4381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39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及市场效应实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及市场效应实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及市场效应实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及市场效应实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及市场效应实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及市场效应实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及市场效应实证.docx(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硕士学位论文深沪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及市场效应实证研究申请人:缑毛生学科(专业):会计学指导教师: 王海民教授2007年5月Empirical Research on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s Receivable Information Connotation and Market Effect of A Stock Market in Hu and ShenThesis Submitted toXian Jiaotong University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for the degree of

2、Master of Management ScienceByGou Maosheng(Accounting)Supervisor: Prof. Wang HaiminMay 2007III摘要论文题目:深沪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及市场效应实证研究学科(专业):会计学申请人:缑毛生指导教师:王海民教授摘 要近年来,特别是2006年以来,我国的证券市场非常活跃,大量的资金都涌入股票市场,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就显得尤为重要。应收账款作为公司财务信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高当期销售收入,有利于市场占领;而且也增加财务管理成本,放大经营风险。然而,随着一些上市公司盲目地追求财务利润的增长,

3、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有增长加快的趋势,面对巨额应收账款给公司未来业绩带来的不确定性,如何正确解读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信息含量,不仅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更有助于投资者降低投资风险从而获取更高的收益。因此,对于应收账款的界定、核算等信息含量的分析,无论对于经营者还是对于投资者来说,都具有十分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本文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当前财务信息披露客观实际的前提下,选取部分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充分利用相关的统计理论及模型对其进行分析、比较,以期能够更加科学、系统、全面地阐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信息含量。2.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学者

4、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以有效市场假说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分析前提,通过对销售动力说和盈余质量说的借鉴,系统而全面地梳理了理论界对应收账款信息含量的研究成果。3.本文提出研究假设: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对于公司未来业绩起负面影响,即符合盈余品质假说。在分析过程中选取了528 家制造业样本公司,运用应收账款预期式等模型,通过未预期应收账款与未来销售收入、未来毛利率和未来税前净利负相关来验证研究假设。并且得到证实。4.进一步提出假设:未预期应收账款与股票超额收益负相关。通过市场调整模型和OLS回归分析模型来验证未预期应收账款与股票超额收益的相关性,以验证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市场效应。5.针对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5、结论,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信息含量给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所带来的启迪。关 键 词: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实证研究论文类型:应用基础ABSTRACTTitle: Empirical Research on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s Receivable Information Connotation and Market Effect of A Stock Market in Hu and ShenSpeciality: AccountingApplicant: Gou MaoshengSupervisor: Prof. Wang HaiminAB

6、STRACT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since 2006, with the securities market of China becoming active and lots of capital swarming into the stock market, the disclosure of listed companies financial status appears to b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ccounts receivable, as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companies

7、 finance status, not only can increase their current sales revenue and help to share the market, but also can increase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costs and enlarge operation risks. However, with some listed companies pursuing the growth of financial profit blindly, the ratio between receivable and tur

8、nover revenue has a trend of growing accelerated. Facing the uncertainty of the companies future performance brought by huge accounts receivable, how to interpret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information connotation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correctly will not only help to enhance their solvency in short t

9、erm and operation capacity, but also help the investors to reduce the investment risk so as to gain the higher yield. Therefore, it has a critical impact and significance to the operation managers of the company and the investors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 through analyzing the definition, accounting

10、and other information connotation of accounts receivable. Pointed to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paper makes the research and gains the achievements as follows:1. Under the premise of analyzing the objective situation about disclosing the current financial status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this paper sel

11、ects the relevant data of some listed companies, analyses and compares them by making full use of the statistical theory and the model in exception to illustrate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information connotation of the Chinas current listed companies more scientifically,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

12、vely. 2. On the basis of integrating the achievements of other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regards the two basic propositions-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as the prerequisite for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on accounts receivable information

13、 connotation in theory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through learning from The Sales Momentum Explanation and The Earning Quality Explanation. 3. This paper put forwards the study hypotheses: Chinas accounts receivable of listed companies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ir future performance, which

14、 is identity with The Earning Quality Explanation. Through selecting 528 manufacturing company samples in the process of analyzing, using the model of accounts receivable expected, this papers examines and verifies the study hypotheses by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ccounts receivable and future s

15、ales revenues, the future gross rate and the future net rate before tax. 4. Further, this paper put forwards the hypotheses: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non-expected accounts receivable and stock surplus earnings. This papers verifi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on-expect accounts receivabl

16、e and stock surplus earnings through market adjustment model and OLS regress analysis model so as to verify the market effect of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s receivable.5. 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findings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our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s receivable

17、information connotation bring enlightenment to the capital market, listed companies and investors.KEY WORDS: Listed Company; Accounts Receivable; Information Connotation; Empirical ResearchTYPE OF DISSERTATION: Application Fundament目 录1 绪论1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 1.3 研究方法和新见解2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22 上市

18、公司应收账款及信息含量的理论分析4 2.1 理论基础4 2.1.1 有效市场假说4 2.1.2 信息不对称4 2.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6 2.2.1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国内外研究综述6 2.2.2 信息含量相关的研究综述9 2.3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相关研究12 2.4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相关研究14 2.5 应收账款的信息含量分析16 2.5.1 销售收入动力说(The Sales Momentum Explanation)16 2.5.2 盈余品质说(The Earning Quality Explanation)163 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的实证检验19 3.1 研究假设19 3.

19、2 样本及其数据的选择20 3.3 分析模型的选择与建立20 3.4 变量说明22 3.5 对应收账款信息含量的实证检验24 3.5.1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24 3.5.2 预期应收账款、预期存货与未预期应收账款的分析26 3.5.3 Wilcoxon 统计检验与回归分析30 3.6 本章小结334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的市场效应验证35 4.1 研究假设35 4.2 实证分析方法及样本、模型选择、分析过程35 4.2.1 基于超额收益法的实证分析35 4.2.2 基于回归系数法的实证分析38 4.3 本章小结405 结论与展望41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41 5.2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

20、息含量的研究启迪41 5.2.1 对资本市场制度管理的启迪41 5.2.2 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启迪42 5.2.3 对投资者风险管理的启迪43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44致 谢45参考文献46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8声明 1 绪论CONTENTS1 Introduction1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and problem proposed11.2 The purpos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1.3 The methods of the study and its innovations21.4 The id

21、eas and framework of the study22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s receivable information connotation42.1 Basis of theory42.1.1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42.1.2 Information asymmetry42.2 Literature review of related researches62.2.1 Researches review about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s

22、receivable at home and abroad62.2.2 Related researches review of information connotation 92.3 Related researches of listed companies financial status122.4 Related researches of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s receivable142.5 Information connotation analysis about accounts receivable162.5.1 The Sales Momen

23、tum Explanation162.5.2 The Earning Quality Explanation163 Empirical examinations on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s receivable information connotation in China193.1 Research hypothesis193.2 Samples and data selection203.3 Analysis on selecting and establishing the model203.4 Variable explanation223.5 Empi

24、rical examinations on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information connotation 243.5.1 Descriptive analysis on sample data243.5.2 Analyzes on the expected accounts receivable, expected inventories and non-expect accounts receivable263.5.3 Wilcoxon statistical testing and regression analysis303.6 Summary of t

25、his part334 Market effect certific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 receivable information connotation354.1 Research hypothesis354.2 Empirical analysis method and sample, model choice, analysis process354.2.1 The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surplus earnings method354.2.2 The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26、 on regress ratio method384.3 Summary of this part405 Conclusion and Expectation415.1 The main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415.2 The research enlightenment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s receivableinformation connotation 415.2.1 Enlightenment on capital market system management415.2.2 Enlightenment on

27、 listed companies financial management425.2.3 Enlightenment on investors risk management435.3 Research limitation and expectation44Acknowledgements45References46Achievements48Declaration491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应收账款是企业采用赊销方式销售商品或劳务而应向顾客收取的款项,其实质是收款企业向付款企业提供的一种商业信用。对于生产加工型企业,应收账款是由于对外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所产生的需要在未来一段

28、时间内收回的款项。狭义的应收账款主要是指应收销货款。广义的应收账款包括应收销货款、分期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票据和其它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是指企业、单位因采购物资、发包工程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购货款,以及按照工程合同规定预付给承包(或分包)单位的工程款和备料款(包括抵作备料款的材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用交易将在公司之间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收账款日益成为公司财务管理关注的主要项目,对于公司的生产经营有着重要的影响。就应收账款的产生而言,应收账款增加可能是公司管理层出于合理的市场占领策略,也可能是公司管理层实施盈余管理、为短时期增加销售收入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就应收账款的数量而

29、言,适当比例应收账款的存在,是公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需要,但过高的应收账款,会使公司的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陷入危机,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公司破产。因此,应收账款对于公司业绩具有正面还是负面的作用就十分值得关注。正是因为应收账款的重要性,财务报表的使用者通过对应收账款项目的研究,能够更多地了解公司经营的状况,也就是说应收账款项目对于财务报表的使用者而言,具备一定的信息含量。应收账款对于公司业绩的具体作用也就决定了该项目传递的信息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近年来,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巨大,在目前市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大量的应收账款隐含了极大的坏账风险,因此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中,深入分

30、析我国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特点,确定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对于公司绩效的作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具有什么样的特定信息含量以及证券市场对此具有什么样的反应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1.2 研究目的及意义应收账款做为公司财务、会计信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提高当期销售收入,有利于市场占领;而且也延迟公司收取货款的时间,降低现金流入,增加管理应收账款的成本,放大经营风险。然而,随着一些上市公司盲目地追求财务利润的增长,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有增长加快的趋势,面对巨额应收账款给公司未来业绩带来的不确定性,如何正确解读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会计信息,采取对策及时回收应收账款、减少呆账坏账损失,将不仅有助

31、于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也更有助于投资者分析相关财务数据,降低投资风险从而获取更高的收益率。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的分析,来验证长期以来我国深沪A股市场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是否与人们的直觉判断相符合,并对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的市场效应做一验证。1.3 研究方法和新见解目前国内对应收账款的研究集中于简单的描述性分析和呼吁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理论阐述,对于应收账款的信息含量以及该信息在证券市场的表现,国内研究文献鲜有涉及。在综合国内外学者关于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研究结果,总结应收账款信息含量研究的方法的基础上,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Wilcoxo

32、n等级检验、回归分析等方法来验证未预期应收账款与未来销售收入、未来税前净利、未来毛利率是否具有负相关性。研究中的新见解主要体现在:1) 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与公司未来绩效指标关系,验证了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信息含量符合的经济模型。2) 揭示了我国股票市场对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的市场反应,检验了该信息对投资者的有用性。1.4 研究思路与结构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依据会计学、管理学、统计学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研究现状,从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出发,对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信息含量进行了阐述与探讨,整体思路与结构如图1-1所示:提出问题有关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研究综述有关信息含量的

33、研究综述理论综述实证检验实证分析模型选择样本公司数据选择实证研究结果应收账款信息含量的市场效应结论与展望图1-1 论文的逻辑结构图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点以及研究的思路与结构。第二章: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及信息含量的理论分析。介绍应收账款具备信息含量的相关财务理论,阐述应收账款信息含量的经济模型。第三章: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的实证检验。按行业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揭示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具体特征,再结合这些特征,对我国上市公司未预期应收账款与未来销售收入、主营业务利润、毛利率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传递的信息。第四章

34、: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的市场效应验证。进一步围绕我国证券市场对于应收账款的信息含量呈现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研究。第五章: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过程与结论作了简要的概述,在此基础上围绕A股市场应收账款信息含量进行了思考,为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并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2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及信息含量的理论分析2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及信息含量的理论分析2.1 理论基础2.1.1 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是传统资本市场学面对现代资本市场的动荡而无力解释时,以Engene Fam

35、a (1969)为代表的西方经济经济学家在传统资本市场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理论认为,在有效率的资本市场上,各种证券的价格能充分反映所有可能获得的信息,且价格信号是资本市场中资本有效配置的内在机制,故有效率的资本市场是每种证券价格在任何时候都等于投资价值的市场,它能迅速准确地把资本导向收益最高的公司。按照有效市场假说的观点,市场有效性集中体现在证券价格上,证券价格有效性的核心思想:假设在任何时点,可获得的信息都被注入价格之中,证券价格也就成为证券内在价值(或真实价值)最恰当的评估,成为各类相关信息通过市场收集后的结果1 沈悦,金融市场学,科学出版社,2004年, 173-180。按照可

36、获得信息的不同,有效市场假说将信息有效性划分为弱式有效性(weak-form efficiency)、半强式有效性(semistrong-form efficiency)和强式有效性(strong-form efficiency)三种形式。弱式有效性是指证券现行价格只是充分反映了历史交易记录所包含的信息,没有投资者能够运用历史价格或收益信息获得超额利润。也就是说,过去价格或收益信息对获取超额利润不具有有用性或相关性。半强式有效性是指证券的现行价格不仅反映了过去价格和收益的一切信息,而且还融会了一切可以公开得到的信息。在半强式有效市场中,投资者仅利用公开的信息无法获得超额利润。强式有效性是指证券

37、的现行价格充分反映了全部公开和非公开的有关信息。投资者运用任何信息,无论是公开可获得的还是未公开的,都无法获得超额利润。强式有效性市场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而推导出的一种理想化的状况,在现实经济世界中是不存在的,都是衡量现实证券市场是否有效、有效性如何的一个有用标尺。2.1.2 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是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命题,指的是一些参与人拥有更多信息,具有信息优势,而另一些参与人处于信息劣势的情况。信息不对称可以分为两种: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而由此定义的非对称信息是指“某些参

38、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张维迎,1996)。非对称信息产生的原因大体有社会分工、信息成本、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冲突、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同时,信息不对称的两个典型后果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1) 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是指在签订契约之前,代理人就掌握了一些委托人所不知道的信息,代理人可以利用这一信息优势签订对自己有利的契约。如股东在聘用经理人之前,经理人知道自己的能力,而股东对此却无法确定;经理聘用员工时,员工知道自己的技能水平,而经理不知道。很显然,这种事先的信息不对称会造成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一个方法是信号传递。如在旧车市场上,好车的卖主会愿意发出信号表明他们提

39、供了一辆好车而不是一个蹩脚货。并且质量越高,其披露将会越充分,这就是所谓的信号显示机制。信号显示是由Spence于1974年首先引入经济学的。他首先考察了劳动力市场的文凭。在该模型中,教育水平成为传递雇员能力的信号。虽然雇员的能力与其学识可能无关,但只有高能力的人才能获得较高的文凭,因而文凭就成为显示劳动者能力的信号。雇主认为那些不接受较高教育的人一定是低能力的,因而只愿意支付较低工资,而愿意对那些有较高文凭的人支付较高的工资。在这里,教育水平(文凭)传递了能力的信号,将不同的劳动者区分开来。在证券市场上,同样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及其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在证券市场背景下,信息不对称是指不同质量的证

40、券可以相同的价格出售。股份有限公司制度下,广大的股东不直接参加公司的日常管理,而是委托经理人员进行经营管理。但是,股东(委托人)无法观察经理的全部行动,也无法充分了解经理的能力,而只能获取关于经理行动和能力的不完全的信息。这样,经理等内部人员就拥有了更多、更准确的对公司的现在和未来的信息,也即存在内部信息。尽管按照有效市场理论,在一个半强式有效的市场,股票价格将会充分反映所有可公开获取的信息,但内部人仍拥有比外部投资者更多的关于公司真实质量的信息,从而能够利用信息优势赚取超额利润。投资者由于不能充分了解公司机会和奉献的信息,因而不能正确地对公司做出评价,进行正确的投资,从而发生逆向选择,导致市

41、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但另一方面,投资者又是理性的,他们将意识到存在内部信息的可能性,但由于他们不能区分公司的质量,因而他们就会采取与旧车买主一样的决策,降低愿意支付的购买股票的价格。其结果是,如同旧车市场一样,证券市场将会变得无效率或萎缩。而且由于不对称信息的存在,投资者和信贷者将会要求更高的资本报酬,以补偿其风险或进行财务成本的分析,导致公司筹资活动的困难和资本成本的上升。这时,财务报告起到了信号传递的作用。2) 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指委托人无法(或者不能低成本地)观察到代理人的行动,代理人就有积极性从其自身利益出发(不是从委托人利益角度)采取行动,且这种自利行动往往是以损害委托人利益为代价

42、的。如股东无法清楚经理人员的工作努力程度,而经理人员却心中有数,在这种情况下,经理人员便会在工作中偷懒照样拿契约规定的薪水,从而导致契约低效率甚至无效率。道德风险是与契约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在不完全契约和不确定性存在的情况下,负有责任的经济行为者不承受他们自身行动的全部后果,同样地,也不享有行动的所有好处,因而他们容易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即道德风险问题。2.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2.2.1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国内外研究综述1) 国外研究综述应收账款是流动应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项目。国外对应收账款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上市公司应计项目的信息含量、利用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考

43、察来探讨应收账款对公司业绩的作用,从而更进一步研究该项目所传递信息含量的。对于会计报表各项目的信号作用,在初始阶段国外研究重点在于盈余项目的信息含量。Wilson(1986)在盈余研究的基础上,开始探讨资金与应计项目的信息含量。该研究结果发现,现金和应计项目比盈余具有更为显著的信息含量;在预测公司未来业绩时,流动应计项目比营业现金和盈余都更为有用,但其它的应计项目不具有预测力2 Wilson, G. P., The Relativ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ccruals and Cash Flows: Combined Evidence at the Earnings

44、 Announcement and Annual Report Release Dat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Supplement, 1986:165-204.2。Rayburn(1986)研究了营运现金流量、应计项目与股票报酬的关联性,并在控制营运现金流量与股票报酬的前提下,检验应计项目与股票报酬的关系。该研究采用20年期的大样本数据,使用随机游走模型进行实证,结果显示,总应计项目与股票异常报酬有关,进一步实证了Wilson(1986)的研究发现,即应计项目具有信息含量。为进一步探讨应计项目的信息含量是否具有市场反应,从而验证资本市场的效率,Be

45、rnard和Stober(1991)延续Wilson(1986)的方法,扩大了样本量和研究期间,采用32个季度财务数据,研究应计项目、现金流量与股票报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未能发现应计项目、现金流量信息公布后,股价产生系统性的波动,因此不能够证实市场吸收了应计项目与现金流量的信息。但是研究证实,存货、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变动对未来销售收入的预测力要比当期销售收入的预测力高。在此研究成果基础上,研究者开始对于应计项目组成与未来盈余、销售收入和股票报酬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并试图提出相关经济模型加以解释。Bernard&Noel(1991)以生产存货循环的经济模型,讨论与应收账款关系密切的存货与未来

46、销售额及利润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存货传递出两类信号:在控制当期销售收入的情况下,存货增长与未来销售收入正相关,反映出公司管理层恰当地把握了市场需求;在控制当期利润和销售收入的情况下,存货增长与未来销售利润负相关,反映出公司存货量超出了市场需求。而Stober(1993)为进一步加强对应收账款传递公司经营的信息含量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Stober指出,对于应收账款传递公司的经营状况信息含量,存在两种相对立的假设:认为应收账款增加是“坏消息”的盈余质量假说与认为应收账款余额增加对公司收入是“好消息”的销售收入动力假说。为了验证美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传递公司业绩的信息,Stober(1993)在Bern

47、ard&Stober(1991)研究基础上,提供了一个随机游走的幼稚预测模型将应收账款分为可预期和未预期两部分。其中,可预期的应收账款计量“经营惯性”影响,而未预期应收账款则计量其他因素的影响,再通过对未预期应收账款与公司未来销售收入、利润及毛利率的回归分析,得出美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就短期而言与销售收入动力说预测一致,即应收账款有促进公司下一期的销售收入增长作用;以毛利率而言,未预期应收账款对公司毛利率是负面影响,符合盈余质量假说;伴随对财务报表信息含量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更多的文献不断揭示出公司盈余、应计项目和股价之间的关系。Slosn(1996)的研究结果显示,营运现金流量对于公司盈余持续影响高于应计项目的影响。Dechow and Dichev(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