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不良贷款成因.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5871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2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业不良贷款成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银行业不良贷款成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银行业不良贷款成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银行业不良贷款成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银行业不良贷款成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行业不良贷款成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业不良贷款成因.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硕士论文: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成因、所带来的金融风险及对策 单位: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姓名:聂凌云学号:19962008专业:西方经济学导师:易 纲 教授2002年5月版 权 声 明任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各种版本的单位和个人,未经本论文作者授权,不得将本论文转借他人并复印、抄录、拍照、或以任何方式传播。否则,引起有碍作者著作权益之问题,将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目 录一、引言1二、对中国不良贷款数额的估计.22.1中国不良贷款问题的统计口径22.2估算2三、 国不良贷款成因:事实的回顾.43.1 中国不良贷款问题的背景介绍.43.2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机制7四、 经验证据.114.1中国的银

2、行对企业预算软约束的实证证据。.114.2 不良贷款与预算软约束关系的实证证据.12五、 文献综述.13六、理论框架-关于中国不良贷款成因的一个博弈模型.15七、中国不良贷款带来的金融风险。.207.1中国面临的金融风险。.207.2发生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损失。.23八、政策建议.24参考文献.28论文摘要中国的金融体系是十分脆弱的而中国的银行体系则是中国金融体系中最脆弱、最危险的地方。如何处理处理大量的银行不良贷款一直是困扰中国银行业的难题。该问题不仅在理论上有其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其在现实中急待解决。本文首先估算了中国的不良贷款的数额并回顾了中国不良贷款的形成历史。此后综述了前人的研究成果

3、。在此基础上运用预算软约束的理论框架分析了中国不良贷款形成的机制和其带来的金融风险。在对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其所带来的金融风险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后,本文为化解金融风险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关键词:不良贷款、预算软约束、金融风险、博弈Abstract:The Chinese Financial System is very fragile. The Chinese Banking System is the frailest in the Chinese Financial System. How to deal with the huge amount of Non Performing Loan

4、s (NPLs) is the dilemma of Chinese Banking System. This problem is not only very important in theory, but also very important to practice.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first estimates the amount of Chinese NPLs and reviews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NPLs. Then this article makes a survey of literature.

5、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author us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Soft Budget Constraint to analyz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NPLs and the financial risk caused by the NPLs. At the end of this article author makes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Key Words: Non-performing Loans, Soft Budget Constraint, F

6、inancial Risk,GameCONTENTSI. IntroductionII. The Estimation to Chinese Non-Performing Loans.(I) The Statistical Standard of Chinese Non-Performing Loans(II) Estimation III. The Reason of Chinese Non-Performing Loans: A Survey to Facts (I)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Non-Performing Loans (II) The Forma

7、tion Mechanism of Chinese Non-Performing LoansIV. The Empirical Facts (I) The Empirical Facts of Banks Soft Budget Constraint (SBC) to SOEs(II) The Empirical Fact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of SBC and Non-Performing LoansV. A Survey to the Literature. VI. The Framework of Analysis: A Game Theory of The

8、 Reason of Chinese Non-Performing Loans.VII. The Financial Risk Caused by The Non-Performing Loans.(I)The Financial Risk Confronted by China(II) If The Financial Crisis Happens, The Lost of China.VIII. Policy Suggestion.Reference一. 引言经济学家杂志1998发表的一篇文章认为中国的金融体系在整个亚洲中是最差的,并预言当中国着手进行金融体系和国有企业重组时,即使不会出现

9、全面衰退,至少也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增长速度下滑。上述观点或许是言过其实,但中国的金融体系与1997年陷入金融危机的亚洲国家相比确实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信用过度扩张、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监管不力以及不良资产的大量积累等。中国的金融体系相当脆弱,而最脆弱、最危险的地方则是银行体系。大量的银行不良贷款 不良资产与不良贷款的区分:从银行的角度来看,不良资产除了应包括不良贷款外还应包括其对外投资等业务所带来的损失。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不良资产应包括利用所有来源的资金所形成的效益不佳的资产。由于中国的银行业务主要为信贷业务且信贷资金为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这两个指标在口径上相差并不大。同时因为不良贷款这一

10、概念与不良资产相比在实际中更具可操作性,且本文主要关心银行的金融风险问题,因此在本文中主要采用不良贷款这个概念。为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带来了隐患。虽然中国政府对这个问题的急迫性有认识并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但是收效却不明显。国际经验表明,金融不稳定和金融危机会造成严重的、破坏性的危害,其后果表现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国经受不起较长时间的金融不稳定,因为这将会破坏中国在过去二十多年里经济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因此,认真地研究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不仅在理论上有着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其在现实中的紧迫性。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试图回答以下三个关键的相关问题:第一,中国的高额不良贷款到底

11、是如何形成的?第二,现存的高额不良贷款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金融风险?第三,为了实现中国银行业的稳定与发展应采取哪些对策?本文余下部分的结构如下:第二部分对中国不良贷款的数额做了估计。第三部分对中国不良贷款的形成历史进行了回顾。第四部分考察了一些实证证据。本文第五部分则进行了相关的文献综述。第六部分构造了一个三期博弈模型用预算软约束理论对不良贷款的形成进行了分析。第七部分讨论了高额不良贷款所带来的金融风险。第八部分提出了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二. 对中国不良贷款数额的估计2.1 中国不良贷款问题的统计口径本文把对中国不良贷款规模的估计作为分析该问题的起点。要对中国不良贷款的规模做出估计必需对其统计口

12、径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首先我们应认识到在中国关于银行不良贷款的划分标准是一个不断规范化的过程。在80年代中国几乎没有试图去划分银行贷款的质量。即使是在中国要求大型国有银行按商业化原则经营以后,划分贷款和注销呆帐体系的建立依然较慢。1994年以前每一个主要银行都有其自身划分不良贷款的体系和标准。但这些体系实际上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中央银行要求专业银行“呆帐”所占比例不能超过其贷款总额的2%;“有问题的贷款”所占比例不能超过5%;“值得关注的贷款”所占比例最多不能超过8%。简而言之,中央银行对贷款的划分比有一个上限,而不考虑银行的实际贷款质量。(Lardy,1998)。从1995年开始中国实行了统一的

13、信贷资产质量分类办法:即把贷款分为两类,一类为正常的,一类为不良的。不良贷款中根据贷款逾期时限的长短又分为三种,两年以内的称逾期贷款;两年以上的为呆滞贷款;因企业破产或自然人死亡而无法收回的则为呆帐。尽管“一逾两呆”的体系有一定的科学性,但该方法与大多数发达国家流行的五级分类的方法相比显得更为宽松。(按五级分类的方法计算,中国银行九九年底的不良贷款比率为百分之三十九,但若以“一逾两呆”方法计算,中国银行九九年的不良贷款比率只有百分之十五。)自1998年开始中国要求各商行银行按国际惯例执行新的贷款分类办法。该办法将贷款质量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五类 正常贷款,指借款

14、人能严格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关注贷款,指借款人目前有偿还能力,但存在一些可能对贷款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以及抵压和担保都不足以保证贷款本金与利息的完全偿还。可疑贷款,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部分贷款损失。损失贷款,指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预计贷款仍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后三类称为非正常贷款,即通称的不良贷款。,简称贷款风险分类办法。本文在下面进行不良贷款规模的估算时也以该分类方法为标准。2.2 估算对于中国不良贷款的具体数额向来是众说纷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2001年1

15、月曾表示,2000底,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到期未收回”的贷款占总贷款的25,但他强调,这不等于外界所谓的“不良贷款”,而真正收不回的坏帐截至2000年底只有3。而里昂证券公司的经济报告指出,目前大陆所有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52,520亿元人民币,而不良贷款额达43,217亿元人民币,占资产比率29%。其中目前大陆4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94,860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额为23,720亿元人民币,占资产比例25%。大陆3家政策性银行总资产额为13,730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额为3,432亿元人民币,占资产比例25%。大陆其他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16,780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额为4,195亿元人民币

16、,占资产比例25%。大陆城市合作社资产总额为16,780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额为8,390亿元人民币,占资产比例50%。大陆信托公司资产总额为6,100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额为3,050亿元人民币,占资产比例50%。大陆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4,270亿人民币,不良资产额为430亿元人民币,占资产比例10%。由于对于不良贷款的规模和回收率等指标,各方面的看法存在着分歧。故此本文利用公开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推算提出自己的判断。2000年中国银行体系贷款状况 单位:亿元名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政策性银行总贷款65208.69378.0 4695.111161.914695.2数

17、据来源:中国金融年鉴及各行的年报等。上表反映了2000年中国银行体系的贷款余额这是我们估算不良贷款的起点。在中国采取了五级分类的新的不良贷款的划分标准后,只有中国银行在其2000年的年报中公布了按此标准划分的不良贷款数值为28.78%。(参见下表) 2000年中国银行既全资附属金融企业贷款质量 单位:RMB百万元余额比重%正常贷款710,72251.90关注贷款264,49119.32不良贷款394,01728.78 其中:次级137,01310.01 可疑200,14014.62 损失56,8644.15数据来源:中行2000年年报。中国银行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属于效益较好的。而农信社、城信

18、社和政策性银行的经营状况则要差于国有商业银行。只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状况较好。但因其规模较小,故从总体上推断中国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率为30%是可行的。再加上转移给资产管理公司的14,000亿元,中国2000年底的不良资产大约为45,542亿元,约占当年GDP的50.9%。参照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不到30%的资产回收率,即便考虑到资产管理公司中的不良资产状况较为恶劣,如以40%的回收率计算,中国不良贷款的损失约为27,300亿元,约占当年GDP的31%。如以30%的回收率计算,中国不良贷款的损失约为31,900亿元,约占当年GDP的35%。三. 中国不良贷款成因:事实的回顾3.1 中国不良贷款问题的背

19、景介绍从上述估算可以看出中国的不良贷款问题是十分严重的。而中国不良贷款的形成与中国渐进式的改革历程是分不开的。渐进式的改革历程虽然使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为了有助于分析这一问题,本文先对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历史、特点按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机制特征分三阶段做一个回顾。虽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所占的份额是不断下降的,但直到2001年3月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贷款仍占到所有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三分之二左右。为了能抓住问题的重点,在下文中主要考察四大行的不良贷款问题。阶段一:1979-1984专业银行的恢复阶段。从1979年到1984年为中国金融的改革第一次高

20、潮。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把银行从财政的附属地位中解放出来,更多发挥银行在发展经济中的作用。改革之前中国实行的是人民银行大一统的单一银行制度。四大专业银行的相继恢复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只有一家人民银行的局面。这一时期的金融结构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建国以来传统金融结构的主要特征:高度的计划性及统一性,银行的行政依附性和信贷的财政性。这一阶段中国不良贷款问题的一个特点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处于一个隐而未发的时期。1979年改革前,国有企业的资金几乎全部由财政拨给,只有季节性临时需要的资金由银行贷款提供。在80年代初期,由于国家财政上的负担日益沉重,国家对国有企业开始实行“拨改贷”的政策。“拨改贷”

21、是指国家基本停止对已有企业的资本金注入,而以银行贷款的方式来维持企业的生产和投资。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情况是,实施“拨改贷”以后,部分国有企业是在国家没有投入资本金,完全靠国家拨款改成贷款或由专业银行贷款兴建的企业,这些企业几乎全靠贷款经营,利息支出甚多,负债也不少。也就是说相当一批企业从建立之初就没有资本金的注入,完全依靠贷款创办并运营。其实,即使是财政有些拨款的企业,因资金不到位或严重不足,也只能依靠贷款;而且旧的“两金”等财政政策和企业办社会的负担,使得企业还贷困难。更为严重的是,还有相当一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并且扭亏无望的企业,依赖于银行贷款“输血”得以度日。“拨改贷”政策使国有企业过度负

22、债先天不足。国企的这种情况在当时产品求过于供,国企效益尚可的情况下还问题不大。但一旦国企经营状况恶化,企业缺乏流动资金时,则使得贷款需求的压力增大,银行资产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同时由于银行自身的体制问题,使银行无法遏制这种倒逼机制。形成了“越欠越贷、一贷就死、越死越贷”的恶性循环。因此可以说,以财政“甩包袱”为目的的“拨改贷”政策,使财政预算约束逐渐硬化,而银行预算约束逐渐软化,造成了企业债务问题,成为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开始。而国企过度负债的状况为以后银行不良贷款的大幅增加埋下了伏笔。阶段二:1984-1994 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阶段。在该阶段人民银行开始专司中央银行的职能,但专业银行的性质究

23、竟是商业性银行还是政策性银行始终没有弄清,故而其职能不清。86-87,1992,1995为三次银行成立的高峰时期。该阶段不仅金融机构的数目迅速增加而且银行的资产规模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中国所经历的宏观经济波动对该阶段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没有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自身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投融资机制,对于急剧膨胀的宏观经济环境,银行缺乏清醒的认识,过于乐观,无形中加快了放贷步伐。 在1992-1994年经济过热中,有大量贷款进入房地产业形成了不良贷款。从下图可以看出“八五”计划期间,国有银行年贷款的增长率保持了较高的水平。注:考虑到99年及2000年SCB剥

24、离了13000亿的不良资产,所以这两年的SCB的贷款增长率做了相应的调整。数据来源:相应年份的中国金融年鉴及四大行的年报。这一阶段国企的效益的波动也使四大专业银行对其的贷款质量不佳。国有企业亏损经过了几个阶段:三年的治理整顿使1988-1991 国企的利润率急剧下滑。1991年,国有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都达到高点;1992年宏观放松、经济速度加快,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随之下降,加上各方的努力工作,至1993年春季,亏损面和亏损额降到较低水平;1993年年中开始,国家进行宏观金融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国有企业亏损额随之上升,也使专业银行贷款质量随之下降。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中国不良贷款

25、问题的一个特色是四大专业银行贷款的大幅扩张与国企效益的大幅下降的不对称使该阶段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贷款。阶段三:1994-, 专业银行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初步过度时期。这一时期,是专业银行逐步向现代化商业银行过度的初步时期。这一时期出台的金融改革措施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这一时期出台的金融改革措施主要有:1994年,为了解决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困难,实现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职能的分离,国家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担保法及贷款通则等金融法规条例的颁布实施,从法律上为央行独立行使监管职能和商业银行健全自身的经营机制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亚洲金融

26、危机后,中国加强了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并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金。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废除了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改为资产负债管理,这既是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方法的重大改革,也为商业银行自主经营提供了必备条件。同年,推出了信贷资产的“五级分类”试行办法,使不良资产的划分更为科学。1999年开始组建资产管理公司,实施不良资产剥离和债转股工作。尽管这时期出台了大量的政策,但是这一阶段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从95到2000年不良贷款的增长仍然是有着较大幅度的增加而不是如某些观点认为的那样中国的不良资产主要是产生于95年之前。这一判断可以通过如下

27、事实佐证。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从1994年年末的32827.36亿元增加到2000年年末的65208.55亿元(参见下图)。即便假设在1994年末有一半的贷款属于不良贷款,那在国有商业银行向资产管理公司转移了13,000亿元不良贷款后,其不良贷款余额应不超过4000亿元,与戴相龙行长指出的国有商业银行2000年25%的不良贷款率之间有这一个巨大的缺口。因此可以得出的一个论断是尽管该阶段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中国的银行业并没有如期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95到2000年的不良贷款的增长仍是十分迅速的。 数据来源:相应年份的中国金融年鉴及四大行的年报。3.2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机制通过对上面三个

28、阶段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形成的历史、特点的回顾可以看出,中国如此之高的不良贷款率,其形成绝非一日之寒。其成因比较复杂。中国自身的金融结构,宏观经济环境,政府的过度干预,银行对于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以及金融监管不力等都是造成该问题的因素。中国金融体系的特征是银行占主导地位。从金融资产结构来分析尽管中国的直接融资手段近期发展很快,但是其比重仍然较低。从下图来看,金融机构存贷款占金融资产的80左右。尽管90年代由于我国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较快,金融资产中存贷款余额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但是金融机构存贷款仍然是金融资产的主要形式。数据来源:相应年份的中国金融年鉴如从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看,在拨改贷后,银行接

29、替财政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 (见下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渠道比例表年份财政预算国内贷款外资自筹及其他198128.112.73.855.4198222.714.34.958.1198323.812.34.759.219842314.13.95919851620.13.660.3198614.621.14.459.9198713.1234.859.119889.3215.963.819898.317.36.667.819908.719.66.365.419916.823.55.76419924.327.45.862.519933.723.57.365.51994322.49.964.7

30、1995320.511.265.319962.719.611.76619972.818.910.667.719984.219.39.167.419996.219.26.867.8数据来源:中国金融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各期通过以上对中国的金融资产结构和企业资金来源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中国渐进式改革的进程,居民储蓄成为社会储蓄的主体,银行信贷成为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资金来源,中国形成了以国有银行为主的高度垄断的金融结构。而这种以国有银行为主的高度垄断的金融结构造成了中国信用供给的单一。在这种金融结构下,多样化的信用需求与单一的信用供给的矛盾只能是通过大面积的信用替代来解决,即各种信用需求最终都只能由银行

31、贷款或间接性贷款来满足。与信用替代相关联的一个问题便是风险转嫁。当信用集中于银行、银行信用单向替代其他它信用的同时,风险也就转嫁给了银行业,集中表现为银行的信贷风险,即高额的不良贷款。与这种以国有银行为主的高度垄断的金融结构并存的是银行配置资金的效率是较为低效的。表现在:如果各类性质的企业按效率由高到低的次序排队,大体上是:非公有、集体、国有。但从得到资金的容易程度上讲(由易到难),则次序刚好与前面相反。信贷额度与经济绩效不匹配。非国有经济创造了6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但获得的银行贷款却不足贷款总额的20%。目前的间接融资中只有较少一部分是贷给了乡镇企业、个体工商业,这与它们的经济绩效不相符

32、。近年来国有银行的借贷倾向(lending bias)问题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围绕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是否有借贷倾向,即是否更加偏向国有企业这一问题,有过一系列的经验研究。统计发现,尽管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只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增加值的50%,但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中国有企业所占比例却高达70-80%(刘立峰,1998)。因此可以看出在中国渐进的改革过程中,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国有银行将快速增加的居民存款的绝大部分注入了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而正是由于这种银行对于企业的持续的预算软约束造成了资本配置的低效并延长了无效率的国有企业的寿命,从而加重了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通过对国企和银行利润率 因

33、为缺乏直接的不良贷款额的数据所以我们利用银行的利润率作为一个替代指标考察其与国企的经营状况的相关关系。的观察(参见下图),可以得出的一个判断是中国的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与国企效益密切相关。效益差的国企持续的获得资金成为银行大量的不良贷款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注:1.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2.1998年以前国有经济指的是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 从1998年开始指的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数据来源:相应年份中国统计年鉴。19851992年的数据摘自1993年中国统计年鉴。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不良贷款的形成机制是:在以国有银行为主的高度垄断的金融结构下

34、社会的主要资金都是通过银行配置的。而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造成了国有银行将大量资金持续的注入了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这就导致了国有企业经营风险向银行部门的转化。使银行系统成为风险最为集中的地方,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贷款。而当风险在银行系统积累到较为严重的情况时,中央政府不得不出面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和不良贷款的剥离操作、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国有银行年度呆帐核销都是国家为国有企业行为垫底的体现。正是在政府、银行和企业三方博弈的过程中,由于存在预算软约束问题从而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贷款。而国有银行之所以会对国有企业实行预算软约束是由于国有企业承担着发展地方工业和吸纳就业的社会负担。

35、地方政府有动力要求银行向国企实施预算软约束。在国家采取了国企优先发展的战略的背景下,银行由于自身的产权及经营机制方面的因素,无法也缺乏动力去抵制地方政府的干预,最终造成了大量的不良贷款。因此银行对于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是中国不良贷款形成机制中最重要的一环。在下文我们通过一些实证的证据来进一步证明上述论断。主要考察以下两个关键的问题:第一,中国的银行对于国有企业是否普遍实行了预算软约束?第二,预算软约束与不良贷款的关系。四. 经验证据4.1 中国的银行对企业预算软约束的实证证据。关于中国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有着较多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均证明国企存在着严重的预算软约束问题。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一下袁钢明的

36、调查结果。袁钢明主持的课题组于1996-1997年对吉林、四川、湖南和江苏四省800家国有企业进行了数据及问卷调查。调查表如下:表1 企业还贷有困难时从银行得到的帮助 回答频率%问卷中的问题很重要重要不重要没有推迟还贷期39.634.810.114.8以新贷款替换旧贷款34.73410.919.5允许税前还贷16.52717.138.2允许挂帐停息13.320.917.347.1贷款转为投资15.214.713.155.7豁免还贷13.110.111.763.8数据来源:袁钢明 2000表2 如果企业还贷有困难,优先采取何种方式 回答频率%问卷中的问题特别优先优先不优先不考虑力争政府帮助减免债

37、务5528.49.56.9力争银行减免债务40.237.411.910.3寻找外国企业投资27.642.615.514.2寻找国内企业投资20.647.417.514.4对外发行股票16.519.520.743.2留成利润用于还贷16.230.831.921企业内发行职工股票14.441.12519.3 数据来源:袁钢明 2000表3 企业资金不足时的资金使用顺序 回答频率%问卷中的问题特别优先优先不优先不考虑职工工资63.132.43.41.1生产经营及投资46.132.513.47.9交纳税收24.654.815.55.2支付利息13.650.426.49.7偿还职工集资欠款827.640

38、.623.7偿还贷款4.935.94217.2数据来源:袁钢明 2000表1列出了企业还贷有困难时从银行得到的帮助。从中可以看出,约有70%(“很重要”和“重要”两项相加)的样本企业从银行给予的推迟还贷期、以新替旧的措施中获得了帮助。银行还对企业采取了税前还贷、挂帐停息、贷款转为投资和豁免还贷等措施,说明银行确实对企业实行了预算软约束。表2列出样本企业还贷遇到困难时的行为选择。企业优先力争政府帮助减免债务、力争银行减免债务的优先频率高达80%左右,说明在企业在遇到困难时将寻求预算软约束作为一个主要手段。表3表明样本企业在资金困难时把资金首先用于发放职工工资(袁钢明,2000),这说明企业在预算

39、软约束下还贷意识薄弱。通过上述这些表的分析结果来看,在中国预算软约束现象十分普遍。政府、银行对还贷困难的国有企业普遍实行了预算软约束,这很可能造成银行不良债权加快增长。下面我们通过实证证据来看银行对企业的预算软约束与银行不良贷款的关系。4.2 不良贷款与预算软约束关系的实证证据首先从国外的一些实证的研究成果来看,佩罗蒂和卡拉尔(Perotti and Carare,1997)对罗马尼亚银行改革的研究表明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不良借贷和债务关系明显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增强。而安德森和科泽尔(Anderson and Kegels,1997)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在一些转轨经济国家中,如匈牙利、捷克和保加利

40、亚,银行的软预算约束也会随着银行的不良贷款的增加而增长。在中国由于数据的缺乏还没有明确的计量证据证明不良贷款与预算软约束的关系。但是通过分析下图可以看出在中国银行贷款的增长率与企业的利润率呈负相关关系。在企业利润下降的时候银行的贷款增长率反而上升。因此可以认为中国的不良贷款与预算软约束程度成正相关。 数据来源:相应年份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在了解了不良贷款与预算软约束的关系之后,我们有必要了解预算软约束的根源以及银行对于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是通过那些具体的渠道实现并形成了银行的不良贷款。因此我们在下文对讨论预算软约束在银行理论中运用的一些主要文献进行回顾。五. 文献综述科尔奈(Kornai,

41、1980)在短缺经济学一书中深入研究了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并原创性地提出了预算软约束的概念,用以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政府部门对收入不足以抵补成本的国有企业进行持久的救助的所谓“父爱主义”现象。根据科尔奈的理解,预算软约束的关键之处不在于事后的救助,而在于决策者事前对救助的预期。对单个企业偶然的事后救助不会导致预算软约束现象;相反,只有当此类救助以一定的频率反复发生、并足以导致管理人员形成对此类救助的依赖和预期时,预算软约束才有可能发生。因此,预算软约束实质上是一个激励问题。科尔奈的分析集中于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关系但对于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多。这主要是由于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中银行只

42、是国家财政的附属工具,资金的供方实际上是政府。在随后的一些经济学文献中,许多学者将该概念应用于在经济研究的多个领域,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而在近期的银行理论的研究中软预算约束的概念及其应用更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硬化预算约束,已经成为转轨经济中银行改革的重要的挑战了。为了对付预算软约束问题,许多转轨经济国家采取了减少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补贴同时逐步提高银行在企业融资中的作用的措施。这些措施取得一些效果。然而在国有企业的贷款人从政府转向银行的角色转换过程中,软预算仍然是很严重的为题,尽管该问题在不同的国家中的程度有所不同。伯尔格罗夫和罗兰德(Berglof and Roland,1998)

43、在一篇综述性的文章中对预算软约束在银行理论中的一些主要发展进行了回顾。他们归纳了五种产生预算软约束的根源和硬化预算软约束的方法:(1)由于沉淀成本继续注资的收益超过清算的收益。钱颖一和罗兰德(1993)认为投资者对于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是由于初期投资是沉淀性的,继续对亏损企业投资而不是对其进行破产清算是符合投资者的事后最优化原则的。在这一框架下硬化预算软约束的机制是分散化信贷。德瓦特里邦和马斯金(1995)证明如果是需要外部银行再注资的话,低效率的银行间的讨价还价会使银行不愿进行再注资。(2)企业间的广泛的利益和债务关系。当企业间存在极强的相互依赖性时,由于所牵扯到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无形中使预算

44、硬化的机会成本异常庞大;此时预算硬化的机制是使企业形成会发生大规模重组的预期,从而导致预算约束硬化的均衡。(3)伯尔格罗夫和罗兰德(1997)认为预算软约束是由于新项目的低质量。由于早期的投资是沉没成本,这使继续注资与投资新项目相比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回报。这种情况下导致预算软约束的关键参数是新贷款的质量。伯尔格罗夫和罗兰德(1997)证明银行投资于甄别活动有助银行避免向不良项目融资,并且新贷款的质量提高有助于硬化预算约束。(4)米歇尔(Mitchell,1997)认为对于风险过度的保护可能会导致银行采取信贷展期和避免清算等手段为获得高收益而赌博。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保险导致了贷款方的被动和预算软约束。很自然如果银行资本充足度越低就越容易发生这类行为。因此事前的注资或许是一种硬化预算约束的成本较低的方法。(5)伯尔格罗夫和罗兰德(1995)认为银行能够通过利用政府的预算软约束进行寻租。因为政府与银行不同不仅关心回报还关心企业雇员的利益。这种政府和银行之间的博弈是转型经济的一个重要特色。尽管形成这些预算软约束的原因和渠道各不相同,但是相应的理论模型使用的却是相似的序列结构并且具有相同的特性即根据决策人的标准再注资是事后最优的。如果企业能理性预期到它们将获得再注资时,企业将会采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