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法规》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7946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18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经法规》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财经法规》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财经法规》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财经法规》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财经法规》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经法规》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经法规》教学大纲.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管理基础教学大纲1经济数学教学大纲3财经法规教学大纲5服装概论教学大纲9纺织概论教学大纲11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13初级会计实务教学大纲18数据库技术与应用1教学大纲21中级会计实务教学大纲24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28公司理财教学大纲31成本会计教学大纲34会计电算化教学大纲37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40会计制度设计教学大纲43审计教学大纲46财经英语教学大纲51公关与社交礼仪教学大纲54WTO规则教学大纲56税收会计教学大纲58管理会计教学大纲61市场营销学教学大纲64成功学教学大纲67投资银行学教学大纲71国际结算教学大纲74证券投资学教学大纲77期货市场教学大纲80电子商务概论教学大纲

2、83财务会计实训教学大纲88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大纲90证券投资与期货实训教学大纲92毕业设计与答辩教学大纲93岗位实习教学大纲96管理基础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管理基础课程代码:000010课程性质:公共课学时学分:26学时,2学分(其中讲课26学时,实验、上机或课外实践0学时)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 会计电算化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管理基础课程是一门我院各专业的校级平台课,在入学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些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与特点,对企业基本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及行为科学理论与方法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利于他们知识能力结构的合理性和完整

3、性。这门课程对没有接触过企业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显得比较抽象。但本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树立有效管理的观念、对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很有好处。由于课时的限制,本课程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尽量使用案例,并鼓励学生阅读课外有关书籍。二、课程内容(一) 课程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重点: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企业的组织结构、计划与决策基本方法、生产管理的量化管理方法、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和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本课程的难点:生产管理的量化管理方法、决策方法、激励理论的应用等。(二) 课程内容绪论1.本课程的性质2.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第一章 管理概述1.管理与企业管理职能2.企业组织及其特点3.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发

4、展第二章 行为科学理论1.行为科学与霍桑实验2.激励理论介绍与应用第三章 计划与决策1.计划工作的过程与方法2.目标的制定与目标管理3.决策的原则与过程4.决策的类型与方法第四章 生产管理1.生产管理概述2. 生产任务的合理安排3.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4.准时生产方式第五章 市场营销1.市场营销观念2.市场的分析、细分和目标市场3.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第六章 质量管理1.质量管理概述2.ISO9000简介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无)四、考核办法1、本课程为考查课。2、平时成绩(作业、课堂问答)40%,卷面考试成绩占60%。五、学时分配表教学内容(章)讲课学时实验(训)学时习题数绪论 第一章 管理概

5、述2第二章 行为科学理论62第三章 计划与决策62第四章 生产管理63第五章 市场营销21第六章 质量管理21考查2合计26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推荐教材教材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管理基础李晓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4(二)推荐参考书参考书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管理基础宋维明中国时政经济出版社2005-1制定:王若明 审稿:任振成 审定:会计电算化专业指导委员会经济数学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 经济数学 课程代码:618054课程性质: 公共课学时学分: 26学时,2学分( 其中讲课26学时 )先修课程: 初等数学适用专业: 会计电算化一、课程的性质、目

6、的和要求经济数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各个专业课程中的高等数学方法很多,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数学的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所以它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学习经济数学,使学员能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的文化知识,理解基本的概念和基本的理论,熟练地掌握基本的方法,并且能够解决一些常见的经济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能够运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员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通过经济数学的教学,要努力提高学员的数学文化的水平,另外也一定要满足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需求,为经济管理类专业

7、的学员,打下比较坚实的数学基础,把握好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阐述经济数学的主要内容,讲解一元函数微积分及其应用。删除了有些不是经常应用的、而且比较难于理解的内容,比如广义积分、多元函数微积分以及有些理论部分等。二、课程基本要求及内容(一)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重点:函数的极限;求导数的基本方法;导数的应用;微分的应用;不定积分的积分方法;定积分的应用。本课程的难点:极限的求法;复合函数求导数的方法;微分的概念;函数的极值求法;不定积分的积分方法;定积分的概念。(二)课程内容第一章、 极限与连续(6学时)1、函数、基本初等函数、复合函数、初等函数;2、函数的极限的概念,无穷大

8、量和无穷小量, 极限的运算法则;3、函数的连续性。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8学时)1、导数的概念;2、导数的基本公式与运算法则;3、高阶导数;4、函数的微分。第三章、 导数的应用(4学时)1、函数的单调性;2、函数的极值及最值;3、导数在经济上的应用。第四章、 不定积分(4学时)1、不定积分的概念及其性质;2、不定积分的积分方法;第五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4学时)1、定积分的概念;2、微积分基本定理;3、定积分的积分方法;4、定积分的经济应用。三、考核办法1、一般为考查课程;2、评分标准以考试出题的标准答案为准;3、期末考试(占60%),平时考核(占40%)。四、学时分配表 教材内容 讲授时数1

9、 、极限与连续6 2、导数与微分8 3、导数的应用44、 不定积分45、 定积分及其应用4合计26五、建议教材与参考书籍(一)推荐教材教材名称主编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高等数学侯风波主编高教出版社2003年8(二)推荐参考书参考书名称主编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经济与管理数学-微积分与线性代数雷田礼高教出版社2005年12月高等数学李心灿主编高教出版社2003年7月制定: 左秀山 审稿:程呈 审定:会计电算化专业指导委员会 财经法规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财经法规课程代码:409029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52学时,2.5学分(其中讲课32 学时,实践20学时)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会计电

10、算化一、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财经法规是投资理财专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财务模块专业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会计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和税收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且能在现实经济业务中运用会计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的相关知识。了解税收法律制度的一般做法,培养和提高其正确分析和解决今后会计工作中法律制度方面的各种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要了解一个会计人员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也同时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二、 课程内容(一) 课程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重点: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本课程的难点:会计核算的法律规定、违反会计法的法律责任、

11、会计法律制度案例分析、支付结算、会计职业道德实施。(二) 课程内容第一部分 会计法律制度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概述一、法和法律的概念;二、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第二章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法律规定一、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二、会计制度制定的权限;三、会计机构和人员管理;四、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第三章 会计核算的法律规定一、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二、会计核算的内容;三、会计年度的确定;四、记账本位币及会计记录文字的规定;五、会计凭证的规定;六、会计账簿的规定;七、财务会计报告的规定;八、会计档案管理的规定;九、财产清查的规定。第四章 会计监督的法律规定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与控制制度;二、会计工作的政府

12、监督;三、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第五章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法律规定一、会计机构的设置;二、代理记账;三、总会计师的设置;四、会计机构负责人的任职资格;五、会计从业资格;六、会计人员管理的几个相关问题;七、违反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应负的法律责任。第六章 违反会计法的法律责任一、法律责任概述;二、违反会计制度规定的法律责任;三、会计造假的法律责任;四、隐匿或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的法律责任;五、授意、指使、强令造假的法律责任;六、单位负责人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七、财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违规的法律责任;八、打击检举人的法律责任;九、违反会计法同时违反其他法律规定的行为的处罚。第七章 会计

13、法律制度案例分析会计法律制度练习题第二部分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第八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概述一、金融体系概述;二、支付结算概述。第九章 银行结算账户一、银行结算账户的种类;二、银行账户管理的原则;三、开立银行账户的条件;四、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第十章 支付结算一、票据结算概述;二、银行汇票;三、商业汇票;四、银行本票;五、支票;六、非票据结算;七、支付结算的纪律与责任;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练习题第三部分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第十一章 税收与税法一、税收的一般原理;二、税法概述;三、税法与税收的关系及现行税种。第十二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一、税务管理;二、税款征收;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练习题第

14、四部分 会计职业道德第十三章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一、道德;二、职业道德;三、会计职业道德;四、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第十四章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一、爱岗敬业;二、诚实守信;三、廉洁自律;四、客观公正;五、坚持准则;六、提高技能;七、参与管理;八、强化服务。第十五章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第十六章 会计职业道德实施一、会计职业道德实施的意义;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组织与实施的内容;三、会计职业道德的检查与奖惩;四、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五、会计职业道德练习题。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一)实验教学的要求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践,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规范会

15、计制度和遵守财经纪律。(二)实验安排初级会计实务实践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内容提要实验要求学时要求1银行结算练习几种结算方式熟练掌握结算方法102税收征管练习纳税调整、征缴方法熟练掌握管理10四、 考核办法1、考试方式:考查 理论测试阅卷。2、考核方法:理论试题占70%,案例试题占30%; 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五、 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章)讲课学时实验(训)学时习题时数第一部分 会计法律制度601第二部分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10100.5第三部分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4100.5第四部分 会计职业道德120合计32202六、 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推荐教材教材名称主编(著)姓

16、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许秀敏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二)推荐参考书参考书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丛书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审组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4月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4月制定:吴铭丽 审稿:程 呈 审定:会计电算化专业指导委员会服装概论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服装概论课程代码:203009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14学时1学分先修课程: 无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服装的一些服装的

17、基本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服装类知识素养及自身的职业素养。 二、课程内容(一)课程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服装学的基本概念、服装的发展脉络、服装的分类,服装流行的概念、服装设计的概念,掌握服装设计的思维方法与设计程序。本课程的难点:服装基本的概念,服装设计的概念,服装设计流行的本质(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 服装概述 1、服装学的基本概念 2、服装的基本性质 3、服装学研究 第二章 服装的分类1、根据服装的基本形态分类2根据服装穿着组合分类3根据服装用途分类4其他分类方法第三章 中国和西方服装发展的主要脉络1、西方服装发展的主要脉络2、中国服装发展的主要脉络第四章 服装设计1服装设计的

18、概念2、服装设计的形式美法则3、服装的造型4、服装的色彩5、服装的设计思维第五章 服装的流行1、服装流行的概念、本质。2、服装的流行预测3、服装作品欣赏三、考核办法1课程考试方式:考查。2课程考试(考核)办法:总成绩=平时考核成绩40% + 期末考核成绩60%,其中3.考核成绩包括上课出勤率、课堂纪律及表现、平时作业等。 四、学时分配表教学内容(章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习题时数第一章 服装概述2第二章 中国和西方服装发展的主要脉络4第三章 服装的分类2第四章 服装设计4第五章 服装的流行2合 计 14学时 14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教材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服装学

19、概论李当歧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服装概论张辛可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二)推荐参考书参考书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服装环境学韩成秀光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年人体与服装日中泽俞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年服装卫生学陈东生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世界时装史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制定:张昭 审稿:程呈 审定:会计电算化专业指导委员会纺织概论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纺织概论课程代码:102014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14学时1学分(纺纱8,织造6)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一、 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非纺织专业的一门工程技术必修课,是纺织生产技术

20、和科学研究的总结。开设该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纺织理论和工艺知识,了解纱线、织物的质量、消耗及生产管理所必须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纺织生产常用设备的结构、作用原理、基本工艺理论及工艺参数调整,了解分析产品质量、产量、消耗等生产实际问题的基本知识,了解纺织新技术、新设备及其发展趋势。二、 课程内容(一)课程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重点:纺纱的工艺流程,织造生产各工序的任务、工艺流程、机械作用及工艺配置本课程的难点:纺织设备的主要机构与作用、运动分析、工艺原理、提高成品质量的技术措施、典型机台的传动及工艺计算;织造准备和织造运动的运动分析、工作原理(二)课程内容第一章 概述 原料的选配1-

21、1、原料的选配1-2、原料的混合第二章 开清棉2-1开清棉机械2-2各主要机械的作用原理第三章 梳棉3-1梳棉工序概述3-2各机构的工作原理3-3、清梳联工艺过程第四章 精梳4-1精梳的工艺过程和主要机件的运动配合4-2精梳机构及作用第五章 并条5-1概述 5-2 条子的并合作用5-3牵伸的基本原理第六章 粗纱6-1概述,6-2粗纱的加捻、卷绕第七章 细纱7-1细纱机工艺过程7-2细纱机的作用原理第八章 络筒8-1 络筒工艺8-2 络筒机的工作原理第九章 整经9-1 筒子架9-2 整经工艺第十章 浆纱10-1 浆纱概述10-2 浆纱机与浆纱工艺第十一章 织造11-1 开口运动11-2 引纬运动

22、11-3 打纬运动11-4 卷取运动11-5 送经运动第十二章 新型织机12-1 剑杆织机12-2 喷气、喷水织机三、考核办法1、考核方式:考查。2、考核方法:平时成绩占40%、论文占60%。四、学时分配表:教学内容讲课学时实验(训) 学时习题第一次 原料选配、混合21 第二次 开清棉梳棉21第三次 精梳、并条21第四次 粗纱、细纱21第五次 络筒、整经、浆纱21第六次 织造运动及原理21第七次 新型织机21合计147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推荐教材教材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纺织染概论 刘森中国纺织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二)推荐参考书参考书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

23、版日期棉纺工程 史志陶中国纺织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织造学 朱苏康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6月制定:蔡中庶 王成 审稿:程呈 审定:会计电算化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会计学基础课程代码:41000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52学时,3学分(其中讲课32 学时,实践20学时)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一、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会计学基础是全校所有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根据高职院校的要求和特色,充分考虑到经济类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和特点,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知道会计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理解会计的基本方法;掌握会计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4、。二、 课程内容(一) 课程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是:会计的概念、基本职能、借贷记账法及应用、会计报表的编制。本课程的难点是:借贷记账法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应用(编制会计分录)、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二) 课程内容第一章 总论 1、 会计的基本概念(1)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2) 会计的职能(3) 会计的目标2、 会计的对象(1) 一般对象(2) 具体对象3、 会计的基本前提(1) 会计主体(2) 持续经营(3) 会计分期(4) 货币计量4、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1) 体现总体性要求的一般原则(2) 体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般原则(3) 体现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要求的一般原则5、 会计核算的方

25、法(1) 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2) 复式记账(3) 填制和审核凭证(4) 登记账簿(5) 成本计算(6) 财产清查(7) 编制会计报表第二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1、 会计要素(1) 资产(2) 负债(3) 所有者权益(4) 收入(5) 费用(6) 利润2、 会计等式(1) 资产=权益(2)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3) 收入-费用=利润(4)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3、 会计科目(1) 设置会计科目意义(2) 设置会计科目原则(3) 会计科目的内容和级次4、 会计账户第三章 复式记账1、 复式记账原理(1) 记账方法的意义和种类(2) 复式记账法的特点(3) 复式记账原理(4) 复

26、式记账法的种类2、 借贷记账法(1) 借贷记账法的产生与发展(2) 借贷记账法的含义(3)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4)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5) 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6)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第四章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1、 工业企业的经济活动循环2、 筹集资金业务的核算(1) 投入资本的核算(2) 借入资本的核算3、 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1) 应设置的账户(2) 材料采购主要业务的核算(3) 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4、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1) 产品生产业务核算需要设置的账户(2) 产品生产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3) 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5、 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1) 产品销售业务核算需要设置的账

27、户(2) 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6、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1) 财务成果业务核算需要设置的账户(2)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第五章 账户的分类1、 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2、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3、 账户的其他分类第六章 会计凭证1、 会计凭证的意义和作用(1) 会计凭证的意义(2) 会计凭证的作用(3) 会计凭证的种类2、 原始凭证 (1) 原始凭证的种类(2) 原始凭证的填制 (3) 原始凭证审核3、 记账凭证(1) 记账凭证的种类(2) 记账凭证的填制(3) 记账凭证的审核4、 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1) 会计凭证的传递(2) 会计凭证的保管 第七章 会计账簿 (1) 会计账簿的意义和种类(2

28、) 会计账簿的意义(3) 会计账簿的作用(4) 会计账簿的种类1、 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1) 会计账簿的设置(2) 会计账簿的登记2、 记账簿的规则(1) 账簿启用的规则(2) 账簿登记的规则(3) 更正错账的规则3、 账簿的结账与对账(1) 账簿的结账(2) 账簿的对账(3) 账簿的更换(4) 账簿的保管 第八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1、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概述(1)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意义(2)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种类2、 记账凭证会计核算组织程序(1) 记账凭证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意义(2) 记账凭证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基本内容(3) 记账凭证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举例3、 科目汇总表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29、(1) 科目汇总表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意义(2) 科目汇总表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基本内容(3) 科目汇总表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举例 4、 汇总记账凭证会计核算组织程序(1) 汇总记账凭证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意义 (2) 汇总记账凭证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基本内容(3) 汇总记账凭证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举例第九章 财产清查1、 财产清查的意义、种类(1) 财产清查的意义(2) 财产清查的种类 2、 财产清查的方法(1) 实地盘点法(2) 抽样盘点法(3) 估计法(4) 推算法(5) 测量法(6) 查询法(7) 对账单法3、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1) 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要求和步骤(2) 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第十章

30、 会计报表1、 会计报表的意义和种类(1) 会计报表的意义 (2) 会计报表的作用(3) 会计报表的种类(4) 编制会计报表的要求2、 资产负债表(1)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3、 损益表 (1) 损益表的结构和内容(2) 损益表的编制三、 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一)实验教学的要求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践,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会计业务处理,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二)实验安排初级会计实务实践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内容提要实验要求学时要求1会计处理编制记账凭证熟练掌握编制凭证102会计处理编制会计报表熟练掌握报表10四、 考核办法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占70

31、%),平时考核为辅(占30%)。五、 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讲课时数练习时数第一章2第二章2第三章4第四章102第五章2第六章21第七章21第八章2第九章2第十章42合计326六、 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推荐教材教材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会计学基础丁元霖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二)推荐参考书参考书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会计学基础侯瑞山、胡承德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 2月制定:刘霞玲 审稿:程 呈 审定:会计电算化专业指导委员会初级会计实务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代码: 41000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52学时,3学分(其中讲课32学时,实

32、践20学时)先修课程:会计原理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一、课程教学性质、目的和要求初级会计实务是全校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根据高职院校的要求和特色,充分考虑到经济类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和特点,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知道会计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理解会计的基本方法;掌握六要素的一般会计处理方法及其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前提、基本职能、基本原则等基本知识。2、理解会计的核算方法,理解复式记账原理及各种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会计等式。3、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会计业务处理,如

33、: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4、 掌握会计六要素的一般账务处理业务。5、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二、课程内容(一) 课程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是:账务处理程序、会计六要素的账务处理、会计报表的编制。本课程的难点是:会计六要素的账务处理、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二) 课程内容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会计概述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第三节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第一节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第二节 会计科目和账户第三节 借贷记账法第四节 会计凭证第五节 会计账簿第六节 账务处理程序第七节 财产清查第八节 会计档案第九节 会计电算化第三章 资产第一节 货币资金第二节

34、应收及预付款项第三节 存货第四节 投资第五节 固定资产第六节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第四章 负债第一节 流动负债第二节 长期负债第五章 所有者权益第一节 实收资本第二节 资本公积第三节 留存收益第六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第一节收入第二节费用第三节利润第七章 会计报表第一节会计报表概述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第三节 利润表三、 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一)实验教学的要求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践,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会计业务处理,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二)实验安排初级会计实务实践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内容提要实验要求学时要求1会计处理编制记账凭证熟练掌握编制凭证102会计处理编制会计报表熟练掌

35、握报表10四、考核办法期末闭卷考试占60%,平时考核占20%,期中考试占20%。五、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讲课时数课内实践学时练习时数第一章 总论2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622第三章 资产874第四章 负债432第五章 所有者权益222第六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442第七章 会计报表622合计322012六、 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推荐教材教材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初级会计实务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 12月(二)推荐参考书参考书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初级会计实务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最新版制定:刘霞玲 审稿:程呈 审定:会计电算化专业指导

36、委员会数据库技术与应用1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数据库技术与应用1课程代码:517037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56学时,3学分(其中讲课36学时,实践20学时)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一、 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应用性及操作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任务是讲授VFP的数据库的基本知识、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VFP的基本操作以及利用VFP进行应用开发的基本方法。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进行理论教学外还应辅以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二、 课程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项目管理器的概念与建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建立;表的操作与索引排序及表

37、的关联;表单的建立与操作、表单设计器、常用控件等内容;掌握数据库应用。(一) 课程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是:VFP常用函数;项目管理器的概念与建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建立;表的操作与索引排序及表的关联;表单的建立与操作、表单设计器、常用控件;菜单程序设计、过程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初步。本课程的难点是:表的操作与索引排序及表的关联;表单的建立与操作、表单设计器、常用控件;菜单程序设计、过程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初步。(二) 课程内容第1章:VFP 6.0概述1、 VFP6.0的特点及其安装过程及运行环境;2、 VFP6.0系统操作界面;VFP6.0的基本方法;3、 数据库中常用

38、的函数(数值型函数、字符处理函数、测试函数、日期处理函数等);4、 文件类型。第2章:项目管理器1、 项目文件的建立与项目管理器界面;2、 项目管理器窗口的操作;3、 项目管理器操作按钮的介绍。第3章:数据库文件的建立与操作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信息、数据模型、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等);2、 建立数据库文件;3、 数据库的操作(数据库的打开、关闭、删除、查看及表的移去和添加等)。第4章:数据表的建立与使用1、 表的建立与删除;2、 表的操作(表结构的修改、表记录的定位、添加、修改、追加、删除、合并;3、 字段的替换、统计和计算;“浏览”窗口的定制);表的定制与复制;4、 表的索引与排

39、序;使用多个表(表的关联、关联与索引等)等。第5章:查询与视图1、 查询操作(查询向导、查询设计器等);2、 SQL查询(SQL查询命令、SQL查询设计与子查询);3、 视图(视图的创建、视图的使用等)。第6章:表单的设计1、 简易表单的建立与操作(数据表表单向导、双数据表表单向导);2、 表单设计器(表单设计器的基本概念、表单设计器的简单应用、表单的使用与管理、用表单设计器设计表单);3、 常用控件的使用(标签与文本框、编辑框和列表框、命令按钮及选项按钮组、组合框与表格);4、 其他控件等。第7章:报表和标签设计1、 报表的设计与使用(报表向导、报表设计器及报表设计器的使用、打印报表);2、

40、 标签的设计与使用(标签向导、标签设计器、标签的打印)。第8章:应用程序设计1、 程序设计(菜单系统的创建、运行菜单);2、 过程化程序设计(命令文件的建立、修改与运行、顺序程序设计、分支程序设计、循环程序设计、过程及自定义函数);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有关概念、类的创建与处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步骤)。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与实验内容(一)实践教学的要求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践,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数据库的建立和数据库表的建立以及数据的输入。(二)实践安排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内容提要实验要求学时要求1数据库的建立和数据库表的建立以及数据的输入编通过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用Access2002建立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建立表,并向数据库表中输入数据、修改数据和删除数据的操作熟练掌握修改数据和删除数据的操作122综合实验利用已学内容创建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要求该项目具有4个功能:基础数据维护、信息查询、报表管理、和关闭数据库。开发学生成绩管理系统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