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8432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严铁雄,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严铁雄,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国际上主要矿产勘查分类规范的变革几个认识问题矿产勘查中的主要问题勘查报告编写,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国际上主要矿产勘查分类规范的变革我国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联合国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分类框架(2004年版、2008年版)CRIRSCO国际报告模板(2006年版)JORC澳洲规范(2004年版),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国际上主 要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变革我国分类的延革,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国际上主,JORC在“报告术语”一章中明确:“

2、公开报告必须,而且只能使用如图1中所规定的术语。”图1 勘查结果(Expioration Results) 预测的 矿藏资源量(Mineral Resources) 矿石储量(Ore Reserves) 推测级(Inferred) 地质了解和 控制的 预可采储量可信度增加 表明级(Indicated) 可能级(Probable) 探明的 可采储量 实测级 (Measured) 证实级(Proved) 考虑到采矿、选冶、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会和政府等因素 (“变化影响因素”),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主要类型与JORC澳洲规范资源储量类型对比,JORC在“报告术语”一章中明确:“公开报告必须,

3、而且只,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勘查结果 矿产资源 矿石储量 提升地质 推测知识水平 和置信水平 采矿、冶金、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会和政府因素等方面的考虑 ( “改换因素”) CMMI下属的CRIRSCO国际报告模板,推定 概略储量 确定 证实储量,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 推定,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加拿大CIM勘查成果、矿产资源量和矿石储量关系图,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加拿大CIM勘查成果、矿产资源量和矿石,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联合国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分类框架(2004),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联合国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分类框架(2,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UNFC的类型(2008),固体矿产勘查规范

4、应用UNFC的类型(2008),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UNFC-2008草案,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UNFC-2008草案,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中各勘查阶段要求一览表,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中各勘查阶段要求一,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课件,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几个认识问题,1、地质工作与其他工作属性不同,它的属性是属于调查研究性质,它适用“法无定法”的原则 从区调到矿山开发、闭坑的全过程,都是在不断的通过各种手段,对调查、勘查、开发的对象,进行探索的过程,力求客观、全面的掌握矿体的各个方面特征,其结果只能是更加接近客观实际。是对未知的探索,而不是对已知的“加工”

5、,这就是地质工作调查研究性质的特点,是实践认识到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过程。只能用“法无定法”的原则。 不论是找矿、勘查、开发都是这样。尤其是在找矿阶段,不能想着下面已有个矿体,我是去圈矿。而应随时根据已有资料,考虑什么部位布置工程,符合地质规律,见矿的可能性最大。,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几个认识问题 1、地质,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2、地质工作贯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全过程,但又具有阶段性,这是资源政策的反映(公益性、商业性分体运行),也是减少投资风险的措施 地质工作从小比例尺的区调到发现矿产直到矿山闭坑,是一项系统工程。 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目的任务,在完成阶段勘查任务的同时,还要进行可行性评价,目

6、的是减小投资的风险,因此,各阶段的勘查可以缩短,超越则加大风险。,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矿产勘查工作要受规范、标准的约束 矿产勘查不同于科研,科研是可以遐想的,可以假设,需要解放思想,开阔思路,不受规范标准的约束,可以不被人们认可。而矿产勘查的一切工作都必须符合规范、标准、规程的要求。否则,没人承认。通过矿产勘查所获任何成果、数据、结论,都是有实际资料作为依据的,还是进一步工作的依据。 4、过程与成果,没有过程的衬托和支撑,成果难以被认可。报告编写中,一定要重视过程的表述。现在的报告简单化,只有结论没有依据。,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 3、没有规矩不成方

7、圆,,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JORC澳洲规范中“采样技术和数据”表的节录钻孔样品采取率 岩芯和岩屑的采取率是否都已被合适的记录,对采样结果应予以评价; 采取措施以使样品采取率最大,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样品采率率同品位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是否样品会由于细粗物质的选择性流失富集而出现偏歧。编录 对岩芯和岩屑是否已进行详细编录,以支持进行相应的矿产资源量估计、采矿研究和冶金研究; 编录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岩芯(或探槽、刻槽样品等)是否照相。分样技术及样品制备 对于岩芯样品,是否被切割或锯开,采取的是四分之一、二分之一还是全部样品; 如果不是岩芯样品,是否用格网采样、筒式采样、旋转辟样等,所采得样品

8、时湿的还时干的; 对所有的样品类型,样品制备技术的性质、质量和适用性; 用于所有分样阶段,保证样品具有最大代表性的质量控制程序; 保证采样对原地采集的物质具有代表性的措施; 样品的大小是否适合于被采样物质的粒度特征。,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JORC澳洲规范中“采样技术和数据”表的,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5、转变观念是贯彻新分类、标准的关键 首先要克服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遵循市场的需求,按照勘查对象的具体特征和规律进行勘查才能又好又快的实现目标任务。 6、实践出真知,发挥勘查专家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贯彻新分类、新标准 地质规律、矿体的形成模式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只有在野外不断充分

9、收集第一手资料,不断使自己的思路不惟上、不惟书,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工作部署适应勘查区的客观实践(思路),才能事半功倍。 7、坚持多种手段综合找矿,综合勘查。多年的实践证实,多种手段综合找矿是行之有效的,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能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 5、转变观念是,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矿产勘查工作中碰到的主要问题,1、执行规范打折扣,随心所欲,或钻牛角尖。 对规范不求甚解。普查旨在找矿,却热衷于圈矿; 还没有找到矿体,工程却是按网度布置; 采样、测试、内外检等常规工作,差错很多, 分析项目的确定很随意, 2、不重视甚至忽视综合研究工作,致使工程部署等工作陷于被动式的见矿追矿。

10、 人少任务重,忙于野外工作,没能顾及; 不知道怎样进行综合研究; 忽视综合研究,资料的堆砌。,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矿产勘查工作中碰到的主要问题,按照斑岩-夕卡岩成矿理论指导找矿实践取得找矿突破。 自1993年开始勘查以来,甲玛铜多金属矿的成因一直争论不休,但矿床成因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到找矿方向的确定,因此,从项目伊始,就十分重视成矿理论对矿产勘查的指导,顾问组用高水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指导了对像甲玛这样长期没有得到找矿突破的矿床的勘查和研究。对区域找矿也很有帮助。 甲玛铜多金属矿是一个典型的斑岩-夕卡岩型矿床,矿床主要产出三类矿体 、夕卡岩型矿体、角岩型矿体、斑岩型矿体。,按照斑岩-夕卡岩成矿理

11、论指导找矿实践取得找矿突破。,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3、矿体连续性与工程间距 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在以往的勘查中多注重工程间距而忽视了矿体的连续性,本末倒置。这也就造成了更大的误区,好像矿体已经现成的摆在那儿了,只需按工程间距施工就可以探获。这种观念给找矿带来很大的障碍,就是只注意工程间距,好像达到工程间距,矿体的连续性自然解决了,实际并非如此。 勘查的目的是通过逐渐加密工程间距,使矿体的连续性得以确定,从而全面掌握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矿体的内部特征、矿石质量及其变化特征和规律,为设计、开发提供依据。 可见工程间距是为确定矿体连续性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只有矿体连续性得以确定,才能提供设计。

12、,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 3、矿体连续性与工程间,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4、工业指标及资源储量估算 据储量司有关规定,勘查报告用一般指标圈连矿体估算资源量。要调整指标,不论高低,都要有论证材料。 要严格执行指标,手册、规范附录中的指标,一般都有区间值,要考虑矿产所在地的区位,采用高值还是低值。还要结合选冶加工试验结果,选取边界品位。不能出现边界品位低于尾矿品位的不合理现象出现。 共生矿产可与项目主管或业主商量,是否可用综合指标,或折合成主矿种的当量值圈矿。 圈连矿体的原则,应严格执行目前尚未废止的原全国储委的规定。不能各行其是。 特高品位和大厚度的处理 特高品位和大厚度是客观存在,处理时不能缩小

13、,也不要过分。,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 4、工业指标及资源储量估算,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5、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 概略研究的内容和深度要求,包括矿产地的自然地理与经济条件和建设条件、矿产资源经济形势分析、矿产地勘查开发的可行性、矿产开发的经济效益评价等四个部分。 矿产地勘查开发的可行性,从矿产的内部条件进行分析兼顾其他方面,也就是据现代工业水平,从矿石的质量、工艺矿物学特征、可选冶加工性能、开采技术条件、环境影响等诸方面,综合分析勘查开发的可行性。分析论证表明不可行时,无须进行经济效益评价。矿产开发的经济效益评价,当分析论证证实勘查开发的可行性存在时

14、,要对矿产开发的经济效益,用静态的方法进行评价,主要评价指标为:总利润、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 5、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总利润的概念,简单的说,就是销售收入减去总投资的余额。以往计算总利润的公式中,没有e只有Q,Q表示可采储量。新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将我国原来统称的储量,分解为储量(可采储量、预可采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对于普查获取的推断的资源量,运算公式中增加了推断的资源量的精度概念,即公式中的 e,变成了Q e。确定e值的大小,需要依据勘查所获有限的资料,对勘查区地质复杂程度类型的分析取得,参与公式运算。投资利润率则是年平均利润总额被总投资

15、除的百分数。投资回收期则是总投资被年均利润总额除。 投资利润率和投资回收期的衡量标准,是行业的基准利润率和行业的基准投资回收期,高于行业基准利润率和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者,表明该项目可继续进行勘查工作。否则,无须继续勘查工作。,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 总利润的概念,简单的说,就是,F = ( Pr r C ) Q e1 I 式中:F 矿产开发总利润(元) Pr_1吨精矿销售价格(元) r 精矿产率(%) C 1吨原矿采、选费用(不含选矿折旧费) (元/吨) Q 推断的资源量(333)(吨) e -推断的资源量的精度一般为15-30, 较复杂类型取15-20%,简单者取25-30% 少量工程证实类型

16、非常简单可取45 1 平均可采系数,一般取75%(含设计损失 和采矿回收率) I 矿山建设总投资(元) 投资利润率:是衡量矿山投资获利水平的指标。 投资利润率 = 年利润总额或年平均利润总额 / 总投资 100%,F = ( Pr r ,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6、具体问题 地质与物探两张皮,不能很好的结合;我国物探工作实践表明:相当一部分矿种,物探配合少量钻探可以探求(333),如磁法用于磁性矿产;电磁法用于块状硫化物矿;激电法用于细脉、细脉浸染状硫化物矿;电阻法用于石英脉型金属矿产等等。相应的工作大多都做了,但常常不做反演,且物探与地质专家的配合总是存在问题。 大量的物探工作量,没有说明勘查

17、区的磁法正常值是多少,没有说明什 么样的异常值可以判断为磁铁矿体。估算资源量时,矿体的圈连,没有依据物探成果,而是用工程间距的外推来确定矿体的规模。因而,估算的结果是不可取的。 依据物探成果布置工程,但从剖面上看孔位的选择,没有很好的研究地质和高精度磁测的成果。302线布孔的依据是什么?剖面上磁异常曲线对应钻孔的部位,并没有明显的特征,那么依据什么布孔,而且还那么密?没有考虑地质和物探的最佳部位。,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 6、具体问题,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在普查阶段,主要是找矿,不要急于圈矿,应该拉开工程间距甩开干,最好是形成“十”字型剖面;,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 在普查阶段,主要是找矿,不,

18、工程部署与矿体的圈定,工程部署与矿体的圈定,勘探剖面上工程的部署原则,勘探剖面上工程的部署原则,2、采样 不同矿种,采样的种类是不同的,应在全面开展勘查工作前认真研究确定,那些是矿山建设设计所必须的,这些样必须采集。基本分析样和体重样,对估算资源储量最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矿石的质量评价和资源储量估算的精度。从某种意义上说,采样决定了矿山的成败不算夸张。 3、分析与测试在采样工作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分析、测试又成为关键; 4、资源储量估算 一般指标(边界品位)、双指标(低品位)、特高品位、特大厚度、体重值;关于圈矿、333的条件、122b的要求;,2、采样 不同矿种,采样的种类是不同的,应在全,特高

19、品位处理 大厚度处理2.8g/t 3.5g/t 4.4g/t 56.1g/t 3.8g/t 5.2g/t 3.3g/t 6.6g/t形态变化压缩法,特高品位处理,剖面上矿体圈定原则,剖面上圈定矿体,两工程间的厚度不能相邻两见矿工程的最大厚度。,剖面上矿体圈定原则,资源量估算时矿体的圈定原则,特高品位处理的方法,资源量估算时矿体的圈定原则,(二)工业指标的确定 边界品位,一般采用原全国储委发布的矿产工业要求参考手册提出的指标,也可是邻区同类矿山采用的指标。原则上边界品位是达到一定选冶试验精度的选矿试验结果中尾矿品位的1.5-2倍。针对具体矿床(矿产地)的指标,只能是一个数值,如铜边界品位0.3%

20、,不能是0.3-0.5%。 最低工业品位,有两种运用方式,对品位变化较稳定的矿产,如铁矿、铝土矿等,最低工业品位常用于块段;对品位变化较大的矿产,如金、银、铜矿等,最低工业品位常用于单工程。 确定最低工业品位的方法价格法,(二)工业指标的确定,最低工业品位精矿品位资源税 单位采矿成本单位矿石加工 成本单位矿石管理、销售费用 (单位矿石建设投资单位矿 石所需流动资金)资金成本率 每吨原矿附产其他矿元素收入 /精矿价格(1采矿贫化率) 选矿回收率(1资源补 偿费率),最低工业品位精矿品位资源税,(三)工业指标的应用 1、预查、普查时的圈矿指标,可应用原全国储委发布的矿产工业要求参考手册所列一般指标

21、;邻近地区同类型生产矿山采用的指标;合同书、协议书确定的指标。 2、详查、勘探时的圈矿指标,采用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推荐的工业指标。 有色金属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规定(2001.10.)中的4.4.2 可行性研究确定的矿床工业指标内容、计算原则、主要依据和计算结果。对大中型和涉外项目应尽可能进行多方案比较,特别是露天开采的矿床。 3、生产矿山资源储量核实的圈矿指标,可用矿山初步设计中确定的工业指标;当矿山经过技改或因其他原因,改变了矿山建设初期确定的工业指标,应采用矿山生产实际的圈矿工业指标。,(三)工业指标的应用,第二节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一)矿体形态参数 1、面积测

22、定,用地质统计学法、SD法估算资源储量时,用各自的方法确定面积;用传统的方法估算资源储量时,不论采用哪种方法测定面积,对同一面积均应测定两次以上,且要求其误差2,并取其平均值作为面积的参数。采用几何图形法的图形力求简单,图件比例尺一般为1:1000,要扣除采空区面积。 2、厚度测定 单工程中矿体厚度的测定,应以连续达到边界品位(含小于夹石剔除厚度的夹石)及以上的单样组合,作为矿体的视厚度,再结合所选择的估算方法,依据相关公式分别求取真厚度、或铅垂厚度、水平厚度。 当圈定矿体的厚度中,存在有小于夹石剔除厚度的夹石时,无须剔除并视为连续的矿体,参与厚度计算,其品位要参与矿体平均品位的计算。,第二节

23、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平均厚度的计算,块段的平均厚度,通常是块段内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各工程的矿体厚度,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当工程分布很不均匀和或厚度变化很大时,应采用面积加权的方法。 大厚度工程及大厚度的处理,形成于侵蚀基准面上的一些矿产,由于侵蚀基准面上纵横向的起伏不平,组成诸多大小不等的“漏斗”,出现了不同的“漏斗”深度(厚度)相差很大的现象,如铝土矿等。当探矿工程见矿厚度大于矿区(段)平均厚度(大厚度参与统计)3倍者,称作大厚度工程。大厚度工程数占全部见矿工程数的百分数称作大厚度工程率。大厚度工程的厚度应作处理,用矿区(段)的平均厚度代替之。 分岔矿体分岔部分的厚度计算,不得采用

24、压缩法。 3、体积的计算,应分矿体、块段分别计算。,平均厚度的计算,块段的平均厚度,通常是块段内参与,2、特高品位及处理 在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矿体中,有时出现单样或多样的品位大于同一矿体平均品位或邻近地段数倍、十数倍,甚至数十倍的特高(风暴)品位。它对块段、矿段、矿体资源储量的数量影响是明显的,也是造成矿山生产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降低矿产资源储量的估算误差,减少矿山生产风险,应对特高品位进行处理。 用常规方法确定特高品位计算方法,目前国内外尚无公认的方法和标准,据对1969年以来近百份有色和贵金属勘探报告的统计分析,生产矿山的实践,原国家矿产储量管理局以国储(1991)164号文关于将“一九

25、八九年第二期储委工作简报”改为暂行规定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一般取矿体平均品位的6-8倍,作为特高品位值。当矿体品位变化系数大时,采用上限值;品位变化系数小时,采用下限值。,2、特高品位及处理,特高品位的处理办法:当样品分析结果中出现上述特高品位时,首先应对样品及分析结果再查对,确认该样或该几个样为特高品位样。随后,对其副样作第二次(内检)分析,当两次分析结果对照,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时,确认其为特高品位,并据第一次的分析结果进行处理。处理时的影响范围不宜过大,以用特高品位所影响块段的平均品位代替为宜。单工程矿体厚度大时,也可用该单工程中含特高品位矿体的平均品位代替。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处理,对在品位分布

26、不均匀矿体中连续采样时的样长,要充分考虑工业指标中的最低可采厚度及是否能分采,不宜划分过细。 系统工程证实矿体中存在富矿带(层)时,富矿带中的特高品位,用富矿带平均品位的6-8倍来确定,处理方法相同。,特高品位的处理办法:当样品分析结果中出,样品的品位,用矿体平均品位来衡量,不是特高品位,但用周围多个工程的平均品位来衡量,达到特高品位的要求,需按特高品位对待,用该地段的矿体平均品位来代替。 地质统计学法、SD法,对特高品位的处理方法,从其法。 3、矿石体重的确定和湿度校正,致密块状矿石,同一类型用不少于30块体重样的体重平均值确定;裂隙较发育的致密块状矿石,视数量的多少,还须3-5个25cm2

27、5cm25cm规格的大体重样的体重值,对小体重平均值进行校正;松散矿石,视数量的多少,应用5-7个以上的大体重平均值确定。体重值的确定也可用回归法确定。利用化学组份的矿产,采集的体重样在测定体重后,应送出进行化学分析,测试主组份。当矿石湿度3时,矿石的体重应作湿度校正。,样品的品位,用矿体平均品位来衡量,,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矿产资源储量估算一般原则、方法 (一)矿体的圈定 矿体圈定的原则,对不同勘查程度的勘查区,都应认真研究已收集到的相关资料,用已掌握的地质特征和规律,依据主要控矿因素结合其他因素来圈连矿体。有标志层的要结合矿体与标志层的相关关系来圈连,避免随意性。圈连的顺序是:单工程纵向

28、、横向剖面平面空间,由浅入深的依次进行。为便于空间连接,还可进行多方向剖面的对比。矿体圈连的具体原则和方法如下: 1、普查时应严格按照原全国储委发布的矿产工业要求参考手册所列一般指标圈连矿体,详查或勘探应严格执行经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推荐的工业指标圈矿矿体。衡量矿区的三项质量指标或开采技术条件指标是否符合要求,都不得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矿产资源储量估算一般原则、方法,2、单工程中矿体(层)的圈连,凡大于边界品位的样品,不论其连续累计厚度有多大,都可圈为一个矿体(层)。在单个矿体(层)中,允许小于工业(一般)指标中规定的夹石剔除厚度的夹石包含其中。当存在有大于夹石剔除厚

29、度的夹石存在时,应视具体情况作如下处理: 若“一个矿体”的许多工程中在相应位置见矿,且能对应连接,但其间都有一层大于夹石剔除厚度(局部有小于夹石剔除厚度)的夹石存在时,应将该矿体分为两个单独的矿体; 当地表或工程证实,矿体具有分支复合特征时,工程所处位置又近矿体边部,因将矿体作分支复合形态处理,即把矿体分作两个或多个分支。 当矿体中个别工程出现大于夹石剔除厚度的夹石,与相邻工程又无法对应连接时,应作为夹石从该矿体中剔除。,2、单工程中矿体(层)的圈连,凡大,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采用传统的双指标或三指标圈矿时,当出现大于夹石剔除厚度,且分布范围较大的低品位矿石(品位介于边界品位与最低工业品位之

30、间)地段,应该单独圈出。 3、矿体(层)对比,要想合理圈连矿体(层),对于多层次、相对集中分布的矿体来说,就要进行认真细致的对比,除了标志特征、矿石物质组成的对比外,矿体间相互关系也是重要的对比内容,可以通过切出一定数量的不同方向、不同水平的剖面进行对比,从中找出相对客观的相互关系,指导圈矿。也可采用多剖面的立体透视图进行对比,现在可以用计算机技术制作三维立体模型图,通过任意角度进行对比,更加合理的圈连矿体。,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 采用传统的双指标或三指标圈矿时,4、剖面上矿体(层)的圈连,当勘查区内存在与矿体(层)有密切关系的标志层时,圈矿应充分考虑两者的相互关系;通常情况下矿体的圈连,要按

31、照已经掌握的地质规律进行,不能采用不考虑地质规律见矿就连的作法。 普查时,地表已用稀疏工程控制,深部有工程证实矿体存在,据此圈出推断的资源量(333);依据工程圈出的矿体,结合区内的地质特征、可能的成因类型、物化探异常特征及未见矿工程的位置,有依据的圈出矿体的零点边界,零点边界与最近工程的间距,一般不超过参考工程间距的2-3倍,该范围内可估算预测的资源量(334)。,4、剖面上矿体(层)的圈连,当勘查区内,圈边工程的矿体是按米百分值或米克吨值圈定者,不得外推。极薄矿体(品位高,厚度通常小于可采厚度)全矿采用米克吨值圈矿者例外。 详查是在推断的资源量(333)范围内择优投入系统工程圈出的,勘探是

32、在控制的基础储量(122b、2M22)或控制的资源量(332)范围内择优进行加密工程圈出的,因此,经详查圈出的控制的资源量(332)之外,自然是推断的资源量(333),不存在外推的问题,对于勘探也是同理。 在剖面上依据工程圈连矿体(层)顶底板界线时,任意地段矿体的厚度,不得大于相邻工程中该矿体(层)的最大厚度,当矿体(层)中出现夹石时,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剖面上出现相邻工程不见矿时,通常采用两工程间距的1/2尖灭圈连矿体边界;若相邻工程在相应位置,见到大于边界品位2/3的矿化时,允许采用两工程间距的2/3处尖灭圈连。只有当有依据充分证明矿体的延伸与矿体厚度呈正相关时,各剖面上矿体的延伸,可遵循

33、正相关的关系连接。矿体中出现“天窗”时,按同一原则处理。 剖面上两工程间矿体的连线,通常以直线连接,当工程控制较密时,也可在地质剖面图上,用曲线连接反映矿体的自然形态。 当剖面上有多个矿体(层)时,应结合地质规律进行对比后再圈连。详查、勘探阶段,对圈连的多层矿应投入适量的工程进行验证,否则达不得基本确定矿体的连续性,更无法肯定矿体的连续性。,剖面上出现相邻工程不见矿时,通常采用两工程间距的1/,5、平面上矿体(层)的圈连,首先是地表或覆盖层下矿体的圈连,也就是沿矿体走向的圈连,原则同剖面上的圈连方法。由于是在地表及浅部,便于观察,施工方便,因而,规范中要求地表工程应适当加密槽、井探工程,目的是

34、通过深入研究浅部矿体(层)的各种特征,包括矿体延伸的两端,矿体与围岩关系,矿体尖灭特征,夹石分布,蚀变特征等,用于指导深部勘查和矿体圈连。 矿体(层)零点边界(尖灭点)的圈定,只需直线连接各剖面的尖灭点即可。对于详查和勘探地段矿体的圈定,还多了一个最低可采边界的圈定,可通过内插法圈定,也可通过换算确定。,5、平面上矿体(层)的圈连,首先是地表或覆盖,6、矿体内各地段的地质可靠程度,是依据主要地质因素的复杂程度结合各地质可靠程度的具体要求,通过投入不同工程间距的工程进行控制来实现的。应据各自勘查区的地质复杂程度和所要达到的地质可靠程度,确定投入的工程量。为了便于经验不足的地质技术人员,开展矿产勘

35、查工作,在各矿类(种)规范的附录中,提供了达到控制的资源量(332)可靠程度的工程间距,仅供参考,不强求执行,也不作为验收的依据。勘查者可依据各自勘查区的地质特征和规律,对工程间距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达到控制的资源量(332)基本确定矿体连续性,和探明的资源量(331)肯定矿体连续性的要求。,6、矿体内各地段的地质可靠程度,是依据主要,(二)矿产资源储量类型划分 依据规范要求,按照不同的地质可靠程度,划分矿产资源储量类型,是矿产勘查的主要目的之一。不同的矿产资源储量类型,在地质可靠程度上有着严格的要求。推断的,工程控制程度应达到地表有稀疏工程控制,深部有工程证实,其矿体的连续性是推断的;控制的

36、,其矿体的连续性是基本确定的,也就是矿体局部地段的连接还有不确定性,工程控制达到了系统控制的程度,即最大工程间距是一定方向上区域化变量(有用组份或/和厚度)变异函数的变程值,或略小于该变程值;探明的,其矿体连续性是肯定的,也就是不存在多解性,工程控制是在系统控制基础上再加密工程,加密的数量视复杂程度定,从不到一倍直到数倍,达到肯定矿体连续性为目的。,(二)矿产资源储量类型划分,勘查过程中,根据对勘查区地质特征和矿产特征的认识程度,设计了各项工程,在施工后的实际情况与设计预期会有变化,甚至较大的变化。这就要据勘查的实际成果,严格按规范要求,确定矿产资源储量类型。 不同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分布,应遵

37、循矿山生产的需要。勘查程度高的类型,应分布在矿山的首采地段(第一水平),由浅入深的依次分布,不能倒置。为了方便生产,勘查程度高的类型,其分布应相对集中,且应分布在相近标高上,切忌呈犬牙交错状分布。 为了尽可能的实现设计预期,避免因盲目性造成的损失。在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分布上,最关键的是在设计各项工程之前,一定要充分收集勘查区内的资料,尤其是与成矿有关的资料,认真深入的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内在的规律,找准靶区,科学的布置各项工程,这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益。,勘查过程中,根据对勘查区地质特征和矿,(三)块段划分 每个勘查区,在矿产勘查结束后,估算矿产资源储量都需要划分块段。由于目前采用传统方法

38、还较多,这里重点介绍利用传统方法估算资源储量时,块段的划分。其他方法都有各自的作法。勘查阶段块段划分,依据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不同,块段划分不尽相同。但首先都必须依据不同矿体、不同矿石类型、不同资源储量类型划分块段。对某些非金属矿产还要视不同用途划分块段。此外,常用的断面法估算资源储量,是以相邻两剖面及剖面上相邻两工程构成的小块段作为一个估算块段,其间距一般是与要求达到的相应资源储量类型一致。用剖面法估算资源储量,块段是以相邻两剖面同一资源储量类型的范围圈,(三)块段划分,定的,当其范围较大时,须象断面法的块段划分方法一样,划分小块段估算资源储量。这种四个工程圈出的块段,对于在同一个资源储量类型

39、中,其合理性是可行的。但对位于不同资源储量类型分界线上的块段来说,其合理性明显有问题,如两个工程连线的两侧,从工程质量、控制程度、地质可靠程度等各方面衡量都是一样的,但人为的将其资源储量类型划分出高低来。这是传统方法中,长期存在的弊病之一。 有些国家的划分方法,可供借鉴。他们采用工程对地质可靠程度的影响程度来划分块段,也就是用距离影响半径的方法,按不同资源储量类型,呈同心圆状划分估算块段。其最大的特点是,各相同资源储量类型块段的地质可靠程度(精度)是相同的。,定的,当其范围较大时,须象断面法的块段划分方法一样,划分,需要强调的是这两种方法,由于理念上的不同,对一些问题的处理方法也不一样。因此,

40、不宜混用。 生产矿山开发阶段深部(四周)延伸段探矿的块段划分,应依据已采地段所获地质资料探索的规律,部署相关勘查工作和取样工程(包括坑内钻)。块段划分以有利于矿山生产为最佳。但各项参数的选择和资源储量估算,都要符合规范要求。考虑到正在生产的矿山,投资风险不同程度的有所减少,可供生产的资源储量的勘查程度,以满足生产需要为原则,具体要求与业主或投资者商定,无须死搬硬套。,需要强调的是这两种方法,由于理念上的不同,对一些,(四)矿石类型、品级及夹石圈定的原则 1、不同矿石类型、品级分圈的问题 当矿体中存在需要分采分选,又有能分圈的矿石类型和品级时,应该分圈,分别估算资源储量。无须分采分选或需要分采分

41、选但无法分圈时,不必分圈。对于无法分圈者,应按不同矿石类型所占比例,采取包括这些类型的混合矿样,进行选矿试验,若效益不佳则不应圈为矿体,并应立即停止勘查工作。可分采分选者,应分别采集选矿加工样。 2、圈定夹石边界的原则应与圈矿一致,用传统方法圈矿时,常常出现多圈矿少圈夹石的现象。具体表现是圈矿用方形连接,圈夹石用菱形连接,后者比前者的面积小一倍。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圈矿和圈夹石应是同一原则,避免人为误差。圈矿用方形连接实际上是一种连续外推的作法,这种作法是不对的。,(四)矿石类型、品级及夹石圈定的原则,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勘查报告编写 按相关报告编写提纲要求编写。 主要矿体必须单独分述; 勘查工

42、作及质量评述一章,反映了整个勘查过程的部署和各项工程的选择依据、施工过程、工程质量,必须认真、如实编写,不能用几个平均数,戴个“符合规范要求”的帽子就成。通过过程反映成果的真实性。 JORC规范中明确:分析数据的质量及实验室测试 使用的分析和实验室程序的性质、质量与适用性。所考虑的这些技术是部分的还是全部的。 所采用的质量控制程序的性质(如标准、空白、重复、外部实验室检查等),准确度水平(即无偏斜)是否可接受,精度是否已建立。,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 勘查报告编写,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对采样和分析的核查 由独立的人员或另一批公司人员对重要的截穿矿段进行核查。 使用双孔核查。数据点的位置 用来确

43、定钻孔(孔口及孔内测量)、探槽、矿山坑道及其他数据位置的的测量的准确度和质量,这些工程将用于矿产资源量估计。 地形控制的质量及充分程度。数据间距及分布 报告勘查成果的数据间距。 数据的间距和分布是否足够用来建立该种程度的地质的和品位的连续性,在这种程度下,矿产资源量和矿石储量的估计结果符合于所选择的类型的要求。 是否对样品进行了组合(composition)。,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对采样和分析的核查,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胜任人员(competent person)”必须具备:是澳大利亚采矿业金学会或澳大利亚地学家学会或一个认定的海外专业组织(ROPO)的会员或会士(fellow)。认定的海

44、外专业组织名单不时予以修订。“胜任人员”必须具备:对相关的矿床的矿化式样(style)和类型,以及其承担的技术工作至少有五年的经验。如果胜任人员的任务是编制勘查成果报告,必须具有勘查工作的相关经验。如果胜任人员的任务是估计或指导估计矿产资源量,必须具有估计和评价矿产资源量的相关经验。如果胜任人员的任务是估计或指导估计矿石储量,必须具有估计、评价和经济提取矿石储量的相关经验。,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 “胜任人员(competent,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合格人员”是指所开展之相关公认行业团体的委员或会员,并应遵守现行的行为规则。合格人员至少必须拥有5 年与所研究的矿化类型、矿床类型以及其所从事工作相关的经验。若合格人员在编制勘查结果报告,则相关经验必须在勘查方面。若合格人员是估算或负责监督矿产资源估算工作,则相关经验必须是在矿产资源的估算、评估和评价方面。若合格人员是估算或负责监督矿石储量估算工作,则相关经验必须是在矿石储量的估算、评估和评价以及经济开采方面。,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 “合格人员”是指所开展之相关,谢谢!,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应用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