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54页).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0741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36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5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5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54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54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54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5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54页).doc(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镇远县涌溪小龙虾繁育基地建设项目镇远县涌溪小龙虾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可行行性性研研究究报报告告二二 0 0 一八年二月十二日一八年二月十二日目目 录录第一章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1.2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1.3 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1.4 项目总投资.1.5 资金筹措.1.6 建设期限.1.7 运行费用.1.8 项目效益.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 项目背景.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项目建设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强渔业后劲的需要.2.2.2 项目建设是调整水产品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需要.2.2.3 项目的建设是保护资源和生产无公害商品虾的需要.2.

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与预测.3.1 项目区渔业发展现状.3.2 项目生产发展的前景.3.3 国内市场需求预测.第四章项目地点选择分析.4.1 项目选址.4.2 建设条件.4.2.1 自然条件 .4.2.2 水质条件 .4.2.3 交通条件 .4.2.4 土地条件 .第五章工艺技术与设备设施.5.1 小龙虾生物学特性.95.2 技术路线.5.3 亲本选育工艺流程 .5.4 繁殖工艺技术方案 .5.5 人工增殖.5.6 小龙虾池塘养殖. 2 25.7 病害防治.2 85.8 主要设备设施选择 .第六章项目建设的目标.6.1 总体规模.6.1.1 统一规划原则 .6.1.2 节约

3、投资原则 .6.1.3 资源利用原则 .6.1.4 遵循规律原则 .6.1.5 效益联动原则 .6.2 建设目标.第七章项目建设内容.7.1 土建工程.7.2 配套实验仪器 .7.3 配套渔机用具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8.1 投资估算.8.2 资金筹措.第九章项目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9.1 项目建设期限 .9.2 项目实施进度 .第十章环境保护.10.1 环境保护 .10.1.1 环境现状 .10.1.2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10.1.3 环境保护措施 .10.2 节能 .10.3 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 .第十一章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与建成后的运行机制.11.1 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 .11

4、.1.1 建立专班,实行层层负责制 .11.1.2 实行项目招标、投标制 .11.1.3 实行建设监理制 .11.1.4 项目财政资金,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规定,纳入管理.11.2 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 .11.2.1 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 .11.2.2 人员培训计划 .11.3 项目运行费用 .第十二章 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12.1 项目建成后的生产能力及经济效益 .12.1.1 项目建成后新增固定资产能力 .12.1.2 项目建成后的生产能力及经济效益 .12.2 社会效益.12.3 生态效益.12.4 风险及防范措施 .镇远县涌溪小龙虾繁育基地建设项目镇远县涌溪小龙虾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

5、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第一章项目项目概况概况1.11.1 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项目名称:镇远县涌溪小龙虾繁育基地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镇远县涌溪乡涌溪村建设单位:涌溪小龙虾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1.21.2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可行性研究的依据1、 全国养殖业良种工程建设规划 ;2、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和标准;1.31.3 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1、新建温室水泥孵化培育池 400m2,投资 80 万元;2、新建生产管理用房、实验室 600 m2,投资 84 万元;3、新建储苗池 1000 m2,投资 40 万元;4、改造虾池 200 亩,沿池埂加高加固 2000 米,

6、大池中间筑土坝,池埂中间浇筑水泥埂,投资 85 万元;5、2000 立方米蓄水池加固,进出水管道、泵房建设等,投资8 万元;道路硬化 2000 米;架设输电线路 1500 米,安装变压器等投资 21 万元;6、护坡 3000,防逃设施 4000 米,投资 40 万元;7、购买野生种虾 7 吨,投资 50 万元;8、购置试验仪器、渔机具和活鱼运输车等,投资 77.7 万元。1.41.4 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为 539.7 万元,其中土建工程投资 358 万元,购买野生种虾 50 万元,渔机具及仪器设备购置投资 77.7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32 万元,预备费 22 万元。1.51.

7、5 资金筹措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 539.7 万元,全部为自筹。1.61.6 建设期限建设期限项目建设自 2018 年 3 月起至 2019 年 7 月完成,建设期 16 个月。1.71.7 运行费用运行费用项目建成后年运行费用 121 万元。1.81.8 项目效益项目效益项目将采取“基地+农户”的形式,即基地下发种虾,养成后负责回收包销。项目建成后年产 1-3的虾苗 3000 万尾,年销售收入90 万元,年销售成虾 23 吨,销售收入 78 万元,总销售收入 168 万元,除去年运行费用 121 万元,纯利 47 万元。项目实施后可向全县及附近地区提供大批小龙虾苗种。缓解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战

8、略性调整、渔业品种结构调整对名优水产苗种的需求矛盾;促进全县乃至周边地区水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市场需求。带动 4 千户农民养殖小龙虾,养殖面积 1 万亩,为农民增加收入 2 千万元以上。同时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税收,带动餐饮业、农业观光旅游业、水产加工业、保鲜、饲料、渔药等行业的发展。第二章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2.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优质特色水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供需矛盾日益显现,市场供不应求,至使其价格不断上扬,经常出现有价无货。小龙虾在池塘或稻田进行人工养殖,其单位面积经

9、济效益较高,养殖效益是常规鱼类的一倍以上,很多养殖户对人工养殖小龙虾抱有极大的兴趣和希望,因而出现苗种供不应求、农户争相养殖的强劲发展势头。由于苗种供应紧缺,严重地制约了小龙虾人工养殖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苗种”这个“瓶颈”制约问题已刻不容缓。小龙虾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品种,很有必要建立繁育基地,实施资源保护的同时,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镇远县最高海拔 1334 米,最低海拔 354 米,年平均气温16.4,相对湿度 79,年日照时数 l199.8 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90.3 毫米,全年无霜期 292 天,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10、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光照适中,雨量充沛。境内湖、塘、堰、库星罗棋布,水域广阔,水产资源丰富。县委、政府在政策、投入等方面进行扶持,调整优化品种结构,以名特优为主导产品,开辟新的产业空间,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为了解决水产业发展中名特优新苗种不足的问题,需要建设一批有一定规模的名特优苗种繁育基地,其中在涌溪乡建设黔东南最大的小龙虾繁育基地势在必行。项目建成投产后,将繁殖大批量的优质小龙虾苗种供应社会渔业生产,对促进镇远县水产的发展和全县渔业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改进品种结构,乃至加快黔东南渔业产业化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2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2.2.1 项目

11、建设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强渔业后劲的需要项目建设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强渔业后劲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镇远县水产业发展对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作用。特别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由于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种植业发展速度减缓,农民增收的形势严峻,结构矛盾日渐突出,调整产业结构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线,水产业仍然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首选产业。发展水产业不仅可以开辟农民就业门路,直接为农民增加收入,而且可以带动农产品转化增值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大大延伸农业产业链,扩展农村经济发展空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然而,要加快发展水产业,首先必须解决生产中所需的大量优良的苗种

12、问题。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将从种源上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重要保证。2.2.22.2.2 项目建设是调整水产品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需要项目建设是调整水产品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需要 目前,镇远县渔业优质产品生产尽管有些起色,但仍存在着名优产品比重少,规模小的突出问题。大部分养殖水面仍然是以大宗水产品为主,其销售季节又比较集中,因此容易造成大量积压。而市场走俏,价格居高的名特优新鱼类供不应求,导致经济效益上不去。可以说,水产品种劣势阻碍着水产业进一步快速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实施优质水产工程,按照市场需求,加快品种更新步伐,大幅度提高市场畅销、效益良好的名优特水产品生产量。镇远县目前还

13、没有一个大型的小龙虾繁育基地,建设好镇远县涌溪小龙虾繁育基地将有效地扩大小龙虾苗种供应规模,促进黔东南小龙虾产业高速发展。2.2.32.2.3 项目的建设是保护资源和生产无公害商品虾的需要项目的建设是保护资源和生产无公害商品虾的需要 保护和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资源,是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特点。由于天然水产资源过渡利用,野生虾存量锐减,在这里建设繁育基地是发挥本地资源优势,进行小龙虾提纯复壮,从种质上保证农民从事养殖经济效益的提高。镇远县涌溪小龙虾繁育基地的建立,在提高苗种选择、扩大供应规模的同时,根据资源和生态保护的需要进行全方位工作,如生物资源品种的挽救、暂养、野外放流等,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资

14、源的持续利用。项目建成后,将实施绿色食品生产规程,建立严格的检疫制度和生态环境评估制度。同时基地周边无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小,水质优良,能确保小龙虾苗种生产质量达到无公害产品要求,为今后大量的无公害和绿色水产品生产基地提供苗种供应保障。2.3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在镇远县涌溪乡建设名优水产良种场切实可行,具有以下有利条件2.3.12.3.1 拟选址地现有条件较好拟选址地现有条件较好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率高。年均降水量 1308.7mm,降雨集中在 47 月份。日照率 4349%,总照 19132161 小时,最大照时数达 2369.3 小时。属亚热带气候,冬夏温差较大。

15、基地鱼池平均水温 20。池水溶解氧的含量为 5.78.8mg/L,保和度介于50110%之间,平均为 7.4mg/L。PH 值介于 7.48.0 之间,平均为7.7,属偏碱性水。总硬度一般在 8 度以下,属软水。项目地离县城12 公里,靠近干堤,可以降低建设费用。2.3.22.3.2 苗种市场广阔,名优良种养殖前景看好苗种市场广阔,名优良种养殖前景看好涌溪乡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水陆交通十分方便;其苗种生产历史较长、品种较多、质量较高、信誉很好,因而在周边地区乃至黔东南都有一定知名度。根据最近几年市场看,小龙虾销售很旺,苗种需求也日益增加,苗种缺口巨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

16、品市场需要更加丰富,小龙虾养殖前景十分广阔。第三章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与预测市场供求分析与预测3.13.1 项目区渔业发展现状项目区渔业发展现状近几年,名特优水产品在镇远县发展特别快,其原因,一是市场需求;二是经济效益驱动。据调查,养殖名特优水产品与养殖大宗水产品比较,其效益前者高出后者 25 倍或更高。鉴于此,镇远县自九十年代初开始更加注重了良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工作,目前从天然鱼类苗种选育培养的青鱼、草鱼、鲢鱼等亲鱼都已开始投产,用户普遍反映良好;由外地引进的泥鳅等名优品种苗种已能大批量生产;市场比较畅销的苗种生产也发展很快;娃娃鱼、冷水鱼养殖已有一定规模。全县名特优新水产苗种繁育已经具有一

17、定的生产规模和较好的生产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名特优水产养殖发展,已为小龙虾的大面积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氛围。3.23.2 项目生产发展的前景项目生产发展的前景项目承担单位在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在推进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品种结构的思想指导下,坚持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不断满足社会对名特优苗种及成鱼产品的需要,为改善人民食品结构,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农民增收发挥积极作用。名特优水产良种,是渔业发展的永恒需求。新的高标准水产名优良种场建成后,既可以根据全国统一规划,搜集整理、保存、开发和利用经济鱼类原种,既起到原种场作用,又可以利用原、良种繁育子代和良种亲本,完成良种场基

18、本任务,将有利于促进水产苗种生产向规范化、高品质化、专业化发展。当前不少名特优新水产苗种供不应求,尤其是虾类苗种更为紧俏。因为小龙虾生长快,其肉质洁白鲜嫩、易烹饪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加之人民群众消费水平的提高,需求量不断上升。但近年野生资源日益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市场供求矛盾突出,售价很高。在全国范围内,人工养殖小龙虾都已有一定规模,而部分地区养殖户对小龙虾特别钟爱,更显得苗种供应不足,养殖户的需求十分迫切,养殖面积正在不断扩大。因而,大力发展小龙虾苗种生产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也显得尤为必要。3.33.3 国内市场需求预测国内市场需求预测国内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水产品的消

19、费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 小龙虾作为一种新的大众食品,具有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等特点,在市场上十分畅销,是目前市场上水产品销量最多的品种之一,已成为城乡大部分居民和工薪族喜爱的菜肴。小龙虾还是我国餐饮业最主要的热门菜之一,以小龙虾为特色菜肴的餐馆、排档遍布全国城镇的大街小巷,尤其在武汉、南京、上海、常州、无锡、苏州、淮安、合肥等大中城市,一年的消费量都在万吨以上,其中以麻辣为特色的油闷大虾吃法更是风糜全国。3.43.4 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前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前景国际市场小龙虾(克氏原螯虾)为欧美市场最受欢迎的水产品之一:西欧市场每年的消费量约为 68 万吨,其自给率仅为 20;美国一年的消费量约为

20、 46 万吨;瑞典是小龙虾的狂热消费国,每年举行为期三周的螯虾节,全国上下吃螯虾,每年进口螯虾达 510万吨。我国是欧美国家螯虾进口的主要供应国,仅 1999 年出口克氏原螯虾仁就达 5000 吨,而我国的小龙虾产地仅集中在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等中下游四省,至 2003 年的总产量约为 15 万吨左右,其中养殖产量约为 5.2 万吨,国际市场前景广阔。第四章第四章项目地点选择分析项目地点选择分析4 4. .1 1 项项目目选选址址本项目建设的目的,是为镇远县及周边地区渔业的发展提供国内外经济价值较高、市场畅销的名优经济鱼类优良苗种和亲本,为镇远县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民增收作贡献。因此项目建

21、设地址选择在地理位置适宜、交通条件便利、基础设施较好涌溪乡涌溪村。4 4. .2 2 建建设设条条件件4 4. .2 2. .1 1 自自然然条条件件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率高。年均降水量 1308.7mm,降雨集中在 47 月份。日照率 4349%,总照 19132161 小时,最大照时数达 2369.3 小时。属亚热带气候,冬夏温差较大。每年七、八月份气温最高,12 月至翌年 12 月气温最低,年平均温度16.5。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040.8mm,最大年蒸发量为 1228.0mm,最小蒸发量为 851.1mm;年平均风速为 3.64m/S。4 4. .2 2. .2 2 水水质质条

22、条件件基地鱼池平均水温 20。池水溶解氧的含量为 5.78.8mg/L,保和度介于 50110%之间,平均为 7.4mg/L。PH 值介于 7.48.0之间,平均为 7.7,属偏碱性水。总硬度一般在 8 度以下,属软水。池水中的阳离子以钙离子为主,含量为 1525mg/L,约占阳离子总量的 6070%,镁离子的含量为 2.55.8mg/L,约占阳离子的1525%,其余为钾、钠离子。阴离子以重碳酸根为主,含量为4050mg/L,占阴离子含量的 90%,其次为硫酸根离子,含量为15mg/L,氯离子含量在 2mg/L 以下。池水中氮的化合物以硝酸根含量最高,为 0.20.3mg/L,铵离子为 0.1

23、80.25mg/L,总氮TN0.51.37mg/L,平均 0.87mg/L;总磷 TP0.0430.083mg/L,平均 0.056mg/L。4 4. .2 2. .3 3 交交通通条条件件养殖基地在镇远县涌溪乡涌溪村,离县城 12 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基地的通信、供电设施齐备,用电线路质量良好有保障,移动通信已经覆盖。4 4. .2 2. .4 4 土土地地条条件件涌溪村土地资源丰富,拟选址地基础设施已有一定规模,可以降低建设费用。第五章第五章工艺技术与设备设施工艺技术与设备设施5.15.1 小龙虾生物学特征小龙虾生物学特征小龙虾中文学名为克氏原螯虾,它原产于北美洲,为美国淡水虾的一个重要养

24、殖品种,1918 年移入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从日本移入我国。最早开始在江苏省南京市及市郊繁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扩展,使之今天发展到遍及我国中下游地区的河湖港汊、沟渠塘堰,成为我国淡水虾类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小龙虾比其它淡水虾好养得多,它具有病害少、食性杂、生长快、繁殖力强,且对水域的宽窄与深浅没有多大苛求等优点,因此,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进行人工养殖。5.1.15.1.1 小龙虾的形态特征小龙虾的形态特征小龙虾整个身体由头胸部和腹部共 20 节组成,除尾节无附肢外共有附肢 19 对, 体表具有坚硬的甲壳。该虾头部 5 节,胸部 8 节,头部和胸部愈合成一个整体,称为头胸部。头胸部圆筒形,

25、前端有一额角,三角形。额角表面中部凹陷,两侧隆脊,尖端锐刺状。头胸甲中部有一弧形颈沟,两侧具粗糙颗粒。腹部共有 7 节,其后端有一扁平的尾节与第六腹节的附肢共同组成尾扇。胸足 5 对,第一对呈螯状,粗大。第二、第三对钳状,后两对爪状。腹足 6 对,雌性第一对腹足退化,雄性前两对腹足演变成钙质交接器,各对附肢具有各自的功能。小龙虾性成熟个体暗红色或深红色,未成熟个体淡褐色、黄褐色、红褐色不等。目前采集到的最大个体雄性全长 14.2 厘米,重 101.70 克;雌性全长 15.3 厘米,重 119.19 克。测量求得的长度重量回归方程式为 logW-0.3262+3.0827logL(公式中 L

26、为 O、C、L,即眼眶基部至头胸甲后缘的长度,单位为厘米;W 为体重,单位为克) 。5.1.25.1.2 小龙虾的生活习性小龙虾的生活习性5.1.2.1 广栖性:小龙虾广生于江河湖泊、沟渠塘堰、稻田、水库和人工养鱼池等各种水域之中,大凡无污染或是污染不严重的水域中,都有小龙虾的生存和繁衍。5.1.2.2 洞伏性:小龙虾虾喜欢打洞潜伏,洞穴笔直向下或稍倾斜,夏季洞穴深度一般为 30cm 左右,秋季为 50cm 左右,冬季达 100cm左右, 小龙虾白天入洞潜伏或守在洞口,夜间出洞活动,春季喜欢活动在浅水中,夏季喜欢活动在较深一点的水域,秋季喜欢在有水的堤边、坡边、埂边和曾经有水、秋天干涸的湿润地

27、带营造洞穴,冬季喜欢藏身于洞穴深处越冬。5.1.2.3 格斗性:小龙虾严重饥饿时,会相互格斗,弱肉强食,但在食物比较充足时,能和睦相处。另外如果放养密度过大、隐蔽物不足、雌雄比例失调、饲料营养不全面时,也会出现相互残杀。5.1.2.4 出水性:小龙虾是介于水栖动物和两栖动物之间的一种动物,它对自然生长或人工养殖水域的大小,深浅和肥瘦要求不严。它利用空气中氧气本领很高,离开水体之后只要保持湿润,它可以安然存活 23 天;在暴雨陡降时,尤喜欢在流水处活动,并趁雨夜之机上岸寻找食物和新的栖生环境;当水体严重缺氧时,也会爬出水面。5.1.2.5 畏药性:小龙虾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农药和渔药反应敏感,其耐药

28、能力比鱼类要差得多,对有机磷农药,超过 0.7ppm 就会中毒,对于除虫菊脂类鱼药(或农药),只要水体中有药物含量,就有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对于漂白粉、生石灰等消毒药物,如果剂量过大,也会产生中毒。5.1.2.6 喜高氧性:小龙虾在水质清新、高溶氧的条件下,摄食旺盛、生长快、病害少,当水体中溶氧低于 2.5mg/L 时, 小龙虾摄食量就减少,当溶氧在 1mg/L,就会停食或将身体露出水面觅食。5.1.2.7 喜温畏寒性:小龙虾属变温动物,喜温暖、怕炎热、畏寒冷,适宜水温 2033,最适水温 2530之间,当水温上升到33以上时,小龙虾处于半摄食越夏状态,当水温下降到 20以下时,小龙虾进入不

29、摄食或半摄食的打洞状态;当水温下降到 15以下时,小龙虾进入不摄食的越冬状态。5.1.2.8 雌雄同居住:小龙虾一般在洞内越夏,完全在洞内越冬。无论越夏或越冬,一般雌雄会同居一个洞穴之中,只有在最适宜生长的水温条件下,雌雄关系较为疏淡。5.1.2.9 普食性:小龙虾食性杂,植物性饲料如豆类、谷类、各种渣类、蔬菜类、各种水生植物、无毒的陆生草类都是它的食物;动物性饲料:如水生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死鱼、动物内脏、蚕蛹、蚯蚓、蝇蛆等都是它喜食的食物。5.1.2.10 蜕壳性:小龙虾一生要蜕 2532 次壳,蜕壳是它生长、发育、增重和繁殖的重要标志,每蜕一次壳,它的身体就长大一次,蜕壳一般在洞内或草丛

30、中进行,每完成一个蜕壳过程,其身体柔软无力,这时是小龙虾最易受到攻击的时期,但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康复。5.1.35.1.3 小龙虾的生长小龙虾的生长小龙虾生长繁殖很快,一般说来,一年四季均可产仔。从受精卵开始,经发育变态脱膜成仔虾,再到幼虾,成虾(即性腺发育成熟)一般需 1224 个月,但在生态环境适宜,饲料充足的情况下,其成熟期可大大提前。根据小龙虾的不同生长阶段,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分离期(从受精卵到完全离开母体,这一时期大约需 4060 天),幼苗期(经 58 次蜕壳,体长达到 23cm,体重 12g,这一时期约需5060 天) 、硬壳期(这一时期需 2 个月左右),打洞期(这一时期一般

31、为 2 个月左右) 。小龙虾具备打洞的能力,标志其已进入成体阶段。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投放秋冬繁殖的虾苗,越冬后经过 45 个月的饲养,体长可达 910cm,体重达 2545g,小龙虾每年 68 月期间,身体特别肥壮,肉多体胖,壳红硬,是最好的上市季节。5 5. .2 2 技技术术路路线线通过收集野生小龙虾,采取定向培育,并选择培育优良亲本,供应苗种繁育场。采取人工增殖、半人工繁殖和全人工繁殖的方式繁育,目前已经储备了大量优质的亲本。在繁育和养殖过程中必须符合下列技术标准: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

32、要求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5 5. .3 3 亲亲本本选选育育工工艺艺流流程程5.3.15.3.1、雌雄鉴别、雌雄鉴别小龙虾雌雄异体,雌雄个体外部特征十分明显。容易区别。其鉴别方法如下: (1)雄虾第一、第二腹足演变成白色、钙质的管状交接器;雌虾第一腹足退化,第二腹足羽状。(2)雄虾的生殖孔开口在第五对胸足的基部,不明显;雌虾的生殖孔开口在第三对胸足基部,可见明显的一对暗色圆孔。(3)体长相近的成虾,雄虾螫足粗大,腕节和掌节上的棘突长而明显;雌虾整足相对较小。5.3.25.3.2 亲虾选择亲虾选择挑选小龙虾亲虾的时间一般在

33、78 月份,来源应直接从养殖小龙虾的池塘或天然水域捕捞,亲虾离水的时间应尽可能短,一般要求离水时间不要超过 2 小时在室内或潮湿的环境,时间可适当长一些。雌雄比例依繁殖方法的不同而各异,全人工繁殖模式的雌雄比例以 2:l 为好;半人工繁殖模式的以 5:2 或 3:l 为好;人工增殖模式的雌雄比例通常为 3:1。选择小龙虾亲虾的标准如下:(I)颜色暗红或黑红色、有光泽、体表光滑无附着物。(2)个体大,雌雄性个体重都要在 35 克以上,最好雄性个体大于雌性个体。(3)亲虾雌、雄性都要求附肢齐全、无损伤。体格健壮、无病害、活动能力强。如果从市场挑选亲虾,除了上述要求外,还应详细询问小龙虾的来源、离开

34、水体的时间、运输方式等等。那些离水时间过长(高温季节离水时问不要超过 2 小时,一般情况下不要超过 4 小时,严格要求离水时间尽可能短),运输方式粗糙(过分挤压、风吹)的市场虾不能作为亲虾。因为市场上这样的淡水小龙虾经虾贩的泼水处理,外观见是活的,但大多内部损伤较严重,下水后极易死亡。5 5. .4 4 繁繁殖殖工工艺艺技技术术方方案案5 5. .4 4. .1 1 人工增殖人工增殖每年的 79 月份在没有养殖过小龙虾的池塘,每亩投放经挑选的小龙虾亲虾 1820 千克,雌雄比例 3:1。对于池塘而言,在投放亲虾前应对池塘进行清整、除野、消毒、施肥、种植水生植物,水深保持 1 米以上。投放亲虾后

35、,对于池塘可缓慢排水,使池塘水深保持在 0.40.6 米,让小龙虾的亲虾掘穴,进入地下繁殖。10月底后可视池塘和亲虾的情况。缓慢向池塘加水,让水位刚好淹住淡水小龙虾的洞穴。整个秋冬季均可不投喂,但要投放水草,并适度施肥,培育大量的浮游生物,保持透明度在 3040 厘米,保证亲虾和孵化出的幼虾有足够的食物。当见有大量幼虾孵化出来后,可用地笼捉走已繁殖过的大虾。整个冬季保持水深 0.6 米以上,如气温低于 4以下,最好水深在 1 米以上。到第二年 3 月初,当气温回升到 12,水温回升到 10以上时,就会有虾离开洞穴,出来摄食、活动。此时应加强管理,晒水以提高水温并开始投喂、捕捞大虾。当水温达到

36、18以上时,则应加强投喂。5.4.25.4.2 半人工繁殖半人工繁殖挑选长 40 一 50 米,宽 27 米的长型土池,池坡 l:1.5 或在平地上人工开挖长 50 米宽 27 米的土池,土池坡度 1:1.5 或做成梯形。土池四周设置高 5060 厘米的防逃网,在土池上立钢筋棚架或竹棚架用遮阳黑纱覆盖,水深 O.2 一 l 米,放小龙虾前对土池清整、消毒、除野。7 月初每池投放经挑选的亲虾 180200 千克,即每亩投放亲虾 400450 千克,雌雄比例 2:l 或 5:2。投放亲虾后,保持良好的水质,定时加注新水用增氧机向池中闻隙增氧,有条件的可采取微流水方式。同时加强投喂。每天投喂一次,多

37、投喂一些动物蛋白含量较高的饵料,如螺蚌肉、鱼肉及屠宰场的下脚料等,并投放较多的水葫芦等水草。通过控制光照、温度、水位、水质迫使亲虾交配、掘穴、产卵。8 月中下旬开始用虾笼捕捞雄性亲虾,9 月份当有幼虾出现,一边用虾笼捕捉繁殖完毕的雌虾,一边对幼虾加强投喂,同时分期分批捕捞幼虾出池。如水温低于 20,可去掉棚架上的黑纱,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每个繁殖季青可繁殖两次,每次一个大棚可出幼虾 2530 万尾,一亩土池可出幼虾5060 万尾。一个繁殖季节,一亩这样的土池可繁殖淡水小龙虾苗100 万尾左右。5.4.35.4.3 全人工繁殖全人工繁殖每年的 78 月份从池塘或天然水域捕捞、挑选小龙虾亲虾放入室

38、内水泥池,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 3040 尾,条件较好的每平方米可投放亲虾 50 一 60 尾,雌雄比例 2:1。水泥池水深 0 2O 8米水泥池内底部设置较多数量的人工巢穴,密布整个池底,移植少量的沉水植物和水葫芦,并用增氧机向池中间隙增氧。每天投喂一次,尽量多投喂一些动物蛋白含量较高的饵料,如活的水丝蚓、蚯蚓、螺蚌肉、鱼肉及屠宰场的下脚料等。并定期投放一批水葫芦、水花生、眼了菜、轮叶黑藻、菹草等,供淡水小龙虾摄食。保持水泥池的水质良好,定时加注新水,晚上开增氧机增氧,有条件的最好采取微流水的方式,一边从上部加进新鲜水,一边从底部排除老水。采用“控制光照、控制温度、控制水质、控制水位、加强投喂

39、”的“五位一体”诱导方法,人工诱导亲虾进洞、交配、产卵。雌虾产卵 24 小时后,将抱卵雌虾带水小心移人孵化池,集中孵化。待幼体孵化出膜后,向池中投放人工培育的单胞藻和轮虫,或向孵化池中加注培育有丰富浮游生物的池水。待幼虾离开母体后,用抄网捉走母虾并分期分批捕捞幼虾。5.55.5 工艺参数工艺参数原种亲本、后备良种亲本的培育成活率达 80%;催产率达 90%以上,出苗率达 70%。5.5 小龙虾幼虾培育离开母体的幼虾体长大约在 9 一 12 毫米,可直接放人池塘养殖。但此时的幼虾由于个体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抵御、躲避敌害的能力都比较弱,直接放人池塘中养殖有可能影响幼虾的成活率,最终影响成虾

40、的产量。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幼虾培育,将幼虾培育到 2.53.0 厘米,再放入成虾养殖池中养殖,可有效地提高成活率和养殖产量。小龙虾的幼虾培育有水泥池培育和土池培育两种模式。5.5.15.5.1 水泥池培育水泥池培育5.5.1.1 培育池此种模式的小龙虾幼虾培育池一般面积在 20 一 100 平方米,面积大比较好。培育池要求内壁光滑进排水设施完备,池底有一定的倾斜度,并在出水口有集虾槽和水位保持装置。水位保持装置町自行设计和安装一般有内、外 2 种模式。设计在池内的可用内外两层套管,内套管的高度与所希望保持的水位高度一致,起保持水位的作用。外套管高于内套管,底部有缺刻,加水时让水质较差的底部

41、水排出去,加进来的新鲜水不会被排走。设计在池外的,可将排水管竖起一定高度即可。水深保持在 0.6O.8 米,上部进水,底部排水。放幼虾前水泥池要用漂白粉消毒,新建水泥池要先去碱再消毒。淡水小龙虾幼虾在高密度饲养的情况下,易受到敌害生物及同类的攻击。因此,培育池中要移植和投放一定数量的沉水性及漂浮性水生植物,沉水性植物可用菹草、轮叶黑藻、眼子菜等将这些沉水性植物成堆用重物沉于水底,每堆 12 千克,每 25 平方米放一堆。漂浮性植物可用水葫芦、水浮莲等。这些水生植物供幼虾攀爬、栖息和蜕壳时的隐蔽场所,还町作为幼虾的饲料,保证幼虾培育有较高的成活率。池中还可设置一些水平或垂直网片、竹简、瓦片等物,

42、增加幼虾栖息、蜕壳和隐蔽的场所。5.5.1.2 培育用水幼虾培育用水一般用河水、湖水和地下水,水源要充足,水质要清新无污染,符合圆家颁布的渔业用水或无公害食品淡水水质标准。如果直接从河流和湖泊取水,则要抽取河流和湖泊的中上层水,并和取水时用 2040 目的密网过滤,防止昆虫、小鱼虾及卵等敌害生物进入池中。如采用地下水,则要考虑地下水的溶氧量、温度、硬度、酸碱度及重金属是否超标。如仅是溶氧和温度的问题,可将地下水抽到个一个大池中沉淀、曝气、调温然后再加注到幼虾培育池中。如地下水硬度、酸碱度和再金属超标,则要对地下水进行水处理或干脆不使用。5.5.1.3 幼虾放养不同条件的幼虾培育池,幼虾放养的密

43、度不同。有增氧条件的水泥池,每平方米可放养刚离开母体的幼虾 500800 尾;采用微流水培育的水泥池,可放养刚离开母体的幼虾 8001000 尾。幼虾放养时,耍注意同池中幼虾规格保持一致,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放养时间耍选择在晴天早晨或傍晚,如果是室内水泥池,则没有早晚的要求,什么时候都行;要带水操作,投放时动作要轻快,要避免使幼虾受伤。同时要注意运输幼虾水体的水温要和培育池里的水温一致,如不一致,则要调温。调温的方法是将幼虾运输袋去掉外袋,单袋浸泡在水泥培育池内 1030 分钟,待水温一致后再开袋放虾。5.5.1.4 日常管理水泥培育池的日常管理主要是投喂和水质条件的控制,每天应结合投喂巡视

44、45 次,并做好管理记录。水泥培育池的投喂,是要定时向池中投喂浮游动物或人工饲料。浮游动物可从池塘或天然水域捞取,可投喂的人工饲料有磨碎的豆浆,或者用小鱼虾、螺蚌肉、蚯蚓、蚕蛹、鱼粉等动物性饲料,适当搭配玉米、小麦,粉碎混合成糜状或加工成软颗粒饲料。每天 34 次,日投饲量早期每万尾幼虾为 0.200.30 千克,白天投喂占日投饵量的 40,晚上占日投饵量的 60;以后按培育池虾体重的 610投饲。具体投喂量要根据天气、水质和虾的摄食最灵活掌握。在培育期间,要根据培育池中污物、残饵及水质状况,定期排污、换水、增氧,保持良好的水质,使水中的溶氧保持在 5mg/L 以上。幼虾培育池最好是有微流水条

45、件,如果没有微流水条件,则白天换水 l4,晚上换水 l4,晚上开增氧机,整夜或间隙性充气增氧。培育池用水水温适宜范围为 26一 28,要保持水温的相对稳定,每日水温变化幅度不要超过 3。5.5.1.5 幼虾收获幼虾在水泥培育池中,饲养 15 天左右。即可长到 23 厘米,此时可将幼虾收获投放到池塘中养殖。幼虾收获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拉网捕捞法,还有一种就是放水收虾法。(1)拉网捕捞。用一张柔软的丝质夏花鱼苗拉网,从培育池的浅水端向深水端慢慢拖拉即可。此种方法适合于面积比较大的水泥培育池。对于面积比较小的水泥培育池,可不用鱼苗拉网,直接用一张丝质网片,两人在培育池内用脚踩住网片底端,绷紧使之网片一

46、端贴底,另一端露出水面,形成一面网兜墙,两人靠紧池壁,从培育池的浅水端慢慢走向深水端即可。(2)放水收虾。放水收虾的方法不论面积大小的培育池都适用,方法是将培育池的水放至仅淹住集虾槽,然后用抄网在集虾槽收虾或者是用柔软的丝质抄网接住出水口,将培育池的水完全放光,让幼虾随水流入抄网即可。要注意的是抄网必须放在一个大水盆内,抄网边露出水面,这样随水流放出的幼虾才不会因水流的冲击力受伤。5.5.2.5.5.2.土池培育土池培育5.5.2.1 培育池用土池培育小龙虾,一般选择长方形的土池,面积 24 亩为好,不要太大。土池的长轴方向与当地季风方向相同,池埂坡度1:3,水深保持 0.8 一 l 米,培育

47、池底部要平坦,不要有太多淤泥,在培育池的出水口一端要有 24 平方米面积的集虾坑,深约 0.5 米,并要修建好进排水系统和防逃设施。放养幼虾前,培育池要彻底消毒、除野,方法是每亩用 l00150 千克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培育土池每亩施腐熟的人畜粪肥或草粪肥 300500 千克,培育幼虾喜食的天然饵料,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生物,小型底栖动物周丛生物及有机碎屑。土池四周用 5060 厘米高的围网封闭,防止敌害生物进人。小龙虾幼虾在高密度饲养的情况下,易受到敌害生物及同类的攻击。因此,培育池中要移植和投放一定数量的沉水性及漂浮性植物,沉水性植物可用菹草、金有藻、轮叶黑藻、眼子菜等,成堆放置在

48、培育池底,每堆 510 千克,每亩 1520 堆。漂浮性植物可用水葫芦和水浮莲,用竹子固定在培育池的角落或池边。供幼虾攀爬、栖息和蜕壳时作为隐蔽的场所,还可作为幼虾的饲料,保证幼虾培育有较高的成活率。池中还可设置一些水平和垂直网片,增加幼虾栖息、蜕壳和隐蔽的场所。培育池般用河水、湖水、水库水等地表水作水源,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要符合国家颁市的渔业用水或尤公害食品淡水水质标准。进水口用 20 一 40 筛网过滤进水,防止昆虫、小鱼虾及卵等敌害生物随进水进入池中。5.5.2.2 幼虾放养面积较大的土池,每平方米放养 200400 尾,即每亩放养幼虾约 1520 万尾。幼虾放养时,要注意同池

49、中幼虾规格保持一致,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放养时间要选择在晴天早晨或傍晚;要带水操作,将幼虾投放在浅水水草区,投放时动作要轻快,要避免使幼虾受伤。放幼虾时还要注意培育池的水温与运虾袋中的水温一致,如不一致则要调温,调温的方法是将幼虾运输袋去掉外袋,单袋浸泡在培育池内 lO-30 分钟,待水温一致后再开袋放虾。5.5.2.3 日常管理小龙虾幼虾放养后,饲养前期要适时向培育池内追施发酵过的有机草粪肥,培肥水质,培育枝角类和桡足类浮游动物,为幼虾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饲养前期每天投喂 34 次,投喂的种类以鱼肉麋、绞碎的螺、蚌肉或从天然水域捞取的枝角类和桡足类为主,也可投喂屠宰场和食品加工厂的下脚料、人

50、工磨制的豆浆等。投喂量以每万尾幼虾 0.150.20 千克,沿池边多点片状投喂。饲养中、后期要定时向池中投施腐熟的草粪肥,一般每半个月一次,每次每亩100150 千克。每天投喂 23 次人工饲料,可投喂的人工饲料有磨碎的豆浆,或者用小鱼虾、螺蚌肉、蚯蚓、蚕蛹等动物性饲料,适当搭配玉米、小麦和鲜嫩植物茎叶,粉碎混合成麋状或加工成软颗粒饲料日投饲量以每万尾幼虾为 0.300.50 千克,或按幼虾体重的 48投饲,白天投喂占日投饵量的 40, 晚上占日投饵量的60。具体投喂量要根据天气、水质和虾的摄食量灵活掌握。培育过程中,要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土池要 每 57 天加水 1 次,每次加水量为原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