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导论之生药学(英语本科)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01488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3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学导论之生药学(英语本科)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药学导论之生药学(英语本科)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药学导论之生药学(英语本科)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药学导论之生药学(英语本科)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药学导论之生药学(英语本科)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学导论之生药学(英语本科)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学导论之生药学(英语本科)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生药学Pharmacognosy,主要介绍生药品质鉴定和炮制加工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从事生药品质鉴定、炮制加工和新药的研究开发工作奠定基础。生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药材。,第一节 生药学的性质与任务,一、生药学的性质生药学是一门应用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生药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生物合成、细胞组织培养、品质评价、药效药理、毒性及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学科。,二、生药学的任务我国近期生药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在于努力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 1、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应用基础研究,阐明中药疗效的物质基础即有效成分和作

2、用机制,探讨中药理论的现代化科学基础。 2、研究开发现代中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3、通过和实施GMP和GAP。,4、制订中药研制的标准、规范,力争成为传统药物及天然药物研究开发的国际标准。第二节 生药的名称和分类一、生药的名称: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名、拉丁名、英文名、日文名。,生药的拉丁名通常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药用部位的名称,用第一格来表示,常见的有 :根 Radix, 根茎 Rhizoma, 茎 Caulis,木材 Lignum,枝 Ramulus,树皮 Cortex,叶 Folium,花 Flos,花粉 Pollem,果实 Fructus,果皮 Pericarpium,种子 Sem

3、en,全草 Herba ,树脂 Resina,分泌物Venenum 等。,第二部分:有多种形式: 原植物(动物)的属名(第二格):如黄芩RadixScutellariae (原植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原植物(动物)的种名(第二格):如颠茄HerbaBelladonnae (原植物Atropa belladonna)。 兼用原植物(动物)的属名和种名(第二格):如青蒿 Herba Artemisiae Annuae,二、生药的分类1、按药用部位分类先把生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三类,然后再把植物类生药按照药用部位进行分类。此法有利于生药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比较

4、。2、按化学成分分类根据生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的类别进行分类。国外的生药学一般多采用此种分类方法。,3、按自然分类系统分类根据原植(动)物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和亲缘关系,按门、纲、目、科、属、种分类。4、按中医功效或药理作用来分类 5、按生药中文名的字母顺序或笔划顺序来分类。6、其它分类法,第三节 生药的化学成分,一、糖类(carbohydrates) 、概念:具有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结构的化合物。、分类:单糖、低聚糖、多聚糖(多糖),二、苷类(glycosides) 又称配糖体或杂糖体、概念:由糖或糖的衍生物与非糖化合物以苷键方式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即:糖 苷元(非糖部分)苷、分类: 根据苷

5、健原子的不同可分为: 氧苷、硫苷、氮苷、碳苷。,三、香豆素类(coumarins) 、概念:香豆素类化合物为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具特异香气。 香豆素类与糖结合而成的苷叫香豆素苷。、分类: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类、吡喃香豆素类,四、黄酮类(flavonoids) 概念: 两个苯环通过中央三碳链成6 -3 -6 联结的一系列化合物 多具黄色,除少数游离外,大多与糖结合成苷。,五、鞣质类(tannins) 、概念:又称单宁,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分类:水解鞣质、缩合鞣质。,六、挥发油类(volatile oils) 1、概念:又称精油,是一类在常温下能挥发的、可随水蒸

6、气蒸馏的、与水不相混溶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大多具有芳香气味。2、组成:挥发油为多种类型成分的混合物,一种挥发油往往含有几十种到一、二百种成分。 基本组成为脂肪族、芳香族和萜类化合物。,七、萜类(terpenes) 1、概念:是一类天然的烃类化合物,其分子中具有异戊二烯的基本单位。2、组成:主要是单萜与倍半萜类化合物,少数为二萜类化合物。,八、生物碱类(alkaloids) 、概念:存在于生物体内一类含氮的有机碱性化合物。 、分类:主要有12类:有机胺类、吡咯烷类、吡碇类、喹啉类、异喹啉类、喹唑酮类、吲哚类、莨菪烷类、亚硝唑类、嘌呤类、甾体类、萜类。,九、脂类(lipids) 广泛分布与生物体内,

7、植物油脂主要存在于种子中,高等植物约有88以上的种子含油脂。动物油脂多存在于脂肪组织中。分为简单油脂和复合油脂两类。,十、有机酸类(organicacid) 1、概念:具有羧基的化合物(不包含氨基酸)。2、分类:脂肪族有机酸、芳香族有机酸和萜类有机酸。有机酸一般都以盐的形式存在,少数以游离态存在。,十一、植物色素类(phytochromes) 有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两类。水溶性色素主要为花青素类,脂溶性色素多为四萜类衍生物。,十二、树脂类(resins) 是植物正常生长分泌的一类化合物,常与挥发油、树胶和有机酸等混合存在。树脂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十三、无机成分(inorganic cons

8、tituents)微量元素无机盐,第四节 生药的质量标准,一、中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是我国的国家药品标准。二、局 (部) 颁标准: 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卫生部颁发的药品标准。 三、地方标准: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审批的药品标准即地方标准。,第五节 生药的鉴定,1原植(动)物来源鉴定对生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从而确保其品种应用的准确性。2性状鉴定 利用感官通过看、摸、闻、尝及水试和火试等直观的方法,对生药的性状进行鉴别。内容: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气味方面。,3显微鉴定 利用显微镜对生药或中成药制剂所含中药的组织、细胞或内含物等

9、特征进行鉴别。适用于仅从外观性状不易识别的生药。,4理化鉴定 理化鉴定是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对生药及其制剂中所含主要化学成分或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适用于同名异物的生药或性状相似又无明显显微特征的生药。常用的理化鉴别方法有以下几种:,(1)显微化学反应:显微化学反应是将生药的干粉、切片或少量浸出液,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某些化学试剂使产生沉淀或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反应结果;或产生特殊的颜色,可直接用肉眼观察,从而进行鉴定。(2)测物理常数:相对密度、折光率、熔点、旋光度等。 可确定其真实性和纯度。,(3)微量升华法:某些生药中含特定化学成分,在一定温度下能升华获得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

10、形态、颜色以及化学反应作为鉴别特征。 (4)荧光分析:生药中的某些化学成分,接受自然光或紫外光照射时,能发生荧光;或生药本身不产生荧光,但经过化学处理后,可使某些成分在紫外光下变成可见色彩。,(5)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某些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常用的有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色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6)色谱法:又称层析法,是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化学方法。此法是对生药化学成分分离和鉴别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色谱分离方法分类,可分为下列五类: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 柱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11、:又称高压液相色谱法,5生物检定生物检定又称生物测定,是利用药物对生物所起的作用、即药理作用来测定药物的效价或作用强度的一种方法。 6计算机辅助鉴定 7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DNA分子遗传的标记技术直接分析生物的基因型,对物种的鉴别更为准确可靠。,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主要有: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ELP)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PCR扩增的特定片段的限制性位点分析 (PCR-RELP)、RAPD-RFLPDNA测序方法(DAN sequencing),8指纹图谱鉴定 中药指纹图谱是指某种(或某产地)中药材或中成药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分析手段,得到能够

12、标示该中药材或中成药特性的色谱图谱。中药指纹图谱的特点在于:通过指纹图谱的特征性,能有效地鉴别样品的真伪和产地;,通过指纹图谱主要特征峰的面积和比例的制定,能有效控制产品的质量,确保产品质量的相对稳定。 在有效成分不完全明确的前提下,制定中药材和中成药的色谱指纹图谱,对于有效控制中药材和中成药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第六节 生药的生产,生药的生产包括采收、加工、贮藏和炮制等多个环节,只有合理的生产才能有效保证生药质量,保护和扩大生药资源。,一、生药的采收:关键在于确定适宜采收期主要根据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与药用部分产量之间的关系来确定:1、有效成分有显著高峰期,而药用部分产量变化不显著时,则含

13、量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2、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药用部分产量高峰期不一致时,要考虑有效成分的总含量。,生药采收的一般原则: 根和根茎类 一般宜在植物生长停止,花叶萎谢的休眠期,或在春季发芽前采集。叶类和全草 应在植物生长最旺盛时,或在花蕾时或在花盛开而果实种子尚未成熟时采收。树皮和根皮 树皮多在春夏之交采收,易于剥离。根皮多在秋季采收。,花类 一般在花开放时采收。有些则于花蕾期采收。果实和种子 果实一般应在已成熟和将成熟时采收;少数用未成熟的果实。种子多应在完全成熟后采收。菌、藻、孢粉类 动物类 注意:保护野生药源,二、生药的处理1、产地加工产地加工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除去杂质、促使干燥、符合

14、商品规格,保证药材质量,便于包装贮运。 要求:达到形体完整,含水分适度,色泽好,香气散失少,不变异味(玄参、生地、黄精等须加工改变味的例外),有效成分破坏少等要求。,2、干燥既利保证药品质量,也利包装、贮藏与运输。(1)常用的干燥方法阳(晒)干:不宜采用本法的药材:含挥发油(宜 35 )、易变色、有效成分易破坏、易爆裂者。阴干:适宜药材:含挥发性成分的花类、叶类、草类生药。,烘干:烘干法一般温度以5060为宜。对含挥发油或须保留酶活性的药材,不宜采用本法干燥。,(2)生药干燥中新技术的应用 红外干燥机、微波加热器等用于中药材加工,对提高药材质量,降低成本起到有利作用。,3、贮藏(1)防霉 霉菌

15、孢子,在适宜温度(25左右)、湿度(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或药材含水超过15%)、适宜的环境(如阴暗不通风的场所)、足够的营养条件下,即萌发。,(2)防虫 药材因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在适宜的温度(通常为1832左右)、湿度(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或药材含水超过13%),害虫比较容易繁殖。防治措施:1、物理措施:曝晒、烘烤、低温冷藏、密闭。2、化学措施:用低毒杀虫剂。3、药材同处存放防虫,(3)防变色引起药材变色的原因,多因药材本身所含的一些特殊化学结构或化合物的氧化、聚合,生成有色物质。另一方面是由于某些外因引起,如湿度、温度、氧气、光照和杀虫剂等因素。干燥、避光、冷藏等手段可

16、有效防止药材变色。,(4)防泛油 泛油亦称“走油”,是指含油药材的油脂泛于药材表面,以及某些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的现象。走油原因:高温油质外溢、贮藏年久变质走油、受潮走油。 (5)其他:有效成分容易挥散、有效成分久贮不断减少,或有效成分自然分解、风化失水。,(6)药材贮藏新技术气调贮藏:其原理是调节仓库内的气体成分,充氮或二氧化碳而降氧,使害虫窒息死亡。应用除氧剂养护药材利用除氧剂与贮藏系统内的氧产生化学反应,而将氧除掉。核辐射灭菌,三、中药的炮制(一)目的: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刺激性或其他副作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转变药性,适应临床需要;利于药物的贮藏

17、,使有效成分不被破坏;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和调配制剂;矫臭矫味,利于服用。,(二)常用的炮制方法一般修制。包括拣、筛、簸、揉、拌、去毛、磨、捣或击、制绒。水制。包括洗、淘、漂、泡、水飞、去心。火制。包括烘、焙、炒、烫、煅、淬、炙、煨水火共制。包括煮、蒸等。发芽、发酵、制霜及复制等。,第七节 生药的商品流通,药材集散地 中药材专业市场全国十七个中药材专业市场:河北安国、安徽亳州、江西樟树、河南禹州、成都荷花池、昆明菊花园、哈尔滨三棵树、山东舜王城、湖北蕲州、湖南邵东廉桥、湖南岳阳花板桥、广州清平、广东普宁、广西玉林、重庆解放路、西安万寿路、兰州黄河,第八节 生药的利用,生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除了主要用于临床治疗疾病外,在提高人类生活与生存质量的保健领域,在食品、饮料、香料、化妆品、染料及农药等许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第九节 生药的发展趋势,1生药鉴定正向着超微层次和分子水平深入 2更加科学地揭示影响生药品质的各种因素 3生药有效成分的人工制造成为可能 4药材道地性的本质正在被揭示 5生药新资源的开发有了良好的基础 6中药材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正在深入,复习思考题:1、我国近期生药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请你对其可行性谈谈看法。2、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