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用混合量热法测定冰的熔解热.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65264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谈用混合量热法测定冰的熔解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试谈用混合量热法测定冰的熔解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试谈用混合量热法测定冰的熔解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试谈用混合量热法测定冰的熔解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试谈用混合量热法测定冰的熔解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谈用混合量热法测定冰的熔解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谈用混合量热法测定冰的熔解热.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用混合量热法测定冰的熔解热 【目的要求】 1 正确使用量热器,熟练使用温度计; 2 用混合量热法测定冰的熔解热; 3 进行实验安排和参量选取; 4 学会一种粗略修正散热的方法抵偿法。 【引言】物质从固相转变为液相的相变过程称为熔解。一定压强下晶体开始熔解时的温度称为该晶体在此压强下的熔点。对于晶体而言,熔解是组成物质的粒子由规则排列向不规则排列的过程,破坏晶体的点阵结构需要能量,因此,晶体在熔解过程中虽吸收能量,但其温度却保持不变。物质的某种晶体熔解成为同温度的液体所吸收的能量,叫做该晶体的熔解潜热。单位:。本实验用混合量热法测定冰的熔解热。其基本做法如下:把待测系统A与某已知热容的系统B相混

2、合,并设法使其成为一个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孤立系统 C=A+B。这样A(或B)所放出的热量将全部为B(或A)所吸收,因而满足热平衡方程:(18.1)已知热容的系统在实验过程中所传递的热量 Q是可以由其温度的改变 及其热容C3 计算出来的:(18.2)于是,待测系统在实验过程中所传递的热量即可求得。冰的熔解热也就可以据此测定。由上所述,保持实验系统为孤立系统是混合量热法所要求的基本实验条件。为此,整个实验在量热器内进行,同时要求实验者本人在测量方法及实验操作等方面去设法保证。当实验过程中系统与外界的热量交换不能忽略时,就必须作一定的散热修正。 【实验原理】质量M 、温度的冰块与质量m、温度 的水相

3、混合,冰全部熔解为水后,测得平衡温度为。假定量热器内筒与搅拌器的质量分别为 m1、m2 ,其比热容分别为 c1和 c2;数字式温度计之测温传感器(铂电阻测温探头)自身热容甚小,可忽略不计;水及冰的比热容分别为c 和ci(在400范围内, );冰的熔点为。则由热平衡方程可得:本实验条件下,冰的熔点可认为是0,也可选取冰块的温度= 0。于是,冰的熔解热可由下式求出:(18.3)由于量热器的绝热条件并不十分完善,实际实验系统并非严格的孤立系统,所以,在做精密测量时,就需设法求出实验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以作适当的散热修正。本实验介绍一种粗略修正散热的所谓抵偿法。其依据是牛顿冷却定律。当系统的温

4、度高于环境温度时,它就要散失热量。实验证明:当温差较小(一般不超过15K )时,(非自然对流)系统的散热制冷速率与温差成正比。此即牛顿冷却定律:(18.4)其中,dq 表dt 时间内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比例系数k 为一个与系统表面积成正比并随表面辐射本领而变的常数,称为散热常数。其物理意义为:单位温差下,单位时间的热量损失。其单位为:。负号的意义表示当系统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散失热量,即:,系统向外界放出热量;反之,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恰当地将系统的初温和末温分别选择在室温的两侧,即:,并且使整个实验过程中系统与外界的热量传递前后彼此抵消,则可以达到散热修正之目的。量热器中水

5、温随时间的变化应该是一条指数下降的曲线,如图18-1所示。对式(18.4)求积分,即可得到由t1到t2(对应温度及)时间内,整个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其中,表示图18-1中的阴影面积。由上式可见,当 时,实验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 q。因此,只要适当地选择参数,使曲线与环境温度 直线围成的两块面积近似相等,即:,就可以使系统很好地近似为一个孤立系统。由曲线可知,欲使 ,就必须使。实验前,应做出明确的计划,实验中注意选取及适当调整参数m, M及 等,使满足上式。但应注意到 的条件,否则,冰将不能全部熔解。 【仪器用具】量热器,NTY-2A型数字式温度计(25.0125.0) ,物理天平(或电子

6、天平),玻璃皿,干拭布,冰及热水等。 【实验内容】测定冰熔解热的操作步骤由学生自己安排。粗选参数,先进行一次实验,在分析情况和结果的基 础上,调整并确定m、及M 的大致数值,然后仔细地重复实验。为进行散热修正,由投冰始,每间 隔10-20s记录一次温度,直至由温度的变化可以确认冰已全部溶解为止。如改用温度传感器并配合适 当接口,则可由微机自动记录t关系曲线。 【注意事项】 1 室温应取实验前、后的平均值;水的初温,可高出室温约10 15 ;配置温水时,又应略高于 约1 2 (为什么?)。 2 严守天平的操作规则。 3 投冰前应将其拭干,且不得直接用手触摸;其质量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盘上称衡,而应由

7、投冰前、后量热器连同水的质量差求得。 4 注意掌握读取初温的时机。为测准 ,可在投冰前每隔一定时间(如1min)读,取45个点,再记下冰着水面的时间,即可用外推法较准确地确定出。 5 为使温度计示值确实代表系统的真实温度,整个实验过程中(包括读取前)要不断轻轻地进行搅拌(搅拌的方式应因搅拌器的形状而异)。 6 注意维护停表,使用各按钮时动作要轻。 7 上课时,要备直角坐标纸及铅笔,以便分析数据、调整参数、进行实验。 【考查题】 1混合量热法所要求的基本实验条件是什么?本实验是如何得到满足的? 2本实验中的“热力学系统”是由哪些组成的?量热器内筒、外筒、温度计、搅拌器等都属于该热力学系统吗? 3冰块投入量热器之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投冰时应注意什么? 4若粗测后发现面积,则它说明了什么?应怎样改变条件重做? 5下述诸量:及M何时测量?怎样测量? 6怎样由系统温度的变化推断冰已全部溶解?末温是如何确定的?作图时对应末温的时刻t2应如何确定? 7哪些因素会影响 测量的准确性?实验中应怎样注意? 8试定性说明下述情况给 的测量结果带来的影响。 (1) 测之前没有搅拌; (2) 测后到投冰之前相隔了一段时间; (3) 搅拌过程中有水溅出; (4) 冰未拭干就投入量热器; (5) 实验过程中打开量热器盖子看了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