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肿瘤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20264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头颈部肿瘤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头颈部肿瘤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头颈部肿瘤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头颈部肿瘤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头颈部肿瘤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头颈部肿瘤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颈部肿瘤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ppt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头颈部肿瘤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概述,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46.0%78.1%。轻者口腔黏膜出现充血水肿,表现为口干咽痛、吞咽不适等症状;重者口腔黏膜出现白膜反应,甚至溃疡和渗血,病人表现为烦躁不安、口咽疼痛、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等症状,部分病人合并有不同程度的低热和呼吸困难,少数病人因吞咽疼痛而不能进食,最终导致营养不良。,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发生原因炎症分级治疗性护理预防,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原因,1.病理生理 口腔黏膜上皮由未角化的复层扁平鳞状细胞组成,这些上皮组织更新速度快,对放射线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有关研究表明,头颈部肿瘤病人

2、在放射治疗前口腔黏膜细胞数为1 000/mm2,常规分割照射每天1次,每周5天,治疗1周后细胞数降为500/mm2,随后由于口腔黏膜代偿功能的恢复和建立,细胞减少速度明显减慢,当放疗结束时(7周左右),口腔黏膜细胞数为400/mm2,而这种细胞数的改变与放疗时的剂量、照射方法、照射面积等有着密切关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原因,2.鼻咽癌放射治疗导致唾液腺损伤 口腔唾液腺包括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和许多的小唾液腺,具有分泌功能的是浆液性和黏液性2种细胞。唾液的99%为水分,其余的为各种无机盐、消化性和免疫性蛋白,起着消化、冲洗、免疫、保护和润滑等多种功能。放疗后口腔黏膜脆性增加,容易破溃,同时

3、唾液腺受到放射线损伤,特别是浆液性腺泡组织为纤维组织所代替,导致唾液分泌量明显减少,口腔自洁作用显著降低,从而引起菌群的改变,导致口腔炎症的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原因,3.病人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及抗生素的使用 放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病人的免疫系统,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可继发口腔感染。而在治疗中使用抗生素有可能造成口腔菌群失调,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分级,卫生部规定的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诊断标准分为4度。度:轻度疼痛,口腔黏膜充血、红斑;度:中度疼痛,能进食流质,片状黏膜炎、炎性分泌物、水肿或溃疡;度:重度疼痛、吞咽困难,纤维素性黏膜炎、水肿、溃疡;度:重度疼痛、不能进

4、食,黏膜溃疡、出血、坏死。,治疗性护理,中医中药 采用参麦饮对缓解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症状具有显著疗效,其组方为:双花10 g,沙参9 g,生地9 g,麦冬9 g,胖大海6 g,甘草6 g。自放疗开始的第1天起,于每次放疗前1 h口服参麦饮水煎剂,每日1次,每次1剂,剂量约300 mL,直至放疗计划全部结束。在放疗期间用金银花50 g,水牛角50 g,生地20 g,麦冬20 g,胖玄参20 g,甘草10 g,连翘10 g,淡竹叶10 g加水1 000 mL煎成500 mL,每日1剂,每2 h 1次(每天6次),先含服2 min后缓慢吞服的方法,对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有独特的疗效。放疗7 d1

5、0 d出现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及时采用中药益气养阴煎剂口服,其煎方为:黄芪、党参、沙参、玄参、麦冬、石斛、生甘草、金银花,加水400 mL500 mL煎成200 mL300 mL温服,切忌过热、过烫,每天1剂,5 d7 d为1疗程,一般口服2 d3 d症状改善,1个疗程即可治愈。,治疗性护理,含漱法 从放疗开始用口腔黏膜保护剂含漱:生理盐水500 mL、庆大霉素32104 U、维生素B123 mg、地塞米松10 mg、利多卡因0.3 mg、薄荷水20 mL混合而成,每次10 mL15 mL,每天6次8次,每次含漱10 min以上,能达到消炎、促进溃疡面愈合和止痛作用。用0.25%的碘伏稀释液含漱

6、,疼痛者可加入地塞米松、维生素B12、利多卡因,其治疗效果好根据口腔pH值范围选择3%碳酸氢钠液、2%硼酸液等药物漱口,通过矫正口腔pH值能改变口腔内环境,有更好的针对性。,2022/12/26,10,可编辑,治疗性护理,局部直接用药 金因肽是一种多肽类细胞生长因子,它通过与细胞膜上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激活多种生化酶,促进细胞DNA、RNA和羟脯氨酸的合成,调节细胞蛋白质合成、转换以及细胞的新陈代谢,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的生成和上皮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创面的愈合。用生理盐水或多贝氏液含漱,然后在口腔黏膜表面喷涂金因肽,每天2次4次取得了良好效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药膜剪取稍大于溃疡面,于

7、饭后及睡前贴于溃疡面,对于面积较大及咽喉壁的炎症可将药膜至于口中,融化后含服可减轻放射性损伤。使用醋酸地塞米松具有抗炎、免疫作用,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在黏膜表面粘贴时间可达2 h3 h。,治疗性护理,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治疗具有药物作用直接、用药量少、不良反应少的优点。用芦荟混合液雾化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取得较好的效果。其方法为放疗前3 d用20%芦蜜液含漱,含漱液在口腔中保留10 min15 min,每天3次,每次放疗结束用50%芦荟混合液(芦荟汁250 mL,维生素B120.5 mg10支,蜜糖25 mL加蒸馏水至500 mL)10 mL雾化20 min30 min,至放疗结束。用鱼腥草注射

8、液20 mL+丹参注射液10 mL+蒸馏水30 mL雾化吸入,每天3次,每次30 min,直至放疗结束。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抗病毒、抗菌作用,有明显的抗炎、消肿、镇痛作用,还能促进外周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形成,增强免疫力。丹参对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还具有抗菌、清除内毒素作用用康复新雾化吸入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能明显减轻吞咽困难和黏膜反应,其方法为:康复新2 mL+维生素B120.5 mg+生理盐水5 mL雾化吸入,每天2次,每次8 min,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健康教育 对住院放疗的鼻咽癌病人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全程健康教育的干预,使病人能充分了解鼻咽癌放疗相关知识和重要性,正确

9、对待放射治疗,积极配合,同时能熟练掌握口腔清洁和锻炼的方法,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有效地减轻病人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口腔护理 用预防性口腔护理方法,即在放疗一开始就要保持口腔清洁,每次饭后用软毛牙刷、双氟牙膏刷牙,每日用0.9%氯化钠溶液250 mL和2.5%碳酸氢钠溶液250 mL交替含漱,每日至少4次、每次2 min,直至放疗结束,减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预防,早期功能训炼 早期进行穴位按摩、鼓漱、腮部运动及舌、齿、唇运动可清除牙垢、促进唾液分泌,减少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发生。实验将126例鼻咽癌放疗病人随机分组,对照组行放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

10、理基础上进行了系统化的早期功能训炼,结果显示放疗第4周时实验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43.75%,对照组为85.48%。研究也表明早期功能训炼有助于减轻放疗副反应。,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口腔低温 口腔温度降低,可引起局部血管收缩,降低黏膜组织氧含量,从而减轻放疗时对口腔黏膜的损伤。实验将40例鼻咽癌放疗病人采用单盲法随机对照研究,实验组在放疗前2 min开始给予冰块含于口中直至放疗结束,结果表明放疗结束时实验组90%的病人发生的口腔黏膜损伤在度以下,而对照组50%的病人发生度度口腔黏膜损伤。,小结,综上所述,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鼻咽癌放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如何有效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通过国内外的大量临床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需寻找更有效的药物或方法来杜绝或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谢 谢!,2022/12/26,19,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