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960508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试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试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家开放大学2021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开卷)论述题: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把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相结合,创造性地逐步探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试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30分)参考答案1: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总战略。其主要内容如下:(1)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条件:第一,中国是政治经济发

2、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小农经济和帝国主义分化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了白色政权长时间的长期分裂和战争,是红色政权能在包围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第二,良好的群众基础;第三,中国革命的基本矛盾没有解决革命性是在不断发展着;第四,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第五,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必要性:第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中国革命不能长期合法斗争,而是一开始就要起义和占领农村;第二,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力量,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国革命的力量源泉在农村;第三,城乡发展不平衡,国民党牢固控制着近代都市,相对薄弱控制着广大农村。(3)“工农武装割据”

3、的思想。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的红色政权建设的总概念。这一理论的重大意义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2)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3)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做出了独创性贡献,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的人们进行革命夺取政权树立了榜样。(4)这一理论的形成与实践,自始至终贯穿的基本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对于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迪意义。参考答案2:农村包围

4、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中国民主革命首先在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动农民武装起义,建立人民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政权结合起来,使之建成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战略基地。依托根据地积累发展革命力量,随着革命战争、人民武装和根据地的发展,逐步造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态势,最后夺取全国胜利。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1、成功地解决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发展的问题。随着根据地的扩大,人民武装随之扩大,并由游击队向正规军发展,从而解决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正规战发展的问题。2、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也是中国革命能够成功

5、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总结,它正确地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3、是毛泽东思想的闪光点,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打破思想禁锢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将中国的革命实际情况同马列主义衔接的表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就之一。4、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世界范围内的共产主义运动开辟了新的道路,并为其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的民主革命提供了榜样。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5、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贯穿的基本思

6、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于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辿意义。参考答案3:八七会议前后,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和革命斗争实际出发,先后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武装斗争、进行土地革命、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等主张,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逐渐转入农村,中国革命开始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第一,毛泽东提出“上山”和“在枪杆上夺取政权,建设政权”的主张。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心城市被国民党新军阀严密控制,工人运动被严厉镇压,革命力量急剧减弱,斗争环境十分恶劣。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革命是否还要坚持苏联模式,以城市为中心,就成了中国共产党亟待解决的问题。“毛泽东在湖南农民

7、运动考察报告中,热情地歌颂了农民革命的正义性,痛斥党内外一切怀疑和指责农民革命的谬论,针锋相对地提出了革命的中心问题,是无产阶级如何正确领导农民的问题,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只有取得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才可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毛泽东以实践证明理论,必须把武装斗争的立足点放在农村。毛泽东在中共三大的发言中指出:“任何革命,农民问题都是最重要的。”他进一步强调:“农民问题乃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三大起义受挫后,他率部转战千里,到达井冈山地区,在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山区开展游击战争,发动土地革命,开始了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点

8、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共产党领导各地武装起义树立了榜样,提供了新鲜经验,从实践上开辟了一条在新形势下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深入农村,发动和武装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第三,毛泽东提出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必须建立在创造红色区域、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基础上。毛泽东指出: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以小块或若干小块革命区域长期的存在,必有相当的条件。根据这些理论,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开展土地革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和主要

9、内容;武装斗争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强有力的工具,建立革命根据地则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以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重大意义新的实践需要做出理论的回答。毛泽东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第一,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毛泽东指出:不论做什么事情,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中国革命和建设有其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这种特殊的发展规律根源于中国独特的国情,农村包

10、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正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准确的把握和认识的基础上。第二,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和指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成功地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应用到中国革命战争、国防建设的实践中,坚决同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作斗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引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第三,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为打赢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随着高新技术大量运用于战争,武器装备呈现出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的趋势,远程攻击能力大大增强,打击精度空前提高,杀伤能力成倍增长,对战争胜负带来重大影响。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人仍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战争的性质、人心向背仍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们进行反对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战争,必然因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支持而获胜。总的来说,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在中国特殊国情下得以成功,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创造,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特殊规律,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学说的重大发展,更为后期的反围剿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