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现浇箱梁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85461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现浇箱梁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桥现浇箱梁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桥现浇箱梁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桥现浇箱梁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桥现浇箱梁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现浇箱梁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现浇箱梁施工方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体积混凝土桥现浇箱梁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三期扩建工程主进场路施工合同文件。(2)-三期扩建工程主进场路、招标文件(含补遗书)及投标文件。(3)-三期扩建工程主进场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4)机场相关工程资料以及国家、地方相应的规程、规定。(5)2014年6月6日,-机场主进场路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主进场路专家评审意见。(6)前期实践现场掌握的相关资料及我单位对现场周围环境的调查资料。(7) 业主及监理有关文件要求。(8) 我单位建设同类及类似工程具有的成熟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经验、科技成果等。(9)我单位实施ISO9001标准贯标工作质量保证手册和程序文件。 (

2、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10月1日实施)。 (1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4年2月1日实施) (12)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2006年1月22日实施) (13)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6月1日实施)二、工程概况-桥为-机场主进场路工程的配套项目,上跨进场南进场道路和两侧辅道。桥孔布置为21+330+2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共一联,全长138.0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斜腹板连续箱梁结构,桥面顶宽19 m,箱梁采用单箱双室,梁高为1.8 m,跨中截面箱梁顶板悬臂长4.0 m,悬臂端部高0.22 m ,悬臂根部高0.55 m ,顶板厚0.25 m,底

3、板厚0.22 m,腹板厚度0.5 m,端横梁厚度1.5 m ,中横梁厚度2.0 m;梁体采用C50混凝土,梁体内布设纵、横向预应力,腹板纵向预应力筋采用15-S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顶、底板纵向预应力筋采用12-S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横梁预应力筋采用15-S15.2、17-S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桥面横向预应力筋采用3-S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 具体桥型布置图如下: 三、施工组织3.1 工期安排 根据目前现场情况,项目部对-桥施工工期安排如下: -桥上部结构工期安排表序号工程范围开工时间完成时间工期(天)备注1-桥现浇箱梁工程2016/1/302016/4/30902

4、-桥附属工程2016/4/302016/5/15153.2 施工队伍划分 根据现场总体施工安排和工期任务,配置施工队伍及施工人员如下:施工队伍配置及任务划分表 结构物施工队人数承担任务-桥桥涵二工班40-桥上部结构施工合 计403.3 施工机械配置情况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和工期任务,配置如下机械设备:施工机械配置序号机械型号台数备注1吊车QY302-桥施工2电动空压机LGD-20/8-X2-桥施工3汽车泵中联37m2-桥施工4钢筋加工设备配套2-桥施工5张拉压浆设备配套1-桥施工四、上部构造现浇施工方案4.1 天桥现浇施工留置门洞方案根据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总体规划,南保通路在2016年1月底需改移

5、至M2线和F2线,而此时-桥上部构造无法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因此需在M2线及F2线位置设置通行门洞,确保南保通路畅通,同时为便于我部施工车辆通行,确定在M1线设置门洞一个,具体三个门洞布置情况如下:M2线门洞设置:因主线宽15.5m,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留置双门洞,每个门洞宽7.0米,高4.5米;西辅道F2线门洞设置:因辅道宽8.0m,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留置单门洞,门洞宽7.0米,高4.5米;M1线门洞设置:此门洞作为项目部施工通行便道,门洞宽4.5米,高4.5米。三个留置的门洞采用条型基础+2.0cm钢板+6306mm钢管+2I40b工字钢+碗扣支架法施做;40b工字钢上搭设碗扣支架,支架横桥向和

6、顺桥向分别布置1210cm和1010cm的方木,桥梁模板采用1.5cm厚的竹胶板。4.2 现浇段总体施工流程普通段:基地处理支架搭设方木安置现浇段底模安装砂袋预压侧模及内模安装浇筑混凝土。门洞位置:条形基础6306mm钢管2I40b垫梁搭设支架搭设方木安置现浇段底模安装砂袋预压侧模及内模安装浇筑混凝土。-桥横断面图 4.3 天桥现浇段总体施工工艺4.3.1 门洞布置 天桥现浇施工时,门洞基础下层宽1.2m高0.6m,基础上层宽0.8 m高1.4 m,采用C30混凝土,门洞基础上下层之间采用彩条布隔开,并布置25连接钢筋,上层基础顶预埋70cm*70cm*2cm钢板;基础上部安设6306mm钢管

7、,钢管内灌满砂子,基础预埋支撑钢板与钢管之间用钢板加焊增强,钢管顶部焊接70cm*70cm*2cm支撑钢板,钢管与钢管间使用14槽钢连接,构成排架,使其形成一个受力整体,增强抗倾覆能力;钢管顶部横垫双拼40b工字钢,工字钢与支撑钢板焊接牢固,40b工字钢作为门洞的主横梁(门洞钢管墩间距,主横梁间距见门洞布置图);门架内采用密目网防护(如下图所示);在门架的前后各30m设置4m限高架,并设置限速及警示设施;门架前后5m设置防撞墩,防撞墩上贴红白相间反光条,门洞上设夜间照明灯。门洞设置如下图M2线门洞设置图 F2线门洞设置图施工通行便道留置门洞高4.5m,宽4.0m;其余各项均与南保通路门洞一致,

8、具体门洞布置图如下: M1线门洞设置图 4.3.2 碗口支架布置顺桥向间距均为60cm,步距为120cm,横向横梁处实心段按0.3*0.6m布设,腹板处按照0.6*0.6m布设,箱梁空心处按照0.6*0.9m布设,翼板处按照0.6*1.2m布设,中横梁处按照0.3*0.6m布设,(计算式参考碗扣支架验算)。碗口支架搭设完成后分别在横、纵向设置剪刀撑,顶部设水平顶杆,底部搭设扫地杆。 4.3.3 碗口支架基础连续梁两侧外檐垂直投影外延1m;按桥梁纵向坡度分层回填压实,用振力不小于20T压路机先静压2-3遍,再振压4-5遍,要求压实度达到96%,压实后顶面浇筑20cm厚C20混凝土。五、上部构造现

9、浇验算5.1 间距7.5m跨的地基承载力验算 荷载验算均按不利荷载底板处考虑, 施工荷载主要由钢筋混凝土自重q1,模板自重q2,施工荷载q3,碗扣支架自重q4,横梁处自混凝土重q5,横垫工字钢自重q6,钢管桩自重q7,条形基础混凝土自重q8间距7.5m承受的总荷载为: q1+q2+q3+q4+q5+q6+q7+ q8=(27.3037+1.0+5.6+1.2)*7.5+1*1.8*11*2.5+4.7+4.43+96.6=418.5T; 考虑均布荷载1.2倍的安全系数:418.5*1.2=502.2 T; 故地基承载力:(502.2*10000)/(22*1000*1200)*1000=190

10、.2kpa 确保地基承载力196.2kpa,条形基础主筋采用25单层网片,间距20cm。, 5.2 单根6306mm钢管桩强度及整体稳定性、长细比验算 (1)通过查询: 截面型号:PIPE-630*6 用户自定义截面 截面材料类型:Q235 截面每米质量:92.33kg/m 截面几何参数如下: 圆管直径 D =630mm 圆管壁厚 T =6mm 截面力学参数如下: 形心距截面左边 Cx =31.5cm 形心距截面下边 Cy =31.5cm 截面面积 A =117.62cm2 x向剪切面积 Ax =29.68cm2 y向剪切面积 Ay =29.68cm2 x轴截面惯性矩 Ix =57253.9c

11、m4 y轴截面惯性矩 Iy =57253.9cm4 截面抗扭惯性矩 Iz =58079.6cm4 xy轴截面惯性矩 Ixy =0cm4 x轴截面抵抗矩 Wx =1817.58cm3 x轴最大截面抵抗矩 Wxmax=1817.58cm3 y轴截面抵抗矩 Wy =1817.58cm3 y轴最大截面抵抗矩 Wymax=1817.58cm3 x轴回转半径 ix =22.06cm y轴回转半径 iy =22.06cm x轴截面面积矩 Sx =1168.16cm3 y轴截面面积矩 Sy =1168.16cm3 强度验算:底板混凝土132米方量 1848.2-(0.22+0.55)*0.5*4*2*132=

12、1441.64m3 底板混凝土每延米重 :(1441.64*2.5/132)*10000=273037.9N 跨径7.5米重:273037.9*7.5=2047784 N 取1.2倍安全系数2047784*1.2=2457341 N 承受在6根钢管上(按不利荷载底板处计算,底板宽11米,间距2.2米,故承受在6根钢管上)则每根钢管承受:2457341/6=409556.8 N =N/A=409556.8/11762=34.82N/mm2=210N/mm2,满足要求。 整体稳定及长细比计算: =L/r=430/22.06=19.5=150,满足要求。 =N/A=409556.8/(0.958*1

13、1762)=36.34N/mm2 =210N/mm2,满足要求。 5.3 40b工字钢验算 假设箱梁底部11米宽,布设双工焊接10组,工字钢20根,施工荷载主要由钢筋混凝土自重q1,模板自重q2,工字钢自重q3,施工荷载q4,碗扣支架自重q5,支架承受的总荷载为:q1+q2+q3+q4+q5=27.30*10+1.0+0.738+5.6+1.2=10.41T/=281.54KN/考虑1.2的安全系数,故总荷载取值为281.541.2=337.84KN/工字钢纵向布置形式为跨度7.5m。按简支梁计算,则最大弯矩为Mmax=qL2/8=337.847.5/8=2375.43knm,单根工字钢承受最

14、大弯矩(按荷载横向均匀分布计算,不考虑不均匀分布系数):M=Mmax/22=2375.43/22=107.97knm【M】=788.2knm,满足要求。挠度检算: 以简支梁模型检算,最大挠度为:f=5qL4 /(384EIx) =5337.847504/(3842.11062278020) =1.45L/400=7.5/400=1.87cm,满足要求(其中40b工字钢惯性矩Ix=22780cm4)剪力计算:工字钢允许剪刀Q允许=245.2KN支点处剪力为:Q实际=qL/2/22=(337.847.5)/2/20=63.34KN 小于允许值245.2KN,符合要求。 5.4 碗口支架验算 5.4

15、.1 墩柱位置的两侧横梁的实心位置支架布置计算: 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墩柱位置的两侧横梁的实心位置荷载如下: 单位面积上重量: 1.8112.5=4.5T 单位面积模板拖架重: 0.075T 单位面积施工活载取: 0.45T 全垂直荷载合计: 4.5+0.075+0.45=5.025T/m2 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搭设连续支撑架,受力检算如下: 通过以上计算得单位面积上最不利垂直均布荷载为5.025T/m2。 若脚手架单元尺寸为0.90.61.20m,步距为1.20m:则最不利荷载处单杆承重5.0250.90.6=2.72T,根据公路施工手册,横杆步距为1.2m时,每根立杆荷载设计为3.0T,此时安全

16、系数为3.0/2.72=1.1,安全系数偏小;若将脚手架单元尺寸改为0.60.61.2m,步距为1.2m:则最不利荷载处单杆承重5.0250.60.6=1.81T,根据公路施工手册,横杆步距为1.2m时,每根立杆荷载设计为3.0T,安全系数:3.0/1.81=1.66,满足要求;且根据相关文件,现浇梁体端部的杆件布设必须加密,加密范围为墩柱两侧各(L/5+1)m腹板及门架范围内,故在墩柱两端30/5+1=7m范围内的脚手架单元尺寸均为0.60.61.2m,步距为1.2m。 5.4.2 箱梁空心位置支架布置计算: 腹板下部分为实心段,腹板宽度0.5m,故其计算按照上述墩柱位置的两侧横梁的实心位置

17、计算结果进行布置,采用单元0.60.61.2m,步距为1.2m的尺寸,计算过程如上。 箱式空心位置计算: S实=0.41.81=0.72m2 G砼=0.7212.5=1.8T 换算为单位面积上重量: 1.8T/11=1.8T 单位面积模板拖架重: 0.075T 单位面积施工活载取: 0.45T 全垂直荷载合计: 1.8+0.45+0.075=2.325T/m2 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搭设连续支撑架,受力检算如下: 通过以上计算得单位面积垂直均布荷载为2.325T/m2。脚手架单元尺寸为0.60.91.20m,步距为1.20m,现最不利荷载处单杆承重2.3250.60.9=1.255T。根据公路施工手

18、册,横杆步距为1.2m时,每根立杆荷载设计为3.0T,安全系数为3.0/1.255=2.4,符合要求。 5.4.3 翼缘板位置支架布置计算: 根据施工设计图纸,翼缘板荷载如下: S实=0.351.81=0.63m2 G砼=0.6312.5=1.575T 换算为单位面积上重量: 1.575T/11=1.8T 单位面积模板拖架重: 0.075T 单位面积施工活载取: 0.45T 全垂直荷载合计: 1.575+0.45+0.075=2.1T/m2 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搭设连续支撑架,受力检算如下: 通过以上计算得单位面积垂直均布荷载为2.1T/m2。脚手架单元尺寸为0.61.21.20m,步距为1.20

19、m,现最不利荷载处单杆承重2.10.61.2=1.512T。根据公路施工手册,横杆步距为1.2m时,每根立杆荷载设计为3.0T,安全系数为3.0/1.512=1.98,符合要求。5.5 方木验算 5.5.1模板下次梁(1010cm方木)验算: 底模下支架立杆按照0.6cm0.6cm布置,横向次梁方木间距20cm,对于横向次梁方木的验算,取最不利位置墩柱位置的两侧横梁的实心位置处进行验算,计算跨径为0.6m,按简支梁受力考虑,验算如下: 强度检算用荷载PQ=1.2(1.825+0.75)+1.44.5=61.2Kpa 因为下木方间距为20cm,则有: q=PQ0.20=61.20.20 =12.

20、24kN/m 纵梁跨中弯矩:M=ql2/8=12.240.62/8=0.551KN.m 支点剪力:Q=ql/2=3.674KN 纵梁惯性距:I=10103/12=833.3cm4 截面面积距:S=(bh/2)h/4=(1010/2)10/4=125cm3 净截面抵抗距:Wj=(1/6)bh2=10102/6=166.7cm3 弯曲强度:w=M/Wj=0.551/166.7=3.31MPa = 14.5Mpa,满足要求。 剪切强度:=QS/(Ib)= 3.67410312510-6/(833.310-80.1)=0.56Mpa = 2Mpa,满足要求。 挠度:f max = 5qL4 / (38

21、4EI) = 512.241030.64/(38411109833.310-8)=0.225mm f = L/400=0.75mm,满足要求。 经检算,模板下次梁方木满足现浇梁受力要求。 5.5.2 顶托横梁1012cm方木验算: 腹板下支架立杆纵向间距为0.6m,横向间距为0.6m,为简化计算,按简支梁受力进行验算,实际为多跨连续梁受力,取计算跨径为0.6m,仅验算最不利荷载处底模腹板对应位置即可: 强度检算用荷载PQ=1.2(1.825+0.75)+1.44.5=61.2Kpa 因为腹板下方木间距为60cm,则有: q=PQ0.60=61.2 0.60 =36.72kN/m 纵梁跨中弯矩:

22、M=ql2/8=36.720.62/8=1.653KN.m 支点剪力:Q=ql/2=11.02KN 纵梁惯性距:I=10123/12=1440cm4 截面面积距:S=(1012/2)12/4=180cm3 净截面抵抗距:Wj=(1/6)bh2=10122/6=240cm3 弯曲强度:w=M/Wj=1.653/240=6.89MPa = 14.5Mpa,满足要求。剪切强度: =QS/(Ib)= 11.02103180103/(1440104100)=1.38 Mpa = 2Mpa,满足要求。 挠度: f max = 5qL4 / (384EI) = 536.721030.64/(38411109

23、144010-8) =0.391mm f = L/400=0.75mm,满足要求。 经检算,顶托横梁方木满足现浇梁受力要求。 5.5.3 立杆强度验算: 脚手管(483.5)立杆的横向间距为0.6m,纵向间距为0.6m,同样取1.8m腹板下的间距为0.6m0.6m立杆作为受力验算杆件, 483.5钢管每米3.84kg。钢管自重N钢管=(3m3.84+(3层(0.6m+0.6m) 3.84) 10N/kg=0.26KN(支架钢管按照最高处13m计算),则有PQ=61.2kN /m2对于脚手管(483.5),据规范可知: i 截面回转半径, i = 1.578 cm 钢材的强度极限值, =215M

24、Pa A 立杆的截面面积, A=4.89cm2 由于横杆步距为1.2m,长细比为=L/i = 120 / 1.578 = 76 查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步距为1.2米时每根立杆设计荷载N=33.1KN 由长细比查表可查得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0.7382 ,则有: Nmax = PQA+N钢管1.2=61.20.60.6+0.261.2=22.344kN 可见 N N,抗压强度满足要求。 5.5.4支架稳定性验算 压杆稳定性计算 因各断面支架步距不一致,验算时按该断面最大步距和最大受力进行验算。钢管外径48mm、壁厚3.5mm,查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表13-4得知:I=1.215105mm4、A= 4

25、.89102mm2 r=(I/A)0.5=1.573cm =L/r=120/1.573=76.29查路桥施工计算手册附表3-26钢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表,得=0.751 N/A=22.344103/(0.751489)=60.84N/mm2=215 N/mm2(钢材的强度极限值)满足要求。 此处施工位置偶有大风,按照建筑施工脚手架使用手册附表15-2-1中取风力等级八级,则风压为0.26kN/m2,支架高度取3m,梁总长度为90m,宽度为16m,梁高度为1.8m,则风荷载为F风=0.26(901.8+9030.16)=53.35KN,风荷载产生的偏心力矩为M风=53.35(3+1.8)/2=

26、128.04KNm。 当支架及模板施工完毕时,为风荷载作用最不利情况,支架及模板的重力为G重=1.13/(1.20.9)9016+0.759016=2587KN。其抵抗力矩为M重=258716/2=20696KNm。 很明显,风荷载产生的力矩远远小于支架及模板自重的抵抗力矩,因此支架的整体稳定性满足要求。六、上部构造现浇施工工艺流程 底模铺设-砂预压-钢筋绑扎、预应力管道安装和穿预应力钢束-侧模板和内模安装-第一次浇筑混凝土-绑扎顶板钢筋-第二次浇筑混凝土-张拉养护混凝土。6.1底模铺设 底模、侧模采用厚度为15mm的优质覆膜竹胶板。安装时,要严格控制其平整度、拼缝及错台现象,并注意检查两块模

27、板间拼缝是否紧密(相邻两块模板间粘贴宽1cm双面胶),底模接缝处及侧模支架是否落到横向方木上,为防止漏浆,模板接缝处用双面胶粘帖。安装模板前必须进行整架检验和验收,检验主要内容: 基础是否有不均匀沉降。 立杆垫层与基础面是否接触良好,有无松动或脱离情况。 检验全部接点的上碗扣是否锁紧。 整架垂直度和横杆水平度是否达到相应要求。 复合荷载是否超过规定。 6.2预压施工 6.2.1预压方法 在底模安装完毕后,进行预压试验。预压材料:采用中粗砂或细砂作为预压材料,预压荷载为: (1.2倍梁体混凝土荷载+1.2倍的模板体系荷载+1.4倍的震动荷载+1.4倍的人员机械荷载),预压应逐孔进行,预压荷载分两

28、次进行,第1次均载预压,第2次按箱梁设计重量分布情况进行局部加载预压。加载时要尽量符合浇筑混凝土的状态,每级加载进行监测,并做详细记录。加载量要根据实际荷载加载,腹板、横梁处由于荷载较大,可选择局部加载。每级加载后,应先停止下一级加载,并应隔12个小时,每2个小时观测一次,12小时连续观测沉降量平均值不超过2mm,方可进行下一级加载。按此步骤,直至第三次加载完毕。等沉降稳定后,确定预压时间以各检测点最初连续24小时支架沉降量的观测平均值不大于1mm或各检测点最初72小时的沉降量平均值不大于5mm以判定支架预压合格,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可进行卸载。纵向加载时,宜从跨中向支点处加载;横向加载时,应从

29、中间向两侧加载,纵横向间隔1m均匀布置,加载或卸载均由人工配合吊车进行。具体方法为:根据荷载计算,1级加载预压现浇梁横向布置10袋砂袋(每袋砂1.6T),纵向紧密布置,均匀布置两层。2级加载预压在现浇梁横梁,腹板位置再加一层沙袋。 6.2.2预压监测观测杆每个观测断面布置5根,在观测断面内对称布置。布设好观测杆后,按加载及卸载步骤分别测量各级荷载下的监测点沉降量,并在卸载后全面测量各监测点的回弹量。沉降观测过程中,每一次观测均找测量监理工程师抽检,并将观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同意。支架安装完成,荷载加载前对各观测点进行观测,测点标高为H0。第一次加载完成,对各观测点进行观测,记录标高为H1,观

30、测必须全过程进行,若发现变形量异常立即停止加载进行应急处理,查找原因处理后才能继续进行。第二次加载完成,对各观测点进行观测,记录标高为H2,观测必须全过程进行,若发现变形量异常立即停止加载进行应急处理,查找原因处理后才能继续进行。持荷观测持荷观测是支架“加载预压”的最重要一环,加载完成后应持荷观测24h,并做好记录,测点标高H3,通过持荷测量可推算出支架模板荷载作用下的总变形量。在观测过程中,若发现异常应及时上报,进行紧急疏散处理。卸载完成观测卸载完成后,对各观测点进行测量、记录各测点标高H4,通过卸载测量可推算出支架模板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量与残余变形量。6.2.3数据分析整理测量人员用专用

31、表格对每次测量数据进行详细记录,根据现场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整理、修正,得出系统变形量。根据测量出各测量点标高值,计算出各观测点的变形如下:(1)永久变形(即非弹性变形)1=H0-H4。通过试压后,可认为支架、模板、方木等的非弹性变形已经消除。(2)弹性变形2=H4-H3。根据该弹性变形值,在底模上设置预拱度2,以使支架变形后梁体线型满足设计要求。(3)根据H1、H2的差值,可以大体看出持续荷载对支架变形的影响程度。观测必须全过程进行,若发现变形量异常立即停止下一步工作并作应急处理,查找原因处理后才能继续进行。6.2.4调整底模标高对于已进行预压区段,卸载完成后记录好观测值,整理出预压沉

32、降结果,根据该弹性变形值,在底模上设置预拱度2,以使支架变形后梁体线型满足设计要求,预拱度按二次抛物线线形通过调整碗扣支架顶托的标高进行设置。调整底模标高公式为:底模顶面标高=梁底设计标高+2的平均值。调整标高后即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6.2.5卸载 沉降量稳定后,即可测出所有点的标高,然后分层卸载。全部卸载完成后,测量各点的标高,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已经消除,计算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量,以便确定模板准确的立模高度。 在预压结束,模板调整完成后,再次检查支架和模板的扣件和螺丝是否牢固。地基是否下陷,脚手架是否有明显变形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根据预压得出的单性变形量,调出底模的预拱度。根据预压

33、施工全过程采集的数据整理出每孔梁的预压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6.3底板和腹板钢筋、钢绞线施工 将模板上的杂物彻底清理干净,然后绑扎钢筋、安装预应力管道、穿钢绞线、调整坐标及安装排气孔。6.3.1 绑扎底板和腹板钢筋 a、为减少支架上的钢筋绑扎工作量,钢筋预先在钢筋加工厂或桥梁工地制成平面或立体骨架,制作钢筋骨架时,须焊扎牢固,以防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变形,加工场应设雨蓬,防止钢筋锈蚀。 b、钢筋在加工厂加工好后,用汽车吊吊至底模上进行绑扎及进一步焊接,整个骨架要保证牢固、尺寸准确,施工过程中要防止因受外力而产生变形。 c、钢筋若与波纹管或预埋件有抵触时,可适当移动钢

34、筋位置,钢筋绑扎时,注意支座、护栏和伸缩缝等预埋件的预埋。 d、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在钢筋骨架与模板间交错放置适当数量的塑料垫块,骨架侧面的垫块应绑扎牢固,防止垫块脱落或旋转保护层厚度无法保证。 e、钢筋绑扎时,箱梁顶板、底板的上、下层钢筋及腹板的内、外层的钢筋之间采用12的短螺纹钢(两端弯成90弯钩)固定绑扎成整体。 f、钢筋骨架的尺寸准确,整体牢固。 6.3.2 安装预应力管道 a、钢束采用的坐标系为:以箱梁梁底线为坐标的X轴,以路线前进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以过桥台顶梁端线或桥墩中心线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为Y轴,垂直于箱梁底板向上为Y轴正方向,由于桥梁平面为曲线,则此坐标系为曲线坐标系

35、。钢束竖弯时以墩顶或梁端处各曲线参数向跨中控制放样。 b、预应力管道采用铁皮波纹管,在充分熟悉图纸预应力钢束坐标的基础上,严格按坐标用架立筋定位,特别强调拐点处一定要准确,形状圆滑,线形顺畅。 6.3.3 穿钢绞线束 a、严格按图纸要求尺寸下料,留足工作长度,切断要用切割机,严禁使用气割,钢绞线束应进行编号,梳理顺直。 b、编束时,每隔1.0-1.5m绑扎一道铁丝,所有铁丝搭接应顺一方向,铁丝扣要打入钢束间隙中,防止穿束时刮破波纹管。下完料且绑扎好的钢绞线束应编号挂牌码放,码放时必须离开地面,保持干燥,并用彩条布进行遮盖。 c、钢绞线束要用扎丝绑扎牢固,严禁互相缠绞和“骑马”现象。 d、穿束时

36、采用人工单根推送的方式。 6.3.4 安装排气孔 a、穿束后,要认真检查波纹管是否出现漏洞,发现后及时用胶带贴好。锚垫板、连接器和螺旋筋就位后,波纹管接头用胶带缠紧,避免漏浆。 b、锚垫板、连接器位置和角度必须准确,严禁出现偏转现象。 c、为保证压浆密实及一次顺利进行,每孔道最高点留出几道排气孔,排气孔与波纹管结合处要帖好胶带,严禁漏浆。6.4立内模 底板、梁肋钢筋及波纹管定位完成,并经自检和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安装内模,内模采用竹胶板和木模相结合的方式,用48钢管及1010cm方木作内模骨架,钢管下部插入固定于底板主筋的支撑筋上,该筋顶部以下5cm用12钢筋焊十型字筋,在箱梁每室0.25L

37、的顶板处设置80cm(纵向)*60cm(横向)天窗1个,内模立好后,检查其拼缝、平整度和错台。6.5安装内模顶板、绑扎顶板钢筋及预埋筋 绑扎顶板钢筋时注意护栏钢筋、伸缩缝、泄水孔及通讯电缆等预埋件的预埋,并注意为下道工序的施工预埋钢筋、构件或留孔槽,并确保其位置的准确。钢筋绑扎完毕,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准备混凝土的浇筑。6.6混凝土运输及浇筑 浇筑砼前,再次对模板支架全面检查木楔如有松动现象必须全部打紧,特别当采用过预压措施后,支架将有回弹现象,应特别注意波纹管、锚垫板位置准确和定位要牢固性,同时要注意预埋件、预埋筋的埋设,尤其是伸缩缝锚固筋支座钢板、防撞墙底座钢筋、通风漏水孔洞等。 砼在

38、拌和站集中拌和,砼拌制时严格按施工配合比进行,用砼搅拌运输车运送砼,砼输送泵浇筑。为保证预应力钢束在梁体砼浇筑后能在管道内自由抽动,浇筑砼过程中用人工或机械来回抽拔几次。预应力钢绞线伸出梁外部分,在浇筑砼时用塑料布或彩条布包裹,为保证锚固端锚具不受砼浇筑的损坏,浇筑时要离开锚具一定距离,然后用振捣棒将砼赶至锚固端锚具周围。砼浇筑采用一次浇筑成型。浇筑顺序:底板-腹板-顶板-翼板。翼缘板部分浇筑时,对称均匀浇筑, 防止内模因受力不均匀而偏移;再浇筑底板的混凝土,在振捣底板与腹板相衔接处时要注意,防止腹板内的混凝土坍出过多,待底板浇筑完成后,再浇筑腹板内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在初凝后凿毛,用水枪将已

39、浇混凝土表面冲洗干净。顶板混凝土时要控制好顶面标高,标高控制时采用钢筋沿纵桥向设置三道桥面标高线,顶板要横桥向拉毛,以便于桥面铺装混凝土的结合质量。 混凝土振捣时,要注意避免碰到波纹管、锚垫板,钢筋分布较密的位置,用直径3cm的振捣棒或插杆插入振捣,确保该处混凝土密实。波纹管排气孔要固定牢固(排气孔用软塑料管制成),内衬钢筋固定在腹板钢筋上,。 砼浇注筑要点:砼浇筑时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包括掺加的外加剂)在砼拌和站统一拌制;每孔砼浇筑顺序为:箱梁砼浇筑从支架沉降大的部位向沉降小的部位浇筑,即纵向应从跨中向支点位置浇筑,横向应由腹板向底板中部浇筑,砼浇筑时落差在1.0-1.5m之间,分层渐

40、进浇筑,分层厚度30cm,分层间隔时间以砼初凝时间控制,砼浇注应一次连续性浇筑完成,中间不停顿。振捣时使用插入时振捣器兼人工插杆配合振捣方式,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离开侧模5-10cm的距离,与底模保持5cm的距离,上层浇筑时,插入下层5-10cm;腹板与底板连接处的E角,预应力筋锚固端及其他钢筋密集部位严格控制振捣棒插入位置,避免振偏预留管道、锚具、预埋件,同时应用人工加强该处的振捣。并派专人全过程跟踪检查模板、管道、锚固端钢垫板等,以保证其位置及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时,质检工程师要做到全过程旁站。6.7砼的养护a、砼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

41、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对炎热天气浇筑的桥面大面积外露的砼,在浇筑完成后立即加设棚罩,待收浆后予以覆盖和洒水养生,但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桥面砼。b、梁体砼的养护要及时到位,注意在中午太阳直射的情况下,避免用较凉的水直接浇在砼表面上,以免温差过大,造成收缩裂缝,较好的方法是用桶等容器贮水一段时间使水温与气温相差不大或用砼养护膜等先进的砼养护手段与方法。 c、砼养护用水与拌和用水相同。 d、砼的洒水养护期间一般为7天,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砼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准。6.8张拉、压浆施工 6.8.1 张拉设备的选择 a、千斤顶需用张拉力 NK=NaK 其中:N每根钢绞线的根数; A每根钢绞线的计算面

42、积; K控制应力,施工时NK按100%K进行张拉。 为保证张拉钢束安全可靠,选用张拉机具的吨位数等于钢绞线张拉力的1.5倍 b、张拉机具的吨位数及型号的确定:Q=1.5NK/10000,根据计算值选择合适型号的千斤顶。 c、压力表的选用 首先查出所用千斤顶的张拉油缸面积AU,为保证压力表使用安全和不宜损坏,实际压力表最大读数选用1.5PU。实际压力表读数为PU =1.5PU=1.5NK/AK。 6.8.2 理论伸长值: a、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力为:P=P1-e-(kx+)/(kx+) 式中: P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力(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

43、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预应力钢绞线与孔道的摩擦系数。 b、理论伸长值(从固定端至张拉端) L=PL/AEg式中: Eg-本批钢绞线的弹性模量(N/mm2 ) P-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应力(N) L-钢绞线的计算长度(m) A-钢绞线的截面面积(mm2) 6.8.3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前,应先调整到初应力0(为张拉控制应力的10%-25%左右),再开始张拉和测量伸长值。实际伸长值除测量的伸长值外,应加上初应力的推算伸长值。 实际伸长值L为:L=L1+L2 其中:L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cm) L2初应力时的推算伸长值(cm),可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推算。 6.8.4 张拉顺序 腹板束顶板束底板束,先长后短,横桥向对称张拉 6.8.5 张拉控制要点 a、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且龄期不少于7天时进行张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