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04471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5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培训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和治疗原则,EB病毒(Epstain-Barr Virus, EBV)是一双链DNA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亚科,人感染EBV后建立终身潜伏感染,人群感染率超过90%。EBV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病毒,与鼻咽癌、淋巴瘤、胃癌、移植后淋巴增殖症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显示全世界受EBV相关肿瘤影响的人口达到1%。在儿童,非肿瘤性EBV感染疾病主要包括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M),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

2、rr virus infection,CAEBV),EBV 相关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pstein-Barrviurs-related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syndrome, EBV-HLH),后两种疾病是较为严重的EBV感染相关疾病,预后不良。,2,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和治疗原则EB病毒(Epsta,一、EBV概述,EBV(Epstein Barr yirus, EBV)为疱疹病毒科, 亚科,是一种嗜人类淋巴细胞的疱疹病毒,1964年由Epstein、Barr等首次在非洲儿童的恶性淋巴瘤组织培养中

3、发现。EBV在正常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通,约90%以上的成人血清EBV抗体阳性。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35岁时,80.7-100%儿童血清EBV阳性转化;在10岁时,100%的儿童血清EBV阳性转化。EBV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也可经输血传染。原发EBV感染时,EBV先是在口咽部上皮细胞内增殖,然后感染附近的B淋巴细胞,受到感染的B淋巴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可以造成全身性感染。EBV原发感染后,大多数无临床症状,尤其是6岁以下幼儿大多表现为隐性或轻型发病,但在儿童期、青春期和青年期 ,约50%的原发性感染均表现为IM。一旦感染,EBV在人体B细胞建立潜伏感染,EBV只表达潜伏抗原(包括EB

4、NA-1、EBNA-2、EBNA-3A、EBNA-3B、EBNA-3C、EBNA-LP、LMP-1、LMP-2及EBER),受感染者将成为终身带毒者;在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和某些因素触发下,潜伏的EBV可以被再激活,引起病毒复制及临床疾病。,3,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一、EBV概述EBV(Epstein Barr yirus,二、EB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EBV特异性抗体检测:原发性EBV感染过程中首先产生针对衣壳抗原(capsid antigen, CA)IgG和IgM(抗CA-IgG/IgM);在急性感染的晚期,抗早期抗原(eary angtigen, EA)抗体出现;在恢复期晚期

5、,抗核抗原(nuclear antigen, NA)抗体产生。抗CA-IgG和抗NA-IgG可持续终身。抗EBV-CA-IgM抗体阳性一直是EBV相关性IM的诊断依据。但是,EBV感染的血清反应复杂多样,有的病例抗EBV-CA-IgM产生延迟、有的持续缺失或长时间存在,这给EBV-IM的确诊带来一定难度。机体在受到病原体入侵时首先产生低亲合力抗体,随着感染的继续和进展,抗体亲合力升高。因此,低亲合力抗体的检出提示原发性急性感染。有研究报道,90以上的原发性急性EBV感染病人在临床症状出现10天内可检测到抗EBV-CA-IgG低亲合力抗体;在病程30大后,仍有50的病人可以检测到抗EBV-CA-

6、IgG低亲合力抗体。结合抗EBV-NA-IgG阴性和抗EBV-CA-IgG抗体为低亲合力抗体其诊断原发性EBV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00。,4,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二、EB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EBV特异性抗体检测:原发性E,在CAEBV患者,血清EBV抗体反应异常。1988年Straus提出的CAEBV诊断标准中,抗VCA-IgGl:5120,抗EA-IgG1:640或EBNA-IgG1:2(阴性)。现有研究显示,许多CAEBV腐例,血清EBV抗体不能达到上述标准,2005年Okano等提出CAEBV患者抗EBV抗体滴度升高为,抗VCA-IgGl:640和抗EA-IgG1:16

7、0,同时抗VCA-IgA和(或)EA-IgA阳性。EBV-HLH可以发生在原发性EBV感染时期和既往EBV感染再激活时期,因此,EBV-HLH患者血清中EBV抗体反应呈多种反应类型,要结合病史具体分析。Imashuku报道94例EBV-HLH患者,60例患者血清EBV抗体呈VCA-IgM阴性的既往EBV感染,34例患者为VCA-IgMEADR-IgG阳性的原发感染和既往EBV感染再激活。嗜异凝集抗体试验:也称“Monospot”试验。在EBV还未确定为IM的病因之前,1932年引入临床实践诊断IM。当时发现IM患者的血清或血浆可以凝集马或绵羊的红细胞。该抗体在病程第12周出现,持续约6个月。在

8、青少年原发性EBV感染中其阳性率可达80-90,约10的青少年缺乏对嗜异性抗体的阳性反应。小于5岁者,很可能阴性。有报道称50的4岁以下EBV感染IM患者该试验可为阴性。,5,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在CAEBV患者,血清EBV抗体反应异常。1988年Stra,EBV载量检测可以鉴别EBV健康携带者的低水平复制与EBV相关疾病患者高水平活动性感染。活动性EBV感染或EBV相关肿瘤患者血清或血浆中常有高水平的EBV-DNA载量,而EBV健康携带者血淋巴细胞内可能存在低水平的EBV-DNA载量,其血清或血浆中检测不到EBV-DNA。EBV载量检测有多种方法,Real-time PCR是目前

9、最主要的监测EBV载量的方法,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同的EBV疾病进行Real-time PCR检测时,需要的标本不同。IM患者不推荐进行EBV载量检测。IM患者外周血中EBV载量在2周内达到峰值,随后很快下降,病程22天后,所有EBV-IM血清中均检测不到EBV核酸8。CAEBV患者外周血中EBV载量较潜伏感染个体明显升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血浆血清均被用来检测EBV载量,但PBMC中EBV-DNA水平有助于CAEBV的诊断。绝大多数CAEBV患者PBMC中EBV-DNA水平高于102.5拷贝g DNA,而部分CAEBV患者血浆血清中EBV-DNA检测阴性。CAEBV患者血浆

10、血清中EBV-DNA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EBV-HLH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血浆血清均含有很高的EBV-DNA载量,而且监测EBV-HLH患者血清中EBV-DNA载量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EBV病毒载量检测:,6,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EBV载量检测可以鉴别EBV健康携带者的低水平复制与EBV相,EBV潜伏感染的细胞含有火量的EBERlEBER2(EBERS)转录子,其主要功能是抑制干扰素介导的抗病毒效应和凋亡。该转录子不翻译成蛋白质,每个EBV潜伏感染的细胞含有大约106拷贝EBERS,被认为EBV潜伏感染的最好标志物因此,原位杂交检测肿瘤细胞中EBERS是诊

11、断肿瘤是否EBV相关的金标准。,EBERS原位杂交试验:,7,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EBV潜伏感染的细胞含有火量的EBERlEBER2(EBE,三、儿童EBV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8,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三、儿童EBV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8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培训课件,西方发达国家应用较多的是1975年Hoaglands提出的标准:(1)临床三联征:发热、咽峡炎、淋巴结病;(2)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50和异型淋巴细胞比例10;(3)血清嗜异凝集抗体阳性。上述标准的适应人群是1030岁的IM病例。我国IM发病的高峰年龄在学龄前和学龄儿童,其血

12、清嗜异凝集抗体常常阴性,而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10的病例在学龄前儿童IM中只有41.8因此,下列诊断标准更适合在我国儿科临床中应用:(1)下列临床症状中的3项: 发热、咽峡炎、颈淋巴结大、肝脏肿大、脾脏肿(2)下列3条实验室检查中任一项:抗EBV-CA-IgM和抗EBV-CA-IgG抗体阳性,且抗EBV-NA-IgG阴性;抗EBV-CA-IgM阴性,但抗EBV-CA-IgG抗体阳性,且为低亲合力抗体。嗜异凝集抗体阳性。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10。同时满足以上2条者可以诊断为EBV-IM。,诊断指南:,10,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西方发达国家应用较多的是1975年Hoaglands提

13、出的,EBV-IM多数预后良好,以对症治疗为主。(1)休息。急性期应注意休息,如肝功能损害明显应卧床休息,并按病毒性肝炎治疗。(2)在疾病早期,可以考虑使用如下抗病毒药物: 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泛昔洛韦。此类药物通过抑制病毒多聚酶,终止DNA链的延伸。 干扰素。在细胞表面与特殊的受体结合,诱导细胞产生一种抗病毒蛋白(AVP),选择性地阻断宿主细胞。mRNA的传递和蛋白合成,使病毒不能复制。(3)抗生素的使用:如合并细菌感染,可使用敏感抗生素,但忌用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以免引起皮疹,加重病情。,治疗原则:,11,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EBV-IM多数预后良好,以对症治疗为主。治疗原则:

14、11儿童,(4)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重型患者发生咽喉严重病变或水肿者,有神经系统并发症及心肌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并发症时,短疗程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明显减轻症状。(5)防治脾破裂:避免任何可能挤压或撞击脾脏的动作。 限制或避免运动,由于IM脾脏的病理改变恢复很慢,因此,IM患儿尤其青少年应在症状改善后23个月甚至6个月才能剧烈运动。 进行腹部体格检查时动作要轻柔。 注意处理便秘。 IM患儿应尽量少用阿斯匹林降温,因其可能诱发脾破裂及血小极减少。,治疗原则:,12,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治疗原则:12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13

15、,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13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原发感染后EBV进入潜伏感染状态,机体保持健康或亚临床状态。少数无明显免疫缺陷的个体,原发EBV感染后病毒持续活动性复制、不进入潜伏感染状态,或处于潜伏感染状态下的EBV可再次激活并且大量复制、机体再次进入病理状态,表现为IM症状持续存在或退而复现,伴发多脏器损害或间质性肺炎、视网膜眼炎等严重并发症,称为CAEBV。CAEBV预后较差,部分最后并发淋巴瘤。北京儿童医院曾报道53例儿童慢性活动性EBV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随访的42例患者中,26.2(11/42)在发病后7个月至3年内死亡。,慢性活动性

16、EBV感染(CAEBV),14,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原发感染后EBV进入潜伏感染状态,机体保持健康或亚临床,CAEBV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发热、肝脏肿大、脾脏肿大、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症、贫血、淋巴结病、蚊虫过敏、皮疹、皮肤牛痘样水疱、腹泻及视网膜炎。病程中可出现严重的合并症,包括HLH、恶性淋巴瘤、DIC、肝功能衰竭、消化道溃疡或穿孔、冠状动脉瘤、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心肌炎、间质性肺炎及白血病。,CAEBV临床特点:,15,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CAEBV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15儿童EB病毒感染疾,诊断CAEBV可参考如下标准:1、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传染性

17、单核细胞增多症类似症状和体征:一段来说,下述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方可诊断CAEBV,包括发烧、持续性肝功能损害、多发性淋巴结病、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视网膜炎、间质性肺炎、牛痘样水疱及蚊虫过敏等,2、EBV病感染及引起组织病理损害的证据:下述标准l条即可诊断CAEBV: 血清EBV抗体滴度异常增高,包括抗VCA-IgGl:640或抗EA-IgGl:160,VCA/EA-IgA阳性:在感染的组织或外周血中检测出EBER-l阳性细胞;外周血PBMC中EBV-DNA水平高于102.5拷贝/g DNA,受累组织中EBV-EBERS原位杂交或EBV-LMPl免疫组化染色阳性:Southern杂交在组织或

18、外周血中检测出EBV-DNA:3、排除目前已知疾病所致的上述临床表现。,诊断指南:,16,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诊断CAEBV可参考如下标准:诊断指南:16儿童EB病毒感染,目前缺乏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依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或采用综合治疗方案。(1)免疫治疗及化疗:(2)造血干细胞移植:(3)抗病毒治疗,往往无效,可试用更昔洛韦、阿糖腺苷;(4)干扰素和细胞因子。可用或干扰素和白介素2等制剂。,治疗原则:,17,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目前缺乏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依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或,EBV相关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EBv-HLH),18,儿童EB病毒感

19、染疾病的诊断指南,EBV相关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EBv-HLH)18儿童E,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vtosis, HLH)是以发热、肝脾肿大、血细胞减低、高甘油三脂及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威胁患儿生命的过度炎症反应性疾病。本病曾经的5年生存率仅22,近年免疫化疗的采用已使该病3年生存率上升至60。HLH分为两种类型:遗传性HLH和继发HLH。遗传性HLH又包括:1)原发HLH又称家族性HLH(familial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FHL),通常发生在婴幼

20、儿:2)先天免疫缺陷病相关的HLH,包括X连锁淋巴组织增殖综合征、CMdiak-Higashi综合征、格里塞利综合征2型等。继发性HLH是指继发于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疾病等多种疾病。EBV-HLH是EBV感染诱发的一类HLH,是继发性HLH中最重要的类型,多见于日本及中国等亚洲人群,其发病机制为EBV感染的CTL细胞和NK细胞去功能化,变成大颗粒淋巴细胞(LGLs)并异常增生,产生高细胞因子血症及巨噬细胞活化,从而造成广泛的组织损伤。部分病人存在基因突变目前证实的相关基因有PRFl、SH2D1A、UNCl3D和STXll等。若证实有相关基因突变,则诊断为家族性HLH。,EBV相关噬血淋巴组织细

21、胞增多症(EBv-HLH),19,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EBV-HLH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持续性发热,以高热为主,有肝脾淋巴结肿大、黄疸、肝功异常、水肿、胸腔积液、腹水、血细胞减少、凝血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惊厥,昏迷及脑病的表现,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出血。 NK细胞淋巴瘤合并EBV-HLH时有对蚊虫过敏史,表现为被蚊子叮咬后持续数天的发烧,皮肤红斑及随后的水痘和溃疡形成, 鼻腔淋巴瘤则表现为鼻塞、哐下肿胀等。,1.1、临床特点:,20,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EBV-HLH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持续性发热,以高热为主,有,EBV-

22、HLH的诊断包括HLH的诊断和EBV感染两个方面。(1)HLH诊断标准:依据HLH-2004方案,以下8条有5条符合即可诊断HLH: 发烧; 脾脏增大; 外周血至少两系减少,血红蛋白90g/L,血小板100109/L,中性粒细胞110109/L; 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骨髓、脾脏或淋巴结中有噬血现象; NK细胞活力降低或缺乏; 血清铁蛋白500mg/L 可溶性CD25(SIL-2R)2400U/ml。(2)EBV感染的证据:下列二条之一, 血清学抗体检测提示原发性急性EBV感染或活动性感染; 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PCR、原位杂交和Southern杂交从患者血清、骨髓、淋巴结等受累

23、组织检测EBV阳性。,1.2、诊断指南:,21,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EBV-HLH的诊断包括HLH的诊断和EBV感染两个方面。1,EBV-HLH预后不好,病死率高,且发病年龄越小,预后越差。除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外,主要有化学免疫治疗和骨髓移植治疗。(1)化学免疫疗法:自HLH-94治疗方案应用以来,病人的预后获得很大改善。最新的化学免疫治疗方案是国际组织细胞病协会在HLH-94方案基础上修订而成的HLH-04方案。该方案包括足叶乙甙(etoposide,VP-16)、地塞米松、氨甲喋呤环孢霉素A等,分为初始治疗及巩固治疗两个阶段,总治疗时间为40周。(2)骨髓移植治疗:对于发生于家族性HLH、X性连锁淋巴组织增生症和慢性活动性EBV感染的EBV-HLH,以及难治性病例,需要进行骨髓移植治疗。(3)抗EBV特异性治疗:阿昔洛韦等抗EBV特异性治疗对EBV-HLH无效。,1.3、治疗原则:,22,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EBV-HLH预后不好,病死率高,且发病年龄越小,预后越差。,THE END,23,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THE END 23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