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一第4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共17张)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0758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32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一第4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共17张)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一第4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共17张)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一第4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共17张)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一第4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共17张)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一第4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共17张)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一第4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共17张)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一第4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共17张)课件.ppt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复习导入: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天崩地解”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以理学为正统思想的明王朝灭亡了,(明末清初的士大夫看来是亡国)。而兴起于东北边陲的蛮夷之族入主中原,(士大夫看来是摧残文明,是“亡天下” )。亡国之痛,败家之仇,使士大夫认真反思明亡教训,如何才能重建儒家秩序。那么让我们首先穿越历史时空,来感知他们为何要反思。(一)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时空,感知他们反思重建儒家秩序的背景。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士大夫们反思重建儒家秩序的背景。,吴必中一边赶路一边还不忘死记硬背四书五经,把要考的文章死死的记住。终于来到北京,他看到大街上很是热闹,大街两

2、边都是做买卖的。最吸引他的是地上摆卖的西洋玩意,他实在爱不释手,于是买了一个望远镜。来到客栈,他看到有很多像他那样的考生,有的在高声谈论科举考试,有的埋头苦读,他也不甘落后,吃完饭早早地回房看书。,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因循守旧,束缚思想,商品经济发展,使工商业阶层队伍壮大,西方文化传入,开阔人们眼界,(二)我们继续穿越历史时空探寻他们的“救世”良方: 视角一:哲学反思材料一:万物皆生于两,理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李贽材料二: 今之清谈孔孟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顾炎武日知录卷七材料三:“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王夫之,问

3、题:根据材料一、二、三,归纳他们的思想主张,关于“经世致用”的用学说,辞海的解释为:明清之际主张学问有益于国家的学术思潮。由此可以给经世致用下一个定义: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 为什么会在明清之际出现“经世致用”的思潮呢? 理学空谈“义理”之风盛行; 明清之际,复杂的社会形势; 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反思与创新;,继续穿越探寻他们的“救世”良方: 视角二:政治反思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四段材料,回答问题 1.士大夫们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怎样的批判?针对君主专制,他们又开出了怎样的“救世”良方? 2.据此概括在政治主张方面三人思想有何异同?,材料一

4、: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 安望其致太平而延国命乎 ? 顾炎武日知录卷九 岂必恃一人之耳目以弱天下而听其靡哉! 王夫之船山遗书第2册尚书引义材料二 :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之原臣、学校,材料三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弃置)矣。摘自顾炎武日知录卷六、九 材料四 以乏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王夫之读

5、通鉴论,我们接着穿越探寻他们的“救世”良方 视角三:经济反思 【财计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大贾富民, 国之司命。 王夫之黄书大正六 问题:黄宗羲和王夫之提出了怎样的经济主张?这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有着怎样的联系?,(合作探究):请同学们 根据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讨论你如何看待明末清初思想家们的思想?可以就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证 材料一: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顾炎武 材料二:乾隆对明末具有突破性思维的文人和著作极为厌恶,成为禁书运动中的重点对象明夷待访录虽然没有出现在禁毁目录里,但黄宗羲其他的书被禁,

6、明夷待访录便一直沉潜,直到1839年才有了第一次重印本。 庄秋水乾隆禁书禁掉了什么,晚风轻拂?惊涛骇浪?回到现实,今天的我们该如何看待他们的思想?,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材料三:“在三十年前,我们当学生时代,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明夷待访录)的影响最早而最深。”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材料四: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明末清初思想家的思想与儒

7、学的关系:材料一:明夷待访录之最高原理出于孟子之贵民与礼运之天下为公,其立言亦悉依孟子。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材料二: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宋代)士大夫社会中渐渐萌出觉到他们应该担负着天下的重任。 钱穆国史大纲问题: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思考,三人的这些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彻底颠覆么?,教材精讲:明末清初思想家们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与发展分别体现在哪?批判: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反对将儒学作为强化君主专制的思想工具; 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天命观),反对“天命”,“神道”,“道统”对历史的主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反对帝王把天下作为个人的私产。继承:孔孟的

8、“民本”思想(朴素民主); 理学中仁者的境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发展:朴素的民主思想(“众治”);批判君主专制;强调经世致用(国计民生);倡导法治,反对人治(建立“天下之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今天的我们,时代在召唤,主题升华,做一个有合理欲望的人, 不要存理灭欲做一个有民主意识的人, 不要独裁专制做一个能个性解放的人, 不要思想禁锢做一个能经世致用的人, 不要虚论心性做一个能实干兴邦的人, 不要空谈误国。,感悟高考:1.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才,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骇,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 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2.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课后作业:归纳总结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并探寻其演变的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