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翻译史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2486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7.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翻译史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中西翻译史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中西翻译史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中西翻译史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中西翻译史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翻译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翻译史ppt课件.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西翻译史,1 宗教典籍的翻译拉开了中西翻译史的帷幕2 文学翻译丰富、深化了对翻译的认识3 非文学翻译带来了翻译职业化时代,一、西方翻译史的阶段,视角、标准不同,所得的划分也不同。西方翻译的起点:公元前285至前249年,七十二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的圣经旧约,from Hebrew into Greek 罗马文学家安德罗尼柯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 (Homers Odyssey from Greek into Latin)。,宗教,是在人类认识世界的漫长过程中,随着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产生的。宗教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的思维能力提高到了一定水平,能够抽象地思考复杂的问题。为

2、了吸纳更多的信众,必然进行跨民族、跨国家、跨语言的传播。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都是从各自的发源地向外传播开来,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其依靠的手段,大都凭借翻译。,圣经的翻译,从公元前250年,70多个学者齐集埃及亚历山大港,历经数十年翻译成七十子希腊文本(Septuagint)算起,一直至今,已经有近2300的历史了。圣经已被译成2千多种语言,是世界上印量最大,发行最广,翻译语种最多的书籍。西方文明深深根植于圣经,其价值观、政治、法律,文学、经济,无不带上其烙印。,圣经的翻译,佛经的翻译,佛经翻译始于汉哀帝元寿元年,即公元前2年开始的浮屠经的翻译。兴于两晋,盛于隋唐,衰于宋代,前

3、后约1,100年。佛经翻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翻译活动,是我国翻译史上第一个重要的时期。佛教已经中国化,佛经成熟于唐。虽然今天佛经翻译的使命已经告终,但佛教国际化的趋势仍在发展,特别是在东亚与东南亚,佛经翻译将有可能再次形成高潮。,圣经的翻译,从公元前250年,70多个学者齐集埃及亚历山大港, 历经数十年翻译成七十子希腊文本(Septuagint)算起,一直至今,已经有近2300的历史了。圣经已被译成2千多种语言,是世界上印量最大,发行最广,翻译语种最多的书籍。西方文明深深根植于圣经,其价值观、政治、法律,文学、经济,无不带上其烙印。,圣经的翻译,基督教传到哪个民族,圣经

4、就被译成哪族的语言文字,这是基督教信仰传播与建立的指标。当基督教的信众逐渐扩大并稳定后,圣经便需要翻译与修订。首先,圣经的原文有很多版本;其次,各种教派众多,产生了非主流教派的版本;再次,每一版本都认为自己是权威的,因而出现了更多的版本;再次,考古发现促使了圣经的翻译和新版本的修订;最后,有些版本的语言陈旧,跟不上时代,故而新译本产生。目前,每14天就会有新版本的圣经首次发行。,2、 通俗拉丁文本圣经(Vulgate),公元四世纪到五世纪,公元四世纪,圣经拥有很多不同的拉丁语版本。圣哲罗姆(St. Jerome)于公元382年至405年翻译的Vulgate成为钦定本,标着这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

5、文学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哲罗姆奠定了反对“字对字”(word-for-word)翻译的基础。不是字对字的翻译,才能保持圣经纯洁性。,3. 中世纪各民族的古语文本,如古德语译本、古法语译本 中世纪末,欧洲民族国家纷纷建立,民族地域逐渐划定,民族语言相继形成。这时开始了民族语言的翻译。,4. 现代文本,如英语的美国标准版圣经、新英语圣经和今日英语文本等版本,三、文学翻译阶段,西方各国(主要指英法德)在历史、社会、宗教、文化以及文学方面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从文艺复兴开始的各种文学运动和风格都远远超越了国家的边界,文学发展有着明显的相似性,甚至文学中体裁和风格的更替也都出现类似的序列关系,这与文学翻译

6、有着密切的联系。,西方较为早期的文学翻译,罗马文学家安里维乌斯安德罗尼柯 (Livius Andronicus ,280/260BC 200BC) ,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 (Homers Odyssey from Greek into Latin)。他是罗马史诗和戏剧的创始人,也是罗马最早翻译家。,西方文学翻译的四个时期,早期文学翻译时期:民族语言的形成到 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时期:17、18世纪浪漫主义时期:18世纪末到19世纪30、40年代现代主义时期:19世纪末到二战结束,1、 西方早期的文学翻译,西方早期的文学翻译,是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文学创作的“副产品”,与民族语言的形成和民

7、族文学的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翻译理论方面,围绕直译意译,以及如何使用民族语言来摆脱拉丁语的影响。,16世纪法国的文学翻译依然是创作的“副产品”,翻译质量不高,影响也不大。雅克阿米欧(Jacques Amyott, 1513-1593),用时17年(1542-1559)翻译了意大利普鲁塔克(Lucius Plutarch)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Lives of Noble Grecians and Romans)。阿米欧采用创作型意译,直译意译兼用,兼顾译本的内容与形式,融大众语言与学者语言,译本获得成功。该译本创造了大量新词,丰富了法语的词汇。,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出现了大量的译作,翻译活动规

8、模宏大。诺斯爵士(Sir Thomas North, 1535-1604)于1579年从法国阿米欧的译本翻译了英语的名人传,其译笔优美,人们误以为此就是原作。英译本还为莎士比亚创作罗马悲剧提供了素材。1603年,弗洛里欧(John Florio, 1553-1625)翻译了法国蒙田(Montaigne)的随笔集,成为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经典。,2、启蒙时期的文学翻译,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以城市“中产阶级”为主的文学作品的读者群逐渐形成,加上杂志、翻译作品带来的经济利益,使得文学翻译繁荣起来。,英国17世纪最重要的翻译家是德莱顿(John Dryden,

9、1631-1700),译过普鲁塔克的名人传和薄伽丘、奥维德、贺拉斯、荷马等人的作品,译笔平易晓畅。翻译理论方面,提出以下几点:翻译是艺术;翻译必须掌握原作的特征;翻译必须考虑读者;译者必须绝对服从原作的意思;翻译可以借用外来词;翻译分为三类:词译metaphrase、释译paraphrase、拟译imitation。18世纪的蒲柏(Alexander Pope,1688-1744)翻译了伊利亚特(6卷)和奥德赛(5卷),影响很大。,3、浪漫时期的文学翻译,浪漫时期的译家或译论家,多是当时著名的作家,所以该时的译论受浪漫主义文学思想影响很大。文学翻译的基本问题得到了深入探讨,表现出系统性、理论性

10、的特点。,英国的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 1747-1814)于1792年出版论翻译的原则,代表了此时译论的最高成就。其中的三原则是:,First General Rule: a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第一条原则:译作应完整地再现原作的思想。Second General Rule: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in a translation should be of the same c

11、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第二条原则:译作的风格与笔调应具有与原作同样的特征。Third General Rule: a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第三条原则:译作的行文应和原作一样流畅自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 1768-1834)于1813年发表论翻译的方法(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是此时重要的译论文献。 There are only two. Either th

12、e translator leaves the author in peac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moves the reader towards him; or he leaves the reader in peac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moves the author towards him. 翻译的途径“只能有两种:要么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要么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这是后来韦努蒂“归化异化”论的理论源泉。,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3、1749-1832)认为译者是人民的先知,译者创造了一种完全适合于两国思想交流的语言。歌德把翻译分为三类:传递知识的翻译informative translation,按译语文化规范改编的翻译adaptation,逐行对照的翻译interlinear translation。他推崇第三种翻译,认为这样,译作可以和原作共生,译语和原语可以融合为一,既可以产生新的形式,又不抛弃各自原有的成分。,4、现代主义时期的文学翻译,1880年以后,英法德等先后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各国坚持强硬的民族主义路线,对本民族的文化的自豪感增强,不再把翻译看做是丰富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进而贬低翻译的作用。西方各国除相互

14、翻译各自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外,更多的是把目光投向了殖民地国际和东方各国的文学经典作品。,中国翻译史的阶段,一、中国翻译史及译论史的分期, 也是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几种看法:,马祖毅的分法,中国翻译史上的四次高潮: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西学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的两次西学翻译改革开放后80、90年代的翻译 马祖毅中国翻译通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1925-,佛经翻译,元代法宝堪同总录记载,从后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到北宋政和初年(公元1111年),参与佛经翻译的人总共194人,所以经卷1335部,5396卷。胡适认为,现在保存的佛经共3,000多部, 15,000卷。,白马驮经,大教始

15、传大规模的佛经翻译始 于公元184年安世高的翻经。公元224年,中国翻译理论史上 第一篇文献出现:法句经序(Preface to Dhamapada),安息王子安适高,洛阳白马寺外的白马,梁启超将译经分为三个时期:1、外国人主译期,自东汉至两晋。以安世高、支娄迦谶为代表;2、中外人共译期,东晋、南北朝、隋。以鸠摩罗什、觉贤、真谛为代表;3、本国人主译期,唐贞观至贞元。以玄奘、义净为代表。,支谶,义净,将佛教中大乘小乘的经典无一例外的翻了过来。重要的经典: 四十二章经、安般守意经、摩诃钵罗若菠萝蜜经钞、华严经、俱舍论、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大智度论、金刚经、成唯识论、瑜伽师地论、大波若经等,大译

16、经家,安世高、支谦、法护、道安、慧远、鸠摩罗什、佛陀跋陀罗、昙无谶、求那跋陀罗、真谛、彦琮、玄奘、义净、善无畏、金刚智、不空,译场制度之沿革,一、隋唐以前的译经制度:讲经与译经同步进行的译场;二、隋唐译场制度:由专家组成的高效译场组织如:罗什时代,姚兴为他在长安逍遥园西明阁设立译场,著名的大智度论便是在这里译出的。 北魏迁都洛阳后,译经最盛。据洛阳伽蓝记载,永宁寺译场的庄严,设备之完善,是前所未有的。隋炀帝时,为彦琮于洛阳上林园建翻经馆,这是佛教专门译场的滥觞。唐太宗为玄奘于大慈恩寺设翻经院,后在大雁塔设翻经院;中宗时,为义净于大荐福寺设翻经院。宋太宗时,为迦湿弥罗来的天息灾等在太平兴国寺设立

17、了译经院,由三堂组成:中堂为译经堂,东为润文堂,西为证义堂。后来译经院改名为传法院。,释道安,鸠摩罗什,新疆拜城,译出经论35部,294卷,其中重要的有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维摩经、阿弥陀经、首楞严三昧经、十住毗婆沙论、成实论及十诵律等,玄奘西游复原图,以译瑜伽师地论为中心,同时译了与此论学说有关的著作,如显扬论,是此论的提要;佛地论,是此论发展的归宿;摄论。采取音译,受众多看不懂,其努力失败。罗什胜出。,红尘之中的唐僧,玄奘西游印度图,公元645年3月,中年玄奘,终于回到了大唐,玄奘带回了657部佛经,150粒佛舍利,7尊尊贵的佛像。,玄奘回到长安后,先后在弘福寺、大慈

18、恩寺、玉华宫翻经,义净:635-713,唐人,西安的小雁塔,就是在义净的坚持下修建的。,宋赞宁,(9191001),三、明末清初的科学翻译,明末清初(17-18世纪)的科技翻译,由耶稣会士及明清的士大夫合译西学中的科技书籍为主,对中国的科技发展起了至关重大的影响。 明代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马窦合译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1607)、测量法义泰西水法等书。 李之藻编译同文算指(1613)邓玉函、王征合译远西奇器图说(1626),第一部力学书熊三拔翻译表度说庞迪我、艾儒略编海外舆图全说万国全图龙华民地震解汤若望、焦勖合译火攻要略,徐光启与利玛窦,庞迪我、艾儒略编,四、文学翻译阶段,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翻

19、译始于19世纪6、7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派留学生,归国留学生回国后从事翻译工作,才掀起了我国近代社科与文学的翻译高潮。此次高潮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文学翻译始终被视为革新民族观念的一个重要手段。,1898年,三件大事,宣告中国文学翻译史的正式开启。梁启超提倡翻译政治小说的序文译印政治小说序发表,提倡通过译印政治小说,来改良群治,开启民智。政治小说翻译成一时之热。严复译天演论出版。林纾译巴黎茶花女遗事出版。前后和十多位任务合译了11个国家的98位作家的184部作品,形成了一个极为丰富的外国文学图景。,梁启超十五小豪杰,梁启超、罗孝高采用章回白话小说体合译的十五小豪杰(注:儒勒凡尔纳原著

20、,连载于1902年的新民丛报第2号第24号。故事发生在1860年1882年间,讲的是十五位少年学生乘坐“胥罗号”帆船航海,途中遇大飓风、历经千辛万苦,在太平洋大风大浪中,漂泊了两年零两天,终于化险为夷回到了家乡。,民国二十三年上海世界书局印行,严复,18541921,孤山处士音琅琅,皂袍演说常登堂。 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 严复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鲁迅、周作人的翻译,1909年初版于日本,新青年(La Jeunesse),1915年到1926年。1920年后成为共产党的党报。之前的多为翻译文学及文学创作。,文学研究会(1921-31)的翻译活动。,1921年1月4日,在北京中山公园来

21、今雨轩成立,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叶绍钧、许地山等十二人发起,会员先后有170多人。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重视欧美现实主义,尤其是法俄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的翻译。,创造社(1921-30)的翻译活动。,1921年在东京郁达夫寓所成立,成员大都留过学,认为创作比翻译重要。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围绕翻译与译作,即“媒婆与处女”、翻译目的、直译意译展开激烈讨论,为我国翻译理论建设所吸纳。,(左起:王独清、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到1907年,全国翻译出版和发表的外国小说达126部,1905到1918年出版翻译小说月1000种

22、。日本学者樽本照雄统计,1902-1918年,中国翻译小说共4362种。政治小说、侦探小说、科幻小说成为20世纪初的三大小说题材。之后,诗歌、戏剧翻译作品也陆续问世。翻译机构、刊登翻译作品的刊物相继成立,推动了文学翻译的发展,至五四形成高潮。,改革开放后,文学翻译呈现一派大好:1978-1990,全国发行译作28500种,其中社科7400种,其他大多是文学作品的译作。20世纪80年代中,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文学翻译作品,在100余年的翻译活动中丰富。,非文学翻译带来了翻译职业化时代,非文学翻译(non-literary translation, practical translation, a

23、pplied translation, or pragmatic translation),指文学翻译以外的诸种翻译,涉及公文、宣传、科技文献、商业经贸、社会文化等材料的翻译。非文学翻译的历史,与整个翻译的历史一样久远。历史上每个帝国的形成及其统治,必然在外交、军事、科技、法律、商贸、文化等领域存在大量的翻译活动,客观上形成了一次次非文学翻译的高潮。,波斯帝国统治时期,领土内允许波斯语、伊朗语、巴比伦语,可以推断,这些语言的交流必然以翻译为中介。罗马帝国统治时期,采取共同语言政策,即在西方各省用拉丁语,在东方各省用希腊语。中国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希腊语作为通用的教学语言,而拉丁语则应用在法律、技

24、术领域。阿拉伯帝国时期,通过翻译吸收了古希腊的医学、数学和哲学成果。从16世纪到二战结束,翻译被当做之民统治的重要手段。为欧洲开拓商品开拓了大量的市场。,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翻译出现在二战后,非文学翻译成为整个翻译生产的主流,深入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主要得益于信息技术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特别是20世纪末以后,计算机、互联网、通讯设备的飞速发展普及,大大改变了人的沟通及信息传播的面貌。翻译获得极大发展。之前,翻译被认为是无足轻重的文字转换,但随着商品日渐国际化,翻译显出了重要性。许多跨国公司把翻译提高到战略地位,使得翻译成为一个新兴的服务产业。,全世界翻译市场的规模,1999年104亿美金,20

25、03年172亿美金,2005年达到227亿美金。翻译的职业化最初从口译开始。1919年巴黎和会,是现代国际口译的转折点,出现了职业的译员。1930年,德国曼海姆创立了第一所商业翻译学院。40年代,在日内瓦和维也纳设立了口译学院,战后在纽伦堡的审判中得到检验。,50年代,国际翻译组织纷纷成立。如国际译联(FIT)、国际会议口译协会(AIIC),为口译确立了职业道德条例和标准。非文学翻译也职业化翻译是我们时代的主流,为社会中的特定人群服务。除了语言问题,我们还需关注翻译在当今社会生活的地位,翻译产品如何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促进人类的交流等问题。,翻译活动的丰富性,翻译,不论是历时的还是共时的来看,

26、都是一项具有丰富内涵的复杂实践活动。历时的来看,翻译通常被理解为一种跨语际实践(translingual practice)。 例:佛经译经僧的翻译:复杂的翻译活动 传教士的翻译:母语为外族语的合作翻译 林纾的翻译:不懂外语的合作翻译,最后,翻译的神学认识,1563年,荷兰画家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的油画巴别塔,现藏于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1928年,荷兰画家埃舍尔(Escher)的巴别塔,Now the whole world had one language and a common speech. And as men migrated from the east,

27、they found a plain in the land of Shinar and settled there. They said to each other, Come, lets make bricks and bake them thoroughly. They used brick instead of stone, and tar for mortar. Then they said, Come, let us build ourselves a city, with a tower that reaches to the heavens, so that we may ma

28、ke a name for ourselves and not be scattered over the face of the whole earth. But the Lord came down to see the city and the tower that the men were building. The Lord said, If as one people speaking the same language they have begun to do this, then nothing they plan to do will be impossible for t

29、hem. Come, let us go down and confuse their language so they will not understand each other. So the Lord scattered them from there over all the earth, and they stopped building the city. Chapter 11, Genesis, Old Testament,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 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做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

30、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做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做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 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 旧约 创世纪11章,希伯来、英文对照巴别塔,Christi-anitys Old World,巴别塔:翻译起源的神话,旧约中讲到,人类的祖先最

31、初使用同一种语言。人类希望建造通往天堂的“巴别塔”。上帝认为如果塔建成,日后还有什么是人办不成的呢?所以,为了阻止这一工程,上帝决定变乱人类的语言,让其操不同的语言,因而巴别塔未建成,成了一项永远不能完成的工程。,希伯来文(Babel),希腊文读作“巴比伦”(Babylon)。Babel的发音接近希伯来文“balal”,意为“变乱”,在巴比伦语言中却是“神的门(城)”的意思,古希腊语意为“使变乱、使混乱”。也就是说,正是作为父亲的上帝,变乱了作为“子”的人的语言。 这一故事为世界上不同的语言和种族提供了解释,是引发翻译需求的事件,是翻译起源的神话,也是对翻译理论、方法,进行探讨的导火线。,纯语

32、言:碎片与花瓶,“纯语言”(pure language)是指人类在建立巴别塔人们公用的统一语言(universal language)。纯语言是抽象的、完整的,是超历史的。纯语言存在于各种语言的整体意指的集合中。不同的语言是不同的意指方式(mode of intention)。人类现今使用的多种语言都在它的统辖之下。只有这些具体语言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才有可能再现纯语言的全貌。然而,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单独地体现这种意指,这种意指只有在一系列语言整体的“意指集合”(totality of intentions)中才能完整地体现出来。在这一意指集合里,每一种语言的“意指方式”(mode of in

33、tention)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如果世界上有一种“真语言”(a language of truth or a true language),那它就是“纯语言”。为了许多语言能有机地连通为一个大语言这一伟大母题,真语言在翻译中发挥着作用。,世间语言原来犹如异质大花瓶,后来瓶子破了,肢解成为大小不一的碎片,实指今人使用的各种语言。“纯语言”抽象而不可捉摸,惟一区别即是“纯语言”内涵的神圣性,带有宗教的高度神秘感,于是变成了信仰上的理想与追求的目标,乃人类能否重回神的怀抱的关键。语言意义的重大尽在其中。“纯语言”犹如被打碎的花瓶,将这些彼此不同又相互吻合的碎片沿着裂痕粘合起来就成了一只完整的花瓶,而这个完整的花瓶就是“纯语言”。 译家沟通译入语与译出语,有如在粘结那破碎的花瓶,每粘成一片,也就朝神的怀抱走进一步。,反者,道之动。看待事物需多样。反过来看巴别塔的启示:作为人类福祉的语言多样性与翻译的使命语言多样性是人类的福祉,翻译的使命恰恰在于维护这一多样性(diversity)。世间恰恰是因为多样的语言,才使这个世界精彩纷呈。,反思:西方的任何事情,结论都要找到上帝那里?翻译找到上帝那里去了,精神找到上帝那里去了,打仗也找到上帝那里去了?绘画、建筑等等,都得去上帝那里找答案。答案:上帝是翻译的本体。结论:翻译依然神圣。 Translation: still hol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