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照《拟行路难》阮籍《咏怀八十二首》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6991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3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鲍照《拟行路难》阮籍《咏怀八十二首》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鲍照《拟行路难》阮籍《咏怀八十二首》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鲍照《拟行路难》阮籍《咏怀八十二首》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鲍照《拟行路难》阮籍《咏怀八十二首》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鲍照《拟行路难》阮籍《咏怀八十二首》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鲍照《拟行路难》阮籍《咏怀八十二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鲍照《拟行路难》阮籍《咏怀八十二首》ppt课件.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拟 行 路 难,鲍照,.乐府解题记:“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一.解题:,二、知人论世,鲍照(约414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鲍照出身寒微,二十多岁时,因献诗被赏识,以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尽管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但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受后人重视,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刘宋时代成就最高的作者。,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

2、踯躅不敢言。,愁,三.品读含咏,诗眼:,前两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说明了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断绝歌路难吞声踯躅不敢言,直抒胸臆,赏析作者在诗中如何表现“愁”的?,(叹愁),(消愁),(断愁),(添愁),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出身寒微的文人往往空怀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不得不在壮志未酬的憾恨中坐视时光流逝。即使跻身仕途,也不得重用,备受压抑,在困顿坎坷中徒然挣扎,只落得身心交瘁。

3、,论世(解读诗人为何而愁),本文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的怀才不遇,抒发愁苦的感叹,表达了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本诗小结:,咏怀其一 阮籍,一、知人论世,阮籍,字嗣宗,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他的父亲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当时,他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集团一方面高举屠刀,一方面为笼络人心,强调礼法,提倡忠孝。面对白色恐怖,一批头脑清醒的士人远离政治,笑傲林泉,高谈阔论,以酒为伴,企图以不跻身仕宦的方式来保全生命,追求精神生活的自由。,咏怀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4、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二.品读含咏,诗眼:,忧思,思考:诗人是如何写忧思的?,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通过动作描写婉约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隐忧。,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通过“明月、清风、孤鸿、翔鸟”这些意象,渲染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意境,借清冷的自然景色来抒写内心的孤独和苦闷。(借景抒情),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诗人为什么有如此忧思?,与乱世亲密接触的文人,宛如风中之落叶残花,没有能力拯救自己,更没有能力拯救世界。面对微笑着的带着血痕的雪亮刀锋,他们只能选择躲,躲,躲。世上并没有钢筋铁骨的碉堡可以供他们防身,他们,只能躲在香醇的酒浆里,躲在悠远的琴声里,躲在落寞的幻想里,最后醉死、心碎死或者被莫名其妙的罪名杀死。,拓展练习,(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 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注】商风:秋风。怆悢(ling):悲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