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鲍照.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28548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拟行路难(其四)》鲍照.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拟行路难(其四),鲍照,一、时代背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二、作者简介,鲍照(约415470),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作品风格俊逸,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的“俊逸鲍参军”,就是赞美李白的诗和鲍照的诗同样具有俊逸之美。其作品留芳后世,被称为“元嘉三大家”之一。,三、作品解析,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

2、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第四首。,拟行路难,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第三句写“人生亦有命”,从诗歌本身看,诗人对“命”有怎样的看法?,第五 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1“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这两句诗运用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什么传统表现手法?有何作用?,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兴手法。诗人用泻水流淌,各自东西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喻人生

3、因为门阀不同而最终贵贱穷达不一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抨击了不合理的门阀制度。,2在理性承认“人生亦有命”的前提下,作者展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作者用反问句“安能行叹复坐愁”,表现了他虽因门阀不同而不能受到重用的人生态度:不哀叹,不忧愁。,3如何理解“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它与上一句是什么关系?,“举杯断绝歌路难”,说明诗人实际是先唱着行路难,感叹着人生的失意而忧愤不已。现在想通了,决定接受现实。“酌酒”“举杯”虽为借酒浇愁,自我安慰,但也说明作者认识到对不公平的命运感叹哀怨没有用,决定不再哀叹。与上一句的思想是一致的,从行动的角度说明自己不再哀叹和忧愁。,4既然明白了道理,在行

4、动上也停止再唱行路难,但为何还要说出“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的话来?,情感上:难以抑制内心的悲愤。从情感的角度,展现驱不散的愁苦,对世事的感慨.“心非木石岂无感”,反问手法,展现敏感的诗人心情激荡、百感俱生。诗人虽竭力压抑内心的情感,强迫自己不愁叹,但是“心非木石”,感慨深广。理的劝喻、酒的麻醉,也不能使心如槁木!全诗的情感在这句达到了高潮。,“吞声踯躅不敢言”,重在“不敢”。“不敢”是压抑,是无奈。在鲜明对比中,展现出无法改变现实的悲愤与无奈。社会政治的黑暗,门阀制度的无情,使像诗人一样才华横溢却出身寒微的人,最终也只能忍气吞声,默默地把愤怒和痛苦强咽到肚里,展现了人间极大的不幸,

5、无限的感叹。,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哪几句诗最能看出来?悲愤“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认命不认命认命 抨击 悲愤 无奈,领悟诗歌主旨,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愁闷之情。,行路难 李白,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首诗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愁,愁、失意,满腹愁绪,无处宣泄,满腹愁绪,但潇洒自如,乐观积极,怀才不遇,怀才不遇,魏晋

6、的门阀制度压制了人才,唐代开明的思想和繁盛让人充满希望,知人论世,拓展:,鲍照南朝刘宋社会动荡怀才不遇无奈李白盛唐怀才不遇乐观,5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出身寒微,怀才不遇;情感丰富,悲愤自抑;不满现实,无奈屈从。,6说说本诗的语言风格。,语言近似口语,明白晓畅。诗歌的情感时而压抑,时而奔放,将复杂的心理历程表现的曲折婉转。,四、阅读拓展,拟行路难(其六)鲍照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注释:蹀躞:(dixi):小步走路的样子。垂羽翼:指失意丧气的样子。孤且直:孤寒而又正直。,简析,使诗人吃不下、坐不着、拔剑击柱、叹息不已的,不正是因为自己有才不能为国家效力,有翼不能在蓝天奋飞吗?结句自宽自解,对门阀制度下“才秀人微”的现象作了不平之鸣,写得情横古今,感慨淋漓。在封建门阀等级制度的桎梏下,或因身世寒微,或因为人正直,曾使多少圣贤、志士困顿终身,壮志难酬。“弃官”以下六句,尽力发挥想象,以还家的乐趣陪衬出行路多艰,仕途多险。语言愈通俗,意思愈高雅;极沉痛的感情,用极诙谐的语调表现出来,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再 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