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73344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PPTX 页数:122 大小:6.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课件.pptx(1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7讲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27讲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考纲要求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Kw)。2.了解溶液pH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考纲要求,考点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探究高考明确考向,考点三酸、碱中和滴定,微专题25氧化还原滴定,内容索引,考点一水的电离,课时作业,考点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探究高考明确考向考点三酸、碱中,水的电离,考点一,水的电离考点一,知识梳理,1.水的电离水是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电离方程式为 或。2.水的离子积常数Kwc(H)c(OH)。(1)室温下:Kw。(2)影响因素:只与 有关,升高温

2、度,Kw。(3)适用范围:K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 水溶液。(4)Kw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和OH,只要温度不变,Kw不变。,11014,温度,增大,电解质,知识梳理1.水的电离11014温度增大电解质,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1)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Kw。(2)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程度,Kw。(3)加入可水解的盐(如FeCl3、Na2CO3),水的电离程度,Kw。,增大,增大,减小,不变,增大,不变,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增大增大减小不变增大不变,正误判断 辨析易错易混,(1)温度一定时,水的电离常数与水的离子积常数相等()(2)水的电离平衡移动符合勒夏特列原理()(3

3、)100 的纯水中c(H)1106 molL1,此时水呈酸性()(4)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w不变()(5)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6)室温下,0.1 molL1的HCl溶液与0.1 molL1的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等()(7)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和OH,且水电离出的c(H)和c(OH)相等(),答案,正误判断 辨析易错易混(1)温度一定时,水的电离常数与水的,深度思考 提升思维能力,填写外界条件对水电离平衡的具体影响,答案,逆,逆,正,正,正,逆,正,不变,不变,不变,不变,增大,减小,不变,减小,减小,增大,增大,增大,减

4、小,增大,减小,增大,增大,减小,增大,减小,增大,增大,减小,减小,增大,增大,减小,减小,深度思考 提升思维能力填写外界条件对水电离平衡的具体影响,解题探究,题组一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及结果判断1.25 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NaClNaOHH2SO4(NH4)2SO4,其中水的电离程度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是A.B.C.D.,答案,解析分别为碱、酸,抑制水的电离;中 水解促进水的电离,NaCl不影响水的电离。,解析,解题探究题组一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及结果判断答案解析,2.25 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和c(OH)的乘积为110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溶液的pH

5、可能是5 B.此溶液不存在C.该溶液的pH一定是9 D.该溶液的pH可能为7,答案,解析由题意可知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c(OH)1109 molL1,该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可能是酸溶液,也可能是碱溶液。若为酸溶液,则pH5;若为碱溶液,则pH9,故A项正确。,解析,2.25 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和c(OH,3.(2018北京东城区质检)如图表示水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w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C.图中T1T2D.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答案,解析,3.(2018北京东城区质检)如图

6、表示水中c(H)和c(,解析由水的离子积的定义知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w,A项正确;由图中纵横轴的大小可知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B项正确;温度越高,水的电离程度越大,电离出的c(H)与c(OH)越大,所以T2T1,C项正确;XZ线上任意点都有c(H)c(OH),只有当c(H)107 molL1时,才有pH7,D项错误。,解析由水的离子积的定义知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正确理解水的电离平衡曲线(1)曲线上的任意点的Kw都相同,即c(H)c(OH)相同,温度相同。(2)曲线外的任意点与曲线上任意点的Kw不同,温度不同。(3)实现曲线上点之间的转化需保持温度

7、不变,改变酸碱性;实现曲线上点与曲线外点之间的转化一定得改变温度。,练后反思正确理解水的电离平衡曲线,题组二水电离出的c(H)或c(OH)的定量计算4.(2017韶关模拟)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某温度下,向c(H)1106 molL1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c(H)1102 molL1。下列对该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温度高于25 B.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为11010 molL1C.加入NaHSO4晶体抑制水的电离D.取该溶液加水稀释100倍,溶液中的c(OH)减小,答案,解析,题组二水电离出的c(H)或c(OH)的定量计

8、算答案解,解析A项,Kw1106110611012,温度高于25;B、C项,NaHSO4电离出的H抑制H2O电离,c(OH)11010 molL1;D项,加H2O稀释,c(H)减小,而c(OH)增大。,解析A项,Kw1106110611012,5.(2017长沙市雅礼中学检测)25 时,在等体积的pH0的H2SO4溶液、0.05 molL1的Ba(OH)2溶液、pH10的Na2S溶液、pH5的NH4N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01010109B.15(5109)(5108)C.1201010109D.110104109,答案,解析,5.(2017长沙市雅礼中学检测)25

9、时,在等体积的,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课件,水电离的c(H)或c(OH)的计算技巧(25 时)(1)中性溶液:c(H)c(OH)1.0107 molL1。(2)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水电离出的c(H)c(OH)107 molL1,当溶液中的c(H)107 molL1时就是水电离出的c(H);当溶液中的c(H)107 molL1时,就用1014除以这个浓度即得到水电离的c(H)。(3)可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水电离的c(H)或c(OH)均大于107 molL1。若给出的c(H)107 molL1,即为水电离的c(H);若给出的c(H)107 molL1,就用1014除以这个浓度即得水电离的c(H)。

10、,方法技巧水电离的c(H)或c(OH)的计算技巧(25,溶液的酸碱性和pH,考点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考点二,知识梳理,1.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1)酸性溶液:c(H)c(OH),常温下,pH 7。(2)中性溶液:c(H)c(OH),常温下,pH 7。(3)碱性溶液:c(H)c(OH),常温下,pH 7。,知识梳理1.溶液的酸碱性,2.pH及其测量(1)计算公式:pH。(2)测量方法pH试纸法用镊子夹取一小块试纸放在洁净的 或 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央,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确定溶液的pH。pH计测量法。,lg c(H),玻璃片

11、,表面皿,2.pH及其测量lg c(H)玻璃片表面皿,(3)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常温下:,酸性,碱性,(3)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酸性碱性,3.溶液pH的计算(1)单一溶液的pH计算,3.溶液pH的计算,(2)混合溶液pH的计算类型,(2)混合溶液pH的计算类型,强酸、强碱混合: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再由下式求出溶液中H或OH的浓度,最后求pH。,强酸、强碱混合: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再由下式求出溶液中H,正误判断 辨析易错易混,溶液酸碱性及pH概念选项判断(1)任何温度下,利用H和OH浓度的相对大小均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2)某溶液的c(H)107 molL1,则该溶液呈酸性()(3)某

12、溶液的pH7,该溶液一定显中性()(4)100 时Kw1.01012,0.01 molL1盐酸的pH2,0.01 molL1的NaOH溶液的pH10()(5)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答案,正误判断 辨析易错易混溶液酸碱性及pH概念选项判断答案,(6)用广范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4()(7)用pH计测得某溶液的pH为7.45()(8)一定温度下,pHa的氨水,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答案,(6)用广范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4(,深度思考 提升思维能力,1.常温下,两种溶液混合后酸碱性的判断(在括号中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13、1)相同浓度的HCl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2)相同浓度的CH3COOH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3)相同浓度的NH3H2O和HCl溶液等体积混合()(4)pH2的HCl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5)pH3的HCl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6)pH3的HCl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答案,中性,碱性,酸性,中性,酸性,碱性,深度思考 提升思维能力1.常温下,两种溶液混合后酸碱性的判,(7)pH2的CH3COOH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8)pH2的HCl和pH12的NH3H2O等体积混合(),答案,酸性,碱性,(7)pH2的CH

14、3COOH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2.1 mL pH9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10 mL,pH_;加水稀释到100 mL,pH_7。,答案,8,接近,2.1 mL pH9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10 mL,,1.稀释规律酸、碱溶液稀释相同倍数时,强电解质溶液比弱电解质溶液的pH变化幅度大,但不管稀释多少倍,最终都无限接近中性。2.酸碱混合规律(1)等浓度等体积一元酸与一元碱混合的溶液“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2)25 时,pH之和等于14时,一元强酸和一元弱碱等体积混合呈碱性;一元弱酸和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呈酸性。即谁弱谁过量,显谁性。(3)强酸、强碱等体积混合(25 时)pH之和

15、等于14呈中性;pH之和小于14呈酸性;pH之和大于14呈碱性。,练后反思1.稀释规律,解题探究,题组一有关pH的简单计算1.计算下列溶液的pH或浓度(常温下,忽略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1)0.1 molL1的CH3COOH溶液(已知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8105)。,答案,解析,答案2.9,解题探究题组一有关pH的简单计算答案解析答案2.9,解析 CH3COOHCH3COO Hc(初始)0.1 molL1 0 0c(电离)c(H)c(H)c(H)c(平衡)0.1c(H)c(H)c(H),解得c(H)1.3103 molL1,所以pHlg c(H)lg(1.3103)2.9。,解

16、析 CH3COOHCH3COO H解得,答案,解析,答案11,则c(OH)0.11%molL1103molL1c(H)1011 molL1,所以pH11。,答案解析答案11则c(OH)0.11%molL,答案,解析,答案2.3,(3)pH2的盐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答案解析答案2.3(3)pH2的盐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5)取浓度相同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等于12,求原溶液的浓度。,答案,解析,答案2.0,(4)常温下,将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与0.06 molL1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答案0.05 molL1,(5)取浓度相同的NaOH和HCl溶

17、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答案,解析,2.(1)pH5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到500倍,则稀释后与c(H)的比值为_。,答案解析2.(1)pH5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到500,答案,解析,(2)常温下,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比是_。,14,答案解析(2)常温下,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题组二pH概念的拓展应用3.(2018南阳等六市联考)某温度下,向一定

18、体积0.1 molL1的氨水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溶液中pOHpOHlg c(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点和N点溶液中H2O的电离程度相同C.M点溶液的导电性小于Q点溶液的导电性,答案,解析,题组二pH概念的拓展应用答案解析,解析由于M点碱过量,N点酸过量,M点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与N点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同,对水的电离抑制能力相同,故两点水的电离程度相同,A正确;,M点溶液中主要溶质为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小,Q点溶液中溶质主要为氯化铵,为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大,故M点溶液的导电能力小于Q点,C正确;,解析由于M点碱过量

19、,N点酸过量,M点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与,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课件,A.室温下,醋酸的电离常数约为105B.A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0.00 mLC.若B点为40 mL,所得溶液中:c(Na)c(CH3COO)c(CH3COOH)D.从A到B,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变大,答案,解析,A.室温下,醋酸的电离常数约为105答案解析,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课件,当B点加入NaOH溶液40 mL时,所得溶液为等浓度的CH3COONa和NaOH的混合溶液,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Na)2c(CH3COO)c(CH3COOH),故C错误;A点之后,当V(NaOH)20 mL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电离程度又会

20、逐渐变小,D项错误。,当B点加入NaOH溶液40 mL时,所得溶液为等浓度的CH3,酸、碱中和滴定,考点三,酸、碱中和滴定考点三,1.实验原理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以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待测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OH)_。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1)准确测定;(2)准确判断。,知识梳理,标准液和待测液的体积,滴定终点,1.实验原理知识梳理标准液和待测液的体积滴定终点,2.实验用品(1)仪器图(A)是、图(B)是、滴定管夹、铁架台、。,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2.实验用品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2)

21、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3)滴定管构造:“0”刻度线在上方,尖嘴部分无刻度。精确度:读数可估计到 mL。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 润洗。排泡:酸、碱式滴定管中的液体在滴定前均要排出尖嘴中的气泡。,0.01,待装液,(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0.01待装液,使用注意事项:,酸式,碱式,使用注意事项:试剂性质滴定管原因酸性、氧化性,3.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1)滴定前的准备滴定管:查漏洗涤润洗装液调液面记录。锥形瓶:注碱液记体积加指示剂。,3.实验操作,(2)滴定,控制滴,定管的活塞,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锥,锥形瓶,摇动,(2)滴定控制滴

22、定管的活塞形瓶内溶液锥锥形瓶摇动,(3)终点判断等到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 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4)数据处理按上述操作重复 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根据c(NaOH)_计算。,不恢复,二至三,(3)终点判断不恢复二至三,4.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变色范围,紫色,红色,浅红色,红色,4.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变色范围指示剂变色范围的pH石蕊5.0,正误判断 辨析易错易混,仪器、操作选项判断(1)KMnO4溶液应用碱式滴定管盛装()(2)用碱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0.00 mL的NaOH溶液()(3)将液面在0 mL处的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的液体全部放

23、出,液体的体积为25 mL()(4)中和滴定操作中所需标准溶液越浓越好,指示剂一般加入23 mL()(5)中和滴定实验时,滴定管、锥形瓶均用待测液润洗()(6)滴定终点就是酸碱恰好中和的点()(7)滴定管盛标准溶液时,调液面一定要调到“0”刻度()(8)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答案,正误判断 辨析易错易混仪器、操作选项判断答案,深度思考 提升思维能力,(1)用a molL1的HCl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用酚酞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现象是_。(2)用标准碘溶液滴定溶有SO2的水溶液,以测定水中SO2的含量,应选用_作指示剂

24、,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黄色,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红色,当滴入,淀粉溶液,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答案,深度思考 提升思维能力(1)用a molL1的HCl滴,(3)用标准酸性KMnO4溶液滴定溶有SO2的水溶液,以测定水中SO2的含量,是否需要选用指示剂_(填“是”或“否”),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4)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TiO2的质量分数:一定条件下,将TiO2溶解并还原为Ti3,再用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Ti3至全部生成T

25、i4,滴定Ti3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_。,答案,否,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Ti3Fe3=Ti4,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变成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Fe2,(3)用标准酸性KMnO4溶液滴定溶有SO2的水溶液,以测定,解题探究,题组一酸碱中和滴定的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1.某学生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1)用标准的盐酸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

26、_为止。,答案,解析,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在半分钟内不变色,解题探究题组一酸碱中和滴定的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答案解析锥形,解析在求c(NaOH)和进行误差分析时应依据公式:c(NaOH)。欲求c(NaOH),须先求V(HCl)aq再代入公式;进行误差分析时,要考虑实际操作对每一个量即V(HCl)aq和V(NaOH)aq的影响,进而影响c(NaOH)。考查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规范操作。,解析在求c(NaOH)和进行误差分析时应依据公式:c(Na,(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填字母)。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

27、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答案,解析,D,(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解析考查由于不正确操作引起的误差分析。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内壁附着一层水,可将加入的盐酸稀释,中和相同量的碱,所需盐酸的体积偏大,结果偏高;用碱式滴定管取出的待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一旦确定,倒入锥形瓶后,水的加入不影响OH的物质的量,也就不影响结果;若排出气泡,液面会下降,故读取V酸偏大,结果偏高;正确读数(虚线部分)和错误读数(实线部分)如图所示:,解析考查由于不正确操作引起的误差分析。滴定管

28、未用标准盐酸润,(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起始读数为_mL,终点读数为_mL,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_mL。,答案,解析,0.00,26.10,26.10,解析读数时,以凹液面的最低点为基准。,(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起始,(4)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答案,解析,依据上表数据列式计算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4)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答案解析滴定,解析先算出耗用标准盐酸的平均值,解析先算出耗用标准盐酸的平均值,2.(误差分析)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酚酞作指示剂),用

29、“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填空。(1)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2)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3)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4)放出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答案,偏高,偏高,无影响,偏低,2.(误差分析)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酚,(5)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6)部分酸液滴出锥形瓶外()(7)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或前仰后俯)()(8)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仰视读数(或前俯后仰)(),答案,偏高,偏高,偏低,偏高,(5)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答案,题组二滴定曲线

30、的分析3.(2018山西大同模拟)常温下,用0.10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 molL1 HCl溶液和20.00 mL 0.10 molL1 CH3COOH溶液,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2是滴定盐酸的曲线B.a与b的关系是abC.E点对应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可能为c(CH3COO)c(Na)c(H)c(OH)D.这两次滴定都可以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答案,解析,题组二滴定曲线的分析答案解析,解析如果酸为强酸,则0.10 molL1酸的pH为1,根据酸的初始pH知,图1为盐酸的滴定曲线,故A错误;根据图1知,a点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31、是20.00 mL,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二者恰好反应生成强酸强碱盐,其溶液呈中性;醋酸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醋酸钠溶液呈碱性,所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小于20.00 mL,ab,故B错误;E点溶液的成分为醋酸钠和醋酸,溶液呈酸性,说明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钠的水解程度,盐类水解程度较小,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可能为c(CH3COO)c(Na)c(H)c(OH),故C正确;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反应呈中性,可以选择甲基橙或酚酞;氢氧化钠和醋酸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呈碱性,只能选择酚酞,故D错误。,解析如果酸为强酸,则0.10 molL1酸的pH为1,,4.(2017江西省九江市质检)某同学用0.100

32、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某浓度的CH3COOH溶液。(1)部分操作如下:取一支用蒸馏水洗净的碱式滴定管,加入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记录初始读数用酸式滴定管放出一定量待测液,置于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加入2滴甲基橙滴定时,边滴加边振荡,同时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请选出上述操作过程中存在错误的序号:_。,答案,解析,4.(2017江西省九江市质检)某同学用0.100 0 m,解析滴定管应润洗;由于CH3COONa水解呈碱性,应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时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解析滴定管应润洗;,(2)某次滴定前滴定管液面如图1所示,读数为_mL。,答案,解析,0.30,解

33、析滴定管精确度为0.01 mL,又因为滴定管的刻度自上而下是逐渐增大的,所以根据液面的位置可知正确的读数。,(2)某次滴定前滴定管液面如图1所示,读数为_mL。,(3)根据正确实验结果所绘制的滴定曲线如图2所示,其中点所示溶液中c(CH3COO)1.7c(CH3COOH),点所示溶液中c(CH3COO)c(CH3COOH)c(Na)。计算醋酸的电离常数:_,该CH3CO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 molL1。,答案,解析,1.7105,0.100 7,(3)根据正确实验结果所绘制的滴定曲线如图2所示,其中点所,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课件,氧化还原滴定,微专题25,氧化还原滴定微专题25,1.原理:以

34、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或者间接滴定一些本身并没有还原性或氧化性,但能与某些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的物质。2.试剂:常见用于滴定的氧化剂有KMnO4、K2Cr2O7等;常见用于滴定的还原剂有亚铁盐、草酸、维生素C等。3.指示剂:氧化还原滴定的指示剂有三类:(1)氧化还原指示剂。(2)专用指示剂,如在碘量法滴定中,可溶性淀粉溶液遇碘标准溶液变蓝。(3)自身指示剂,如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时,滴定终点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1.原理: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4.实例(1)酸性KMnO4溶液滴定H2C2O4溶液,指示剂:酸性KMnO4

35、溶液本身呈紫色,不用另外选择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2)Na2S2O3溶液滴定碘液原理:2Na2S2O3I2=Na2S4O62NaI。指示剂:用淀粉作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后,溶液的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4.实例指示剂:酸性KMnO4溶液本身呈紫色,不用另外选择指,专题训练1.已知Ag2CrO4是砖红色沉淀,下列滴定反应中,指示剂使用不正确的是 A.用标准FeCl3溶液滴定KI溶液,选择KSCN溶液B.用I2溶液滴定Na2SO3溶液,淀粉作指示剂C.用AgNO3溶液滴定

36、NaCl溶液,Na2CrO4作指示剂D.用H2O2溶液滴定KI溶液,淀粉作指示剂,答案,解析,1,2,3,专题训练答案解析123,解析铁离子与碘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碘单质,KSCN溶液遇铁离子显红色,当溶液显红色时,说明碘离子反应完全,达到滴定终点,故A正确;淀粉遇碘单质显蓝色,当溶液显蓝色时,说明亚硫酸根离子已经被碘单质充分氧化,碘单质剩余,达到滴定终点,故B正确;Ag2CrO4是砖红色沉淀,当溶液中有砖红色沉淀时,待测液中的氯离子被充分沉淀,银离子剩余,故C正确;待测液中的碘离子被双氧水氧化生成碘单质,淀粉显蓝色,即开始滴定就出现蓝色,蓝色加深,碘离子反应完全时,蓝色不再加深,但是不易

37、观察,不能判断滴定终点,故D错误。,1,2,3,解析铁离子与碘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碘单质,KSCN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样在甲中溶解,滴定管选乙B.选用淀粉作指示剂,当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时,即达到滴定终点C.丁图中,滴定前滴定管的读数为a0.50 mLD.对装有标准液的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后读数方式如丁图所示,则测 得的结果偏小,答案,解析,1,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123,解析A项,甲中盛装的是含有I2的溶液,则滴定管中盛装的为Na2S2O3标准溶液,该溶液显碱性,应选用碱式滴定管(丙),不正确;B项,溶液变色且经过30 s左右溶液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

38、,不正确;C项,滴定管“0”刻度在上端,故滴定前的读数为a0.50 mL,不正确;D项,滴定后俯视读数,将导致读数偏小,故测得的结果偏小,正确。,1,2,3,解析A项,甲中盛装的是含有I2的溶液,则滴定管中盛装的为N,3.(2018太原模拟)将2.25 g铁矿石样品经一系列化学处理,制得铁元素全部为Fe2的待测液250 mL,利用反应6Fe22Cr37H2O对铁矿石中铁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1)现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要配制0.015 0 molL1K2Cr2O7溶液100 mL,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答案,解析,1,2,3,100 mL容量瓶,解析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可

39、以用容量瓶来配制,准确度高。,3.(2018太原模拟)将2.25 g铁矿石样品经一系列化,(2)取25.00 mL待测液进行滴定,平均消耗K2Cr2O7溶液体积为25.00 mL,则铁矿石中铁元素的百分含量是(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_。,答案,解析,1,2,3,56%,(2)取25.00 mL待测液进行滴定,平均消耗K2Cr2O,(3)在本实验的滴定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小的是_(填写序号)。a.未用标准K2Cr2O7溶液润洗滴定管b.锥形瓶中加入待测溶液后,再加少量水c.锥形瓶在滴定过程中剧烈摇动,有少量液体流出,答案,解析,1,2,3,c,解析a项,未用标准K2Cr2O7溶液润

40、洗滴定管,则消耗的标准K2Cr2O7溶液偏多;b项,锥形瓶中加入待测溶液后,再加少量水,不影响滴定结果;c项,锥形瓶在滴定过程中剧烈摇动,有少量液体溅出,则消耗的标准K2Cr2O7溶液偏少。,(3)在本实验的滴定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小的是_,探究高考明确考向,探究高考明确考向,1.(2015广东理综,12)准确移取20.00 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 0 molL1NaOH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D.滴定达

41、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答案,解析,1,2,3,4,5,6,1.(2015广东理综,12)准确移取20.00 mL某待,解析A项,滴定管用水洗涤后,还要用待装溶液润洗,否则将要引起误差,错误;B项,在用NaOH溶液滴定盐酸的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由酸性逐渐变为中性,溶液的pH由小变大,正确;C项,用酚酞作指示剂,锥形瓶中溶液应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时才能停止滴定,错误;D项,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碱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大,错误。,1,2,3,4,5,6,解析A项,滴定管用水洗涤后,还要用待装溶液润洗,否则将要引,2.(2016全国

42、卷,12)298 K时,在20.0 mL 0.10 molL1氨水中滴入0.10 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 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 mLD.N点处的溶液中pH12,答案,解析,1,2,3,4,5,6,2.(2016全国卷,12)298 K时,在20.0 m,解析A项,盐酸滴定氨水时,滴定终点溶液为NH4Cl溶液,呈酸性,故指示剂应选甲基橙,错误;B项,一水合氨属于弱碱,与盐酸正好反应生成NH4Cl时溶液呈酸性,故二者等浓度反应时,若溶液的pH7,

43、盐酸的体积应小于氨水的体积,即小于20.0 mL,错误;,D项,由图可知,N点即为0.10 molL1氨水,由其电离度为1.32%,可知0.10 molL1氨水中c(OH)0.001 32 molL1,故该氨水中11pH12,正确。,1,2,3,4,5,6,解析A项,盐酸滴定氨水时,滴定终点溶液为NH4Cl溶液,呈,3.(2013新课标全国卷,13)室温时,M(OH)2(s)M2(aq)2OH(aq)Kspa。c(M2)b molL1时,溶液的pH等于,答案,解析,1,2,3,4,5,6,3.(2013新课标全国卷,13)室温时,M(OH)2(,4.(2012新课标全国卷,11)已知温度T时水

44、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A.abB.混合溶液的pH7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答案,解析,1,2,3,4,5,6,4.(2012新课标全国卷,11)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解析判断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c(H)c(OH)。A项,ab,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和水,由于酸碱强弱未知,不能确定溶液的酸碱性;B项,未说明温度为25,故混合溶液的pH7时不一定呈中性;,D项,c(H)c(B)c(OH)c(A),只能说明溶液中电荷守恒,无法判断溶液的酸碱性。,1,2,3,

45、4,5,6,解析判断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c(H)c(OH)。A项,,5.(2016北京理综,11)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答案,解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1,2,3,4,5,6,5.(2016北京理综,11)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解析试题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向Ba(OH)2溶液中滴入H2SO4溶液:Ba(OH)2H2SO4=BaSO4

46、2H2O(反应);向Ba(OH)2溶液中滴入NaHSO4溶液:Ba(OH)2NaHSO4=BaSO4NaOHH2O(反应),NaOHNaHSO4=Na2SO4H2O(反应)。A项,由题图可知曲线在a点溶液导电能力最低,说明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小,当Ba(OH)2和H2SO4完全反应时生成BaSO4沉淀,此时溶液导电能力最低,故反应符合,正确;B项,曲线中b点进行的反应是反应,溶液中含有Ba(OH)2与NaHSO4反应生成的NaOH,正确;,1,2,3,4,5,6,解析试题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向Ba(OH)2溶液中滴入H2,C项,c点曲线表示Ba(OH)2已经完全反应,并剩余H2SO4,溶液显酸

47、性,c点曲线表示NaOH与NaHSO4反应,且NaOH还有剩余,故溶液中含有反应生成的Na2SO4和剩余的NaOH,溶液显碱性,所以c点两溶液中含有OH的量不相同,错误;D项,a点为Ba(OH)2和 H2SO4完全反应时生成BaSO4沉淀,溶液呈中性,d点溶液中溶质只有Na2SO4,溶液也呈中性,正确。,1,2,3,4,5,6,C项,c点曲线表示Ba(OH)2已经完全反应,并剩余H2S,6.2015天津理综,10(2)FeCl3具有净水作用,但腐蚀设备,而聚合氯化铁是一种新型的絮凝剂,处理污水比FeCl3高效,且腐蚀性小。请回答下列问题:为节约成本,工业上用NaClO3氧化酸性FeCl2废液得

48、到FeCl3。若酸性FeCl2废液中c(Fe2)2.0102 molL1,c(Fe3)1.0103 molL1,c(Cl)5.3102 molL1,则该溶液的pH约为_。,答案,解析,2,解析根据电荷守恒,c(Fe3)3c(Fe2)2c(H)c(Cl)c(OH),酸性溶液中c(OH)忽略不计,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是c(H)c(Cl)c(Fe2)2c(Fe3)35.3102 molL12.0102 molL121.0103 molL131.0102 molL1,所以pH2。,1,2,3,4,5,6,6.2015天津理综,10(2)FeCl3具有净水作用,课时作业,课时作业,1.(2017河北衡水中

49、学调研)下列操作会使H2O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且所得溶液呈酸性的是 A.向水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B.向水中加入少量的NaHSO4C.加热水至100,pH6D.向水中加少量的明矾,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CH3COO水解,溶液显碱性;NaHSO4电离出H抑制水的电离;100 的水pH6,但c(H)c(OH),是中性;D项,Al3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溶液显酸性,正确。,解析,1.(2017河北衡水中学调研)下列操作会使H2O的电离平,2.(2018福建质检)常温下,下列溶液的pH最大的是 A.0.02 molL1氨水与水等体积混合后的

50、溶液B.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0.02 molL1盐酸与0.02 molL1氨水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D.0.01 molL1盐酸与0.03 molL1氨水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D项混合后得到0.01 molL1氨水和0.005 molL1 NH4Cl的混合溶液,相当于往A项溶液中加入NH4Cl,因而D的pH比A的小。,2.(2018福建质检)常温下,下列溶液的pH最大的是 答,3.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