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课外读物管理办法某第六中学(整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128320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减政策下课外读物管理办法某第六中学(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双减政策下课外读物管理办法某第六中学(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双减政策下课外读物管理办法某第六中学(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双减政策下课外读物管理办法某第六中学(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双减政策下课外读物管理办法某第六中学(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减政策下课外读物管理办法某第六中学(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政策下课外读物管理办法某第六中学(整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双减政策下课外读物管理办法某第六中学(整理)为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活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方案。一、课外读物管理遵循原则课外读物推荐工作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坚持以下原则:(一)多样性。兼顾课外读物的学科、体裁、题材、国别、风格、表现形式,贯通古今中外。(二)坚持育人为本,方向正确。课外读物的推荐与选用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要严把政治关,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三)坚持统一管理,学校主责。区级教育行政

2、和业务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指导、检查作用,指导学校营造健康、和谐、文明的校园阅读生态。中小学校要全面落实课外读物进校园工作的主体责任,负责学校的课外读物推荐、遴选、审核工作,做到严格把关,凡进必审。(四)把握方向,守住底线。学校课外读物推荐工作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坚持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和适度性原则,符合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基本标准。对于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或存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中所列举的十二条“负面清单”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推荐或选用为本校的课外读物。二、课外读物管理要求(一)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推荐程序应包括初选、评议、确认

3、、备案等环节。学校组织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初选目录;学科组负责审读,对选自国家批准的推荐目录中的读物,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他读物要按推荐原则、标准,要求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学校组织专门小组负责审核把关,统筹数量种类,确认推荐结果,公示并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二)加强组织保障,推进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常态化。学校成立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小组。组长:略;副组长:各年级组长;成员:各班班主任负责学校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教育部办法和学校方案的落实工作,使本校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阅读等工作良性发展。(三)图书室要做好图书清查,发现不适合学生阅读、内容不健康的书籍要及时清

4、理,课外读物以上(四)学校成立“课外读物推荐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核把关,学校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进校销售课外读物,禁止任何人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五)推荐优秀读物。语文教研组结合教育部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小学部分110本阅读书目,确定适合我校学生阅读能力的推荐书目,从而保证为学生推荐经典和前沿类的优秀读物。(六)加强图书建设。学校将加强图书室建设,定期更新图书,提高图书室的使用率。鼓励在教室设置图书角、图书柜、小书箱等,方便学生阅读,丰富阅读体验。(七)注重宣传,使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人人皆知。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工作效果。(八)重视对学生电

5、子产品的管理,严防不良信息、文章、读物毒.害学生。各班要结合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指导和管理,指导家长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良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观看不健康视一,坚持绿色上网。三、建立课外读物监管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年级部主任、教务主任、总务主任成员:全体教师四、制定制度,分工落实(一)推动师生、亲子共读,建设书香校园、书香家庭。学校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设立读书节、读书角等,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发挥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

6、中的积极作用,营造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建立阅读激励机制,采用适当的形式表彰阅读活动表现突出的师生。(二)加强排查,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教务处要带领图书室管理人员在原来排查清理不良图书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按照教育部办法要求,认真排查馆藏书籍,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书籍要封存管理,不准借阅。各年级各班要随时检查图书角上课外读物和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读物,要教育学生禁读并及时告知家长。各班要通过家长会、家长群、家访等方式,使广大家长熟知教育部办法中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不宜读物,并对家藏图书进行排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图书应剔除,禁止学生阅读。(三)各类进校园的课外读物须按照“凡进必审

7、”“凡荐必审”的原则,课外读物推荐和选用工作要坚持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和适度性原则,进校园课外读物必须符合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基本标准。对于违反出版管理条例规定或存在管理办法中所列举的十二条“负面清单”情形的课外读物,一律不予推荐和选用。(四)优化阅读环境,建设书香校园。学校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优化校园阅读环境,将书香校园建设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加大学校图书管课程建设力度,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提高书刊流通点和馆内藏书的流通率,发挥电子阅览室的功能,做好信息化时代新媒介阅读指导。建立阅读

8、激励机制,表彰阅读活动表现突出的师生。坚持底线,做好课外读物推荐和管理工作。对于各类进校园课外读物坚持“凡进必审”“凡荐必审”。学校图书馆购买课外读物按照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有关规定执行,根据上级部门组织的统一购书的程序进行采购,切实做到“供货渠道正规,图书来源可靠,采购流程规范,切实保证质量”。所购图书必须符合中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中的原则和基本标准。同时,图书馆定期开展工作自查,按照办法中列出的12条负面清单对馆内图书进行清理,不断完善图书管理工作。学校图书馆在上课期间每天向师生开放,寒暑假期间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时间开放。教师因教育教学需要推荐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书目,由教研组长向学

9、校教导处申请,学校按照办法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推荐给学生。学生可以自行购买书籍或到图书馆借阅,教师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五)落实管理要求,加强监督检查学校要落实主体责任,制定校级工作方案,细化和落实各项任务。在做好日常规范管理的同时,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科学使用课外读物的教育。区教委将健全目录报备和监督检查制度,畅通群众和社会监督渠道,定期对备案书目进行入校抽查,并配合市教委开展专项督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挂账督办,对敷衍塞责、违纪违法等问题依法严肃处理。五、加强监管(一)加强工作督导,进行责任追究全体教职工要严

10、格按照上级规定认真落实好“五项管理工作,对学校的工作安排不上心、走过场的,对工作蜻蜓点水、不认真落实的,学校将进行追责问责。(二)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宣传推广,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教育观和作业观,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三)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读物的管理,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四)加强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五项管理”工作的社会环境。通过告家长书、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广泛地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五)坚持以人为本,转变观念,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明确“五项管理”的重要意义,确保“五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