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临床检查法 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38662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科临床检查法 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骨科临床检查法 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骨科临床检查法 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骨科临床检查法 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骨科临床检查法 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科临床检查法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临床检查法 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骨科临床检查法,1,骨科临床检查,骨科物理检查 应用手法以及简单的检查用具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检查方法。,辅助检查 应用专门的医疗设备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医生的诊断提供参考的检查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x线、CT、MRI和各种造影检查)、实验室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等等。,2,骨科检查的注意事项,检查的范围 根据检查的需要脱去衣物,充分显露检查的部位,对可能有关而无症状的部位也应充分显露,同时还要显露对侧进行对比。,检查的体位 一般采取卧位,上肢以及颈部的检查可以采取坐位,特殊的检查可采取相应的体位。,检查的顺序 一般先进行全身检查再进行局部检查,情况紧急时可以先检查重要的部分,对危重患者避免做

2、不必要的检查和处理。,检查的手法 要求动作规范轻巧,对急性感染及肿瘤的病人检查应轻柔,避免扩散,对创伤的病人要注意保护,避免加重损伤。,3,一般项目的检查,发育与体型 一般判断成人正常的指标为:两上肢展开的长度等于身高,胸围等于身高的一半,坐高等于下肢的长度。体型是身体各部发育的外观表现,包括骨骼肌肉的发育程度和脂肪的分布状态。临床上把体型分为无力型、超力型和正力型。,4,一般项目的检查,营养状态 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的发育状况综合判断,也可以通过测量一段时间内体重的变化进行判断。临床上分为营养良好、中等、不良等三个等级。骨肿瘤和骨结核等消耗性疾病患者常表现为营养不良。,5,一般项目

3、的检查,体位和姿势 体位是指患者身体在卧位时所处的状态。临床上常见的有:自动体位、被动体位和强迫体位。脊髓损伤伴截瘫的病人处于被动体位,而骨折和关节脱位的病人为减轻痛苦常处于某种强迫体位。姿势是指举止状态而言,主要靠骨骼结构和各部分肌肉紧张度维持。如锁骨骨折常以健手扶患肘。,6,一般项目的检查,步态 步态是指患者行走时表现的姿态。步态的观察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帮助。骨科常见的典型异常步态有:1剪刀步态:两下肢强直内收,步行时一前一后交叉呈剪刀状,步态小而缓慢,足尖擦地前行。常见于外伤或脊髓型颈椎病压迫脊髓导致下肢肌张力增高的患者。,7,一般项目的检查,步态 2摇摆步态:走路时身体左右摇摆,又称鸭

4、步,见于双侧髋关节先天脱位、大骨节病患者。3跨弋步态:足下垂,行走时患肢抬的很高,以免足趾碰撞地面,又称鸡步。见于腓总神经损伤或麻痹,迟缓性截瘫等等。,8,一般项目的检查,步态 4跛行步态:行走时躯干向患侧弯曲,并左右摇摆。一侧臀中肌麻痹、一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3间歇性跛行:行走时发生小腿酸、软、痛和疲劳感,有跛行,休息后则消除,再继续行走还可以发生。多见于腰椎管狭窄症、短暂性脊髓缺血、下肢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9,一般项目的检查,步态 4跛行步态:行走时躯干向患侧弯曲,并左右摇摆。一侧臀中肌麻痹、一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3间歇性跛行:行走时发生小腿酸、软、痛和疲劳感,有跛行,休息后则消除,再继

5、续行走还可以发生。多见于腰椎管狭窄症、短暂性脊髓缺血、下肢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10,基本检查法,骨科基本检查法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动诊和量诊六项,其中视诊、触诊、动诊和量诊是每次检查必须做到的,其它各项根据具体需要进行,但记录持续不变,简称视、触、动、量。,11,视诊,除从各个侧面和各种不同的体位仔细观察躯干和四肢的姿势、轴线及步态有无异常外,局部还应观察:1皮肤有无发红、发绀、发亮、色素沉着或静脉怒张。2软组织有无肿胀或淤血。3肌肉有无萎缩或纤维颤动。4有无包块,颜色如何。,12,视诊,5瘢痕、创面、窦道、分泌物及其性质。6伤口的形状与深度,有无异物存留以及活动性出血。7局部包扎固

6、定情况。8有无畸形,如肢体的长短、粗细或成角畸形。,13,触诊,1压痛的部位、深度、范围、程度和性质。2各骨性标志有无异常,如检查脊柱有无侧弯可用脊突滑动触诊法。3有无异常活动和骨擦感。4局部的湿度和温度。5包块的大小、硬度、活动度、波动感以及与临近组织的关系。6肢体主要动脉的搏动。7肌肉有无痉挛或萎缩。,14,叩诊,主要检查有无叩击痛,检查方法有:1轴向叩击痛:当怀疑有骨、关节伤病时可沿肢体轴向用拳头叩击肢体远端,如在相应部位出现疼痛即为阳性,多见于骨、关节急性损伤或炎症病例。2棘突叩击痛:检查脊柱时可用叩诊锤或拳头叩击相应的棘突,如有骨折或炎症时常在病变部位出现叩击痛。,15,叩诊,3脊柱

7、间接叩击痛:患者取端坐位、检查者左手掌面放于头顶,右手握拳以小鱼际叩击左手,有脊柱病变者在相应部位出现疼痛。如同时出现上肢放射性疼痛提示神经根受压。4神经根叩击征:又称Tinel征,叩击神经近端时其末端出现疼痛,并逐日向远端推移,提示神经损伤修复。,16,听诊,听诊应用不多,一般无须借助听诊器,关节活动时听到异常响声并伴有相应的临床症状时,多有病理意义,临床上常见于弹响髋、肩峰下滑囊炎和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骨干异常活动伴有骨摩擦音可以诊断骨折。借助于听诊器和音叉可以检查骨传导音和肢体血流杂音,但临床已很少应用。,17,动诊,动诊包括检查关节的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和异常活动情况,应注意分析活动与

8、疼痛的关系。1主动运动检查 1肌力的检查。2关节主动运动功能的检查,正常各关节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各不相同,正常人可因年龄、性别、职业的不同而有很大变异。关节的活动范围以相邻肢体的轴线的夹角的变化来表示。,18,动诊,2被动运动检查 1和主动运动活动方向相同的被动运动,一般先检查主动运动,再检查被动运动,然后进行比较。2非主动运动方向的被动运动功能的检查,包括肢体纵轴的牵拉、挤压活动及侧方挤压疼痛和异常活动,许多骨关节的特殊动诊属于被动运动。,19,动诊,3异常活动检查 1关节强直,运动功能完全丧失。2关节运动范围减小,见于肌肉痉挛或于关节相关联的软组织挛缩。3关节运动范围超常,见于关节囊破坏,

9、关节囊及支持韧带过度松弛和断裂。4假关节活动,见于肢体骨折不愈或骨缺损。,20,量诊,1肢体长度的测量:将肢体放在对称位置,以骨性标志为基点进行测量。如肢体挛缩不能伸直可分段测量,测量下肢时应先将骨盆摆正。1躯干长度,头顶至尾骨端。2上肢长度,肩峰至桡骨茎突尖或中指尖。3上臂的长度,肩峰至肱骨外髁。4前臂长度,尺骨鹰嘴至至桡骨茎突尖。,21,量诊,5下肢长度,髂前上棘至内踝尖。2股骨长度,大转子顶点至外侧膝关节缝。3胫骨长度,内侧膝关节缝至内踝尖。4 腓骨长度,腓骨小头至外踝。,22,量诊,2周径测量:要求两侧肢体取相对应的同一水平测量比较,若有肌萎缩或肿胀应选择表现最为明显的平面测量,并观察其随时间推移的变化情况。3轴线测定:正常人站立时背面经枕骨粗隆的垂线通过颈、胸、腰、骶椎棘突以及两下肢间。前臂旋前位伸肘时上肢呈一直线,旋后位即呈1020度的肘外翻。下肢伸直时髂前上棘与第1、2趾的连线经过髌骨中心前方。,23,量诊,4角度测量:各关节主动与被动活动的角度。5畸形疾患的测量:1肘内翻或肘外翻,上肢伸直,前臂旋后位测量上臂与前臂所成的角度。2膝内翻,两踝并拢,测量两膝间的距离。3膝外翻,两股骨内髁并拢,测量两内踝之间的距离。,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