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21408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社会性质决 定了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 人民富裕。二者是有区别的,又是密不可分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 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前提和基础;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基本得以实现,在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完成和国民 经济恢复后,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目标就提上了日程。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工业成为 国家富强的必备条件,只有工业发展了,经济才能发展,国防才能安 全,人民生活水平才能提高,“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 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

2、要条件。而旧中国的工业基础本来就很薄弱,在经历战乱后,新中国接手 的工业更是千疮百孔,1949年我国工业产品的产量普遍不到1936年 水平的70%,钢和铁的产量更是只有1943年的17. 1%和14%。因此共 同纲领中就明确规定:“关于工业:应以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发 展重工业为重点同时,应恢复和增加纺织业及其他有利于国计民 生的轻工业的生产。”在1949年到1952年的三年中,通过没收官僚 资本建立国营工业,加大对国营工业投资,并向重工业倾斜,对私人 资本主义工业实行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方针等,扶持和引导手工业者 走合作化的道路,并依靠工人阶级,调动工人群众和管理人员的积极 性,让工业快速恢复

3、发展,至1952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已经比1949年 增长L 5倍,“全国工农业生产一九五二年底已经达到历史的最高水但即使如此,在1952年经济恢复后,我国的许多重要工业品的 产量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印度,因此实现工业化迫 在眉睫。从世界历史上看,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条是 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这是欧洲许多国家、美国和日本都走过的,而 且走通了;另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这是苏联走过的,而且也 走通了。那么,中国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呢?第一,中国当 时的社会性质虽然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但中国共产党人从未放弃过社 会主义道路,因此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是题中应有之义。第二,中国 近代以来,无论是民族资产阶级还是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地主阶级, 抑或是官僚资产阶级都尝试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但这些尝试无 一例外都失败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薄弱的工业基础就是明证。第三, 苏联的经验证明,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实现工业化,通过社会主义制度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式迅速发展工业化是可行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来说,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工业化, 这是最好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