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课件PPT.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2937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课件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课件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课件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课件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课件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课件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课件PPT.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念奴娇赤壁怀古,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词 牌,“念奴娇”,词牌名,又叫词调名。相传念奴是唐天宝年间的一个著名歌女,因其音调高亢悦耳,于是取为调名。这首词又名为大江东去、大江东、酹江月等,这是取苏轼这首词中的句子为调名。“赤壁怀古”是题目,是词要咏怀的内容。这是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怀着抑郁的心情游览黄冈城西的“赤壁矶”后所作。,作者生平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画家,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2、,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许多人认为苏轼堪称“中国古代第一全才。词发展至北宋中期,在人们心目中仍为“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苏轼一出,扭转百余年的词坛颓风,开拓了词的意境和表现手法。思想:苏轼思想较复杂,虽以儒家思想为主,但老庄哲学和释道思想也很浓厚。苏轼为人耿直,才意迈峻,重节操。,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本首词就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

3、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写作背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诵读课文,提问:整首诗给人什么感觉?,明确: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豪放、有气势

4、、雄壮.,品析词作:(一)上阕:,1、诗词开篇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个大背景?明确:大江东去 浪淘尽(壮阔的 景色)空间 千古风流人物时间(历史悠久 英雄不再),奠定了全词雄浑大气、壮阔磅礴、苍凉悲壮的感情基调。,2.赤壁是不是古战场“赤壁之战”的赤壁?明确:不是,注释解释。同时还有“人道是”三个字就特意说明“是人 们说”,不是“我以为”。,明确: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3、描绘了赤壁怎样的画面呢?呈现了 什么特点?,赤壁美景的特点是:,“雄奇”。,乱:岩石山崖险怪,穿:山崖陡峭高峻,惊:江水之汹涌,拍:惊涛骇浪力度之大,卷:波涛巨大的力量,渲染磅礴宏伟的气势衬托人物的英雄气概,夸张、对

5、偶 比喻、拟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有什么作用?明确:这一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结论,也是对前三句的概括,人物又是一时俊杰。这长江、这赤壁,岂不引起人们怀古之情?于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5、试背上阕。,下阕:,风流儒将英雄周瑜,小乔初嫁,生活细事,年轻有为,雄姿英发,形象气质,英俊潇洒,羽扇纶巾,服饰装扮,风流儒雅,谈 笑 间,语言神态,自信从容,樯橹灰飞烟灭,侧面烘托,丰功伟绩,1,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表现周瑜怎样的形象特点?,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能否将“初嫁”换为“出嫁”?教师提示:赤壁之战当年小乔嫁给

6、周瑜已有十年。明确:为了说明周瑜年轻。“小乔初嫁了”,静静的语言传出喧闹的喜悦,英雄美人,年轻有为。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其指挥战争时,年纪很轻,才华横溢;以美人衬托英雄,更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小乔之姐大乔系孙策之妻,故周瑜能取得孙权绝对的信任,这也是他能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3、围绕赤壁可怀想的人物那么多,为 什么苏轼独独怀念周瑜?明确:作者通过周瑜这一形象,可以很自然地 使读者联想到作者本人,壮志未酬、贬 官黄州,两鬓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 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张飞,孙权,生活,年龄,34,47,幸福美满,屡遭不幸,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职位,

7、东吴都督,团练副使,际遇,功成名就,功业未就,周瑜,苏轼,苏轼满怀悲愤吟啸道,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一句如何理解?明确:“故国神游”倒装句,应为“神游故国”;“多情应笑我”同样也是倒装句,应为“应笑我多情”。“情”,指他建功立业的愿望。“笑”,自嘲,自己年纪大了,还这么多情,还有这样建功立业的愿望和报国的情感。“早生华发”感慨光阴虚度。,4、讨论: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 月”?是积极还是消极?明确: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陆贽等经世济时的人物,希望

8、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跟和尚亲密往来,精通禅学。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两句与前赤壁赋中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所表达的感情有相似之处。联系全词内容来看,诗人在上阕中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赤壁江山图,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其实更是作者旷达胸襟的

9、体现;下阕又集中笔力刻画出少年英雄的周郎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功业早成的周郎的仰慕、向往,借此表达自己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和悲叹。,在这种意义上,“人生如梦”不是一般虚无的消极,而是对时光疾逝、功业不成、“早生华发”的感喟,多少有些低沉,但与其说是消极,还不如理解为作者借“酹江月”寻找到了一处宣泄苦闷的出口。最后的这一举动,传达出的是一种与山河、明月、自然完全融合的达观、超脱、豁然情怀。,课文小结,苏轼面对滚滚大江,看到赤壁形胜,怀想豪杰周瑜,感叹长江依旧,英雄已逝。自己虽壮志犹在,而今却“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两句,是这种怀才不遇的悲愤,也是一种人生短暂的悲凉,更是一种无人理解而寄托于江月的旷达。苏轼与英雄对比,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惭愧,不正包含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吗?可见,他并不甘于消沉,故以酒祭月,豪情尽显。,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