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262852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PPT 页数:157 大小:4.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合材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复合材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复合材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复合材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7页
复合材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合材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材料.ppt(1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复 合 材 料,2,1、概 述,一、定义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合而成的多相固体材料。复合材料的组成相:增强相-纤维、晶须、颗粒。(不连续相)基体相-金属、陶瓷、聚合物。(连续相),3,增强相:一般具有很高的力学性能(强度、弹性模量),及特殊的功能性。其主要作用是承受载荷或显示功能。基体相:保持材料的基本特性,如硬度、耐磨、耐热性等。主要作用是将增强相固结成一个整体,起传递和均衡应力的作用。,4,例如:,天然木材-纤维素纤维+木质素钢筋混凝土-砂、石、钢筋+水泥玻璃钢-玻璃纤维+热固性树脂 C/C复合材料-石墨碳纤维+热解碳或树脂碳(耐烧蚀),5,1、按基体材料分 树脂

2、基:聚酯、环氧、聚碳酸酯、聚酰亚胺等 60年代 金属基:Al、Ti、Ni、Mg、Zn、Co及其合金 70年代 陶瓷基:Al2O3、ZrO2及非氧化物 80年代 2、按增强相形状分 颗粒 均布、各向同性 纤维(长、短纤维和晶须)各向异性或同性 层片 各向异性,二、复合材料的分类,6,3.按应用目的分 树脂基 250 金属基 600 陶瓷基 1500 碳/碳 3000 水泥基 换能 热电、光电、声电等 阻尼吸声 导电导磁 屏蔽 摩擦磨耗 烧蚀,功能复合材料(注重物理性能),结构复合材料(注重力学性能),7,性能:取决于基体相、增强相种类及数量,其次是它们的结合界面、成型工艺等。1、主要取决于增强相

3、的性能.比强度比刚度高.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高.耐疲劳性好.减震性.热膨胀系数小,三.复合材料的性能比较,裂纹扩展示意图,8,各种材料的比强度和比模量,9,、硬度 陶瓷基 金属基 树脂基、耐热性 树脂基:60 250 金属基:400 600 陶瓷基:1000 1500、耐自然老化 陶瓷基 金属基 树脂基,2、取决于基体相的性能,10,、导热导电性 金属基 陶瓷基 树脂基、耐蚀性 陶瓷基和树脂基 金属基、工艺性及生产成本 陶瓷基 金属基 树脂基,11,1、设计的三个层次:单层设计-微观力学方法 层合体设计-宏观力学方法 产品结构设计-结构力学方法 单层材料的性能 取决于增强相、基体相和结合界面的力

4、学性能,增强相的含量、分布方向等。设计内容包括正确选择原料的种类和配比。,四、复合材料设计特点,层合体设计,12,层合体的性能 取决于单层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铺层方法(厚度、纤维交叉方式、顺序等)。设计内容包括:对铺层方案作出合理的安排。产品结构性能 取决于层合体的力学性能、结构几何、组合与连接方式。设计内容:最终确定产品结构的形状、尺寸、连接方法等。,13,2、特点:性能可设计性强(可调因素多)材料设计与结构设计相关联 性能预测性差 如:加和法 没有考虑界面结合的影响,预测性很差。,14,2.基体材料,基体的作用:固结增强相,均衡载荷和传递应力,保持基本性质。选材原则:强度、刚度等力学性能,只作

5、一般性考虑。两者相容性,环境适应性,工艺性,重点考虑。,15,相容性:化学性质稳定,润湿性好,膨胀系数差要小,以确保两相界面具有足够的结合力。环境适应性:耐热、耐蚀、抗老化和适当的硬度。工艺性:制备是否方便,成本是否廉等。,16,一、聚合物基,特点:一般在室温或低温下进行复合成型,工艺性好;可选择的增强材料范围广泛,成本最低。研究与应用:发展最早,品种最多,应用最广。可选材料:几乎所有的热固性、热塑性聚合物。包括橡胶、粘结剂。,17,1、热固性聚合物(-OH、-NH2-、-OCNH-、-CH=CH-).不饱和聚酯树脂 由饱和二元酸、不饱和二元酸与二元醇经缩聚反应合成的线 型预聚体。+a.结构特

6、征:饱和二元酸结构 不饱和二元酸结构,18,b.固化:固化剂-乙烯、苯乙烯、丁二烯等单体。引发剂-过氧化物(加热固化)促进剂-苯胺类和有机钴。室温固化。,19,c.特点 粘度低,工艺性好。综合性能好,价廉,用量约占80%。苯乙烯等挥发大有毒,体积收缩大,耐热性、强度 和模量较低。一般不与高强度的碳纤维复合,与玻璃纤维复合制 作次受力件。,20,双酚型 CH2-CH-CH2Cl+n(HO-R-OH),(2)、环氧树脂,环氧氯丙烷,二酚基化合物,通式:线性预聚体 CH2-CH-CH2 O-R-O n,21,其中R:,CH3-C-CH3A 丙基,-CH2-F 亚甲基,O-S-OS 砜,双酚型环氧含硬

7、性苯环,链刚性较高,只能用聚合度低的树脂。耐热性好,强度高,韧性差。固化特点:环氧活性基都在链两端,固化交联点不高。,22,b.非双酚型,链内含有环氧基,交联密度高,结合强度及耐热性均提高。三聚氰酸环氧含三氮杂环,有自熄性,耐电弧性好。,23,c.胺基环氧 结构中含高极性的酰胺键(-NHCO-),粘结性好,力学性能较高;但耐水性差,电性能有所下降。d.脂环族环氧 结构中不含苯环,含脂环,稳定性更高,热学性能好,耐紫外线,不易老化。粘度低,工艺性好。e.脂肪族环氧-高韧性环氧 无六环状硬性结构,冲击韧性好,但与纤维结合力较差。,24,环氧树脂固化:环氧树脂分子中都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可与多种固化

8、剂交联,形成网状结构。常用固化剂:二元胺类、二元酸酐类。若选用芳香族胺或咪唑类固化剂,强度及耐热性可进一步提高,但冲击韧性会有一定的影响。潜伏剂:单组份产品可加入潜伏剂,如双氰胺,室温下可存放6个月,145 165下,80min可固化。,25,环氧树脂特点:粘附力好,韧性较好,收缩率低。复合材料 强度高,尺寸稳定。电性能好。介电强度高,耐电弧优良的绝缘材料。耐酸碱耐溶剂性强。热稳定性良好。,26,(3)酚醛树脂 由酚 和醛 缩合而成。酚/醛 0.9,碱催化可得体型热固性树脂。固化:加热固化 加固化剂,如六次甲基四胺或有机酸。碱性固化剂仍需加热,酸性固化剂可室温固化。,OH C-H,OH,1,5

9、,3,27,特点:耐热性高,可达315。价格最低。粘附性较 差,收缩率大,气孔率高,性脆。改性:引入柔性链。如:聚乙烯醇缩丁醛 降低树脂中-OH 基的含量。如:以苯胺或二甲 苯取代部分苯酚。提高电性能。硼酸改性酚。吸水性、耐热性、脆性和电学性能 均提高。,28,应用:,酚醛树脂一般不与碳纤维复合,与玻璃纤维复合后,多用于电器绝缘材料。由于酚醛树脂碳含量高78,碳化收率达63,因此可用于制作烧蚀材料,用于导弹、航天器再入大气层的防护层。,29,2.热塑性聚合物 与热固性聚合物相比:力学性能、耐热性、抗老化性等都较差。工艺简单、周期短、成本低、密度小、应用广。CH3 聚丙烯 CH-CH2 n 柔性

10、无极性链。与纤维浸润性、结合力较差。复合增强效果有限。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普通民用。.聚酰胺(尼龙)CO-(CH2)m-CONH-(CH2)n-NH 链中含大量酰胺键,链间以氢键连接。结合力强,强度高,耐磨性好。使用温度100,吸水率高。常用品种:尼龙6、66、1010、610等。,30,(3)聚碳酸酯 由双酚A的钠盐与碳酸双酰氯缩聚而成 刚性苯环,Tm=225 250,Tg=145;变形小,抗蠕变,尺寸稳定。可与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复合。,31,(4)聚砜 以砜和苯环连结成硬性链,可在100150下长期使用,Tg 200;S+6处于最高价,抗氧化,耐辐射;抗蠕变,尺寸稳定。成型温度太高,达30

11、0。可与碳纤维复合。用于宇航和汽车工业。此外:耐高温的聚酰亚胺、双马来酰亚胺等杂环结构的聚合物,耐温可达300400,也常作为复合材料的基材。,32,Al、Mg、Ti、Ni、Cu、Fe、Co、Zn、Pb及其合金,金属间化合物(TiAl、NiAl等)选材原则:1使用要求 航天航空:选轻金属 Al、Mg及其合金 高性能发动机:Ti、Ni及其合金 汽车发动机活塞汽缸套:Al合金 工模具:Fe、Co、Ni、Ag、Cu 集成电路散热元件:Ag、Cu、Al,二.金属基材料,33,2.环境温度450 Al、Mg450700 Ti合金 7001000 Ni、Fe、Co耐热合金或金属间化合物3.纤维长度与长纤维

12、复合:纤维承载,宜选纯金属。与短纤维复合:基体承载,宜选合金。4.相容性Al、Mg Tm低,化学活性高Cu、Ag、Ni Tm高,化学活性低 Ti Tm高,化学活性高,34,目的:增韧 基体材料:新型陶瓷 Al2O3、ZrO2、MgO、SiO2、莫来石 TiC、SiC Si3N4、Sialon TiB2、Be2B、Be4B MoSi2,三.陶瓷材料,35,3.增强材料,玻璃纤维 低档 2040元/Kg 碳纤维 高档 6001000元/Kg 芳纶纤维 中档 200400元/Kg SiC纤维 B纤维 Al2O3纤维 金属丝,金属和陶瓷基,36,1.品种 有碱玻璃纤维 A Na-Ca-Si系普通玻璃(

13、Na2O15%)中碱玻璃纤维 Na2O(10.512.5%)用量少 无碱玻璃纤维 E Ca-Al-B-Si系 用量大 高强玻璃纤维 S Mg-Al-Si系 或B2O3系 高弹玻璃纤维 M S系中加入BeO,一.玻璃纤维GF,37,2.GF的制备制玻璃球铂金坩埚熔融小漏孔拉丝(102、204、408孔)涂浸润剂并股成纱纺织成布、毡或带。,38,粗纱 30m 无捻粗纱、无纺布 初级纱 20m 短切纤维、纤维毡 中级纱 1020m 高级纱 310m 纺织 浸润剂作用:使纤维柔顺,防止磨损。常用的有:石蜡乳液 复合前须清除 聚醋酸乙烯酯 不必清除 改性有机硅类 不必清除,39,3.GF的性能(1).力

14、学性能 抗拉强度:比块玻璃高一个数量级;直径d,强度;长度,强度。弹性模量:与铝相当,为钢的1/3倍。因密度低2.5,比模量高。断裂延伸率:低 3%(2).热学性能 导热系数:比块玻璃低12个数量级 耐热性:普通Na-Ca-Si玻纤 500;耐热玻纤(石英,高硅氧)1200,40,(3).电性能 碱玻璃电绝缘性差,随温度、湿度,绝缘性。无碱玻璃电绝缘性好。(4).耐蚀性 纤维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差。加入网络形成体可改善耐蚀性。无碱玻璃耐水性好。中碱玻璃耐酸性好。无碱和中碱玻纤耐碱性相近。,41,二、碳纤维CF,由有机纤维经高温固相反应(脱氢、交联、环化、石墨化)而得,主要成分为碳的无机纤维。

15、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模量高、导电、导热、膨胀系数小、自润滑、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由于价格高,一般用于要求高强、耐高温的重要结构件,如航天航空、高档体育器材中。,42,44,1品种 分高强、高模、中模和低性能碳纤维 聚丙烯腈基纤维 高、中性能碳纤维 人造丝基(粘胶)纤维 沥青基纤维 低性能碳纤维 其它(多环结构的天然纤维),原料选择原则:,C链结构,杂链结构只能成碳黑。易于交联、环化,碳收率高。主链内含有环状结构、硬性、结晶度高的纤维。,45,2制备方法,碳化法 生产长纤维拉丝:制有机长纤维牵伸:规整环状结构,使其平行于轴向,提高结晶度。氧化稳定:低温,400,防止热塑化。碳化:1000

16、2000,保护性气氛下,脱氢、交联、环化,得乱层环状石墨。石墨化:20003000,乱层环结构向三维石墨结构转化,形成 聚合碳结晶,并平行于轴向。密度、强度、弹性模量增 高,热膨胀系数下降。但温度过高强度反而下降。气相法 生产短纤维 高温分解小分子有机物,气相沉积纤维结晶。,46,3.CF 性能 力学性能 强度约为GF的2倍 模量约为GF的35倍 密度低1.72,所以比强度、比模量高。断裂延伸率0.52%热学性能 升华温度高达3800,耐高温性好。热膨胀系数小,纵向为负。,47,物理性能 导热、导电、自润滑。化学性能 耐酸碱性强,高温抗氧化性差。C纤维电极电位为正,与金属复合易引起电偶腐蚀。,

17、48,高强度有机纤维,由对苯二酰与对苯二胺缩聚而成。,结构与尼龙相似,含大量的高极性酰胺键,但含苯环硬性链。,型,型,三.芳纶纤维KF,49,50,1性能 力学性能 纵向拉伸强度与CF相当;密度低1.44,比强度大。横向强度低。弹性模量CF KF GF 抗冲击性能很好。热学性能 长期使用 200 热膨胀系数纵向为负 化学性能 耐中性化学品腐蚀,吸水率高。,51,2.应用,航天航空:温度不高的高强度结构受力件军事:防弹器件民用:高弹轻质体育用品,缆索、轮胎、皮带的加强纤维。,52,四.其它纤维1.SiC纤维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将SiC沉积在W丝或C纤维表 面而得。强度、模量与C纤维相近,耐高温达

18、1000,耐腐蚀、耐辐射。可用于要求耐热的高强度结构件,主要与金属基和陶瓷基复合。特点:共价键,相容性好,与基体结合强度高。,53,2.B纤维气相法将B沉积在W丝或C纤维表面而得。拉伸强度不高300MPa突出特点:弹性模量高,相容性较好。主要用于金属和陶瓷增强。3.Al2O3纤维熔融垂直拉单晶的方法制备,价贵;高温不存在氧化问题,与金属等复合容易;抗拉强度比GF高3倍,电学性能优良;不足之处是密度高3.20g/cm3,54,4.晶须 陶瓷晶须 金属晶须是目前强度最高的品种,接近理论强度,比相应的长纤维高一个数量级。复合增强效果不及长纤维,只能作为补强剂使用。价贵,用量有限。,55,56,57,

19、E,A,210,47,96,58,59,4.复合界面,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取决于两相的结合界面。因为相与相通过界面偶合,它起着传递应力,阻断裂纹扩展,散射吸收各种电磁波,电偶腐蚀等作用。复合过程中,液体材料通过润湿、渗透、扩散和化学反应形成一层成分、结构不 同于两相的过渡层微区界面。基体扩散层化合物层 扩散层纤维,基体,纤维,60,1.物理结合(机械咬合+次价键结合)液态基体渗入纤维表面微孔,固化后形成咬合界面。粗糙界面、低的表面能和低粘度,有利于物理结合。极性树脂如:酚醛、聚酰胺、环氧等,与极性纤维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并可形成次价键结合。非极性树脂如: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等,结合力弱,复合

20、效果差。CF表面极性差,经氧化后可提高结合力。,一典型界面结合,61,总之:,物理结合是一种比较弱的结合方式。树脂基复合材料若不经特殊处理,多为物理结合。金属基部分以物理方式结合。陶瓷基几乎不以这种方式结合。,62,2.扩散融合,两相成分不同,经扩散或熔融形成过渡层,性质介于两相之间,结合力较强。金属与陶瓷基复合温度较高,小分子和原子易于扩散,较常见。3.化学结合化学键结合力强。但当两相亲合力过强,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界面形成较厚的脆性化合物时,性能反而下降。,63,树脂基复合材料:为提高两相的润湿性和结合力,通常采用偶联剂处理纤维表面,或将偶联剂直接加到液态树脂中,以便形成化学键结合。金属与陶

21、瓷材料:化学键结合常见。多数情况在界面上形成化合物层,脆性大,对力学性能不利。尤其是高温使用的材料,应防止延续反应。,64,二.增强材料的表面处理,为改善纤维表面的浸润性,提高界面结合力,对纤维进行的预处理 表面改性。要点:不同的复合体系应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树脂基 提高化学结合 金属及陶瓷基 抑制化学反应,65,1玻璃纤维GF成分为SiO2,表面吸水后成-OH,可与含-OH、COOH、-Cl的偶联剂反应成醚键结合。偶联剂通式:R-M X M-中心离子 Cr+3、Si+4、Ti+3等高价金属离子。R-可与聚合物交联的基团。如不饱和双键、氨基、环氧、巯基等。X-可与玻纤表面醚化的活性基团。如:-

22、Cl、-OH、-COOH、-OCH3、-OC2H5。,66,2.碳纤维 氧化法-提高表面粗造度和极性。沉积法-CVD沉积碳晶须。电聚合法-接枝高分子支链3芳纶等有机纤维 等离子处理,使苯环氧化成-COOH、-OH;或接枝聚合生成高分子支链。,67,4.与金属基复合的纤维目的:提高浸润性,抑制化学反应。CF、BF与金属反应活性高,化学相容性差;氮化物、碳化物纤维反应活性较低;Al2O3反应活性最低。措施:降低复合温度,减少高温停留时间。涂覆隔离层。如CF、BF表面涂SiC。镀覆金属层,改善浸润性。如Al2O3纤维镀Cu、Ni等。,68,5.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一.基本性能 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

23、。抗疲劳性能好,安全性高。减振、隔音、保温、隔热。弹性模量不够高、断裂延伸率小、抗冲击强度差、横向强度、层间剪切强度低。手工劳动强度大,质量不稳定。,69,二.品种,1、GF增强热固性塑料(GFRP)-玻璃钢,70,、聚酯玻璃钢 加工性能最好。低粘度,可室温固化;价低,用量占80%。、环氧玻璃钢 综合力学性能最好,耐蚀性好;粘度大,施工困难。酚醛玻璃钢 耐热性最好,350长期使用,短期可达1000;电学性能好,耐电弧。,72,2、GF增强热塑性塑料(FR-TP)特点:、比重最轻1.11.6、抗儒变性等力学性能明显提高、热学性能大大改善50%、尺寸稳定性提高,73,74,3、高强度纤维增强塑料,

24、75,、C纤维增强塑料 比强度,比模量最高的材料;耐腐蚀耐热都很 好。抗冲击性差,价格昂贵。、芳纶纤维增强塑料 与塑料相容性好,价格适中,应用前景广泛。抗拉强度与C纤维相当,冲击强度远高于C纤维;振动衰减是玻璃钢的45倍。抗压性能差。,76,、B纤维增强塑料 突出优点是刚度好,价格比C纤维还贵。、SiC纤维增强塑料 突出优点是与树脂相容性好。,77,芳纶纤维增强,C纤维增强,78,包括:材料设计和结构设计。材料设计:根据使用要求,选取原材料;安排合适的工艺路线,将其制成满足性能要求的材料。结构设计:确定构件的最终构型、几何尺寸、组合关系等,使之 满足力学性能,安全寿命,可加工性和经济性要求。设

25、计过程:,三、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设计,材料设计,结构设计,79,1设计条件,载荷情况 环境条件:温度,湿度,腐蚀等。可能引起的强度 下降。(如GF、KF耐湿性差)功能性要求:如烧蚀、润滑、导电、导热、防雷电、抗电磁干扰、透光等。构件形状限制:紧凑性、可靠性,施工性和经济性。,静载-强度,刚度。动载-抗冲击强度。交变-疲劳强度。,80,2原料选择,原则:满足性能要求,廉价,易于获得。GFKFCF 特殊要求:高强度,高刚度 高性能CF、BF 高抗冲击 GF、KF 低温性能 CF 尺寸稳定 KF、CF 透波,吸波 GF、KF、Al2O3,81,82,基体材料树脂的选取:,受力结构件首选热固性树脂;大量

26、使用、连续挤压次受力件可选热塑性树脂(如建筑装饰)。150,聚酯或环氧150400,聚酰亚胺或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内装饰件,酚醛树脂(阻燃性好),83,3、单层设计 目的:为层合板设计提供依据-强度、刚度。一般过程:确定复合比 性能预测 实验校核、确定复合比,84,、刚度预测与核定 理论推测,实验核定。、强度预测与核定 横向强度预测困难,以实验为准。纵向拉伸强度(纤维延伸率小,首先断裂。),纤维量多,取决于纤维,纤维量少,取决于基体,85,纵向压缩强度,取计算结果小者,最后以实验校核为准,86,4、层合板设计 内容包括:确定铺层取向,铺层顺序,层合厚度。,0/+45/90/-45,0/90,0,4

27、5,87,铺设技术要点:,对称铺设:与主应力方向、厚度中心对称。均匀铺设:相邻层间角尽可能小,以防内应力过大。最小铺设方向610%。边缘包层冲击载荷区以0层承载,45层分散应力均衡负荷。厚度变化区以阶梯过渡。,88,5、结构设计 一般采用迭代法,适当修改。、平缓过度,防止突变。、合理拆分与合并。、壁厚7.5mm,确保固化充分。,可拆分件,旋翼与旋毂可合并,89,6、实验校核 按拉伸、压缩、剪切,根据国标或行标实验校核,结果与设计值比较。设计值=安全系数 使用值 安全系数选取:玻璃纤维 23 高强度纤维 1.52 民用取上限,军事用途可取低些。,90,1、手糊 工艺过程:模具 涂脱模剂 刷胶衣

28、刷树脂 贴增强剂 固化 脱模 后处理 成品、原料选择 基体:液态热固性预聚体。纤维:纤维布、毡、无捻粗纱。脱模剂:脱模蜡,塑料薄膜,有机硅类,改性甘油三 乙酸酯类。,四.成型加工,91,蜡型脱模剂,92,、胶液配方,93,94,(3)、糊制刷胶衣:纵横各一遍,施胶量300500 g/m2,厚度0.250.5mm。结合层糊制:待胶衣半固化后进行,用柔软的表面毡作过渡层,再贴纤维。铺层尽可能连续,错位对接,严禁达接。,95,(4)、固化 不饱和聚酯:固化剂-苯乙烯 引发剂-过氧化物 促进剂-有机钴 温度-15 湿度-80%时间-24小时脱模,一周使用。,手糊玻璃钢赛舟,96,2.缠绕成型,将浸过树

29、脂胶液的连续纤维或布带,按一定规律缠绕在芯模上,然后固化脱模得成品。成型工艺分湿法和干法缠绕。缠绕设备可自动控制固化可室温或加热固化模芯材料:石膏、石蜡、金属及合金、塑料等,要便于脱模。适用于:中空高压容器。如:火箭发动机壳体、导弹发射筒、大型储罐、管材等。,97,聚脂、环氧树脂,酚醛、热塑性树脂,99,3.树脂传递模塑(模压法)先将纤维布、毡裁剪铺设在密封模具内,再高压注入液态树脂固化。可生产结构复杂、高精度的零件,表面质量好。,100,4.拉挤成型 挤压法 生产横截面相同的线型型材。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纤维含量可高达4080%。,101,102,6.金属基复合材料,一、基本性能与种类

30、 1、性能 与下列材料相比:金属及合金 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导电、导热、耐热性好。陶瓷基复合材料 高韧性和高冲击强度。,103,2、种类,(1)、按金属基体分 铝基:d=2.7 f.c.c.Tm=660 塑性韧性好,易加工;熔点低,可避免与纤维过度反应;强化效果好,价廉。镍基:d=8.9 f.c.c.Tm=1453 高温性能好,可加工成薄膜,抗氧化性好。钛基:d=4.51 h.c.p.(b.c.c.)Tm=1668 更高的比强度,比模量,耐腐蚀。(T/=883),104,(2)、按增强剂形态分 颗粒:(体积比20%粒径1m)增强效果较低。层片:二维方向,垂直片方向(裂纹核心)

31、。纤维:单向明显,横向影响不大。3、纤维选择要点 高强度、高模量。(明显高于金属基体)耐热性高(如:KF不宜选用)价格低(比较突出的制约因素)相容性好(膨胀系数相近,高温惰性),105,106,W、Mo丝:密度高Be丝:价很高GF:与金属相容性不好Al2O3:拉籽晶价高,单晶表面擦伤敏感C纤维:细纱难浸润,与多数金属反应,抗折性差B纤维:以W丝或C纤维作底,CVD沉积,价高SiC和B4C:以W丝或C纤维作底,CVD沉积,价高化学相容性好,与基体结合好,抗高温儒变。,以上纤维强度、弹性模量较高,价高且各有不足:,107,1、制造方法 单层复合+层叠热压 金属薄与纤维粘接或等离子喷涂焊合成单层,裁

32、剪、叠片、热压。粉末冶金法 如:硬质合金 铸造法(比重偏析)汽缸套、活塞 电镀(铸)法 金刚石金属磨头2、技术关键与难点 防止高温氧化。高压纤维易损伤,断裂。,二、制造方法及关键技术,纤维的均匀分布。控制界面反应。,108,三、铝基复合材料,大型运载工具的首选材料。如波音747、757、767常用:B/Al、C/Al、SiC/AlSiC纤维密度较B高30,强度较低,但相容性好。C纤维纱细,难渗透浸润,抗折性差,反应活性较高。基体材料可选变形铝、铸造铝、焊接铝及烧结铝。它们塑性好制备铝薄易。,109,四、镍基复合材料,熔点高,耐氧化性好,使用温度可达1000。BF、CF耐氧化性差,多选用-Al2

33、O3晶须。制备方法:热压法、液态渗透法、粉末冶金法。为提高润湿性,可使晶须表面金属化。如溅射或电镀,110,五、钛基复合材料,钛及其合金是比强度、比刚度最好的基材,耐蚀性和耐高温性也很好,易做耐热件。(低于相变温度)但钛薄难制,化学活性高,与C纤维和B纤维反应生成TiC和TiB2白亮层。解决办法:高速工艺-缩短高温停留时间 低温工艺-850热压15分钟 表面包覆-涂SiC 合金化-提高基体稳定性,111,112,1、存在问题 浸润性差,难渗透。易曲折,热压难。相容性差。电偶腐蚀。,六、C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2、解决方法 电镀Ta、Ni、Ag包覆 涂覆SiC、TiC、B4C等 压渗法 复合纤

34、维制备,C纤维具有很好的力学、热学、电学和自润滑性能,价格也较B纤维有优势,应用前景光明。,113,C纤维压渗Al,涂Ni碳纤维拉丝复合Al,114,原位生长晶须。采用控制熔体冷凝速度,在金属基体内生长出晶须。如:Al基:Al2O3、AlN;Ti基:TiN、TiC优点:增强纤维分布均匀 基体与纤维结合力强 热稳定性好 易于加工,直接铸造成型,七、自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实例,116,7.陶瓷基复合材料,一、增韧补强机理负载转移:高弹纤维承受比基体更大的应力,强度、韧性提高。预应力效应:纤维热膨胀系数高于基体时,基体受预压应力而强化。拔出效应:复合材料破断,纤维从基体中拔出要消耗部分

35、能量。裂纹扩展受阻:纤维阻止裂纹扩展,消耗部分能量。裂纹转向:裂纹尖端受阻钝化而转向,要消耗更多的表面能。纤维断裂:高强度纤维断裂,要消耗更大的能量。,117,118,二、各种纤维增强陶瓷基,1金属纤维 W、Mo、Ta、Nb、Cr、Fe、Ni、Co、不锈钢丝。如:Mo、Ta/Al2O3;W/TiC、TaC、HfC、ZrC W、Mo/ZrO2、ThO2;W(涂SiC)/Si3N4 2陶瓷纤维 C、SiC(W)、B4C(W)、BN、Al2O3(W)纤维或晶须。可与Al2O3、ZrO2、SiC、Si3N4陶瓷复合。(1)性能特点 使用温度范围广,高温强度高,耐热冲击,抗儒变。,119,(2)、影响增

36、强效果的因素 尺寸因素 纤维过细反应活性高,过粗相当于裂纹。2030m好。长纤维增强效果好,晶须长/径5为好。排列方向:与主应力平行。纤维(晶须)含量及均匀性 含量:断裂韧性,但密度,强度。均匀性:强度,断裂韧性影响不大。,120,相容性 纤维热膨胀系数应约大于基体。纤维弹性模量应高于基体。两相化学性质要稳定,陶瓷基以共价键化合物为好。如SiC、Si3N4、BN等。界面性质 界面结合力应适中。,121,1瓷浆浇铸法 短纤维混合分散在陶瓷浆体中,浇铸,吸水,干燥,烧结。工艺简单,成本低,增强效果有限。(致密度不够)2热压烧结法 短纤维与陶瓷粉末混合,模压成型,热压烧结。结合力好,但纤维易受损。,

37、三、成型工艺,122,3浸渍法 长纤维编织或缠绕成型,浸渍陶瓷浆,干燥烧结。工艺简单,烧结密度低。,123,发展方向:1高性能陶瓷纤维和晶须的制备技术。2纤维和晶须的表面处理技术。3长纤维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4界面结合强度与材料强度韧性的关系。5复合比与材料强度韧性的关系。6重视纤维晶须和颗粒共复合的协同效应。7.玻璃-陶瓷基体的研究。,四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124,8.水泥基复合材料,一、水泥的基本特性与增强方法 刚/柔比高;抗压/抗拉比高;W/C比高。增强(韧)方法:加入高强度集料 混凝土 纤维增韧(要求纤维粗,较长)聚合物改性 浸渍填充、聚合物取代或部分取代水泥基体。,125,1、混

38、凝土 以水泥为基,加入砂、石,钢筋。骨料要求强度高,耐碱性好,与基体有良好的结合,价廉。钢筋与水泥相容性好,耐碱。为提高钢筋强度和结合力,近年来要求冷拉、表面轧槽。,二、水泥基复合材料种类,126,2、纤维增强水泥,可用纤维见下表:为防止Ca(OH)2和水对纤维的不利影响,水泥中需掺入矿渣、火山灰或粉煤灰等活性填料。技术要点:基体强度要高 强度取决于基体,选高标号水泥。膨胀系数要适当 af am,产生预压应力。纤维足量 纤维相互交错搭接,产生叠加效应。弹性模量要匹配 Ef Em,127,128,3、聚合物改性(1)、聚合物浸渍 将已干固的混凝土构件,浸入聚合物单体或预聚体溶液中使其渗入空隙,通

39、过加热聚合、固化形成聚合物填充。提高密度、强度和韧性。(2)、聚合物混凝土(可归入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聚合物完全取代水泥,作为集料的结合剂。常用聚合物:环氧、脲醛、糠醛、聚酯树脂等。性能好,价格较高。应用:如人造石,129,(3)、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特点:抗折强度明显,抗压强度。韧性,刚度、脆性。抗渗透性、耐侵蚀性。粘补性好。工艺简单,成本低。,聚合物部分取代水泥。要求聚合物具有亲水性,在水中或能溶解或能分散成乳液。加入状态可以是单体、聚合物乳液、聚合物粉末。,130,132,三、成型工艺,1、混凝土设计与施工设计过程:原料选择 工程计算 实验校核调整初定配方:水:灰:砂:石 0.5:1:1.5

40、:3实验校核:强度实验与和易性实验调整:提高水泥标号或用量,可提高强度。提高水量、降低石料用量,可提高和易性。最终配方中水泥用量、W/C需满足耐久性要求。,133,最终配方满足耐久性要求,134,预应力技术,135,136,2、纤维增强水泥的成型(1)、直接喷射法 砂浆配比:W/C=0.30.4;S/C=0.51 耐碱短切纤维:1250mm;含量约35%。,137,(2)、喷射脱水法 上法经减压,脱去多余水份,提高密度和强度。,138,(3)、预混料浇铸法 纤维与砂浆混合,铸模成型。,139,(4)、压力法 预混料铸模后,加压脱水。(5)、离心成型法 离心成型+脱水。适合于回转体构件,纤维可进

41、行表面集中增强。,140,3聚合物水泥砂浆及混凝土的成型 砂浆配比(一般用于表面工程)P/C=520%W/C=0.30.6 S/C=23 按和易性确定 混凝土配比(主干工程)P/C=515%W/C=0.30.5 S+G/C=57 S/S+G=4050%,141,9.C/C复合材料,一.简述高熔点材料 W:Tm=3500;TaC、HfC:Tm=4000;C石:升华 3800C/C复合材料的研制,起始于火箭发动机喷嘴大型石墨件的改进。由于石墨强度低、脆性大,高速气流冲蚀严重。,142,采用碳纤维编织物浸渍沥青,1000碳化,2800 石墨化后,获得了性能优良的整体C/C复合材料。C/C复合材料是伴

42、随航天工业的发展而成长的,是最理想的烧蚀材料。烧蚀热高,烧蚀率低且均匀。具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应用:再入大气层的航天飞行器热防护材料,飞机、汽车的制动片,高速轴承、人造骨骼、心脏瓣膜等。,143,二.成型加工技术,关键技术:提高致密度和均匀性。纤维织物密度 d=0.2 0.8,复合后要求达1.42.0。提高纤维编织工艺技术。(CF柔顺性差),144,1、坯体的编织长纤维编织:可分为单向、双向、三向、四向、和七向。纤维毡:可用长纤维编织加强。,三向编织坯体,三向增强毡坯体,145,短纤维:与树脂混合,热压成型,或调浆喷射成型。,喷涂成型工艺,146,2、基体的获得(1)、沥青基 沥青中含大量苯环

43、,含碳高,碳化收率高。沥青液化 浸渍 碳化 石墨化(2)、树脂基 结构特点:分子链含大量苯环和杂环结构,固 化后呈交联网状耐高温树脂。优点:(与沥青比)低粘度(低温、低压、工艺性好)纯度高,结构稳定。含碳量高,碳化收率大。,148,(3)、CVD热解碳 高温热分解小分子碳氢化合物,在纤维坯体上沉积活性碳,然后石墨化。最大问题:表面积碳,内外不均。解决办法:a.热梯度法 b.压差法 c.脉冲法,热梯度法沉积示意图,149,150,热解碳与树脂碳比较:,热解碳工艺简单纤维不受损伤致密均匀、强度较高2500石墨化后,抗热振性提高明显,可有效防止烧蚀过程中的开裂剥落。,151,三、主要性能,1力学性能

44、 密度小,高的抗拉强度和高弹性模量,高温下性能稳定。,碳素材料性能比较,碳素材料强度与温度的关系,152,2热学性能 热膨胀系数小,导热性好,耐热冲击性极好。3烧蚀性能 表面烧蚀温度高,通过辐射和升华带走大量热;烧蚀率低,且均匀。,不同材料的有效烧蚀热,153,4、生物相容性好 可用于人体骨骼,心脏瓣膜等。5、隔热性差 控制材料的密度梯度,或与其它材料复合成梯度材料。6、抗氧化性不好 加入抗氧化性物质,或用SiC涂层。,154,10.混杂纤维复合材料,一、复合思想的延伸二、常用纤维的性能缺陷,155,三、混杂实例,飞机机翼、直升机旋翼,可选价廉的GF制作整体,用CF或KF补强 翼尖、翼缘。快艇船壳用GF,边缘用KF提高刚度。大型板壳体,内用GF外包CF制成夹层。电器外壳,要求表面不带静电,并具有抗干扰屏蔽作用,可在玻 璃钢内加入CF。航天器上要求尺寸稳定的构件,如摄影机支架,太阳能帆板架,卫星接收发射天线等。由于在-160+100之间工作,可采用 CF+GF、KF+GF配合,制成零膨胀系数的混杂复合材料。,1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