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赵利剑第一单元 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ppt.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48166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4.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四中赵利剑第一单元 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北京四中赵利剑第一单元 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北京四中赵利剑第一单元 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北京四中赵利剑第一单元 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北京四中赵利剑第一单元 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四中赵利剑第一单元 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四中赵利剑第一单元 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ppt.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作为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从国家诞生起,其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线索之绵长、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它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所无与匹畴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夏、商两代的王位世袭制,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礼记礼运,2.夏商两代的行政管理制度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西周的两次分封,周

2、公像,周初的两次分封,2.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目的:拱卫王室,建立有效统治 受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 受封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周代分封结构图,分封制的作用:加强统治;拓展疆域,周人封建,亦由当时形势之实际需要逐步逼拶而成,同时亦是周民族对于政治组织富于一种伟大气魄之表见。国史大纲,3.分封制的衰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庆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在位,则有让。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下,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宗法制的确立 2

3、.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分封、宗法制关系示意图,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3.宗法制的作用,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有告之曰:“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之历史也。”或告之曰:“我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封建社会之历史耳,虽至今犹然,一切病痛尽在是矣。”国史大纲引论,人们都常常说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津津乐道的事例极多,但有一项更伟大的文明,而且已创造出、并行用了两千余年,却为人们所忽视,这就是在中国所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此制度的创行和存在、发展、完善,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标志;也应当说,是世界古代政治文

4、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张传玺,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兼并,春秋时代形势图,战国时代形势图,2.秦的统一,秦始皇,秦灭六国示意图,秦朝疆域,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1.皇帝制度的确立 2.三公制 丞相:百官之首 御史大夫: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 太尉:管理军务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废分封,行郡县,2.地方官制:郡守、县令,秦朝政府组织结构示意图,3.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代的郡国并行制和汉武帝的“推恩令”,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饟,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

5、无藏盖。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史记平准书,天下之势,方病大瘇,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贾谊汉书贾谊传,汉初疆域,2.唐代的节度使和藩镇,3.北宋的地方分权,中央,皇 权,4.元朝的行省制度,蒙古帝国图,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代的内外朝制度 2.唐朝的三省六部制,3.宋朝对相权的分割 4.元朝的中书省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宰相制度的废除,明太祖朱元璋,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

6、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皇明祖训祖训首章,二、内阁的出现 1.内阁的建立 2.内阁的职能及权力,按照中国古代传统的政治观念,宰相制度是“贤人政治”的体现,可以适度弥补君主世袭带来的一些弊病。废除宰相之后,官僚机构对皇权的调节机能大为削弱,政治正常运作受到严重影响,其恶果在明朝中、后期得到了充分体现。故后人云“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中国历史-元明清卷,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国史大纲 秦穆,三、军机处的设立 1.清初政治制度 2.军机处的设置,雍正帝,军机处旧址,军机处值房,整体说来,清朝比明朝好得多。从清太祖算起的清朝十二个君主,他们的总平均分数和明朝十六个皇帝相比,我以为在数学上简直不能比,因为前者的是相当高的正数,后者是相当高的负数。金庸袁崇焕评传,就国家的前途而言,将政权置于规范的制度化运行中,与将其交与个人的独裁统治相比,无论如何,都具有更多的合理性,都更能实现理性为政的原则,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近代的初曙18世纪中国观念变迁与社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