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语法研究讲义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今语法研究讲义1.doc(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第一章 概說 第一節 語法結構、語法學習教學目的:把握“漢語語法學、語法結構、語法系統、語法學習” 等概念。了解學習古漢語語法的方法。教學時數:四課時教學內容與步驟:一、什麼是語法:語法是語言的要素之一。語法是語言的結構規律。換句話說,語法是組詞造句規律。語言中的合成詞都是按照一定的語法規則構成的。“火車”不能說成“車火”,“動員”不能說成是“員動”,因為不符合漢語構詞規則,語言中的句子也是按照一定的語法規則構成的,每個句子都由若幹個詞構成的,這些詞並不是任意的拼湊在一起,而是按照一定的語法規則組織起來的。如“這是好學生的鋼筆”,這句話中每個詞所占據的位置是一定的,“鋼筆的學生好是這”或“是
2、這鋼筆的學生好”都不成話,“這是學生的好鋼筆”雖然能說,但與原意意思不同。句子中每個詞所占的位置是不能任意調換的,調換後或根本不表達意義,或意義變了,這句話裏的任何一個詞都是僅僅表達一個孤立的概念,不能表達完整的意思,把他們隨便拼湊在一起,也無法表達完整的意思,只有按照一定的語法規則將它們組織起來才能表達完整的意思,起到交流思想的作用。“鋼筆的學生好是這”、“是這鋼筆的的學生好”不成話,是因為它們不是按照漢語的語法規則組成的 ,而是隨便拼湊起來的 。“這是學生的好鋼筆”與原句子的表達意思不同 ,是因為它與原句是按照不同的語法規則組織起來的,這裏意義上的差別不是由詞義造成的,而是由不同的語法規則
3、造成的,相同的詞,按照不同的語法規則組織就可以產生不同的意義,因此語言要表達意義,不僅需要有詞匯,而且需要有語法,豐富的詞匯必須接受語法的支配,才可以起到交流思想的作用。語法規則不是哪一個人主觀臆造的,而是從客觀存在的大量的語言事實中概括出來的。如“我們學習語法”、“姐姐念英語”、“爸爸開機器”、“媽媽賣東西”、“工人蓋房子”、“解放軍打擊敵人”等等 ,這些句子表達的具體內容不同 ,但結構上有共同點,即“主謂賓”這一普遍的語法規則,我們按照這一規則就可以造出很多結構相同但意義不同的句子來 。一種語言中,具體的句子的數目是無限的,而句子的結構規則卻是有限的。詞素和詞素,詞和詞構成詞組,詞和詞或詞
4、組構成句子,其中都有一定的規則,語法研究的就是這些結構的規則。二、語法學 ,古代漢語語法學,詞法結構、語法規律。1、研究語法結構規律的學科叫做語法學。研究古代漢語語法結構規律的學科叫做古代漢語語法學。古代漢語就是古代漢族人民群眾所使用的語言,也就是1919年五四運動以前曆代漢族人所運用的語言,它是同現代漢語相對應的語言學概念。古代漢語的口頭形式無從確認 ,現在只能看到用漢字記錄下來的書面形式,分為兩個系統:一個、以先秦時期中原地區口語為基礎的書面語加上漢代以後仿古的書面語,今稱文言文;另一個,以魏晉時期中原地區口語為源頭,並逐漸演變經唐、宋到晚清的古白話。2、語法結構呂叔湘:“結構就是由較小的
5、片段組合成較大的片段的方式。(漢語語法分析商務印書館)。片段,指語法結構單位,而語法結構單位,即指語言中各級組成部分,如詞素、詞、詞組、句子、句組、簡稱單位。一個詞素(語義和語音相結合的最小的語法結構單位),或者一個單音詞,它的內部不存在組合問題,不叫結構,只有合成詞、詞組、句子、句組等單位,才有結構可言,例如:A、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B、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禮記禮運此為最大的語法結構單位叫做句組(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句子按照句子和句子之間的組合規律構成的語法結構單位。它有一個而且僅有一個語義中心,它大於句子而小於段落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核心語義是長勺之戰
6、中,弱魯勝強齊的戰術上的原因。三個句子圍繞這個核心語義組合起來。“夫”起頭,引起議論,用“故”來結束,做出論斷,首尾銜接,渾然一體。其句組內部,句子和句子之間有一定組合規律:先提出作戰靠勇氣的命題,接著加以推論,然後做出勇氣之盈戰勝勇氣之竭的結論,同時有“夫”、“故”這樣的語法所標志。)它由兩個較小的單位句A和B組合而成,句A由“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兩個比較小的的單位組成,句B也有兩個單位組成,句A和句B叫做句子,各算一個句子結構,再切分可得比句子較小的單位:“大道,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這些單位叫做詞組,各算一個詞組結構,再切分下去,可得比詞組更小的單位:“天下,大,道,之, 行
7、 ,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這些單位叫做詞,其中,“天下”,由“天”和“下”兩個詞素組成叫做合成詞,為一個結構單位,其餘單音節詞都由一個詞素充當,不算結構。 a(句子)A、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B、選賢 與能,講信 修睦。句子結構 b (詞組) 大道 為公 選賢 與能 講信 修睦。詞組結構c (詞)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詞3、語法結構規律:就是各級語法結構單位內在的必然關系。詞有詞法規律,包括詞類,構詞法,詞組和句子有句法規律,包括詞組構成,句類,句型,而句組的構成規律就是句法的推廣。4、語法學就是研究這些語法結構規律的學科。我們學習這
8、門學科就是討論古今詞法規律,句法規律,句組的構成規律的異同。5、句法結構成分指合成詞,詞組,句子等單位內部的組成因素,簡稱成分,一般有八個:主語,謂語,述語,賓語,補語,定語,狀語,中心語,構成六對關系:主謂,述賓。述補,定中 狀中,聯合,這六對關系構成六類結構,:主謂結構,述賓結構,述補結構,定中結構,狀中結構,聯合結構,三、語法學的研究對象由於研究對象的不同,可以分為 :1、曆史語法學:研究某一語言的語法結構的發展演變的語法學叫做曆史語法學。它是曆史語言學的一個分支,其任務在於追溯語言的曆史發展,語法結構演變過程,從而去發現語言發展的內部規律 ,如古今語法學的對比研究,即屬於此範疇 。2、
9、比較詞法學:研究語法結構的異同的語法學,叫做比較詞法學。他是比較語言學的一個分支。漢語各方面的差異,主要表現在語音、詞匯上,不表現在語法上。因此,與漢語有關的比較語法學,主要表現為漢語和親屬語言(如藏語、緬語)的比較,漢語和不同譜系的語言(如英語,俄語,法語)的比較。3、描寫語法學:研究某一語言在某一發展時期的語法結構的語法學,叫做描寫語法學。他是描寫語言學的一個分支,其任務主要是對語法進行斷代的、相對靜止的描寫。如現代漢語,現代英語,現代俄語的語法研究等。四、語法學的研究方法1、傳統的語法一般指自十八世紀直到今天語法教科書中沿襲使用的某些術語、概念、規則和理論,導源於希臘拉丁語法。特點之一是
10、把語法分為形態學(詞法)和造句法(句法)兩大部門,同時注重詞和句子成分的對當關系 ,語法裏的成分分析法即中心詞分析法就體現了這一特點,(或稱成分分析法)例如(永州)之 野 產 (異) 蛇 定語 主語 謂語 定語 賓語2、結構主義語法特點之一是在分析語法結構的時候,采用切分原則,把語言單位一次又一次的切分為兩個部分,每次切分出來的兩個成分叫做直接成分,故叫直接成分分析法 ,這種方法主要考察句子內部的結合層次 ,故又叫做層次分析法。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 為此學說奠定基礎。如:永 州 之 野 產 異 蛇主謂3、轉換生成語法1957年,美語言學家喬姆斯基句法結構出版,1965年,又發表了句法理論要略,形
11、成完善了“轉換生成語法”的標准理論。他研究了“語言能力”(先天的,內在的)和“語言行為”(後天的,外在的 )之間的轉換關系,分析了“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的生成過程。其主要作用之一是能比較有效的分析那些有歧義的語言結構,。如,“N不吃了 ”認為其表層結構的內部可以有種種不同的意義關系 ,N可以是施動,也可以是受動。 雞不吃了。 雞是施動:雞不吃(食)了。 雞是受動:(人)不吃雞了。N不吃了。 豬不吃了。 “豬”只能是施動。 面不吃了。 “面”只能是受動。 五、語法學習1、學習古漢語語法的目的通過語法學習,便於正確理解文言詞句的意義,這是學習古漢語語法的主要目的,要正確理解詞句意義,需要包括文
12、字、音韻、訓詁、古代文獻、古代文化史等多方面的知識,而語法知識也是不可缺少的。如: (1)“樂郊 樂郊,誰之永號?”(詩經魏風)句中“之”,古人有兩種解釋,一種釋為動詞“往”,另一種釋為副詞“其”。王力先生古代漢語采用前一說:“誰去了還會長歎呢?之,往。永號,長歎。”朱東潤先生中國曆代文學作品選采用後一說:“之,猶其。永,長。號,號呼,長號,因痛苦而號呼。這句是說,誰還會痛苦長號呢?”對讀者來說,有一個擇善而從的問題,要擇善而從,只有作語法分析來配合語義分析。原詩是說農夫所向往的王道樂土,沒有人痛苦長號的現象,而不是說沒有人跑到那裏去長號。而且“之”訓作“往”的動詞,如“牛何之”(孟子),“子
13、之武城”(論語)都作述語,後帶賓語。至於用作連動結構“之號”之類,未見同類例子,可見訓“往”之說不可靠。訓“其”之說值得商榷,誠然,“之”與“其”有不少相通之處,但相通不等於全同。“之”訓“其”一般用於代詞或助詞。用於副詞卻缺少例證。其實“誰之永號”意為“誰永號”,“之”是主謂之間的助詞。通關詩經中類似的結構,例如“我之懷矣”,“葛之覃矣”“心之憂矣”等等,其中“之”字都是助詞,不能訓副詞“其”和動詞“往”。故“樂郊 樂郊,誰之永號?”意為:“舒心的城郊,舒心的城郊,那個人還會長聲哭號?” (2)身雖敗陷,彼,觀其意,且欲得其當而報於漢。報任安書 “身,自己,指代李陵。且,將會。當dng, 適
14、當,指適當時機。”此例曆代注家解釋紛雲,爭議未決,其說法有三:A、應標點為,“身雖陷敗,彼觀其意,且欲得其當而報於漢。”譯為“李陵雖然兵敗被俘,匈奴窺察他的意向,將要贏得適當時機報答漢王。”(一句主語李陵,二句主語匈奴,定語其代李陵,三句省主語李陵)B、應標點為,“身雖陷敗彼,觀其意,且欲得其當而報於漢。”(“彼”字連前,代匈奴,“觀其意”的主語是省略了的“僕”(作者),“且漢”主語是李陵,省略李陵雖然淪陷在匈奴中,我猜測他的意圖將要抓住適當時機報答漢王。)C、應標點為:“身雖敗陷,彼,觀其意,且欲得其當報於漢。”“彼”字後逗,代李陵;“觀其意”主語是泛指的,包括作者在內,它是插語,既不連前,
15、也不連後李陵雖然兵敗被俘,觀測他的意圖,將要抓住適當時機報答漢王。三種說法,如何擇善而從,應作語法分析。此句為讓步複句。可以補出適當連詞,身雖敗陷,(然而)彼觀其意,且欲得其而報於漢。A說“身雖陷敗”同“彼觀其意”不能構成讓轉關系,分句無法銜接,而且不符邏輯:作者身居長安漢宮,這麼會知道匈奴窺測李陵志向呢?B說“陷敗彼”搭配不當:可以言“陷彼”,不能言“敗彼”,而且雙音節的動詞同單音節的代詞搭配,構成三音節的詞組,不協音律,要刪掉“敗”字,說成“陷敗”才符合習慣。然無版本上的依據,不能刪掉。C說把“觀其意”分析為插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看起來”,順理成章。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教參譯為
16、“不因為環境美好而高興,不因為個人失意而悲愁”值得商榷,原句是互補句(複句中前後兩個分句表達相關兩件事物的詞語,本當同時出現,卻只各出現一個,而省略另一個,從而互相補足。叫互文,又叫互備,互辭,互言。)兩個分句謂語動詞“喜”、“悲”連用,卻各省掉一個,而又互相補充:“不以物喜悲,不以己喜悲不因為環境(好壞)而歡喜或悲傷,也不因為個人(得失)而歡喜或悲傷。” (4)素湍綠潭,回清倒影。水經注江水山峽有的譯為“雪白的激流,碧綠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的景物。”不合原意。原句成分交錯,可還原為“素湍回清,綠潭倒影”雪白的激流,回旋著清波,碧綠的潭水,倒影著景物。可見,要正確理解文言詞句,古漢語語法知
17、識是不可缺少的,中學語文教師進行文言文教學更需要古漢語語法知識。2、學習古漢語語法的方法 (1)掌握一個語法學科系統 (2)對照現代漢語語法:古今對照,比較異同點,重點在異。因“異”正是古漢語語法特殊性表現,而特殊性反映事物的本質。漢語主要語法手段是語序和虛詞,這是古今漢語的共同點,但是在這兩方面亦有差別。如: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之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論語子罕 (唐棣,落葉喬木,屬薔薇科。華,通花。偏其反而,翩翩搖擺;言唐棣之花在風中翩飛翻舞。“偏”同“翩”,疾飛,隨風翻動搖擺。“反”通“翻”,翻勁。“而”語氣助詞,無義。豈不爾思:即“豈不思爾”。 室是遠而
18、:室,居住之處。當時有人引這首詩言“道”離人很遠,不可捉摸,孔子反駁道:“道”在身邊,只要肯思考。)翻譯為:唐棣樹的花,搖搖擺擺,先開後合,難道我不思念你嗎?你居住得太遙遠了。孔子又說:“這是沒有真正思念啊!(如果真正思念)那還有什麼遙遠不遙遠呢?此例在語序和虛詞方面,古今有很大差異;語序方面差異:豈不爾思難道不想念你? 未之思也沒有想念他。 何遠之有有什麼遙遠呢?三句都是賓語前置句。虛詞方面差異:唐棣之華:之,結構助詞,定語標志。 未之思也:之,代詞,賓語。也,語氣助詞 何遠之有:之,結構助詞,賓語前置標志。 偏其反而:而,語氣助詞。 室是遠而:是,副詞;通“寔”(sh),實在.。 夫何遠之
19、有:夫,句首語氣助詞。 此外,詞綴如:偏其反而:其,後綴(詞尾)。另外尚有詞類功能,固定結構,句式等方方面差異。 (3)對文章作語法分析兩種方式:其一,逐詞逐句,從頭到尾作語法和句法的分析;其二,據文章體裁和語言體制,有針對性地作文章語法特點的分析。總之,學習古漢語語法方法就是要重視學科的系統性,掌握規律的特殊性,強調知識的實踐性。 第二節 古今漢語語法比較說略及曆史語法分期學習重點:古今漢語語法的一致性和差異性及曆史語法的分期 教學時數:兩課時一、古今漢語語法的一致性初學古漢語的人,為了讀懂古文,往往用現代漢語來比附對譯,此有時奏效。例如: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左傳莊公十年)這句話可對譯為“
20、莊公跟他(一道)乘戰車,作戰在長勺。”其對譯建立在將“與之”比附為“跟他”,將“於”比附為“在”的基礎之上的。但是有時簡單比附並不能准確的理解原文。如: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宣公十五年若比附為“我沒有你的詐,你沒有我的虞”則錯了。原因是前句的“爾”,後句的“我”是前置賓語,不能按現代漢語的語序來理解這樣的句子。用現代漢語比附古代漢語有正確的一面,說明古今漢語在許多基本方面是一致的,而比附往往出錯,說明漢語語法從古到今有很大的發展變化,不能以今律古。漢語是一種分析型的語言,即詞與詞的語法關系主要依靠詞形本身以外的因素或手段來表示的。這個語言學類型上的特點,古今漢語是一致的。其一致性包括以下幾個
21、方面: (1)古今漢語都較少形態變化。如詞類的區分,古今漢語都缺少詞形上的標志,確定詞的類別只能依賴於詞所在的語言環境,亦即通過考察詞與詞的結合關系和所產生的語義才好確定詞的類別,正因為如此,漢語中缺少性、數、格、時、體、態的範疇,很大程度上其表達要依靠虛詞;因此,漢語中實詞功能比較豐富。如名詞可作謂語,動詞、形容詞可作主賓語。 (2)古今漢語語序基本一致。 從甲骨文時代起,漢語的基本語序就已確立。如主語一般在動詞前,賓語一般在動詞後,修飾語(定、狀)在中心語前,介詞結構可以前置,也可以後置於動詞,幾個動詞可以連續使用表示先後不同的動詞行為,從句先於主句等,這些語序從古至今未發生很大的變化。
22、(3)古今漢語的句子和詞組在結構上並不對立,二者區別僅在於語調和語氣。如“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中“齊桓晉文之事”作主語,不能獨立成句,是詞組;“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中“齊東野人之語也”主語承前省略,後以語氣詞“也”煞句,成為一個小句。這種詞組與句子在結構上相一致的情況至今未變。 (4)語氣詞始終是古今漢語的一大特點。古漢語常用的“也,矣,焉,耳”,(如“也”作語氣詞,既可以用在句中,也可以用在句尾。A、用在句中,表停頓,不譯。1、用在主語後面。如,“鳥之將死,其鳴也哀。”(論語泰伯)2、用在狀語後面。如,“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論語雍也)3、用在並列的詞或詞組
23、後面。如,“野馬也,塵埃也”(莊子北冥有魚)B、用在句尾,表肯定、確認語氣。1、用在判斷句句尾,表判斷語氣。如“南冥者,天池也”( 莊子北冥有魚)2、用在敘述句句尾。如“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3、用在描寫句句尾。如“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禮記苛政猛於虎)4、用在祈使句句尾。如“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史記鴻門宴)5、用在疑問句句尾。如“責畢收乎?來何疾也?”(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矣”字的基本用法是表示報導口氣,即把事情發展變化的現階段作為新情況告訴別人。可用在陳述句、感歎句、祈使句、疑問句句尾。“耳”是“而已”的合音,其作用相當於“而已”,用在
24、句尾,表限止或肯定語氣。如“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且壯士不死則已,死即舉大名耳。”“焉”字可作兼詞(於是今吾子又死焉;於彼、於此虢叔死焉;於之盡棄其學而學焉。善莫大焉,即善莫大於是)、結構助詞(賓語前置標志,“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隱公六年)、語氣助詞(是從兼詞“焉”虛化來的,用在句尾。“殽有二陵焉。”左傳殽之戰)現代漢語常用的“了,的, 呢,嗎”等均是表示語氣的不可缺少的成分,在表義和實現交際功能過程中起了極大的作用。二、古今語法的差異性了解古今漢語語法的一致性對於掌握漢語的曆史語法有一定幫助,但遠還不夠,重要的是要了解古今語法的不同特點。其差異性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黏著成
25、分大量增加所謂黏著成分指不能獨立的成分,如“朋”和“友”,在現代漢語中是不能單說單用的語素,需兩相結合或與別的語素結合成“朋友”、“朋黨”、“男友”等才能成詞,“朋”和“友”就是黏著語素。但在古漢語中情況很不一樣,“朋”和“友”都是獨立的詞,如“有朋自遠方來”、“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論語)“高朋滿座,勝友如雲”(滕王閣序)。類似的例子如“浴”(“浴乎沂”)“憂”(“先天下之憂而憂”)等。不僅古漢語中一些詞在現代漢語中成為粘著語素,一些詞組、分句也從自由的演變為黏著的。如“把”原為動詞,帶上賓語後可作謂語(如“左手把其袖”)後來逐漸演變為介詞,“把”帶上賓語後不能獨立做謂語,這個詞組就成為黏
26、著的詞組了(如“把書”)。又如“所以”在古漢語中引出謂語的作用,故“所以”可以獨立充當謂語,如“孝者,所以事君也”(禮記大學)而現代漢語中“所以”引出的是表示結果的分句,必須與“因為”引出的原因分句搭配使用。這樣,“所以”就成為黏著的分句了。 (2)詞性活用大大減少現代漢語中有一批兼類詞,如“代表”、“報告”兼屬名詞、動詞,“矛盾”“典型”兼屬名詞、形詞,這是詞的兼類現象,帶有普遍性,規律性,並不同於詞性活用。現代漢語中詞性活用現象很有限。如“兒媳婦也真作臉,越躺著越餓,點心點心就能吃二斤翻毛月餅。”(老舍抱孫)這裏“點心”活用作動詞。在古漢語中詞性活用比比皆是,如名詞等類實詞的使動用法、意動
27、用法,這就提示我們學習漢語曆史語法應將詞性活用當做一個重要的問題對待。 (3)語序發生一些變化古漢語中疑問句,否定句的代詞賓語往往前置,如“吾誰欺”、“莫我肯顧”,“誰”“我”前置於動詞,這在現代漢語已不成定律。此外,現代漢語中的語序還發生若幹與古代漢語歧異的現象:古漢語中“動+賓+補”的語序發展為現在“動+補+賓”的語序。如杜“石角鉤衣破”,今天就要說成“石角鉤破衣”;古漢語中“名+數+量”語序發展為現在的“數+量+名”的語序。如史記中還頗多“馬千匹”、“羊萬頭”、“木千章”之類組合,魏晉後變更為“數匹馬”(世說新語)“一株榆”(齊民要術)“一杯酒”(李白詩)之類;動量表示法由“數+動”變為
28、“動+數+量”,如“試為我一奏”、“為作三調弄”(世說新語)的說法漸為“鞭杖百餘下”(三國志)“但讀千遍”(抱樸子)的說法代替;一些“主+動+賓”的句子可將賓語提至句首或動詞前,改造成主謂謂語句,如“我買了這本書”,可以說成“這本書我買了”、“我這本書買了”。這種主謂謂語句是漢語語序變化的成果之一。 (4)稱數法日趨精密。古漢語中分數、序數、概數的表示法較粗疏,如分數最完備的表達方式是:先母數,次“分”字,次名詞或單位詞,次“之”字,然後是子數。如“一月之日,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史記曆書索隱)在此基礎上或省“分”,或省“之”。如“十分之一”作“什一”、“五分之一”作“五之一”等
29、,序數往往與基數取同樣形式,古人於序數一般用“第”字,有時用“太上”、“其次”諸詞;或“上”、“中”、“下”;還有“上次”、“中次”諸詞等。概數也只用“所”如“父去裏所,複還。”(史記留侯世家)、“許”等加以表示。現代漢語中稱數表示已十分豐富。 (5)稱代體系更加完備。古漢語中第一、二人稱的代詞比較豐富,如“我、吾、予,爾、汝、若”,而第三人稱代詞遲至魏晉以後才正式產生(渠、伊、他)。自先秦至唐代,指人名詞、代詞的多數均以詞匯形式來表示,如“二三子”、“儕”、“屬”、“等”、“曹”,直至唐以後,才由“偉”、“弭”演變成“們”。指示代詞也發生不小的變化,如表近指的“此、斯、是、之”,表遠指的“彼
30、”、“夫”逐漸被“這”、“那”代替,由此又產生“這麼、那麼、這裏、那裏、這樣、那樣”等一整套的指示代詞。疑問代詞“曷”、“奚”、“胡”、“惡”、“安”、“焉”等也從口語中逐漸消失,而代之以“什麼”、“怎麼”之類。 (6)語氣詞體系發生變迭古漢語中的語氣詞在曆代文獻文言中沿用二千年之久,但在口語中逐漸為新的語氣詞所代替,幾乎全部更換一新。如表示陳述語氣的“也”、“矣”逐漸少用或不用,代雲以表肯定的“的”和表變化的“了”;表疑問語氣的“乎、與、邪、哉”漸為“嗎”(是非問)、“呢”(特指問、選擇問)“吧”(猜度問)等代替。可以說漢語的語氣詞體系從古至今已面目全非了。 (7)實詞虛化衍生出一批重要的語
31、法成分現代漢語中一批重要的語法成分是重實詞中虛化而來的。如“是”在古漢語中原作指示代詞,同時“是”又有謂詞功能(有人稱為形容詞的意動用法),由於它常處於主體即對主體的表述說明之間,起複指作用的代詞“是”與起斷定作用的副詞“是”逐漸合流,虛化而成為系詞(聯系動詞)。又如介詞“把、被、對、和”等原先均為動詞,作介詞用是虛化的結果。更值得注意的是現代漢語中一些形態成分,如“子、兒、頭、了、著、過、第、們,起來、下去”等也都是實詞虛化而來形成的。這些形態成分的產生和運用使漢語中出現了一批表示概括意義的語法範疇,從而大大發展了漢語的語法手段,豐富了漢語的語法結構,使漢語表義精密化的程度進一步提高。了解實
32、詞虛化現象,一方面可以使我們對現代漢語一些語法成分的來源有所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我們避免從現代漢語形態的角度去理解古代漢語。 三、漢語曆史語法的分期 漢語有文字記載的曆史已有三四千年,在漫長的曆史過程中,顯示了它的穩固性特點,但是不論在語音、詞匯還是語法方面都可明顯地看出不同程度的變化。根據不同時期的特點,將漢語的發展作曆史分期,對於了解漢語發展同社會發展的關系、漢語的變化發展規律和發展趨勢以及解決跟不同時期漢語有關的曆史、文物、作品等問題是十分必要的。 (一)上古前期(殷商西周。公元前14世紀公元前8世紀)這一時期的漢語語法狀況可以憑借甲骨蔔辭和西周金文進行考察。從蔔辭和西周金文中可以看出
33、商代和西周已產生相當發達的語言,漢語的基本語句組織已經具備,從語序、虛詞及句法構造看來,與後代書面語的發展有相當大的一致性,說明此時的漢語已提供了漢語的雛型,奠定了漢語發展的基礎。但此時的漢語畢竟還不夠精密、完善。主要表現在:1、雖也有名、動、形等類實詞的區分,但發展很不平衡。名詞居多,尤以專有名詞為多,抽象名詞不多;動詞幾乎每句都有,出現頻率已高,但數量有限,形容詞更少。實詞的詞性有大致的分野,但有時也難以區分,特別是名詞和動詞的界限不甚分明,如“風、雨、田、魚”既可作名詞,又可作動詞。2、有些動詞,主動和被動,及物與不及物區分不嚴格。如“受”,可以是“受”,也可以是“授”。3、已具有代詞系
34、統,表明已有相當的抽象能力,但還不完備。人稱代詞只有一、二人稱,第三人稱代詞尚未出現。指示代詞,只有表近指的,表遠指的尚未出現;疑問代詞也未發現。4、稱數系統有基數和序數兩種,然形式上沒有區別,分數尚未產生,概數未見運用。5、量詞限於表示集合概念和容量單位,個體量詞尚未從名詞中分化出來。6、已出現副、介、連幾類虛詞,但虛詞體系尚不完善,語氣詞、助詞、歎詞僅出現萌芽。副、介、連三類詞數量有限,盡管使用頻率不小,畢竟難以表示複雜的語法、語義關系,比如沒有表示假設、因果、條件、讓步等關系的連詞,沒有表示事物的比較、行為方式、憑借工具、施受關系等語法意義的介詞,沒有表示程度的高低、範圍的大小、時間差異
35、等不同意味的副詞。同後世漢語的發展相比,甲骨文的虛詞體系僅僅是初具毛胚,遠未豐滿。7、語序還不固定,如甲骨文中常出現語序變例,諸如主語在動詞後,賓語在動詞前,介詞結構“於”置動詞前,副詞在動詞後之類。8、語句以動詞謂語句為主,形詞謂語句較少,名詞謂語句十分罕見。有少量複句,且結構較簡單。 (二)上古後期(東周秦兩漢。公元前8世紀公元2世紀)周平王東遷以後,史稱春秋戰國時期。此間文化較之西周大大發展了。隨著諸侯國交往日繁,逐步形成部族的區域性共同語,當時稱之為“雅言”。由於詩書的廣泛傳播和誦習,詞匯和語法的規範逐步形成。曆代相傳的漢語書面語文言的形式和構造基本奠定,又由於構詞法的進一步發展,不僅
36、有大量用音變構詞法構成的新詞,而且用句法構詞法形成的複合詞成批湧現,詞性、詞類的區分較以前更為明確了。秦漢時期鞏固了春秋戰國時期語言發展中的新變化,語法方面的發展使漢語的表意功能更趨成熟,更為完善。如系詞句的產生、動補結構的運用、被動句的發展等表現出句法的精密程度較以前更為提高了。 (三)中古時期(魏晉南北朝。公元2世紀公元6世紀)這一時期是漢語史上的多事之秋,三國鼎立,豪強紛爭,連年征戰,異族入侵,整個中國天翻地覆,故這一時期的漢語既有融合整化,又有離析分化。客家人的第一批移民就是4世紀由北方遷去的,北人學吳語,吳人用北語在世說新語中也不乏其例。佛教的盛行、文學的發達對漢語的發展也帶來深刻的
37、影響。最值得注意的是產生了一批接近口語的著作,顯示了文言與白話分道揚鑣的趨勢。口語中稱代體系、虛詞體系均發生相當大的變化,名詞謂語句很大程度上為系詞句代替,被動句有新的發展,處置句已出現萌芽。此間是由古代文言向近代白話發展的一個樞紐。 (四)近代前期(隋唐五代北宋。公元6世紀公元12世紀)隋唐結束了中國的分裂狀態,但僅30年,如一個過渡時期。唐代重建了一個大一統的封建帝國,經濟文化相當昌盛。在語法上表現為許多異名而同實的語法成分,經淘汰選擇,漸定型為某一兩種形式。統治階級提倡佛教,因而為傳播佛教教義而產生的變文以及各種禪師語錄應運而生。宋代再次結束了五代十國造成的分裂局面,促進了方言的統一,當
38、局重視語言文字方面的規範工作。大宋重修廣韻的編修、徐鉉說文解字校定本的纂輯及至景德傳燈綠佛教典籍的編纂均是奉敕進行的,這種風氣自然影響語法的規範。此期一些舊的語法成分被淘汰,一些新的語法成分孳生出來,如“子、兒、頭”的普遍運用,“了、著、過”的產生,新的指示代詞,疑問代詞“這、那、甚麼、恁麼”等的流行,代詞複數的詞尾“們”的產生和運用,處置句的大量出現等等,都使漢語語法進一步豐富起來。 (五)近代後期(南宋元明。公元12世紀公元17世紀)南宋時北人流寓南方,擴大了北方方言的影響,都市的繁榮促使市民講唱文學有新的發展,講史、話本之類口語文學作品多用北方方言寫成,鞏固了北方方言作為漢民族共同語的基
39、礎方言的地位。元明清三代建都北京,北京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以北京官話為中心的北方方言影響越來越大,使用官話成為通行全國的交際手段,以北方話寫作的各種雜劇、散曲、戲文、小說在文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因而新的以口語為主的文學語言在此時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一時期語法發展的主要事實是名詞詞尾“子、兒、頭”之類構詞作用更為增強了,構詞法的更為完備保證了新詞的大量產生;動詞時態範疇更為成熟和定型化了;稱代系統增加了一些新的形式;虛詞發生更大的變化,尤其是出現了一套與文言語氣截然不同的新的語氣詞;句法更加紛繁,富於變化,出現了多種句式結合應用的複雜結構,豐富了漢語的表達形式。 (六)現代時期(清
40、初至今。公元18世紀現在)現代漢語可以18世紀紅樓夢的誕生為起點。紅樓夢的語言,特別是人物對白使用的語言已是相當純粹的現代口語。當然,現代漢語也處在變動發展之中,尤其是1919年“五四”運動以後變化更為顯著。在“五四”運動推動下,白話文運動和大眾語運動的蓬勃興起,極大地推動了現代漢語民族共同語的發展。此間把“官話”稱之為“國語”,強調了民族共同語的全民性、規範性;又名之為“大眾語”,強調了民族共同語的普遍性、實踐性。於是“普通話”名稱逐漸普遍應用。它不是流行於一隅的方言土語,也不同於半文不白的文牘式的語言。“普通話”的涵義不是“普普通通的話”,而是說這是全國普遍通行的話。此期,構詞成分“性、化
41、、品、家”之類促使漢語新詞成批出現;非謂形詞、詞的兼類現象形成漢語詞類新的特色;口語中插說、複指、簡縮、移位以及大量超句法成分等語法現象更為多樣;緊縮句、存現句等新興句式的大量應用充實了漢語的的句型,使漢語的句法構造呈現新的格局;中外交往的頻繁使漢語語法也受到西方語言的某些影響,因而出現了一些歐化的句法形式。第三節 古代漢語語法語法學略述古代漢語語法研究的曆史,以代表性的語法著作為裏程碑和分水嶺,因為它標志前一階段的研究水平,影響後以階段的研究趨勢。據此將古代漢語語法學的曆史分為孕育期和成長期兩期,以1898年馬建忠發表文通為界。文通是漢語語法學史的裏程碑和分水嶺,它標志著古代語法學開始成為獨
42、立系統的學科,它體現了這樣的曆史事實:鴉片戰爭以後,打破了閉關鎖國的局面,西學東漸,給古代漢語學以巨大的影響。一、古漢語語法研究的孕育期 從公元前二世紀(西漢)到公元1898年(晚清)馬氏文通發表為止,共約兩千年,止乃古代漢語語法學的孕育期。特點是:語法學作為訓詁學和辭章學的附庸,沒有完整的體系,沒有成套的術語,沒有形成獨立的學科。此期又細分為前後兩期:前期,從公元前二世紀(西漢)至公元一三二四年(元朝)助語詞(亦稱語助)出版為止;後期,從公元一三二四年到一九九八年(晚清)馬氏文通出版為止。助語詞標志漢語語法的研究從零星論述到匯成專書的開始。前後期以元朝學者盧以緯助語詞的出版為界。 (一)前期
43、(公元前二世紀公元一三二四年)我國曆代都重視文化遺產的繼承,古代知識分子無不讀古書的,而讀古書必須解除語言隔閡,於是他們都做了大量的注解,便於傳習。這些注解,叫做傳、注、疏、箋、正義、章句等。在注解中解釋詞句的意義,必然涉及語法分析,因此,決定了前期的語法研究特點是:語法分析在傳、注、疏、箋、正義、章句中,隨宜運用,散見旁出。對古漢語做語法分析,最早的著作是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大戴禮夏小正傳。公羊傳在漢景帝時寫成,穀梁傳成書於詩毛傳和陸賈新書之前不久。夏小正傳的經文很古奧,產生於先秦;傳文寫成於西漢,與公羊傳、穀梁傳同出一源。這三部著作算作西漢著作,比較審慎一些。在訓詁中運用語法分析的著作
44、,比公羊傳、穀梁傳、夏小正傳略晚的有毛詩故訓轉、簡稱詩毛傳。相傳為戰國時魯人毛亨所作,傳授給趙人毛萇。然史記無記載。東漢的漢書藝文志也只籠統地稱之為毛公,並言詩毛傳西漢時河間獻王“得而獻之”,其實它導源於戰國,成書於西漢。在詩毛傳基礎上進一步解釋並作語法分析的著作,有東漢學者鄭玄的毛詩箋、別稱詩鄭箋。此後,繼承毛傳、鄭箋的語法分析的傳統並加以發展的,曆代都有專著。最著名的有唐代學者孔穎達著的毛詩正義,別稱詩孔穎;宋代學者朱熹著的詩經集傳別稱詩朱傳。二人著述宏富。孔著五經正義包括毛詩正義在內,朱著四書集注,從宋代到清代成為科舉考試必讀教材。 (二)後期(一三二四年一八九八年)元代學者盧以緯於一三
45、二四年發表助語詞,匯集百多個古代漢語虛詞,作了簡要分析。這是古代漢語虛詞的第一本專門著作,它標志古代漢語語法研究,從零星和分散發展到專門和集中。盡管不完整,沒有從訓詁學和辭章學的附庸地位中獨立出來,但它不失為古代漢語語法學史的第一塊裏程碑。繼助語詞之後,公元一七一一年,清代學者劉淇發表助字辨略;其後,清代學者袁仁林發表虛字說;一七九八年,清代學者王引之發表經傳釋詞;清代學者吳昌瑩發表經詞衍釋。後期的語法研究,注意力集中在虛詞方面,句法方面研究相對忽略,專門著作較少。此期取得了如下成就:1、句讀方面。句讀之學可遠溯到周代。周代學制:學童入學,“一年視離經辨志”。“離經”即“離析經文”,即斷句。到
46、漢代,句讀之學更加講究。漢代高誘在淮南子敘中言:“自誘之少,從故侍中同縣盧君受其句讀。”唐和尚湛然在法體文句記中言:“凡經文語絕處謂之句,語未絕而點之,謂之讀。”即用句號、歎號、問號,分號之處是句,句中用逗號、頓號稍微停頓之處算“讀”。2、語序方面。古之學者對此有明確認識。 公羊傳、穀梁傳、大戴禮夏小正傳,釋經文都注意了語序的語法作用和邏輯意義。如: “僖公十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隕石於宋五。是月,六鷁(y)退飛,過宋都。”春秋、公羊傳解釋說:“曷為先言隕而後言石?隕石記聞,聞其磌(tin)然;視之則石,察之則五。曷為先言六而後言鷁?六鷁退飛,記見也。視之則六,察之則鷁,徐而察之則退飛。”穀梁傳解釋說:“先隕而後石,何也?隕而後石也。於宋四竟之內曰宋,後數,散辭也,耳治也。是月,六鹢退飛,過宋都。是月也,決不日而月也(決:公開)。六鷁退飛,過宋都,先數,聚辭也,目治也”。案:“隕石”記耳聞(耳治),“隕”的 聲音先聽到,“石”的形體後看到,故寫成隕石,而不寫成“石隕”,用述賓結構而不用主謂結構。“鷁飛”記目見(目治)。“鷁”之形體先看到,“飛”之動作後看到。故寫成“鷁飛”而不寫成“飛鷁”。用主謂結構而不用述賓結構。兩個數詞“五”和“六”所處位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