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定伯捉鬼》教案1.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54887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定伯捉鬼》教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宋定伯捉鬼》教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宋定伯捉鬼》教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定伯捉鬼》教案1.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宋定伯捉鬼教案1教学目标及重点 理解故事的积极意义 教学课型及课时 1.自读课 2.一课时 媒体设计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过一篇踢”鬼”的故事的课文,说的是鲁迅先生在家乡教书的时候,有一天夜里从朋友家回学校,路过坟地,遇见了一个”鬼”。这个”鬼”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大,一会儿小。鲁迅先生不信鬼,就走到”鬼”跟前使劲踢了一脚,那个”鬼”痛得”哎哟”了一声。鲁迅先生仔细一看,原来这个”鬼”是个盗墓的。同学们,自古以来,形形色色的”鬼”充斥人们的生活。从远古的神话传说,到今天的道听途说;从国内外的电影电视,到学校课堂的读书作文,经常涉及到有关鬼的故事

2、、鬼的画面、鬼的成语典故等等。似乎鬼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鬼往往是以狰狞的面目出现,给人造成一种恐怖感。那么,世界上究竟有没有鬼呢?如果有,谁见过鬼是什么样的?如果没有,为什么鬼会充斥社会生活?当我们遇到鬼的时候,应怎样去对付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学习新课宋定伯捉鬼。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略) (二)、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一遍课文,然后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能把课文顺畅的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 (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 1.让学生复述故事。 复述时不许看书,避免学生搞机械的翻译。可以分段进行,一人说一段。先

3、默读,后复述。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作创造性的复述。例如:第一段可据“夜行逢鬼”一句点染一下当时的氛围;第二段可加上人、鬼双方对话时的情态;第三段可以突出地渲染鬼的情急之态。复述完毕,教师可作适当的评点。 2.当来定伯遇到鬼后,是采取什么态度对付鬼的? 明确:宋定伯遇到鬼后,他不逃避,不慌张。敢于正视现实,设法和鬼进行斗争。特别是当鬼问他“汝复谁?”定伯敢于用“我亦鬼”诳之。充分表现了宋定伯的机智勇敢,临危不惧。当得知鬼要和自己去同一地方时,也不惧怕、逃避,而是与鬼同行。这表明了宋定伯和鬼进行斗争的决心已定,而且通过“遂行”一句描写,表明已付诸行动。 3.文章表现了鬼的*诈和多疑,各在什么地方? 明确:鬼背负定伯时,对定伯说:“卿太重,将非鬼也”;鬼听到宋定伯涉水时的“漕?”声时,又说:“何以有声?” 4.当鬼对宋定伯产生怀疑时,宋定伯是怎样应付的? 明确:当鬼对宋定伯产生怀疑时,宋定伯面对危险,毫不惊慌,沉着应付。用“我新鬼,故身重耳”,“新死,不习渡水故耳”,巧妙地进行解释,打消了鬼的疑虑。这表明了鬼的无知和愚蠢,鬼不是不可战胜的。共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