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16《桥》 .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56647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16《桥》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16《桥》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16《桥》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16《桥》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16《桥》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16《桥》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16《桥》 .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6桥【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6个生字,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这是一座怎样的桥。能力目标: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狞笑、吞没、祭奠”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句。 情感目标:抓住课文中描写老支书动作、语言、神态的词语或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先人后己、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情感目标,难点是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课题。问:在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桥?(立交桥、平桥、拱桥、斜拉桥)师:打开课文,大声自由地朗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

2、读的地方多读两遍,想一想,今天我们学的课文中的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自由朗读) 二、检查自学(多媒体呈现)这些词语认识吗?谁来读一下?出示第一组 师:这里的“当”和带提手旁的“抵挡”的“挡”意思完全一样,请你再读一下(完全正确。大家一起读。)师:发现没有,这些词语在课文当中都是描写什么的?(生:都是表现洪水的。)师:大家同意吗?都是描写洪水的,咆哮的洪水,两个字都带有“口”字旁,推想一下,张着大嘴,这洪水像什么?生:像狮子、魔鬼、猛兽师:那猛兽发出来的巨大的声音就是(齐)咆哮。师:想象猛兽大声怒吼的样子?然后再去读这个词。你来读。师:聪明的孩子一点就透,谁能接着往下读。师:同学们,如果我们推想

3、一个词的意思,想象它的画面,就能把这个词读得有滋有味了。 出示第二组 师:这是描写谁的?(老汉。)师:谁愿意来读一读? 出示第三组 师:这组词有什么规律吗? 出示第四组:祭奠 这个词认识吗?祭奠什么意思?(人死了,他的家人来扫墓。)师: 它们是象形字,“祭”字,多像一个人在伸开双臂,捧着三块肉,往一个桌子上放,右边这个就是一个大酒坛子,形象不形象?随着岁月流逝,这些字发生变化。金文、小篆,还有今天的楷书。你觉得中国的汉字怎么样?(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中国的汉字变化万千。)师:变化万千,这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文字。拿起笔来,在课作第一题端端正正地写一写这些生字。这个同学的坐姿和执笔姿势非常标准。写

4、字如做人,来不得半点马虎。完成课作第1题。三、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师:那课文中是谁祭奠谁?(一个老太太祭奠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师:她的丈夫就是课文当中的?(齐)老汉。板书师:老汉的身份是?(党支部书记。)板书师:我们称他为老支书,可以吗?她还祭奠谁?(齐)她的儿子。师:也就是课文当中的?(齐)小伙子。师:那课文当中除了写到了老支书、小伙子,还写到哪些人?(乡亲们!)板书师:一场洪水来临之后,在这唯一可以通过的桥面前,乡亲们、老支书、小伙子各是怎样的表现?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师:她说了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再加上时间、地点是不是更完整。师:这些人的命运都与这座桥紧紧

5、联系在了一起。课文中说,这是一座怎样的桥? (窄窄的桥;这是用血肉筑成的桥。)师:能不能联系上文看一下,这是一座怎样的桥?(这是一座挽救人们生命的桥。) 师:可以从哪里看出是一座救命的桥?板书(从本文的第四自然段看出,“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这是一条通往可以让自己活下去的路。)师:这座窄窄的的木桥,一头连着生,一头连着死,走过它就有生的希望,留在这头就有死的危险。现在全村一百多号人一齐拥向这窄窄的木桥,后果,怎样?(木桥肯定就塌陷了;顷刻间就会断裂;肯定容不下那么多人)但最后乡亲们都得救了对吗?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齐)老支书,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四、重点句导读师:现

6、在就请你拿起笔来默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到最后。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表现老支书语言、动作、神态的词语或者句子。边划边想:我看到一个( )的老汉。 师:圈圈划划专心批注的样子是最美的,也要注意速度。谁来汇报?学生交流汇报:出示第八小节: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师:山给你感觉是什么?(高大、雄伟、稳、有安全感)为什么把老汉比作一座山? 抓住“乱哄哄”。想象当时的情景。读(激昂、响亮)板书:沉着无畏出示十五小节:“老汉突然劈手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骂道:你还算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师:他揪出的是谁?噢!是他儿子。你怎么知道的?(表扬学生会读书,同时

7、也提醒其他同学读书就要像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师:是啊,他的动作、说话的语气和神态让我们感到他此时凶得真像一只豹子。那么你认为该怎样读? 师:他为什么这么凶?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师:而此时的洪水?引读第14节。“放肆”什么意思?(毫无顾忌)“放肆地舔”是说洪水? 小结:洪水越涨越高,情况越来越危险,此时老汉想到的是村民的安危,把儿子从队伍中揪了出来,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和儿子。你们说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汉?无私无畏、不徇私情、关心群众的老汉!(板书:不徇私情)师:多么令人敬佩的老汉!拿起书,我们再好好读读这句话。(第15节)师:在危在旦夕的时刻,老汉把他儿子从队伍里揪出来

8、,那是他的亲骨肉啊!他是不是不爱他的儿子?你从哪看出? 出示二十小节:“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生:我从“推”字看出,其实他也很爱他自己的儿子,他宁愿自己被洪水吞没也不愿意自己的儿子被吞没。老汉父爱如山。师: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儿子,请把这父爱如山读出来。师:同学们找到了动作,有没有划到语言的? 出示第十小节:老汉沙哑的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生:这位人们都拥戴的老汉,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把党员放在最后,因为党员是为人民服务,他不愧是一个让人民拥戴的老汉。师:先告诉大家桥窄,是要告诉大家过桥排成一队的生:(齐)原

9、因。师:又告诉大家要排成一队不要挤,这是告诉大家生:(齐)怎么过桥!师:最后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要求生:(齐)党员排在后边!师:在危难面前,老支书把人民群众放在了前面。同学们再仔细地看这句话,看看它和其它句子有什么不同?你说。生:我发现这一句话里有三个感叹号。比较果断,你读读。生:三个感叹号说明老汉非常爱群众,要不然语气怎么会这么强烈呢?师:那你读一读。生: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师:多么关心群众啊,还能体会出老汉什么心情?生:我能感觉到他十分着急,而且十分爱群众。师:那请你着急地读出来。洪水就来了!谁能再急一点?师:再看看这三句话你还发现了什么?(我还发现这句话每一句话文字特别地少

10、。)师:很短,是吗?说一下,为什么如此短?(出示课件)生:因为老支书想让群众更好地脱离洪水,更快地脱离洪水,所以没有说很多句话,只是说很简短的话,让乡亲们都很快地能脱离洪水。师:你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读懂了别人没有读懂的,掌声送给她。在那样的情况下,还容得去多说一句废话吗?斩钉截铁,读。镇定自若,读。不容商量,读。 大家一起读。(齐)师:这是一个( )的老汉。(板书:忠于职守)师:同学们,我们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就能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就能够体会到老支书的心情,对不对?这是一种很好地写作方法,大家以后写作文的时候可以用上。老支书把小伙子用力地推上了木桥,可是,那座桥却“轰”的一声塌了。

11、洪水淹没了那座窄窄的桥,洪水把小伙子吞没了,也把老支书吞没了。同学们,端起课本来,看课文最后几段,“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你来接着读。生: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师: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师:老人家跪在泥泞的地上,她早已哭干了眼泪,她失去了世界上她最亲的人,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师:那位老汉,那位老支书,我们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名他的姓,他留在我们记忆里的只是他清瘦的脸庞,还有他在这场洪水当中的语言、动作,那就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点多媒体)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他是一位镇定自若的共产党员,读。(生齐)老汉清瘦的脸上

12、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 师:一座山呐,乡亲们的靠山啊。再读。(生齐)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点)师:在这危急的时刻,他又是一位果断的老支书。读。(生齐)老汉沙哑的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师:他同时也是一位深深爱着自己儿子的老父亲,读。(生齐)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师:多么可敬的老支书呀!(看板书)小结他的崇高精神。五、总结全文 ,升华学生情感 现在,你觉得题目中的“桥”仅仅是指那座窄窄的木桥吗?文章以“桥”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 师:是啊,这是老汉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

13、亮节、果断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是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的一座不朽的桥。这座桥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板书)感谢这座桥,让我们读懂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真正的好父亲!师:起立。生:(齐读诗):您像一座山永放光芒!小结: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座桥上发生的可歌可泣故事,记住这位了不起的老汉! 六、拓展延伸 :小练笔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个感人的片段。 爷爷,我们想您! 挥泪送别老支书! 我们永远纪念您! 洪水退后 板书设计: 生命桥 老支书 沉着无畏 不徇私情 乡亲们(共产党员) 忠于职守 舍己为人 (老百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