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值意义出发引领语文课堂动态生成.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70642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价值意义出发引领语文课堂动态生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价值意义出发引领语文课堂动态生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价值意义出发引领语文课堂动态生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价值意义出发引领语文课堂动态生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价值意义出发引领语文课堂动态生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价值意义出发引领语文课堂动态生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价值意义出发引领语文课堂动态生成.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价值意义出发引领语文课堂动态生成 小学语文课堂的动态生成,是指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作者、编者之间,通过对话、交流、互动,生成超越教师预设之外的新思想、新见解和新问题。如何运用动态生成的资源?教师要从价值意义出发,对浅显的点化提升,对偏离的拨正行向,对有效的深化感悟,对错误的明辨否定,以实现和谐共生、协调共振。 一、 强化对比,引导反思 动态生成的课堂,学情灵活多变,常常会出现多元、异质的生成状态。教师要从学情出发,及时捕捉契机,因势利导,顺学而导,对比反思,促进课堂的动态生存。 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学生围绕“天游峰的扫路人的生活究竟累不累?苦不苦?”展开辩论。 正方:天游峰的扫路人工作

2、不累,生活不苦。 反方:天游峰的扫路人工作累,生活苦。 正方:老人虽然每天要上山、下山扫一千八百多级的石阶,可是他每天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因此这位老人的生活是充满诗情画意的。 反方:你见过七十多岁的老人干这么重的体力活吗?我们身边的老人六十岁就退休了,不是养花,就是遛鸟,过着清闲的生活。相比之下,天游峰的这位老人的生活是不是太辛苦了? 正方:天游峰的扫路人生活并不苦。老人每天所做的工作,在别人看来可能是辛苦的,可对于他来说却是充满乐趣的。这就好像你非常喜欢一首歌,一遍遍地听,一遍遍地唱,你会觉得

3、累吗?不会的!这就叫做苦中有乐! 反方:天游峰是那样的高而险,游客们登山都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而这位扫路老人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每天要一上一下地打扫一千八百多级石阶,该是多么辛苦呀!山中虽然有清泉、大米、青菜,可光吃这些营养也不够呀!整天虽有花鸟作伴,没有人和自己进行交流,又该是多么的孤单呀! 针对课堂中动态生存的教育资源,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同异比较,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让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纵横联系,学生认识逐步清晰。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扫路人以苦为乐、热爱生活、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语文教学也就有了深度。 二、 捕捉亮点,激活思维

4、随着学生激情的迸发和学习智慧的释放,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一些不期而至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是学生智慧的闪光点、思维的兴奋点。教师应善于捕捉,智慧引领,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学生大体认识林冲是怎样一个人后,于永正老师又让学生通过抓重点词找出林冲品格中最突出的“让”字,并且依托文本对“让”字进行拆解,拆分出“礼让”、“谦让”、“忍让”、“宽让”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更深处。 师:再读,读三、四、七自然段,课文里出现好几次,只有会思考的人才会发现。思考最重要。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有想出来了吗? 生:让。 师:(板书)让是一种美德。大家看,一个让字概括了林冲的为人和人品,

5、一个忍,不能算是好汉。人品是最重要的。请大家读第三自然段前五行。 生:(齐读) 师:高度概括,但有好多种的让。读第五行,写的是什么让?前面加个字。 生:加一个谦字。 师:这里还不到谦虚。是出于一种礼貌。 生:礼让。 师:齐读。 生:林冲转身一看 师:是不是出于一种礼貌。这种让是礼让。听老师读下面的,下面是一种“让”。 这是一种什么让。试想一下,如果林冲是鲁智深、武松,会怎么样? 生:打他。 师:出言不逊,出口伤人。污辱人格。这是一种什么让? 生:忍让。 师:这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非常了不起,这是一种什么胸怀,境界,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可林冲忍了。 生:读第四自然段。 师:你看洪教头气势汹汹,卖弄

6、自己。大叫“来来来”。林冲“只好”了,划出来,从“请教了”三个字当中,从“只好”这一词当中,这又是一种什么让? 生:谦让。 师:谦让,这又是什么胸怀。刚才被骂得狗血喷头。他牢记一个字,做人要让。后退一步,海阔天空。记住这些至理名言。还有谁没读书。(送话筒,扶肩) 生:读第七自然段。 师:读得好。注意这个字,我把它写下来。“扫”。 生:读。 师:林冲见洪教头脚步已乱,没有劈头盖脸地打,而是扫。看插图。 生:看。 师:林冲的棒是贴着地面扫过去。从“扫”字当中,你又能看出林冲这是什么让?面对洪教头如此无礼,气势汹汹,非把林冲结果了。可林冲没有以牙还牙,而是一扫。用的劲大吗?劲大会怎样? 生:会打折了

7、。 师:从后面可看出。 生:灰溜溜地走开了 师:他还能爬起来能走,足见林冲用劲不大,没有朝死里打。难了。听于老师读。 生:听。 师:知道这是什么让了吗?举手太少,再读。 (没有急于将答案告知,而是引领学生步步深入,披文入境。) 生:再读。 师:这又是什么让?举手告诉大家都在思考。 生:退让。 师:林冲把棒一扫,只是打倒,没有打伤,没有以牙还牙,手下留情,见好就收。手下留情叫什么让? 生:故让。 师:什么叫“故让”。 生:故意让。 师:后退一步天地宽。这是什么让? 生:宽让。 师:得饶人处且饶人。林冲的为人中,最突出的是一个让。这就叫英雄。小说是写人的,因此我们要读懂小说中的人。 教师在引导学生

8、合作、交流、互动时,常常会出现一些理解创新的亮点,这是学生在教师引领下的顿悟、灵感的萌发,教师应及时捕捉、充分肯定。学生在他的引导点拨下,不仅认识到了武艺高强、谦逊和善的林冲,也结识了大气宽让、忍辱负重、心地善良的林冲。 三、 善待错误,正确引领 新课堂关注了以人为本,学生的回答有时让人始料不及,语惊四座。教师应该耐心善待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反思,在思考中发展思维。 在鸟的天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学时,一学生冷不丁地问:鸟儿通常都是晨出暮归,天亮就离巢觅食,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早晨,怎么会看到课文中所描绘的众鸟纷飞的情景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沸腾了起来,学生们议论纷

9、纷。 师(惊喜地笑着):看来大家在这段课文中,发现了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不过要马上回答,可能会不那么全面、深刻。怎么办呢? 生:仔细读书,查找资料 师:对,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下面就请同学们各自再读书,再思考,力求从书上找出答案。老师这儿还有些资料和图片,说不定对你们有用,如需要,就请来拿,好吗? (于是学生再次投入读书当中,教师也“钻进”学生群里,与学生共同探讨。不一会儿学生便迫不及待地汇报起来。) 生(那个提问的学生):老师,我通过认真读书以及和同桌交流,搞清楚了这个问题。鸟的习性是晨出暮归,天亮就离巢觅食,但这是在树木较稀少的地方出现的情景,因为鸟儿晚上宿在树上,一早就会飞出

10、去觅食。如果在较大的树林里,往往整天都会有很多鸟儿栖息在一块儿,那是由于树林里本身就有足够的食物。像这棵“独木成林”的大榕树上虫子、果子、嫩叶等食物一定非常丰富,鸟儿当然不愿再远行了。 师:分析得很有道理,我欣赏你的探究精神。 生: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鸟儿晨出暮归,这是自然规律。这儿之所以一大早就会出现众鸟纷飞的情景,是因为其他地方的鸟儿看到这里环境优美,气候温暖,食物丰富,树大叶茂,所以慕名而来。 师:好一个“慕名而来”,你真会思考。 生:我还有补充,这儿不但自然生态环境好,人们的保护意识也很强,这儿的人们不许捕鸟,怕破坏自然环境,这样,有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有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啊!

11、 师:是的,你很会概括。不管是留巢不出的鸟儿,还是“慕名而来”的鸟儿,它们都在这儿找到了安宁与幸福,享受着自由与快乐,怎么舍得离开这“人间天堂”呢? 生:(兴奋地接着说)鸟儿每天为大榕树捉虫、施肥、唱歌,不仅给大榕树带来了生机,还增添了欢乐,所以树也离不开鸟。 生:鸟儿离不开树,树离不开鸟儿,人们也离不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鸟与树是那么和谐,人与自然也是那么和谐,怪不得巴金爷爷情不自禁地赞叹“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说得好,同学们思路开阔!由和谐的自然之美想到了人们的精神之美、行为之美你们能从读书中探究到这么多内容,我真的没有想到。你们不满足于问题的单一答案,这种探究精神,的确了不起。 课堂上,动态生存的“错误”用得好,就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教师就应该把学生学习中的出错的过程看成是一种尝试、探索的过程,抓住这一宝贵时机,把“错误”交还给学生,使“错误”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资源。 (作者单位:洪泽县仁和中心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