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论文: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实践及意义.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12019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与健康论文: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实践及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体育与健康论文: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实践及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体育与健康论文: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实践及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体育与健康论文: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实践及意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与健康论文: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实践及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与健康论文: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实践及意义.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实践及意义摘要:实施“三级课程管理”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根据新课程改革纲要对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 对小学体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以及开发和应用进行了研究与探索,以期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 不但能够促进教师不断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 而且能够积极的探索和研究总结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律, 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词: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以前的体育课程在贯彻“素质教育、健康第一、 终身体育”的理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出台,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国家集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确立了国家、地方

2、、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体制,增强了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可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 依据学校自身教师、国家、地方课程、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学校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来开发多种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合不可或缺的途径,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程,直接关联到下一代的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所以,对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不但更有利于学校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形成特色办学,而且也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一、 体育校本课程及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概念的界定体育校

3、本课程指的是学校以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实施国家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及地方实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具体过程中,通过在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体育资源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和评估学生对学校体育需求,进而设计旨在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方案。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指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以国家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实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具体情况和可开发利用的体育资源,以为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和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为终极目的而展开的一系列体育活动的过程。它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学校通过改编、整合、拓展等方式对国家和地方已定课程进行再加工、

4、改造,使之更符合更加符合学校具体体育教学和学生、社会需要的过程;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开发学校自己的体育课程,在充分考虑和利用当地社区以及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创编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课程,与国家、地方的体育课程相对应,从而形成一个独特的板块。其实质就是一个学校在国家制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框架内做自己的事情,通过自己来设计设计所需要的个性化课程的过程。二、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一)有助于学校更好的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特色办学学校不但是体育教育的实施主要机构和场所,同时也是产生真正的教育影响和让学生亲身体验的地方,只有体育课程目标切实的落实到学校、并与学校自身的体育特点和具

5、体的条件结合起来,体育课程目标的最终目的才能真正实现。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正是针对体育教育的核心即体育课程所采取的具体行动策略。体现了以学校为本的理念,强调学校课程的特色性和开放性,强调立足本校实际确立本校的办学特色。因此,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不但有助于学校更好得实现体育教育目标,而且学校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也有助于学校特色办学的创建和发展。表1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的影响(N=46) 因素 选择人数 占总人数的比例(%) 平均选择次数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27 58.6 2.38改善学校体育设施 14 30.4 1.25形成学校体育特色 12 26.1 1.18提高学校体育达标率 8 17.4 0

6、.91提高学校运动成绩 4 7.6 0.46总选择人次 63 63/5=12.6(二)有助于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体育教师,赋予体育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力和责任,确立了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主地位,所以校本课程开发更重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程意识发展,同时也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平台,有助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所以教师只有在课程开发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探究、课程开发活动实践的反思来提高课程意识和开发能力,进而形成新的教育理念。表2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对体育教师的影响 (N=40) 影响因素 选择人数 占总人数的比例(%) 平均选择次数建构新的教育理念 30 75 1.

7、73提高课程意识和开发能力 27 67.5 1.57激发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 24 60 1.38改进教学技巧 18 45 1.13加强与人沟通、合作能力 16 40 0.88总选择人次 117 117/5=23.4(三)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新课程结构充分体现了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充分强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体验,满足学生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课程的选择权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较大的空间,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充分、主动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突显人的创造性和个性发展。通过调查,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生在运动乐趣的体验、体质健康状况的提高、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8、等充分体现出来。表3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对学生影响(N=46)影响因素 选择人数 占总人数的比例(%) 平均选择次数体验运动乐趣 28 60.9 1.63培养自我锻炼能力 26 56.5 1.46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21 45.7 1.34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18 39.1 0.97培养拚搏竞争品质 18 39.1 0.97学习体育锻炼知识 16 34.7 0.91掌握新运动技能 16 34.7 0.91培养参加体育锻炼兴趣 10 21.7 0.52改善体质与健康状况 10 21.7 0.52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总选择人次 163 163/9=18.11三、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证研究案例:一天两个

9、大课间学习目标: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对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和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时间安排:上午第二节后为30分钟为第一个大课间,内容是即兴小游戏、各班自编操、小学生广播操、跳绳、放松舞蹈等;下午第二节课后30分钟是第二个大课间,内容有准备活动、自编操、趣味体育活动、球类等,上午大课间锻炼的内容主要突出规范性和整体性,下午大课间锻炼的内容主要突出创造性、选择性和趣味性。活动时间;每天1 小时活动效果:大课间以体育教师为主其他教师为辅,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内容有学生自主选择的活动内容、有各班自编操、游戏、趣味活动等丰富多彩,切实落实了每天锻炼1小时,既实用又实效,不但有效地解决学校体育条件不足的难题,

10、有充分的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和充分挖掘了本校体育课程资源,对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新意识的增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四、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要求(一)以生为本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不可能都能拿来利用,这需要我们仔细的筛选,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目的是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能否促进学生充分发展”就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否的标准,要挖掘那些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参与的兴趣的资源,能够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终身受益。(二)因地制宜强调以实践活动为主,开发体育课程资源,要

11、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开发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个性化的课程资源,开发活动性教材,使其与教科书上的内容形成互补,使教材达到多样化、实用化、立体化,建立一个具有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体系。总之,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是教材重新编写、内容的增删、课时的增补, 而是在常规教学中为更好的落实课程目标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创编,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发展过程,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课程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建构和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使教材多样化、实用化、立体化,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张建新.我国中小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3(3).2楼国良.试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J.体育世界学术,2007,(8).3郑柏武.新课标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4董翠香,周登嵩.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及相关概念的界定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