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少儿教学中的应用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04917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少儿教学中的应用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少儿教学中的应用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少儿教学中的应用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少儿教学中的应用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少儿教学中的应用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少儿教学中的应用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少儿教学中的应用毕业论文.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少儿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趣味性教学原则是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教学理论的研究著作中,有些学者特别重点提出趣味性原则,是因为目前的汉语课堂教学普遍显得内容枯燥、形式单调,很难引起学生的持久兴趣。外国学生素来就有“汉语难学”的看法,再加上死气沉沉、缺乏幽默感的课堂教学,他们就会产生难上加难的感觉。尤其在少儿的汉语教学中,更要把握儿童心理,合理利用好趣味性原则,使学生会学、好学、乐学,实现教与学的和谐,提高学习效率。这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话题。本文将从对少儿认知能力的认识及少儿学习语言的特点入手,围绕教学语言,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巧等方面展开,讨论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

2、少儿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 对外汉语;趣味性原则;少儿教学Interest Principle in Teaching Chinese to Foreign Pre-school Children Abstract: Interest Principle theo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heory of Teaching Chinese as foreign language. In the research work of Chinese teaching theory, we emphasis on the Interest Principle, f

3、or the current contents of Chinese teaching in general seem boring, it is difficult to stimulate students a lasting interest. Foreign students have always had it is difficult to learn Chinese view, the coupled with stagnant, lack of a sense of humor, they will have a harder feel. Especially in teach

4、ing young children, how to grasp the childrens psychology, make good use of Interest Principle, making students enjoy learning and achieving harmony of teaching. This is a topic to b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Based on childrens cognitive abili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n

5、terest Principle application in teaching language, teaching design and classroom teaching skills.keywords: Teaching Chinese as foreign language ; Interest Principle; teaching children目 录引 言11 趣味性原则21.1 趣味性原则定义21.2 研究现状22 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32.1 少儿学习汉语的特点32.1.1 学习语言的方式32.1.2 学习的出发点32.1.3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短32.2

6、对外汉语教学中趣味性原则的具体运用42.2.1 教学语言42.2.2 教学设计的趣味性52.2.3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73 结语94 参考文献105. 致 谢11引 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我国的对外汉语事业也日益兴旺。在学习汉语的队伍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少儿学习者。他们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独特对象,是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的潜在因素,是汉语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而对于少儿来说,他们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需要靠外部的各种刺激来激发,自身学习目的模糊,学习需求本能化。少儿的认知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他们的知觉能力、思维能力、注意力、记忆力以及意志力等等都尚未成熟,他们对自己母语的了解还停留在感性阶段

7、,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他们往往要借助于实情实景等表象手段,才能逐渐建立词语和概念的关系,接受抽象性事物。在学习过程中,少儿缺乏自主能力和控制能力,容易发生无意注意。他们学习策略往往是自发性的,学习动力常常源于兴趣,学习目的单纯。因此少儿的对外汉语教学,要依据孩子们的学习特点,创造学汉语的情境,通过培养兴趣来支撑他们的汉语学习。根据少儿的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等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采用多种形式教学,如讲汉语故事、听录音、观看动画片、进行有趣的比赛和角色表演、猜谜语、玩游戏、唱汉语歌曲等等,这都可以吸引少儿的注意力,激发少儿的兴趣,从而将汉语教学寓教于乐,创造属于孩子们的汉语教学。 1 趣味性原则1

8、.1 趣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对少儿的对外汉语教学中,趣味性原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趣味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富有感染力的激情、灵活的教学技巧等来最大限度地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趣味性原则的探讨和研究,能使学生会学、好学、乐学,实现教与学的和谐,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标。1.2 研究现状在众多的教学原则中,特别重点提出趣味性原则,是因为目前的汉语课堂教学普遍显得内容枯燥、形式单调,很难引起学生的持久兴趣。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9、趣,对现在的对外汉语教学十分重要。由此,趣味性教学原则的意义和重要作用便凸现出来。趣味性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原则,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如刘珣,刘颂浩等。吕必松(2008)认为“保证教学的趣味性是激发学习热情”的一个“重要手段”。刘珣 (1997)认为“教学中的趣味性是十分重要的原则”,“是编写教科书时应该重点考虑的方面之一”。赵贤州、陆有仪(1996)把它作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刘颂浩(2000)就趣味性的类别、特点及趣味性与其他原则的关系做出了相应的研究,分析了趣味的层次性,趣味的内容等,孟国(2005)在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则阐述了趣味性原则应该体现

10、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师身上,以及对趣味性认识的模糊对提高教学的阻碍。但从整体来说,研究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应用的学者不多,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研究,现阶段的研究成果更多的停留在趣味性原则在教学中地位及意义的探讨中,没有对具体的课堂技巧及相关方面做出更深的研究。趣味性原则在少儿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亟待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探索。2 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2.1 少儿学习汉语的特点2.1.1 学习语言的方式 在学习语言的方式上,少儿与成人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成人学习语言时更多地运用抽象思维,从母语语法规则的角度出发,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对比,找出异同而后记忆、使用。而少儿对本国语言的掌握尚不是很成熟

11、,无法进行这种对比,少儿更多地是运用形象思维来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淡化语法,多让学生练习,并通过这种不断的重复练习,令学生熟能生巧,最终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2.1.2 学习的出发点 对成年人来说,学习汉语一般都有明确的目的,比如说有些人热爱中国文化,将学习中文视为爱好,有些人想要从事和中国有关的工作,因此开始学习汉语。而少儿则不同,他们对中国并不一定有太多的概念,大多是父母替他们决定去学习汉语的,因此目的性不是很明确。在学习一门新知识时,如果没有兴趣,很难长期坚持下去。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我们更要注意利用一切方法和手段激发孩子对汉语的兴趣,使他们真正爱上汉语。 2.1.3

12、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短 和成年人能够接受较长时间的授课时间相比,孩子们的耐性要差得很多。一般说来,少儿上课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超过二十分钟,时间太长,学生们就会走神,这时再教授什么都很难被学生接受。因此,在教授少儿汉语的时候,应该注意课堂时间的科学、合理安排,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候,抓住时机,加快节奏,给学生以足够的刺激来强化他们的记忆,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2.2 对外汉语教学中趣味性原则的具体运用2.2.1 教学语言趣味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就是教学语言的风趣幽默。俄国文学家契诃夫说过:“不懂得开玩笑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人们都喜欢幽默,幽默是智慧的体现,幽默风趣的教师才能使课堂富有趣味。多

13、一点幽默,不仅会让学生轻松、愉快,还会使学生更多地体会到语言的丰富和美感。学生在这种氛围里学习,心里自然快乐,进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幽默是乐观人生态度的体现,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而愉悦的学习心理,是保证学生高效认知的基础。教师要充分认识幽默在教学中的作用,要恰到好处,不失时机地利用它,淋漓尽致地发挥它。比如在讲课时偶尔说一个小笑话,一句流行歌词、俗话谚语等,都会引发学生的兴趣。人人都喜欢和幽默的人接触,但做到真正的幽默,却并非易事。因此,汉语教师平时要注意提高自己的修养,不断学习,博览群书,多搜集可供教学用的幽默和笑话,以便在上课时能够信手拈来,抓住趣味教学的资源,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14、比如在教授汉字时,可以充分利用汉字本身的特点,编排好了,学生必定过目难忘,过耳不忘。例如有的教师在教汉字时编了这样一些对话:兵对丘说:兄弟,踩上地雷了吧,两腿怎么都没了?熊对能说:穷成这样啦,四个熊掌全卖了。王对皇说:当皇上有什么好处,你看,头发都白了。巾对币说:戴上博士帽就有很多钱了。臣对巨说:一样的面积,但我是三室两厅。日对曰说:该减肥了。在教学语言中,体态语的运用也要引起注意。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体态语,可使课堂教学气氛平静和谐而又充满生气,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反之,体态语运用不当,会使学生情绪躁动不安,课堂气氛紧张烦乱,或者死气沉沉,影响学生学

15、习积极性或正常的教学秩序。体态语一般伴随师生的言语活动或替代言语活动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情感,在课堂教学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欢乐、惊奇、疑惑、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最细致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从教育心理学上讲,多种形式的信息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大脑,可以刺激大脑两半球同时活动,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得到和谐的统一,这样产生的多种神经联系使理解更为深刻,记忆更为牢固。由于体态语的抽象程度比较低,往往较为形象,所以能更生动地表现人的内心活动,更直接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教学实践证明,要扩大学生对教师发出的有用信息接受量,就必须增加对学生的感官刺激,

16、以保持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增强其信息接受系统的摄取功能,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使得肢体语言在引起少儿学习兴趣方面起到了更大的作用。肢体语言对于儿童有更大的吸引力,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儿童喜欢新鲜事物,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老师的表扬,不怕犯错,很少有羞怯感;他们的身体各部分器官还在发育,尚未定形,发音器官较成人的灵活,因此模仿外语的语音语调远比成年人容易。他们的记忆力好,形象思维好,但缺乏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爱玩、爱唱、爱游戏、爱活动,坐不住,坐不久,这一切都是少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应根据少儿的身心特点运用体态语使语言形象化,充分调动学生的

17、眼、耳、口、鼻、四肢等多种身体器官,通过视、听、说、唱等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来解决母语到汉语的“心译”过程。如:在教授表示身体部位的各名词时,教师可以指着自己的眼、鼻、嘴、耳、头等部位对学生进行启发。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富于变化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调、变换的节奏,配以指引性手势或加强性手势并自觉地变换身体姿态、视线和与学生的空间距离,可以悄悄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起到组织优化教学的作用。教师的体态语也可以说是一个演员的演技,演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那就等于给学生创设了想象的空间。能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2.2.2 教学设计的趣味性导入新课要

18、体现趣味性。“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任何一门学科教学过程的第一步。一堂课教学前的预热即导入做得好,能使学生高兴地进入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愉悦。因此,上好一堂课的前几分钟即掌握汉语课的导入艺术尤为重要。具体的导入方法可以有很多种,如课前,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用学生能听懂或大致听懂的汉语讲一个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几分钟汉语会话练习,做值日报告,集体唱一首汉语歌曲,或从学生的穿着打扮等找到趣味点,通过聊天导入新课,或者如果正赶上特殊的日子,比如中国的传统节或是“洋节”等,可以从谈论这个日子导入。在教学用具上应该充分利用多

19、媒体教学。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让人识别一种东西所用的方法不同,所需的时间也不一样。如:语言描述需28秒,线条图画需15秒,黑白照片需12秒,彩色照片09秒,而直接观看物体的原状则只需04秒。这几组数据清楚地表明,人的感官越接近实物的原状,接收信号所花的时间就越少,信息传输的速度也就越快,也就是说表象信号更易于接受。教师可以个性化地用PPT设计生词、语法的教授方式,并可用PPT引领课堂操练。2008年12月召开的“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上,很多教师把自己在中国境外教授汉语的PPT课件带到大会上交流。那些课件设计精美,富有创意,把语言课堂教学搞得有声有色,教学效果是显著的。在组织课堂教学时,

20、教师还可根据教学内容自己动手做一些趣味性的教具。只要设计巧妙,这些教具可以演示生词,还可以演示语法。有的一次性教具还可当作礼物奖励在课堂上表现突出的学生。例如识字卡片,卡通语法演示卡片,这些教具都简单易做。现在也有一些专家学者专门研制开发汉语教学教具。例如中国中央民族大学的赵明德副教授,他就根据自己多年对汉字的研究成果,研制开发了一种识字教具汉字立体结构教具。这种教具由几十块按汉字结构特点分割的字块组成,形状像玩具魔方,十分直观形象。它可以直接演示汉字的各种结构,还可以偏旁归类,组词造句,进行同音字比较、形近字比较。趣味教具的使用可以把汉语教学由平面变立体,增添汉语学习的乐趣。教师设计制作趣味

21、教具时,在重视汉语教学需求的前提下要做艺术方面的考虑。如颜色、形状、线条等。颜色鲜亮,形状生动,线条优美的教具能使学生记忆深刻。2.2.3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多种趣味教学法灵活运用。学生都有求新求异的特点。在课堂上,即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会变得乏味。因此,为了激发、保持并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多种趣味教学方法,把教材讲活。下面提供几种常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游戏法:既有助于释放学生压力,又可增加娱乐性。学生边听边说,能帮助他们轻松掌握知识点,加深记忆,从而学会用汉语进行交际。如“指字游戏”:教师出三到五张字卡,让学生们指其中一个字,谁先指到哪个字

22、,谁就把字卡拿走,最后手中字卡多者为胜。教师要及时给予奖励。由于学生不知道教师要让他们指哪个字,所以每个人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学生们也可以轮流当老师。这个游戏学生们非常喜欢玩。再如“说句子游戏”:每人轮流出一张字卡,字的那面朝上,其他人说出一句包括这个字的句子,谁先说出来,谁把这张字卡拿走。此游戏可逐渐变难,可一次放35张字卡,学生们把这些字连起来说一个句子。从认知学的角度来看,游戏活动可以发挥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即动脑,又动口、动手,加深印象。比赛法: 比赛法是最能调动积极性的学习方法。游戏的基础上,如果把孩子们分成男女小组,或者按照行列分成若干小组,在黑板上标出组别名称,开展新授知识

23、练习比赛,儿童在小集体主义精神的鼓舞下,会个个都争先恐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无论是上面游戏中的说的,还是画的,猜的,还是演的,记忆的还是调查的,都会把自己在新授环节中获得的知识积累必露无疑地汇报给大家。当然,老师在比赛之后,要给予适当的奖励表示,否则会抹杀孩子们继续比赛的兴趣。实物演示法:在学习蔬菜、日常用品等单元的时候,老师可以到学校的食堂灶具间,找到孩子们最喜欢吃的蔬菜,带到课堂上,还借部分灶具。孩子们会惊奇地睁着天真的眼睛,以为老师要举办什么厨艺大展,结果,各类蔬菜的名字在不经意间被孩子们记住了,还跟着老师学会了如何切出萝卜花,如何调出蔬菜沙拉。绕口令或儿歌记忆法:学生通过跟读学习绕口

24、令这种趣味方法来磨练发音、锻炼反应力,会使整个课堂妙趣横生,气氛高涨。比如学习j p x 和相拼时的规则时,用“j q x, 小淘气,见到鱼眼就挖去”;学习标声调的位置时用“有a 不放过,无a找o,e”;学习z,c,s,zh,ch,sh 后让学生说“四十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等等。表扬法: 表扬和鼓励是一种催人积极进取的动力源泉。及时表扬、鼓励学生会让学生信心倍增,从而产生在汉语学习方面的成就感,进而对汉语学习产生兴趣。表扬、鼓励学生一般有三种方式:口头表扬。在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即使有一点点小小的进步,教师也要不吝赞美。赞美时尽量使用汉语,多说几遍,学生一般都能根据当时的语境

25、意会到你的表扬和鼓励。肢体语言表扬。有时教师一个欣赏的眼神都会使学生兴奋不已。对学生而言,鼓掌、称许的微笑和点头、竖起大拇指都是很好的表扬、鼓励的方式。物质性奖励。教师可以准备好一些小礼物,这些礼物尽可能是文具等文化用品。可以是一张识字卡,一张拼音卡,一本田格本,一块橡皮,一支笔,一幅画,一张剪纸,一个纸折的玩具动物、植物(上面可写上该动物、植物的名称,拼音)。教师尽可能自己制作这些小礼物。教师可根据需要决定采用何种奖励方式。教学实践表明,趣味教学的教学过程对学生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启迪力,能引起心灵共鸣,能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是享受,获得满足求知欲的快乐,能激励学生以更大的激情去学习所有

26、有关汉语的内容,获得更大的快乐,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3 结语学者李润新说“少儿汉语教学是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是我们把汉语推向世界的战略基点。”少儿学习者作为学习汉语的队伍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是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的潜在因素,是汉语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汉语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少儿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掌握少儿对外汉语教学的原则,努力建设合乎少儿学习者各项规律的对外汉语教学。而趣味性原则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符合少儿的学习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使学生会学、好学、乐学,实现教与学的和谐、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27、。因此汉语教师要注重趣味性在课堂上的重要作用,加紧学习和研究趣味性原则,并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中,借助生动形象的课堂语言,活泼生动的课堂设计,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自然,让汉语教学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挖掘他们学习的潜能,提高汉语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时刻保持对汉语学习的兴趣,最终达到用汉语进行交际的教学目标。4 参考文献1 陈光磊. 关于对外汉语课中的文化教学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 ,1997. 2 蒋可心. 谈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教学原则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3 匡小荣. 对外汉语教学论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6.4 吕必松.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M国家汉办编印.2008.5 刘颂浩. 论阅读教材的趣味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0.6 刘珣.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7 刘英林. 对外汉语教学论的几个问题J汉语学习 ,1990.8 孟国. 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 9 佟秉正. 初级汉语教材的编写问题 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 ,1990.10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2009.11 赵金铭.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8. 12 赵贤州、陆有仪.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