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鉴赏-唐诗 大学语文教案课件(1).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75972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宋诗词鉴赏-唐诗 大学语文教案课件(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唐宋诗词鉴赏-唐诗 大学语文教案课件(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唐宋诗词鉴赏-唐诗 大学语文教案课件(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唐宋诗词鉴赏-唐诗 大学语文教案课件(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唐宋诗词鉴赏-唐诗 大学语文教案课件(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宋诗词鉴赏-唐诗 大学语文教案课件(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宋诗词鉴赏-唐诗 大学语文教案课件(1).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唐宋诗词鉴赏,教师:人文学院 陆晓春电话:51686626邮箱:,第一讲 初唐诗,【诗人简介】陈子昂(约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少年任侠,24岁举进士,擢麟台正字,故世或称陈正字。迁右拾遗,故又称陈拾遗。屡上书言事,辞多直切,颇中世病,但罕为用。曾随武攸宜北征契丹,忤上降职。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诬陷,下狱死。陈子昂所作诗论著作修竹篇序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六朝柔靡诗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代诗歌及后代诗歌创作均有积极影响。所作诗歌以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为代表,作品指斥时弊,风骨高古,有汉魏风骨,是他的诗歌理论的

2、最好体现。,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注解】:、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悠悠:渺远的样子。、怆然:悲伤凄凉。、泪:眼泪。,【诗文赏析】公元六九六年,契丹攻陷了营州,陈子昂奉命出征,带兵的将领是个草包,接连打了几次败仗,陈子昂提了很多建议,也未被采纳,眼看着报国的良策无法实现。有一天他登上了幽州台,想起了战国时广招天下的燕昭王,悲愤之极,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诗人俯仰古今,深感人生短暂,宇宙无限,不觉中流下热泪。这是诗人空怀抱国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呐喊。细细读来,悲壮苍凉之气油然而生,而长短不齐的句法,抑扬变化的音节,更增添了艺术感染力。,燕昭王南

3、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注释】:“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碣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亲师事之。“黄金台”也是燕昭王所筑。昭王置金于台上,在此延请天下奇士。未几,召来了乐毅等贤豪之士,昭王亲为推毂,国势骤盛。以后,乐毅麾军伐齐,连克齐城七十余座,使齐几乎灭亡。次二句:“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抒发了世事沧桑的感喟。诗人遥望黄金台,只见直人太不平的丘陵上长满了乔木,当年置金的台已不见,燕昭王到哪里去了呢?这表面上全是实景描写,但却寄托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为什么乐毅事魏,未见奇功,在燕国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呢?道理很简

4、单,是因为燕昭王知人善任。作品最后以吊古伤今作结:“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诗人作此诗的前一年,契丹攻陷营州,并威胁檀州诸郡,而朝廷派来征战的将领却昏庸,这怎么不叫人为国运而担忧?因而诗人只好感慨“霸图”难再,国事日非了。同时,面对危局,诗人的安邦经世之策又不被纳用,反遭武攸宜的压抑,更使人感到前路茫茫。,晚次乐乡县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时恨。嗷嗷夜猿鸣。,春夜别友人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悬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诗人简介】张若虚,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

5、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

6、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诗人简介】孟浩然(公元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

7、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奇妙自得之趣。,夜归鹿门歌山寺鸣钟昼已昏,鱼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欲取鸣琴弹,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终霄劳梦想。【简析】:这首诗充满怀念故人的情绪,写出闲适自得的情趣,表达出无知音的感慨。文字行如流水,层递自然,极富韵味。:诗题一无“夏日”。夕:一作“夜”。【注解】:、山光:山上的日光。、

8、池月:即池边月色。、轩:窗。,秋登兰山寄张五北山白山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注解】:、过:拜访。、具:准备。、场圃:农家的小院。、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注解】:、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径建德的一段。、移舟:靠岸。、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评析】: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

9、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留别王维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注解】:、违:分离。、当路:当权者;、假:宽假,优容的意思。【评析】:这首诗应是作者离长安时的作品,主诉怨悱。首联直接说出自归。颔联则写题意“惜别”,颈联说明自归之故乃是知音既少,当道不用,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以失意后的牢骚贯穿全诗。语言平淡朴实,近于口语,不讲究对偶,顺其自然。,【诗人简介】王维(七零

10、一七六一),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他是一个早熟的作家,九岁就负有才名,年十九,赴京城试,举解头(即第一名举子),二十一岁成进士。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任职。安史之乱,被执,拘禁于菩提寺中,他伪装病疾。安史乱平,以谄贼官而论罪,因曾作诗寄慨,因而只受到降官的处分。后官至尚书右丞。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王维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

11、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著有王右丞集二十八卷。,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词语解释】墟落:村落。穷巷:深巷。野老:村野老人。倚杖:靠着拐杖。荆扉:柴门。雉:野鸡。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像睡眠一样。荷:扛着。即此:指上面所说的情景。式微:用诗经式微、式微,胡不归语,有归隐田园之意。【诗文赏析】诗人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归图,虽都是平常事物,却是诗意盎然,表现出诗人高超的写景技巧。全诗以朴素的白描手法,写出了人与物皆有所归的景像。映衬出诗人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渴望有

12、所归,羡慕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心情。流露出诗人在官场的孤苦、郁闷。,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词语解释】饮君酒:请君饮酒。何所之:往何处去?南山:终南山。【诗文赏析】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词语解释】来日:指从故乡动身前来之日。绮窗:雕镂花纹的窗。未

13、:疑问词。【诗文赏析】诗人遇到了来自家乡的旧友,勾起了思念的情绪。向游人询问家中寒梅花是否开了。自己的一片思乡之情就这么含蓄地表达了出来。全诗质朴平淡,却诗味浓郁,悠扬不尽,意趣盎然。,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词语解释】空:空寂。时鸣:不时地啼叫。【诗文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营造出春天的山谷中的一派生机,而这些动景更衬托出一片静谧的意境,以动衬静,韵味无穷。,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词语解释】浣女:洗衣女。王孙:贵族的后裔,这里指隐居的高士。【诗文赏析】

14、此诗为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雨后秋山明快舒朗、清新鲜洁的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及对理想境界之追求。明月清泉,竹喧莲动,浣女归舟,层次鲜明,因果清晰,且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构成一幅清晰和谐的雨夜秋山图。,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词语解释】太乙:终南山。海隅:海边。霭:雾气。变:变限。殊:不同。【诗文赏析】诗人描写了终南山的辽阔、壮丽,虽然篇幅不长,只有四十个字,却形象地描绘出了这座名山的方方面面。正所谓“以不全求全”,从而“以少总多”、“意余于像”。全诗意境壮阔,写法细腻,形象传神。,

15、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词语解释】宿雨:昨夜下的雨。山客:隐居山庄的人。犹眠:还在睡觉。【诗文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春天夜雨过后,清晨美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悠闲的心情。诗中的描写绘形绘色,由景生情,诗中有画。“桃红”、“柳绿”、“花落”、“莺啼”,诗人抓住了春天的特征,描画出一幅柳暗花明、清新幽寂的春之图。全诗对仗工整,音韵铿锵。,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词语解释】斗:酒器。游侠:好交游、使气性的人。意气:意志和气概。【诗文赏析】新丰美酒堪称酒中之冠,咸阳游侠堪称人中之杰。少年游侠在高楼豪饮,意气风发,英

16、武豪迈。末句描绘出一幅由高楼、骏马及垂柳构成的画面,在华美、热闹中显出雅致、飘逸,不流于市井的鄙俗,创作出一种富于浪漫气息的生活情调和理想化色彩,显现出诗人对游侠生活的诗意感受。,赠郭给事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词语解释】蔼:凝聚。禁里:宫中。省:指门下省。趋:小步行走。无那:无奈。【诗文赏析】这是诗人写给郭给事的酬答诗。“给事”,即给事中,是唐代门下省的要职,常在皇帝周围,掌宣达诏令,驳正政令之违失,地位是十分显赫的。本诗描写了这位友人官位的显达,居官的清廉闲静及对皇帝的忠心耿耿,表现

17、了诗人自己辞官归隐的出世思想。全诗文雅脱俗,别开生面。,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词语解释】菑:农田。夏木:高大的树木。野老:作者自指。【诗文赏析】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在这首七律诗中,诗人描写了连雨天后辋川山庄的景色,表现了诗人隐居后脱俗闲适的生活。全诗形象鲜明,兴味深远,用词贴切,淡雅幽寂。,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词语解释】桂魄:月亮的美称。罗:轻柔的丝绸。殷勤:频频的意思。【诗文赏析】本诗描写一位少妇在秋夜里思念丈夫的情景。清凉的秋夜,还穿着单薄衣服的她立在屋外,拨弄银筝,不肯回房。因为害怕独守空房,可见她凄凉的心境。诗人以巧妙的构思,集中写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一股淡淡的哀怨流露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