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0467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论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对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研究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把视线投向绿色生态,绿色生态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人们开始关注建筑在绿色生态方面的发展和应用。本文主要从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和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方法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关键词:绿色生态;设计原则;技术设计前言我国建筑绿色生态理论的发展和研究起步比较晚,在建筑设计运用绿色生态建筑理论的实践现在还处在初级阶段,所以,建筑设计师们要对绿色生态建筑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各地在资源、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实现自然资源的因地制宜、绿色生态建筑材料的就地取材化利用,在建筑设计中有效融入绿色生态化建筑技术,实现在

2、建筑设计中绿色生态建筑理论的广泛应用1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绿色生态建筑是以符合自然绿色生态系统客观规律并与之和谐共生为前提,充分利用客观绿色生态系统条件、资源,尊重文化,集成适宜的建筑功能与技术系统,坚持本地化原则,具有资源消耗最小及使用效率最大化能力,具备安全、健康、宜居功能并对绿色生态系统扰动最小的可持续、可再生及可循环的全生命周期建筑。绿色生态建筑应遵守的设计原则有:(1)和谐原则:建筑作为人类的一种影响存在结果,由于其空间选择、建造过程和使用拆除的全寿命过程存在着消耗、扰动以及影响的实际作用,其体系和谐、系统和谐、关系和谐便成为绿色生态建筑特别强调的重要的和谐原则。(2)节约原则:资

3、源占有与资源消耗在符合建筑全寿命周期使用总量与服务功能均衡的前提下,实现最小化与减量化的节约原则。(3)高效原则:建筑作为人类的居所,其建造、使用、维护与拆除应本着符合人与自然绿色生态安全与和谐共生的前提,满足宜居、健康的要求,系统地采用集成技术提高建筑功能的效能,优化管理调控体系,形成绿色生态建筑的高效原则。(4)舒适原则:舒适要求与资源占有及能源消耗在建筑建造、使用与维护管理中一直是一个矛盾体。在绿色生态建筑中强调舒适原则不是以牺牲建筑的舒适度为前提,而是以满足人类居所舒适要求为设定条件,通过人类长期依托建筑而生存的经验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探索发展,总结形成绿色生态建筑绿色化、绿色生态化及符合

4、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建筑综合系统集成技术,以满足绿色生态建筑的舒适原则。(5)经济原则:绿色生态建筑的建造、使用、维护是一个复杂的建筑系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组织体系问题。高投入、高技术的极致绿色生态建筑虽然可以反映出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高端水平,但是并非只有高技术才能够实现绿色生态建筑的功能、效率与品质,适宜技术与地方化材料及地域特点的建造经验同样是绿色生态建筑的重要发展途径。2我国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1)缺乏对农村绿色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绿色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其中城乡的差别较大。目前各个学科研究的重点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研究,特别是

5、东北地区。大部分的研究都从本学科(绿色生态学、环境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农业建筑学、能源学)的专业角度出发,虽然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各个学科之间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如何在特定地区将人居环境与植物环境工程结合起来是亟待解决的课题。(2)绿色生态观念的误用。在日常生活中,常会看到绿色生态观念的误用问题。比如认为绿色生态环境的好坏就是绿地的多少,实际上绿地只是环境因素之一,但环境不仅限于绿地,不能单以绿地指标来衡量,他还包括水域及其他生物资源。(3)环保与经济发展产生冲突。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的发展是政府、人民的头等大事,其它的一切都应当为经济发展让路。但为了经济发展而

6、放弃环境保护的做法却无疑是在杀鸡取卵,对此应当提高警惕。实际上,从绿色生态保护的长远目标和一些地方已经产生的环境恶化来看,保护环境实在是正确而又目光长远的选择。绿色生态建筑的建设从人类环境的长远利益来看,暂时牺牲一些眼前的利益也是值得的。(4)规划设计阶段存在问题。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全球经济竞争压力往往导致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追求短视的利益与效益,所以不能恪守严谨的科学规范对未来负责,不能履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与义务。中国的发展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a.城市现状存在背景是推动绿色生态建筑科学发展的主要障碍所在;b.规划技术落后的问题是阻碍绿色生态建筑推广与落实的基础性问题。3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7、的方法3.1建筑技术设计绿色生态建筑不仅应从设计方案上考虑与绿色生态环境的结合,而且应该在建筑材料、施工、节能等方面处处体现绿色生态化。建筑设计中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适度使用“当地资源”来满足地方需要,减少对外来特殊物质的选用,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材料来达到建筑设计绿色生态化,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建材等天然节能型材料。注重技术的绿色生态建筑的特点在于: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固定的建筑结构变成相对于气候可以自我调整的围合建筑。如以绿色植物代替分隔墙体,将空间分隔,营造绿色墙或选用活树木来代替墙壁、梁柱,更好地使建筑与景观一体化。3.2采用灵活多变的设计

8、手法建筑师在设计中应充分预见到建筑可能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而改造,采取适应性改变、灵活性设计等策略,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益,以提高整体资源利用率,减少寿命周期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3.3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调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桥梁,应尽可能多地将自然的元素引入使用者身边,这也是绿色生态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人是自然环境的一分子,人的活动必须建立在绿色生态化的基础上,必须与环境建立起一种新的结合和协调关系。从建筑设计到建筑建造、使用、报废的全过程中,绿色生态建筑对环境的破坏影响最小。与以往建筑设计相同,绿色生态建筑应致力于为人类提供品质最佳的空间和环境,即使建筑本身

9、对环境污染很小,极为节能,但如果人们的各项活动无法在建筑空间中顺利展开,其空间的存在与人的功能需求格格不入,这样的建筑无疑是失败的。绿色生态建筑的功能应更趋合理,空间更加宜人,更有助于使用者与自然环境间的交流。它应该具备更良好的物理环境,尽可能地采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并具有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3.4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革墙体和屋面,加强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利用气候条件使建筑物自然通风或利用建筑智能控制技术改善建筑通风状况,维护建筑内空气流通;建筑物要充分利用阳光照明,通过中庭、玻璃幕墙、通窗等手段使室内光线充足,改善建筑采光质量;利用光电技术生产的光电电池板作为外墙和屋顶材

10、料来满足建筑自身能源需求;利用压力、温差的作用,进行热量传递,促进空气流通,保持环境卫生。3.5协调配合的绿色生态设计过程绿色生态建筑不仅仅是建筑师一个专业所能完成的,它需要多专业的配合。通常第一阶段由建筑师先提出总体设计理念,其他专业的工程师可在第二阶段介入。在这种工作模式下,知识面太窄或知识结构太局限的建筑师是难以胜任工作的。建筑师要掌握的知识有很多,不大可能样样精通,但概念理解非常重要,否则便无法在前期构思时提出具有绿色生态意义的设计理念,也难以与其他专业人员沟通。建筑师相当于一个乐队指挥而非演奏员,他不必具备高超的演奏技巧,但他必须了解每种乐器特点以充分发挥其潜力。事实上,绿色建筑由于

11、能源、资源的节约会大大降低建造和使用成本,其自适应性设计也会显著降低后期的维护和改造费用,并降低环境成本,整体效益是非常可观的。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选择环境性和经济性平衡的建筑材料,并建立整体建筑系统投资优化的概念,从设计、建造和使用运行等方面全局来考虑其经济效益。4结语总而言之,绿色生态是这个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而建筑绿色生态设计则是这个时代建筑行业发展的潮流。抓住发展的机遇,便可以真正促进建筑在行业中脱胎换骨,从而重换新生,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更加强大的动力。参考文献:1范丽丽.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探析J.门窗,2014(01)2张光模.论述生态建筑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2)3朱博琦.生态建筑设计方法探究J.黑龙江科学,2014(01)4刘彬,李可.试论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城市建筑,2014(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