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1风险评价.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1969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1风险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1风险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1风险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1风险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1风险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1风险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1风险评价.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芮城县工业产业聚集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风险与人群健康11 环境风险与人群健康芮城县工业产业聚集区规划是以亚宝集团和宏光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现代医药和医药包装两大产业,同时培育新型材料加工、农产品加工、零部件加工产业,形成多功能综合型工业示范园区。入区项目生产过程中采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产生的产品在储存与生产过程中,将会涉及到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且聚集区距离县城较近,聚集区内部及周边分布有村庄,聚集区的发展可能会对周围人群及环境产生一定的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应进行区域环境风险分析,全面排查,分析区域环境风险源,识别环境风险因子,提出环境事故防范、减缓措施以及应急预案,消除或降低环

2、境风险。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是指对建设项目建设及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的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适用于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和贮运等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根据芮城县工业产业聚集区内现有及规划建设项目,其中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项目主要园区内现有的医药化工类项目。11.1评价原则11.1.1评价目的1.通过对聚集区内拟建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险

3、及有害因素的分析,摸清本项目火灾、爆炸、易燃易爆物泄漏等风险的种类、原因及几率。2.结合拟建工程生产工艺、物料性质及成份、产品特点等因素,识别聚集区内项目风险评价的重点和主要风险评价因子,进而判定重大危险源。3.根据已识别的危险因素和风险类型,确定最大可信事故及其概率,对事故影响进行简要分析。4.针对聚集区内项目和周边环境概况,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应急和减缓措施。11.1.2评价重点根据调查了解,聚集区内生产项目未发生过重大环境风险事故,因此,本次风险评价重点关注聚集区内拟建未做环评项目潜在风险事故的出现对周围厂界外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并与正常生产相比,说明环境影响的变化程度,提出可行的

4、防护措施。根据规划,聚集区近期拟建设项目主要有:华济药业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中药饮片项目二期工程、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0亿片(粒)固体制剂生产线项目和年产3亿支清开灵生产线项目、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亿支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项目、兆益生物有限公司兽用原料药生产项目、宏光医用玻璃管扩建项目、杨森包装公司生产线项目、兽用小容量注射剂生产项目、非甾体类抗炎药中间体生产项目、抗消炎类原料药生产项目、抗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类原料药生产项目、医药中间体生产项目等共计13个。经分析,其中存在风险的项目主要为:兆益生物有限公司兽用原料药生产项目、非甾体类抗炎药中间体生产项目、抗消炎类原料药生产

5、项目、抗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类原料药生产项目、医药中间体生产项目等5个。经调查,兆益生物有限公司兽用原料药生产项目已做环评且已有批复,环评中已设风险章节对其进行风险源进行辨识、预测及评价,因此本次评价将重点针对非甾体类抗炎药中间体生产项目、抗消炎类原料药生产项目、抗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类原料药生产项目、年产2000吨盐酸胍及系列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4个项目进行风险预测及评价,其中非甾体类抗炎药中间体生产项目、抗消炎类原料药生产项目、抗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类原料药生产项目均属于山西同济药业有限公司。11.2风险识别11.2.1风险识别的范围和类型本次评价风险识别范围主要从聚集区内拟建项目生产设施风

6、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两方面着手。其中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包括主要生产装置和贮运系统两部分。通过对拟建项目主要生产装置和生产过程的分析,结合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物性及特点,常见的风险类型主要包括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11.2.2物质危险性识别11.2.2.1识别标准本次评价针对聚集区内近期拟建且可能造成环境风险事故的项目进行重点评价。重点分析拟建项目具有潜在环境风险行业的工艺、原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风险物质识别要求,拟建项目危险性物质包括环氧乙烷、甲酸、硫酸、硝酸、碳酸氢铵、尿素、乙醇、蛋氨酸、氯甲烷、甲醇、氟氯

7、苯胺、乙氧甲叉、溴乙烷、DMF(N,N-二甲基甲酰胺)、醋酸、醋酐、甲苯、柴油、氨水、无水哌嗪、双氰胺、氯化铵、氢氧化钠、二氧化碳(液)、氯化钠、盐酸胍、碳酸胍等。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附录A.1,物质危险性标准值见表11.2-1。聚集区内企业涉及危险性的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理化性质及毒性特征见表11.2-2。表11.2-1 物质危险性标准危险性判别LD50(大鼠经口)mg/kgLD50(大鼠经皮)mg/kgLC50(小鼠吸入,4h)mg/L有毒物质1510.0125LD502510LD50500.1LC500.5325LD5020050LD50

8、4000.5LC502易燃物质1可燃气体:在常压下以气态存在并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其沸点(常压下)是20或20以下的物质2易燃液体:闪点低于21,沸点高于20的物质3可燃液体:闪点低于55,压力下保持液态,在实际操作条件下(如高温高压)可以引起重大事故的物质爆炸性物质在火焰影响下可以爆炸,或者对冲击、摩擦比硝基苯更为敏感的物质11-25山西省化工设计院环评中心0351-6187442传真0351-6179995表11.2-2 主要物质的理化性质、毒性及危害性物料名称分子式分子量外观与性状密度(g/cm3)熔点()沸点()闪点()爆炸极限(VOL%)LD50/LC50(mg/kg)危险特性

9、危险化学品编号毒性类别包装类别危险类别环氧乙烷C2H4O4.052低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常温下为无色带有醚刺激性气味的气体0.8711-112.210.8-293-100LD50: 300(大鼠 经口),急性毒性类别3-2.3及2.11040甲酸CH2O246.03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1.228.6100.868.9-LD50:1100(大鼠经口)急性毒性类别4II83412硫酸H2SO498透明无色无臭液体1.8310.371337-LD50:2140 (大鼠经口) 急性毒性类别5I81830硝酸HNO363纯品为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酸味1.5-4283-II82031碳酸氢铵NH4HC

10、O379白色粉末,没有气味,在水中溶解度不大1.58105169.8333.6-尿素CO(NH2)260.06无色或白色针状或棒状结晶体,工业或农业品为白色略带微红色固体颗粒,有刺鼻性气味1.335132.7196.672.7-乙醇C2H5OH46.07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0.789-114.378.4123.3-19LD50: 5628(大鼠 经口)类别5II31170蛋氨酸C5H11O2NS149.21白色薄片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特殊气味,味微甜1.34281186.8-氯甲烷CH3Cl50.49无色易液化的气体0.927-23.7-97.7-468.1-17.2LD50:1800

11、(大鼠经口)类别4-甲醇CH3OH32.4无色有酒精气味易挥发的液体0.7918-9764.7116.0-36.5LD50:5628(大鼠经口) 类别5II6.11230氟氯苯胺C6H5ClFN145.56白色结晶粉末44227149-乙氧甲叉C10H16O5216.26无色透明粘稠液体1.07280155-LD50:925(大鼠经口) 急性毒性类别4可燃-溴乙烷C2H5Br108.97无色易挥发液体1.45-11938.4-236.7-11.3LD50:1800(大鼠经口)类别4可燃-DMF(N,N-二甲基甲酰胺)C3H7NO73.09无色透明或淡黄色液体,有鱼腥味0.95-61153582

12、.2-15.2LD50:4000(大鼠经口) 急性毒性类别5III32265醋酸C2H4O260无色液体,有刺鼻的醋味1.05016.6117.9394-17-II8及32789醋酐C4H6O3102.09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气味,其蒸气为催泪毒气1.08-73.1138.6492.0-10.3LD50: 1780(大鼠 经口)类别4II81715甲苯C7H892.41无色,带特殊芳香味的易挥发液体0.87-94.9110.641.2-7LD50: 5000(大鼠 经口)类别5II31294柴油复杂烃类(C10C22) -有色透明液体0.82-0.845-180 37038-LD50: 750

13、0(大鼠 经口)类别5III31202氨水NH335.05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0.91-5838-15.8-28LD50:350(大鼠经口)类别4III82672无水哌嗪C4H10N286.14白色针状晶体,有咸味1.1109148107-LD50: 1900(大鼠 经口)类别4III82579双氰胺C2H4N484白色结晶粉末,可溶于水、醇、乙二醇和二甲基甲酰胺,干燥时稳定1.40(水=1)209.5252-LD50:4000mg/kg(小鼠经口)类别5-氯化铵NH4Cl53.5无色晶体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凉,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1.527(水=1)-520-LD50:

14、1650mg/kg(大鼠经口)类别4-氢氧化钠NaOH40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有强烈的腐蚀性,极易溶于水2.130(水=1)318.41390176-178-LD50:500mg/kg(兔经口)类别4II882001二氧化碳(液)CO244高压低温下将二氧化碳气体液化为液体形态1.101(水=1)-22020氯化钠NaCl58.5白色无臭结晶粉末,易溶于水2.16(水=1)80114651413-盐酸胍CH5N3HCl95.5白色或微黄色块状物1.354(水=1)186172.858.3-LD50:500mg/kg(兔经口)类别4-碳酸胍C2H10N6H2CO3180白色结晶粉末1.25(

15、水=1)198-11.2.2.2危险物质可能产生的环境危害和人体健康损害1.环氧乙烷外观与性状:环氧乙烷在低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在常温下为无色带有醚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健康危害: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刺激剂和原浆毒物。急性中毒:患者有剧烈的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和呕吐、流泪、呛咳、胸闷、呼吸困难;重者全身肌肉颤动、言语障碍、共济失调、出汗、神志不清,以致昏迷。还可见心肌损害和肝功能异常。抢救恢复后可有短暂精神失常,迟发性功能性失音或中枢性偏瘫。皮肤接触迅速发生红肿,数小时后起泡,反复接触可致敏。液体溅入眼内,可致角膜灼伤。慢性影响:长期少量接触,可见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环境危害:

16、对环境有危害。燃爆危险:该品易燃,有毒,为致癌物,具刺激性,具致敏性。2.甲酸健康危害:主要引起皮肤、粘膜的刺激症状。接触后可引起结膜炎、眼睑水肿、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可引起急性化学性肺炎。浓甲酸口服后可腐蚀口腔及消化道粘膜,引起呕吐、腹泻及胃肠出血,甚至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呼吸功能衰竭而致死。皮肤接触可引起炎症和溃疡。偶有过敏反应。急性毒性:LD501100mg/kg(大鼠经口)。刺激性、亚急性与慢性毒性、致突变性。环境影响:生态毒性、生物降解性非生物降解性。危险特性:可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有害燃烧产物

17、:一氧化碳3.蛋氨酸甲硫氨酸或甲硫基丁氨酸,俗名蛋氨酸。外观与性状:白色薄片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特殊气味。味微甜。作用及用途:营养增补剂。与L-型蛋氨酸的生理效果相同,但价格低(L-型由DL-型制得),故一般均用DL-蛋氨酸。在燕麦、黑麦、米、玉米、小麦、花生粉、大豆、土豆、菠菜等植物性食品中属于限制氨基酸。添于上述食品中以改善氨基酸平衡。需要量随胱氨酸摄入量而异。成人男子需要量为1.1g/d。4.氯甲烷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具有醚样的微甜气味。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刺激和麻醉作用,亦能损害肝和肾。急性中毒:轻度者有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步态蹒跚、精神错乱等;严重中毒时,可出

18、现谵妄、躁动、抽搐、震颤、视力障碍、昏迷,呼吸中有酮体味、尿中检出甲酸盐和酮体有助诊断。慢性影响:低浓度长期接触,可发生困倦、嗜睡、头痛、感觉异常、情绪不稳等症状,较重者有步态蹒跚、视力障碍及震颤等症状。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腐蚀某些塑料、橡胶和涂料。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5.甲醇外观与性状:甲醇是一种透明、易燃、易挥发的有毒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射性酸中毒。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

19、轻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 燃爆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6.乙氧甲叉用途:一种分子中含有

20、多种活性基团的重要有机原料,能与多种物质进行缩聚和环化缩合,现主要用于合成氟哌酸。物性数据:性状:无色透明粘稠液体密度,不溶于水,可燃,易过敏,液体、气态与人体皮肤接触均有不良反应毒理学数据:急性毒性。7.3-氯-4-氟苯胺有毒物质,白色结晶粉末。熔点44(45-47),沸点227-228,闪点149。质量标准外观类白色晶体或粉末含量99.8(气相色谱法)。8.溴乙烷性状:无色油状液体。有类似乙醚的气味和灼烧味。露置空气或见光逐渐变为黄色。易挥发。能与乙醇、乙醚、氯仿和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主要用途: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溴乙烷是制造巴比妥的原料;用作分析试剂,如作溶剂、折射率标准样品;用于有机合

21、成,用作溶剂、制冷剂,也用于医药工业。燃爆危险:溴乙烷是有甜味的可燃性液体,在光照或火焰下易分解生成溴化氢和碳酰溴,后者有类似光气的剧毒作用。9.DMF(N,N-二甲基甲酰胺)性状:无色透明或淡黄色液体,有鱼腥味。主要用途:二甲基甲酰胺对多种高聚物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腈、聚酰胺等均为良好的溶剂,可用于聚丙烯腈纤维等合成纤维的湿纺丝、聚氨酯的合成;它对间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的溶解性有良好的选择性,在石油化学工业中,二甲基甲酰胺可作为气体吸收剂,用来分离和精制气体;在有机反应中,二甲基甲酰胺不但广泛用作反应的溶剂,也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一种用途极广的优良溶剂及化工原料;要用作工业溶剂,医

22、药工业上用于生产、激素,也用于制造杀虫脒。性质和稳定性:为非质子型极性溶剂,对多种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均有良好的溶解能力,在无碱、酸、水存在下,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化学性质:在无酸、碱、水存在下,即使加热到沸点也是比较稳定的。在酸的作用下分解成甲酸和二甲胺盐,而在碱的作用下则分解成甲酸盐和二甲胺。受紫外线作用分解成二甲胺与甲醛,加热到350左右分解成二甲胺与一氧化碳属低毒类。动物试验证明,连续投给大量的N,N-二甲基甲酰胺时,引起体重减轻,并阻碍造血机能。对眼、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其液体或蒸气被皮肤吸收后还能引起肝脏障碍。吸入高浓度的蒸气能引起急性中毒,主要症状为严重刺激、全身痉挛

23、、疼痛性便秘和恶心、呕吐等。慢性中毒除有皮肤、黏膜刺激外,尚有恶心、呕吐、胸闷、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少、胃痛、便秘、肝大和肝功能变化、尿胆素原和尿胆素亦可增加。10.醋酐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乙酸气味。味酸。有吸湿性。折光率极高。溶于氯仿和乙醚,缓慢地溶于水形成乙酸。与乙醇作用形成乙酸乙酯。相对密度1.080。熔点-73。沸点139。折光率1.3904。闪点54。自燃点400。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780mG/kG。易燃。有腐蚀性。勿接触皮肤或眼睛,以防引起损伤。有催泪性。11.醋酸乙酸,也叫醋酸、冰醋酸,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内酸味及刺激性气味的来源。纯的

24、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液体,凝固点为16.7(62),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尽管根据乙酸在水溶液中的解离能力它是一种弱酸,但是乙酸是具有腐蚀性的,其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12.甲苯甲苯是一种无色,带特殊芳香味的易挥发液体。甲苯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的一员,它的很多性质与苯很相像,常常替代有相当毒性的苯作为有机溶剂使用,还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农药、苯甲酸、染料、合成树脂及涤纶等。同时它也是汽油的一个组成成分。13.乙醇醇类的一种,是酒的主要成份,俗称酒精,它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特殊的、令人愉快的香味,并略带刺激性。乙醇的用途很广,

25、可用乙醇来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乙醇具有成瘾性及致癌性,但乙醇并不是直接导致癌症

26、的物质,而是致癌物质普遍溶于乙醇。在中国传统医药观点上,乙醇有促进人体吸收药物的功能,并能促进血液循环,治疗虚冷症状。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14.柴油柴油(Diesel)又称油渣,是石油提炼后的一种油质的产物。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它的主要成分是含9到18个碳原子的链烷、环烷或芳烃。它的化学和物理特性位于汽油和重油之间,沸点在170至390间,比重为0.82-0.845kg/l。柴油可以被用来作为汽车、坦克、飞机、拖拉机、铁路车辆等运载工具或其它机械用器的燃料,也可用来发电、取暖等。燃爆危险:该品可燃,具腐蚀性、刺激性。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27、二氧化碳、SOX。15.无水哌嗪外观与性状:白色针状晶体。有咸味折射率1.446(113)。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和甘油,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健康危害:大量接触该品,吸入或经皮吸收,能引起虚弱、视力模糊、共济失调、震颤、癫痫样抽搐。此外,该品能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影响血液携氧能力,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紫绀。眼接触引起严重刺激和灼伤。对皮肤有刺激性,可致灼伤。慢性影响:该品粉尘或液体,对皮肤和肺有致敏性,引起皮肤刺痒、皮疹和哮喘。燃爆危险:该品可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16.硫酸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

28、数为98.3%,其密度为1.84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98.3%时,熔点:10;沸点:338。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应该“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

29、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17.硝酸纯HNO3是透明、无色或带黄色有独特的窒息性气味的腐蚀性液体,遇潮气或受热分解而成有刺鼻臭味的二氧化氮。市售浓硝酸质量分数约为65%,密度约为1.4g/cm3,沸点为83,易挥发,可以任意比例溶于水。用途: 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必备的重要试剂。在工业上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硝酸液及硝酸蒸气对皮肤和粘膜有强刺激和腐蚀作用。浓硝酸烟雾可释放出五氧化二氮(硝酐),遇水蒸气形成酸雾,可迅速分解而形成二氧化氮。浓硝酸加热时产生硝酸蒸

30、气,也可分解产生二氧化氮,吸入后可引起急性氮氧化物中毒。人在低于12ppm(30mg/m3)左右时未见明显的损害。吸入可引起肺炎。据国外3例吸入硝酸烟雾的报道,吸入后短时间内无法呼吸道症状,46小时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入院后均有发绀及口、鼻流出泡沫液体。给机械通气及100%氧气吸入,在24小时内死亡。经尸检,肺组织免疫组织学分析及电镜检查表明,细胞可能是由于二氧化氮的水合作用产生自由基引起的。18.氨水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主要用途:作为一种有毒的水溶液,氨水对人体的眼、鼻和皮肤都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性,一般用于化肥等农资用品中;氨水也可以制作各种铁盐,在印染、毛纺等

31、工业领域中氨水可起到溶解和调整酸碱度的作用,并可以作为助染剂使用。在有机工业领域,氨水可以用作生产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催化剂。氨水的作用还有很多,中和剂、洗涤剂、生物碱浸出剂等都需要氨水来调制。健康危害: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可因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可发生肺水肿,引起死亡。氨水溅入眼内,如不采取急救措施,可造成角膜溃疡、穿孔,并进一步引起眼内炎症,最终导致眼球萎缩而失明。19.双氰胺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粉末,可溶于水、醇、乙二醇和二甲基甲酰胺,几乎不溶于醚和苯,干燥时稳定。健康危害:低毒,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但急性中毒的危险性极小。危

32、险特性:遇硝酸铵、氯酸钾及其盐类能发生强烈的反应,引起爆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氰化物和氮氧化物剧毒烟气。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氰化氢。20.氯化铵外观与性状:无色晶体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凉,有引湿性,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液氨,不溶于丙酮和乙醚。健康危害:低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可引起肝肾功能损害,诱发肝昏迷,造成氮质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等。危险特性:没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受高温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燃爆危险:不燃,具刺激性。21.氢氧化钠外观与性状:俗称烧碱、火碱、片碱、苛性钠,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有强烈的腐蚀性,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33、但不能干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潮解。健康危害: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会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与NaOH直接接触会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危险特性:不燃,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具有强腐蚀性。22.盐酸胍外观与性状:白色或微黄色块状物,较不稳定,在水溶液中水解生成氨和尿素,故其毒性和尿素一样,胍及其衍生物一般多比脲类毒性大。健康危害:偶见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有乏力、疲倦、头晕、皮疹等症状,可减少肠道吸收维生素B12。11.2.3生产设施风险识别11.2.3.1爆炸

34、事故风险识别爆炸事故多发生在贮存或运输高压高温物料的设备,因爆炸后设备中贮存的物料将在短时间内释放,会形成瞬间高浓度区,对周围环境和人群健康威胁较大;就排放量而言,爆炸后外排污染物数量和组成视发生爆炸设备的部位不同而不同,即使是同一设备事故,也可因不同的操作状况而产生不同的影响。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生产过程中可燃物料在操作不当混入空气后,造成可燃物料在设备或管道内的爆炸事故;2.可燃物料泄漏时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或因气体高速喷出摩擦产生静电而导致火灾或爆炸发生;3.设备老化、维修不善和违章操作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4.生产过程中反应器操作温度控制不当,设备超压后卸压不

35、及时也会引起生产装置的爆炸事故发生。根据国外对化工生产事故的多年统计资料分析,生产中极端事故发生概率相对较小,极端事故统计见表11.2-3。国内企业爆炸事故统计结果见表11.2-4。表11.2-3 极端事故概率表事故原因事故级别事故概率持续时间(min)次/30年次/年设备及操作不正当大80.26735表11.2-4 着火爆炸事故分析表火源种类产生原因发生率(%)合计(%)明火火电焊22.5047.50加热用火18.75机械火星6.25高温表面及高热物赤露高压蒸汽5.0030.00自身温度高22.50静电火花电收尘静电火花8.7510.00摇表静电火花2.25摩擦盲板与法兰摩擦2.505.00

36、钻头钻眼2.50电气火花电机不防爆1.255.00灯泡不防爆1.25起火雷电起火2.502.2511.2.3.2物料泄漏风险识别根据生产物质危险性分析和以往事故调查,物料输送管路系统及贮运系统是最有可能发生泄漏的地方。物料泄漏产生的直接后果为泄漏物料通过蒸发扩散至外环境,处理事故时泄漏的液体进入水体等,这些情况都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危害,甚至威胁到周边居民的安全。1.物料输送管路系统事故物料输送管道与设备相连接的管线、法兰、接头、弯头产生松动、脱落或管口焊缝开裂造成的泄漏;物料输送系统各类阀门壳体、盖孔、螺杆损坏造成的泄漏。2.储运系统事故主要包括贮存容器破裂造成的泄漏,各类接头破裂产生的泄

37、漏。罐体和罐区是重点防范的主要区域。罐体发生泄漏、爆炸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罐体较大泄漏、爆炸:由于罐体锈蚀、地震或其它自然原因造成罐体变形泄漏,有可能造成对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危及当地人畜的健康和安全,甚至可能发生爆炸和火灾,造成重大损失。当人为管理不当或疏忽时也可能造成上述后果。发生此类事故持续时间较短、源强较大。类比国内外其他生产厂家,该种事故发生概率极小。罐体较小泄漏:贮存过程造成的污染,主要为贮罐破损或装罐过程产生的污染。在加强管理和定期检查的情况下,贮罐破损事故可基本消除,但装罐过程泄漏现象不可避免。因此装罐过程中的泄漏是主要的泄漏源,主要产生于管理不当或罐体老化在管道接口处有较小

38、泄漏,会对生产工人造成危害,严重者中毒。罐区事故风险:生产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设备失修、意外跳闸、仪表失灵、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可能有个别处发生跑冒滴漏现象,会对工人有不利影响,甚至引发中毒,也可能在某死角集聚发生火灾或爆炸。通过对国内类似化工行业事故发生原因的调查统计,化工行业以设备、管道、贮罐破损泄漏等引起的事故出现比例最高,而造成设备破损泄漏的直接原因多为管理不善、未能定时检修造成,其中以违法操作规程、操作失误以及不懂技术操作等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出现的比例高。通过对国内35家石化工厂38年事故调查情况分析,储运系统事故主要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事故调查统计情况见表11.2-5。表11.2-5

39、 储运系统事故统计结果事故类型发生次数发生频率(1/年厂)火灾、爆炸90.0068(160年一次)泄漏370.0278(40年一次)由表11.2-5可知,储运系统事故主要以泄漏为主,但其频率也较低,仅为40年一次。表11.2-6给出国内化工企业一般泄漏事故原因概率统计情况。表11.2-6 国内化工企业一般泄漏事故原因概率统计事故原因设备破损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出现几率(%)721216由表11.2-6可以看出,国内化工企业一般泄漏事故原因主要为设备破损。表11.2-7列出了事故状态下有关设备典型泄漏损坏情况。表11.2-7 事故下设备典型泄漏统计表序号设备名称设备种类典型泄漏损坏尺寸1管道管道、法

40、兰、接头、弯头法兰泄漏20%管径管道泄漏100%或20%管径接头损坏100%或20%管径焊点断裂100%或20%管径2阀门球、阀门壳泄漏100%或20%管径盖孔泄漏20%管径杆损坏20%管径3贮罐露天贮罐容器损坏全部破裂接头泄漏100%或20%管径11.2.3.3废水事故排放废水事故排放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1.初期雨水未经收集、处理便直接外排;2.发生火灾时大量消防废水外排。11.3重大危险源判定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附录A1表2、表3、表4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对聚集区内拟建工程潜在的危险单元进行判断。本工程重大危险源识别情况见表11.3-1。表1

41、1.3-1 重大危险源分析表项目危险源危险物质工程储存量(t)危险物质临界量(t)识别结果非甾体类抗炎药中间体生产项目、抗消炎类原料药生产项目、抗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类原料药生产项目环氧乙烷储罐环氧乙烷4.94510一般危险源甲醇储罐甲醇19.4500一般危险源乙醇储罐乙醇12.6500一般危险源DMF储罐DMF0.45000一般危险源醋酸储罐醋酸16.85000一般危险源醋酐储罐醋酐17.35000一般危险源甲苯储罐甲苯3.5500一般危险源柴油储罐柴油13.35000一般危险源年产2000吨盐酸胍及系列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原料库房乙醇2.5500一般危险源根据表11.3-1可知,聚集区内拟建

42、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存储单元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11.4区域环境敏感特征识别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有关环境敏感地区的特征描述,结合聚集区内拟建工程环境风险评价区域范围的环境特征,对区域环境敏感因素特征进行分析并予 以识别。识别结果见表11.4-1。表11.4-1 区域环境敏感特征分析与识别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的敏感区区域敏感特征识别结果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无无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

43、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无无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近距离村庄居住区由上表可知,本工程区域环境风险关注的环境敏感因素包括厂址周边村庄等人口密集区,主要涉及大气环境的敏感问题。为此,环境风险评价主要针对大气环境展开。11.5评价等级及范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依据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确定聚集区内拟建工程环境风险评价等级。由于本工程无重大危险源,且不涉及环境敏感地区,

44、因此评价工作级别应为二级。根据其化学物质伤害阈和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及敏感区位置,确定本工程大气风险评价范围为:以上述储存区几何中心为原点,半径为3km的圆形区域。11.6源项分析11.6.1风险源项根据前述重大危险源环境风险识别分析,聚集区内拟建工程易产生环境风险的物质为环氧乙烷、甲醇、乙醇、DMF、醋酸、醋酐、甲苯、柴油。风险源项主要围绕这些物质泄漏的环境进行确定。在确定风险源项时重点考虑各类风险源项产生的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是否对环境构成较大或严重的影响后果,是否对附近区域居民人体健康构成急性危害。由上述物质泄漏风险识别结果,泄漏大致分为三个方面的原因:1.物料输送管道与设备相连接的管线、法兰、接头、弯头产生松动、脱落或管口焊缝开裂造成的泄漏;2.物料输送系统各类阀门壳体、盖孔、螺杆损坏造成的泄漏;3.贮存容器破裂造成的泄漏。11.6.2泄漏最大可信事故发生的概率按照前述重大危险源识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