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红寺堡区度中央和自治区财政第六批小型农田水利绿科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24129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红寺堡区度中央和自治区财政第六批小型农田水利绿科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红寺堡区度中央和自治区财政第六批小型农田水利绿科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红寺堡区度中央和自治区财政第六批小型农田水利绿科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红寺堡区度中央和自治区财政第六批小型农田水利绿科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红寺堡区度中央和自治区财政第六批小型农田水利绿科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红寺堡区度中央和自治区财政第六批小型农田水利绿科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红寺堡区度中央和自治区财政第六批小型农田水利绿科环评报告.doc(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红寺堡区2014年度中央和自治区财政第六批小型农田水利绿科新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单位:吴忠市红寺堡区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评价单位:宁夏特莱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一五年八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

2、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红寺堡区2014年度中央和自治区财政第六批小型农田水利绿科新村项目建设单位吴忠市红寺堡区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法人代表黄占城联系人周文通讯地址吴忠市红寺堡区水务局联系电话1351921129218895039943传真/邮政编码751900建设地点红寺堡区绿科新

3、村立项审批部门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批准文号宁水农发201549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A0512灌溉服务占地面积21744m2绿化面积/总投资(万元)775.2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58.3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0.42%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项目建设概况:1、项目背景红寺堡位居宁夏中部,是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主战场,是全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区之一,也是宁夏中部干旱带上崛起的一座新型城市。开发建设以来,红寺堡区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培育节水高效农业。结合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西北华北十省区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方

4、案编制工作的通知(办农水【2012】545号)以及西北、华北地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省级总体实施方案(2013-2017)编制大纲的相关要求,以推进农业节水、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实事求是地编制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方案,大规模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作。吴忠市红寺堡区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投资775.2万元建设“红寺堡区2014年度中央和自治区财政第六批小型农田水利绿科新村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旨在通过大力发展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在大幅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达到节水、节肥、节能、省工、增效等多重效果,对于保障国家粮食

5、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科学客观地评价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及建成后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和要求,吴忠市红寺堡区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建设单位”)于2015年5月20日委托宁夏特莱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评价单位”)承担“红寺堡区2014年度中央和自治区财政第六批小型农田水利绿科新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项目课题组在深入研究2014年度红寺堡区绿科新村高效

6、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及资料收集与调研、现场踏勘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完成了红寺堡区2014年度中央和自治区财政第六批小型农田水利绿科新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提供技术依据。2、项目概况项目名称:红寺堡区2014年度中央和自治区财政第六批小型农田水利绿科新村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单位:吴忠市红寺堡区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红寺堡区绿科新村,东至绿科中心路,西至红关村、南至十一支五斗渠、北至红三干渠。项目边界拐点坐标具体如下:表1 本项目边界拐点坐标点位地理坐标点

7、位地理坐标1#(西北)N:37255.04 ,E:106 526.282#(东北)N:372515.97,E:106 651.543#(东)N:372439.87, E:106 659.444#(中部)N:372429.83, E:106 619.965#(南)N:37240.81, E:106 614.386#(西)N:372428.90, E:106 536.02本项目所在区域行政区划图见图1,地理位置见图2。3、建设规模本项目建成后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333350m2(5000亩),全部规划为枸杞滴灌,项目设计灌溉规模见表2。表2 项目设计灌溉规模情况项目区作物类别灌溉面积()红寺堡

8、绿科新村枸杞5000亩(约合3333350m2)合计/5000亩(约合3333350m2)4、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四部分。本项目组成一览表见表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4,主要设施一览表见表5。表3 项目组成一览表类别名称主要建设内容备注主体工程水源工程新建一座7万m3蓄水池为水源,位于灌溉区南部。蓄水池为半挖半填式,采用梯型断面,底部宽度85m113m,池深6m,设计水深5m,底部设计素土加复合土工膜防渗。坡面采用素土夯实,200g /0.5mm/200g 复合土工膜防渗,40cm卵石保护层,设计池顶高程1358.15,设计池底高程1352.15。为了蓄

9、水池用水安全,设计用铅丝网封闭。水源为新庄集一支干渠十一分支,新一支干渠可供水量为1652.9万m3。首部枢纽泵站工程加压泵站位于厂整个项目区的南部,总建筑面积300m2。共安装DFSS200-9/2型离心泵2台,配套电机,单台装机容量75kW。设计流量为345m3/h,设计净扬程46m。位于蓄水池北侧。/引水渠新建引水渠0.47km,位于蓄水池北侧。/过滤系统泵房前端设置引水过滤墙,过滤墙采用级配粒料堆砌。泵站后端设置过滤器室,选用砂石+叠片式组合过滤器,过流能力Q=400m3/h,过滤精度120目。其水头损失取810m。自动压差反冲洗过滤器施肥系统施肥系统采用移动式施肥,施肥装置采用施肥罐

10、,容量为1000L。 /输配水管网干管管径250315mm,材质PVC,压力等级为0.63Mpa,总长5724m管材为PVC管分干管管径90125mm,材质PVC,压力等级为0.63Mpa,分干管管间距120m,总长13832m支管管径75mm,材质PE,压力等级为0.4Mpa,支管上布设滴灌管,总长16.68km 管材为PE管出地桩每条分干管200m增设出地桩1座,安装球阀、接支管。/毛管16滴灌管,内镶贴片式滴头,间距0.5m,流量2.0L/h,壁厚不小于0.6mm,总长度1155.27km/配套工程配套建筑物158座,其中阀门井31座,检修井7座,排水井29座,排气井7座,阀门保护箱84

11、座。阀门井直径1.2m,阀门保护箱为15寸聚乙烯构件辅助工程施工临时道路主要利用现有田间道路,田间道路宽4m。设置于项目区内施工场地项目区作业带等施工场地公用工程供电由项目区附近已建供电线路接入。泵站选用1台SC11-250/10/0.4kV变压器,变压器低压侧380V电源引至泵站低压进线柜,供给项目泵站用电负荷用电,冬季设1台SC11-50/10/0.4kV型变压器供电。/供水从新庄集一支干渠十一分支取水。/环保工程抑尘车辆盖篷布、施工场地和临时运输道路洒水/噪声治理泵房泵机加减振基座等降噪措施,潜水泵位于泵站内。/固体废物处置生活垃圾、废管材,收集后清运至指定地点;蓄水池淤泥每年清运一次,

12、就地回用于还田施肥、改良土壤等。/绿化施工区域植被恢复和工程边坡防护等,主要为杂草和白杨树。/表4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指标名称数量单位1枸杞灌溉面积3333350(5000)m3(亩)2项目总投资775.2m3(亩)3灌溉净效益104万元4土地利用提高率15%5灌溉水利用系数0.90-6灌溉保证率85%7占地面积蓄水池21333m2泵站411m28灌溉用水量145m3表5 项目主要设施/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及规格规格型号单位数量一绿科新村(枸杞灌溉区)1离心泵DFSS200-9/2台22变频电机YSP280S-4台23自动反冲洗砂石过滤器Q=400m/h,120目套24以色列叠片过滤器Q=40

13、0m/h,120目套25施肥罐1000L套26干管PVC管315/0.63MPa-m2754PVC管250/0.63MPa-m2200PVC管200/0.63MPa-m7707分干管PVC管125/0.63MPa-m13668PVC管90/0.63MPa-m1648DN315蝶阀-个49DN250蝶阀-个210DN200蝶阀-个211DN125蝶阀-个3812支管PE管75,0.4MPa-m1668013毛管16内镶贴片式滴头滴灌管-m115527014变压器SC11-250/10/0.4 250kVA台115冬用变压器SC11-50/10/0.4 50kVA台116进水电动蝶阀D943H-6

14、 DN400 PN1.0MPA台217计量箱-台118伸缩节TSX-10 DN400个119逆止阀DN300台220伸缩节TSX-10 DN300个121伸缩节PN1.0MPa DN300个222多功能阀JD745X DN300个223伸缩节PN1.0MPa DN300个124电动葫芦1.5T台125高压开关柜KYN28A-12-个126高压开关柜KYN28A-12-个127高压开关柜KYN28A-12-个128高压开关柜KYN28A-12-个129低压开关柜MNS-个130低压开关柜MNS-个131低压开关柜MNS-(RNB6090)个232低压开关柜MNS-个133照明配电箱PXT(R)-

15、2-3x3面134动力配电箱XL-21面135检修配电箱XL-21面136电热箱XZ-05B-03面137控制电缆KVVP-0.5-4x1.5米2038电缆YJV22-8.7/15-3x35米8039电缆YJV-1-3x120米9040电缆YJV-1-3x10+1x6米15041电缆YJV-1-3x4+1x2.5米20042避雷带8镀锌圆钢米22043钢管G100米2044钢管G32米12045接地扁钢-50x5米28046接地扁钢-40x4米1004.1水源工程(1)水源红寺堡区主要的灌溉水源为引黄灌水。引水渠利用原有以新庄集一支干渠十一分支渠,为已砌护渠道,新修建断面为D=0.5m的U型渠

16、道,渠道设计流量0.2m3/s,渠道同时向蓄水池补水,可满足蓄水池蓄水要求。(2)蓄水池根据渠道供水时间以及枸杞滴灌灌溉制度,可得知5月21号至5月24号此次灌水时间渠道没有来水量,为了保证灌溉需要提前蓄水,根据此次灌溉定额,计算此次需水量为6.5万m3,淤积库容和蒸发损失0.5万m3,计算得蓄水池容积为7万m3。蓄水池采用倒四棱台型布置,池底尺寸为85m113m。蓄水池设计内边坡1:4,外边坡1:2,设计水深5.0m,池深6.0m。蓄水池坡面和池底均铺设复合土工膜(200g/0.5mm/200g)防渗,坡面采用C20现浇混凝土框格(250x400mm)卵石砌护,从下到上分别是200mm厚壤土

17、、复合土工膜、300mm厚卵石。混凝土框格为5.0m5.0m。池底防渗结构从下到上分别是:200mm厚壤土、复合土工膜、200mm厚壤土、300mm砂砾石。坡面复合土工膜铺设高度高于设计水位0.5m,坡脚设置0.50.7m混凝土护脚用以稳定坡脚,固定边坡和池底的复合土工膜。复合土工膜的制造标准采用国标土工合成材料非织造布复合土工膜(GB/T17642-2008)。蓄水池周围堤顶设3.5m宽泥结石路面,厚0.15m。为阻止人畜随意进入,蓄水池四围设刺丝围栏。蓄水池周围设置排水设施并开挖排水沟,预备草袋在发生汛情时用于堆码挡水墙,。4.2泵站工程泵站设计参数共安装DFSS200-9/2型号离心泵2

18、台,配套电机,单台装机容量75kW。设计流量为345m3/h,取水设计水位1354.50m,最小水位1352.0m,单台总扬程46m。位于蓄水池东侧。根据泵站负荷等级及运行情况,泵站选用1台SC11-250/10/0.4kV变压器,变压器低压侧380V电源引至泵站低压进线柜,供给泵站用电负荷用电。进水建筑物泵站位于7万m3蓄水池北侧,通过设过滤墙从蓄水池引水,将水引进泵房;引水过滤墙采用级配粒料堆砌。泵站厂房加压泵站主厂房长15m,宽5m,建筑面积为75m2,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压泵站副厂房分为两个功能区,一个为过滤器系统,另外一个为配电系统,过滤系统副厂房长建筑面积150m2,配电系统副

19、厂房长建筑面积75m2,配电系统布置有低压配电室、变压器室,副厂房为单层砖混结构。4.3过滤系统及测控装置本项目泵房前端设置引水过滤墙,过滤墙采用级配粒料堆砌。泵站后端设置过滤器室,配套砂石+叠片式组合过滤器2套,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单套过流能力Q=400m3/h,过滤精度120目,其水头损失取810m。施肥系统采用移动式施肥,施肥装置采用施肥罐,容量为1000L。4.4输配水管道工程规划枸杞滴灌面积5000亩,新建7万m3调蓄池1座,黄河水经过沉淀后自蓄水池加压通过干管、分干管、支管、毛管四级管道至田间。支管基本垂直于干管、分干管铺设;支管间距100m,长90m,垂直于分干管铺设;滴管带铺

20、设长100m,垂直于支管铺设,间距3m。分干管每200m增设出地桩1座,安装球阀、接支管向田间输水,管道分水口设分水井,安装截止阀,管道末端设排水井,干管、分干管500m设排气阀1座。输配水流程如下:水源(蓄水池加压)计量装置(水表、压力表)砂石+叠片式过滤器施肥罐干管(地埋PVC管)分干管(地埋PVC管)支管(地面PE管)滴灌管滴头。铺设250315mmPVC干管5724m,90125mmPVC分干管13832m;75mmPE支管16.68km,16内镶贴片式滴头滴灌管1155.27km。设置地埋干管、分干管、支管、滴灌管(毛管)四级管道,共布设4条干管、30条分干管、每条分干管控制一个灌溉

21、系统。4.5附属建(构)筑物设计本项目新建配套建筑物158座,其中阀门井31座,检修井7座,排水井29座,排气井7座,阀门保护箱84座。其中阀井采用树脂模块组合式阀井,一般阀井深1.8m,上口直径0.7m,井底内径为1.52.1m。有较大体积设备的阀井采用砖混结构。管道穿越道路时,采用钢套管,口径略大于管道为宜,其垫层厚度0.3m。管道在放入钢套管时缠绕防老化材料。管道穿越已建管道时,通过调整管沟深度,使地埋支管从已建管道上部穿过,地埋支管的管底距已建管道管顶0.3m。5、工程总体布置本项目规划枸杞滴灌区面积3333350m2(5000亩),新建1座7万m3蓄水池,通过新建加压泵站、配套加压设

22、备、过滤设备和田间管网设施进行节水灌溉。该片从蓄水池引水流量345m3/h,引水廊道前设级配粒料过滤墙,后接泵站,但为了防止滴管带淤堵,本项目采用砂石过滤器+叠片过滤器2套对来水进一步过滤,后加压输水至田间管网。根据管网布置的规范要求,结合种植结构及当地实际情况,设定干管、分干管、支管、滴灌管4级管道。本项目管网及总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3。6、水源6.1 项目区水资源概况项目区水资源主要有地表水、地下水、和过境水。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24万m3,主要靠降雨形成,数量少,难以利用,在灌溉设计中不考虑影响;项目区地下水资源不用做灌溉水;过境水资源主要为黄河水,是项目区灌溉水的来源,项目区近三年平

23、均引水量为221万m3。项目灌溉区由项目区新建1座7万m3通过新建引水渠进行引水,水源为新庄集一支干渠十一分支,新一支干渠可供水量为1652.9万m3。新一支干渠属于新庄集扬水支线。新庄集扬水支线控制灌溉面积16.68万亩,设计流量6.12m3/s,由红寺堡三干渠23+655.262处取水,四级扬水,其中四支泵站采用高、低口布置,最大净扬程198.66m,总扬程223.3m。本项目属于新庄集扬水支线灌溉范围。6.2 项目需水量确定枸杞灌溉定额根据水利厅编制的宁夏农业用水定额计算,计算项目区灌溉需水量为145万m3,见表6。表6 项目区灌溉需水量计算表项目区名称作物名称种植面积面积(万亩)灌溉方

24、式灌溉定额(m3/亩)灌溉水利用系数灌溉需水量(万m3)W净W毛绿科新村枸杞5000滴灌2910.9130.5145合计合计5000130.51456.3 水量供需平衡分析根据拟定的灌溉定额和灌溉水利用系数预测需水量,项目需水量145万m3,项目区实施高效节水滴灌后支干渠向支渠所供水量满足项目区灌溉需水量,项目所在区可供水量221万m3,高效节水工程实施后需水量为145万m3,经供需平衡分析后水量平衡有余,余水量为76万m3。现状可供水量大于总用水量,供水满足要求。详见表7。表7 项目用水平衡一览表项目区名称可供水量(万m3)需水量(万m3)结余水量(万m3)绿科新村22114576合计221

25、145766.4 供水保证性分析项目灌溉用水由新庄集一支干渠十一分支提供,新一支干渠可供水量为1652.9万m3。项目所在区可供水量221万m3,高效节水工程实施后需水量为145万m3,经供需平衡分析后水量平衡有余,余水量为76万m3。现状可供水量大于总用水量,供水能够满足要求。考虑黄河水量的年际变化情况,当黄河处于枯水期,水量较小时,为保证灌溉用水,项目区新建1座7万m3蓄水池。在上述情况出现后,项目对蓄水池进行蓄水,以满足本项目的最低用水需求。7、项目供电情况本项目共新建1座加压泵站。泵站选用1台SC11-250/10/0.4KV变压器,变压器低压侧380V电源引至泵站低压进线柜,供给项目

26、泵站用电负荷用电,泵站用电自本项目区附近已建供电线路接起,冬季设一台SC11-50/10/0.4kV型变压器供电。项目区内设有10kV的高压线路,可直接接入加压泵站。8、项目总投资及环保投资项目估算总投资775.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58.3万元,占总投资的20.42%。项目环保投资见表8。表8 本项目环保投资一览表序号项目处理措施投资(万元)占比(%)施工期1废气治理车辆篷布、临时道路等的喷淋5.53.472废水治理旱厕1座0.50.323施工废水沉淀池1座0.80.514固体废物处置施工生活垃圾收集清运0.50.325弃方回填21.26营运期6固体废物处置废弃滴灌管、滴灌带等收集清运1.5

27、0.957噪声治理泵房泵机加减振基座等降噪措施2.51.588地下水防护蓄水池防渗措施15.09.489水土保持植被恢复、边坡防护等130.082.1210总计158.31009、工程建设标准(1)工程等级建筑物级别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本项目最大节水灌溉面积0.5万亩,其工程规模属小(1)型灌溉工程,其工程等别为等,新建7万m3蓄水池、新建加压泵站、田间管网等主要建筑物均为4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及临时建筑物为5级。(2)防洪标准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标准(GB50201-94),蓄水枢纽工程建筑物为5级,防

28、洪标准取10年一遇(即P=10%),不再考虑校核洪水。(3)地震烈度由于地质构造上的特点,地震十分频繁。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400万)划分,地震基本烈度为度。(4)灌溉工程项目实施后,发展高效节水面积5000亩,灌溉保证率为85%,灌溉水利用系数不低于0.9。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项目区均位于农村地区,附近无污染型工业企业,故不存在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概况自然环境概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红寺堡区位于宁夏中部,银川市西南约100km,地处北纬37103729,东经10545106

29、31之间,东临盐池,西接中宁,南起同心,北与青铜峡市、吴忠市利通区、灵武市相连,东西长约80km,南北宽约40km,总土地面积1999.1km2。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扬黄扶贫移民开发区,1999年1月正式成立,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吴忠市红寺堡区。下辖红寺堡镇、太阳镇、大河乡、南川乡4乡(镇)。本项目所处红寺堡镇是红寺堡区政府所在地,是红寺堡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下辖第一居委会、第二居委会;梨花、幸福、红兴、河水、兴旺、团结、富祥、希望、红寺堡、红关、红海、兴盛、甜水河、光彩、玉池、沙草墩、南角湾、白墩、双台、康庄、中圈塘21个村委会。本项目位于红寺堡区绿科新村,中心地理坐标为东

30、经106 619.96,北纬372429.83。2、地形、地貌红寺堡区主要由罗山古洪积扇、红寺堡洪积冲积平原和黄河河谷平原构成,地形平坦开阔,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坡度1/501/150,灌区地面黄海高程为1125m1145m。红寺堡区地处三山之间,东部为大罗山(主峰海拔2625m),南侧为烟筒山(主峰海拔1715m),北侧为牛首山(主峰海拔1775m),属于鄂尔多斯台地西南缘的缓坡丘陵地貌,区内沟谷发育良好,主要有红柳沟、单双阴沟等沟谷由东南向西北注入黄河。红寺堡区属扬黄灌区,位于烟筒山、大罗山、牛首山三山之间,为山间盆地。地势南高北底,南部红寺堡和韦州一带,海拔一般为13001400m

31、,北部孙家滩及臭马子井一带,海拔一般为12301260m,南北海拔相差70140m,全区属山间丘陵地貌区,主要由缓坡丘陵、洪积扇、风沙地、洪积平原及苦水河、甜水河的河谷平原构成。项目区地形属于缓坡风沙地,质地均匀,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南北向地形坡度10左右,东西向坡度8。3、河流水系红寺堡的地表水主要有降水形成的山洪和某些较深沟道由地下水出露形成的沟水。灌区开发后引进的黄河水是后期进入灌区的地表水。山洪是瞬间即过的地表水,现尚无观测资料。沟水和黄河水自1999年以来进行了定位监测。沟水:主要有红柳沟、甜水河及苦水河均为山洪形成的沟道,为季节性河流,随着雨季降水才会有流水,无常年地表径流。其

32、酸碱度(pH值)、全盐含量、氟化物含量都偏高,既不能饮用,也不可做灌溉,但其沟系发育完整、稳定,可为灌区排水提供有利条件。渠道(黄河)水:红寺堡灌区从黄河引水25m3/s,年引水量约为3亿m3。干渠水的pH值为8.3,全盐含量为0.37g/L,适宜灌溉。但其非离子氨超标,用窖储方式使非离子氨降解后可以饮用。项目所在地红寺堡区红寺堡镇,是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建设的重点扶持对象。项目区境内无可利用有效河流,项目区唯一水资源为依托宁夏扶贫扬黄工程所提取黄河水。4、工程地质(1)地层岩性本项目灌区出露的地层岩性由古生界和新生界组成。古生界地层为泥盆系上统中宁组第2段(D322)和二叠系上统上石盆子组(P2

33、sh)。D322主要分布于三干渠以前的烟筒山北麓,岩性为厚层中层的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夹薄层泥岩;P2sh主要分布于四、五泵站附近,岩性为厚层中厚层的浅紫红色灰色长石石英砂岩。新生界地层由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组成。第三系地层由始新统寺口子组E22、中新统红柳沟组(N1h)和上新统干河沟组(N2g)组成。第四系地层由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Q3s、上更新统马兰组Q3m、上更新洪积层Q3pl、全新统冲洪积层Q42apl和全新统风积层Q43eol等组成。N1h主要分布于三干渠大部分地段的下部,岩性为砂质泥岩或泥质砂岩;N2g主要分布于新庄集支干线的部分地区,岩性为泥质砂岩或砂质泥岩;Q3m分布于三干渠中段

34、,岩性为黄土;Q42apl分布于三干渠后段及四、五干渠,岩性为沙壤土、壤土夹青灰色碎石、角砾层;Q43eol分布于三干渠中段海子塘支干及新庄集支干部分地区的表层,岩性主要为粉细砂。(2)工程地质本项目灌区处于烟筒山北麓山前洪积扇、红寺堡盆地及大罗山北麓山前洪积扇。上层为沙壤土、壤土,偶夹碎石或角砾,且上部土层为级非自重湿陷性土场地,厚度210m,部分地段地表覆盖沙地或小型流动沙丘。下层为非湿陷性土,fk=150160kPa,可以做持力层。5、水文地质根据区域的地形地貌和地层岩性,将灌区含水层划分为两类。(1)上部的松散层第四纪孔隙水:分为三个水文地质区域。烟筒山洪积扇区:分布于烟筒山北及东北麓

35、的洪积扇上,区域地下水埋深扇顶40m,扇底2030m,含水层主要为萨拉乌苏组中的碎石、角砾、及砂土层和分布于山洪沟当中的碎石、角砾、砂土层。山洪沟地下水位埋深2.04.6m,含水层厚度0.642.86m,出水量713m/d。靠近山前部分(沟上游)矿化度0.090.63g/L,靠近扇底(沟下游)水质变坏,矿化度1.435.50g/L,此区涌水量很小,无开采价值。红寺堡盆地:潜水埋深1015m,局部埋深1.72.8m,潜水含水层主要为盆地地下部的砾石层及砂壤土层。该区地下水主要靠罗山、烟筒山基岩裂隙水、山前洪积扇潜水及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潜水以水平排泄为主。大罗山洪积扇区:主要分布于大罗山西、北、东

36、三个方向的洪积扇上,此区地下水主要靠大罗山基岩裂隙水及大气降雨补给,水位埋深西部915m,北部上部915m,东部一般大于15m。东、西部洪积扇含水层透水性较弱,北部洪积扇为强富水区,含水层厚度1040m,地下水埋深小于20m,单井出水量50100 m/d,矿化度0.84.0g/L。(2)下部的N1h、N2g当中的基岩裂隙水和孔隙水含水层:主要分布在滚泉红岩丘陵区,含水层以泥质岩类为主,砂岩、砾岩分布较少,含水层含水较弱,水质不佳,含水层厚度1040m,出水量2060 m/d,矿化度313g/L,水质较差,无开采利用价值。本项目所建地段在勘探范围内未见地下水。6、气候、气象本项目所在的吴忠市红寺

37、堡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其特点可概括为:光照充足、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冬寒长、夏热短,昼夜温差大,光能资源丰富,大风、沙暴、干旱、霜冻等灾害性天气较多。根据红寺堡开发区志,红寺堡区19912011气象数据如下:年平均气温 3.5 极端最低气温 -27.1极端最高气温 37.9 年平均地温 11.3平均无霜期 140170d 年太阳总辐射 148.9kcal/m2年日照时数 3036.4h 主导风向 西北风平均大风天数 55d 最大风速 21m/s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 52% 年均降水量 277mm年均蒸发量 2050mm 干燥度 3.57、地震根据国家地震局编制的中国地

38、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项目区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0g,地震基本裂度为度。8、土壤红寺堡区土层深厚,由灰钙土、新积土、风沙土和盐土4个类型组成,以灰钙土为主,面积103.65万亩,占土壤总面积82%;其次是风沙土,面积14.18 万亩,占11.3%;新积土面积7.88万亩,占6.2%;盐土面积较小,仅占0.5%。土壤养分状况是低氮、贫磷、富钾、有机质缺乏,多数小于10g/kg,平均为6g/kg。从土壤结构来看,土壤团粒结构较少,质地差,大部分为易遭风蚀,结构松散的中沙土和粗沙土。从土壤剖面来看,表土层较薄,有机质含量少,据资料,在153

39、0cm的表土层中,有机质含量仅为0.6%,土壤容重1.27t/m3。红寺堡扬黄灌区开发于1998年,自1999年开始有部分地段出现盐渍化现象,之后土壤盐渍化问题日趋加重,至目前全灌区土壤盐渍化面积已达580.87hm2,占红寺堡灌区农田总面积的25.5%,其中弃农田面积达184.53hm2,占盐渍化土地面积的31.8%。该地区盐渍化土地主要分布在红寺堡区3个控灌区内,涉及大河乡、沙泉乡和红寺堡镇等3个乡镇。由于长期水土流失的作用,使表土层中的有效氮、磷、钾流失,因而开发区境内部分区域土地脊薄,肥力低下。9、自然资源红寺堡境内有丰富的煤炭、石灰石、石膏、石英砂、石油、煤层气、铜矿、陶土等矿产资源

40、。太阳山矿区煤炭资源储量127亿t;石灰石的远景储量约49亿t;石膏的探明储量7994万t。10、生态环境红寺堡区气候干旱,植被类型为荒漠草原植被和沙生植被,植被稀少,覆盖率不足10%。通过近几年退耕还林还草和水土保持流域治理以及各项生态项目的实施,加大了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水保和生态环境呈良性发展。11、植被红寺堡区天然植被覆盖率40%左右,植被类型为荒漠草原植被,主要有针茅、红沙、骆驼蓬、蒿属等,伴有锦鸡儿、芨芨草、虎尾草及冰草等,生物种类较少。项目区分为原有种植区,原有种植区已开发多年,类型有荒漠草原植被和沙生植被,自然覆盖度在15%-25%之间,项目区内无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生物物种。社会

41、环境概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区划及人口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前身为红寺堡开发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第二个市辖区。它是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1236”工程)的主战场,是全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2009 年 9 月经国务院批复设立吴忠市红寺堡区。根据红寺堡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2014年人口抽样调查反馈数据显示,年末全区常住户数47392户,常住人口189566人。其中:男性97429人,女性92137人;汉族71324人,回族118043人,其他少数民族199人;城镇人口53826人,乡村人口135740人,城镇化率28.

42、39%。全年人口出生率15.79,自然增长率为11.94,死亡率3.85,出生政策符合率79.5%。2、国民经济结构及发展状况根据红寺堡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97亿元,可比增长7.6%,与2013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净增1.12亿元,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5.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亿元,增长5.4%,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与2013年相比,第一产业增加值净增0.29亿元,对本年GDP的贡献率为26.0%、拉动GDP增长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13亿元,增长10.8%,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7.6

43、个百分点,与2013年相比,第二产业增加值净增0.59亿元,对本年GDP的贡献率为52.4%、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4亿元,增长6.0%,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与2013年相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净增0.24亿元,对本年GDP的贡献率为21.6%、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3年的32:43:25调整为31.5:43.9:24.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572元。3、社会经济概况红寺堡狠抓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培育节水高效农业,累计发展酿酒葡萄11.6万亩、设施农业7.45万亩,黄牛养殖8万头,葡萄产业成为引领农业转型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作为宁夏葡萄四大产区之一,已纳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长廊。依托境内丰富风光资源和国有未利用荒地,大力发展环保新型工业。老马清真食品厂、科冕葡萄酒厂、瑞丰葡萄榨汁厂、芦草井沟煤矿、罗花崖煤矿、卓德酒庄等重点工业项目快速推进;长山头、鲁家窑、嘉泽风电和宁夏发电集团50MW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不断壮大。商贸服务、信息中介、金融保险、交通运输和清真餐饮等服务业快速发展。随着农田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