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镇 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2719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镇 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县镇 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县镇 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县镇 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县镇 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镇 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镇 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县*镇*、*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前 言为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文件精神,落实*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解决矿产资源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改善矿区周边生态环境面貌,同时实现废弃矿地的永续利用。受*县*镇人民政府委托,*江省地质调查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承担了*县*镇*、*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的编制任务。任务:通过对废弃矿山现场及周边实地踏勘,收集矿山水文、工程及地质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并经地质环境条件和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选择适合于本矿山治理和生态复绿的技术方案。目的:通过本治理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可有效消

2、除矿山边坡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达到矿山边坡的安全稳定,在此基础上逐步恢复和重建矿山生态环境系统,美化自然景观,达到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并实现废弃矿地的永续利用。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要求:1.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按*江省露天开采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技术指南要求执行。2. 根据矿山周边条件及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治理采取台阶降坡、表部浮土清理,以及坡脚设挡土墙、排水沟,达到最终边坡的安全稳定。3. 本治理方案所涉及的修复性开采治理,要求通过科学合理的计算,提供开挖石方量。4.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要求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经济合理原则制定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方案。5.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总工期为21个月。其

3、中修复性开采安排18个月,矿山辅助工程治理与生态复绿安排3个月。一、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工程名称:*县*镇*、*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二)工程地点治理区位于*县*镇东约7.0km处*入海口北岸,废弃矿山所在地行政区划隶属于*镇长岗村管辖。治理区中心地理坐标:X:*,Y:*。治理区正前方有县道城新公路通过,交通运输条件相对便利(图1)。(三)工程规模本治理工程范围主要有*、*二个废弃矿山组成,预计待治理矿山总面积约69400m2。其中需治理矿山边坡面积约38000m2,矿地面积31400m2。(四)矿山现状及周边环境状况1. 废弃矿山现状*、*采石场于2003年6月停采,其中*采石场

4、位于治理区南西侧,*采石场位于治理区北东侧,两废弃采石场只有一侧坡相隔。矿山平面投影总体呈不规则单面坡,宕口朝向南东,矿山坡脚线长约450m,边坡高差在1550m不等,坡度在6070左右,局部地段呈上凸下凹之阴山坎地貌(见照片1)。 边坡出露基岩岩性为高坞组晶屑玻屑凝灰岩,岩石差异风化明显,且具碎裂块体结构特征,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差,存在发生边坡岩体崩塌和坡顶碎石土体滑坡地质灾害隐患。2003年8月2004年6月间,*采石场中部及*采石场北东侧边坡坡顶曾发生过二次滑坡,所幸没有造成人员、财产损失。2. 周边环境状况*、*废弃矿山地处*入海口北岸,东侧紧邻西湾风景区和规划中的*不锈钢园区建设基地;

5、正前方距县道城新公路约80100m,北东侧有新开辟的水泥路面上山公路;西南角沿城新公路外分布有部分民用建筑和一条10KV的输电线路。另外,在*采石场宕底内建有2幢4间民房和几间简易房(属违章建筑),计划予以拆除。总体而言,废弃矿山所处地理位置较为醒目。高大陡立的开采裸露岩面的存在,不仅遗留下岩土体塌滑地质灾害隐患,而且与周边环境极不协调,严重影响人们视觉感管,同时闲置了一批数目可观的可利用矿地,目前急待生态治理。(五)施工条件分析矿山生态治理施工必须具备一些必要的内外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外部环境、交通、用电、用水以及整个治理的组织管理和治理经费的落实到位等。就矿山治理施工的外部环境而言,由于矿山

6、东南面100m范围内有民居点和民用输电线路分布,因此治理过程中涉及的炸药爆破必须采用控制爆破作业;对于“三通”问题,由于先前开矿已基本具备,只需稍加修整,即可投入;另外,由于县国土资源局和*镇政府对该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非常关注,已将上述二个废弃矿山纳入2006年度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规划,因此,组织管理健全,治理经费筹措渠道基本已落实到位。二、矿山地质环境条件(一)气象、水文治理区处于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光照适宜,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境内多年平均气温17.8C,极端最高气温40C(2003年),极端最低气温-5.8C;多年均降雨量1632 mm,年最大降水量2662.3mm(1973

7、年),最少年降水量1065.0mm(1967年)。全年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39月,一般规律是34月春雨期,56月梅雨期, 79月常受台风(或热带风暴)影响,出现暴风雨或特大暴风雨等灾害性气候,10月来年2月秋冬为少雨期。治理区位于*河北岸,属*水系流域。(二)地形地貌治理区属海滨剥蚀丘陵地貌,所在山体大体呈北西南东走向,自然斜坡坡度一般在1530,地形较简单,山体最大海拔高程157.2m,最大相对高差约152m;山体植被覆盖良好。此前因进行过较大规模的建筑石料开采,山体的自然面貌现已遭到破坏。山体周边为第四纪冲海积平原。(三)地层岩性治理区出露地层为上侏罗统高坞组(J3g)晶屑玻屑凝灰岩和第四系

8、中更生统残坡积层(el-dlQ),主要岩性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黄褐色砂质亚粘土层:分布于山体表部及冲沟、坡麓地带,厚度变化大,一般在0.52m,平均厚1.0m,局部坡麓地段最大厚度可达3.0m以上,其岩性由含碎石砂土、砂砾石夹亚砂土等组成。2晶屑玻屑凝灰岩强风化晶屑玻屑凝灰岩:为一套含砾砂质土为主的残积层,颜色呈浅灰黄色,厚度一般13m,最厚达5m,砾石块度2050cm不等,最大达1m以上,含量约占30%,砂质土以石英、长石为主,平均含量4050%,粘土类矿物较少。中风化晶屑玻屑凝灰岩:为灰褐色火山碎屑岩,呈厚层状产出,质地较为坚硬,但受后期节理切割较强烈,完整性遭受一定程度破坏。岩石组成物质

9、主要为石英、长石类矿物及火山灰,为当地主要建筑石料来源。(四)地质构造与区域稳定性治理区在区域上位于华南褶皱带*东南褶皱亚带泰顺*拗陷之东南,*镇海北东向深大断裂带在其西北部通过,松阳*北西向大断裂在其南侧通过。受上述断裂影响,区域上北西、北东向构造发育,构成的区域主要构造骨架。治理区内未见明显的断裂构造,构造形迹主要表现为节理裂隙,结构面分级属、级结构面类型,种种迹象表明其节理性质属压剪性或剪性。其中具代表性的节理主要有以下四组:14015055、2302403545,3307580,80857080。单组节理延伸长度多在515m,节理密度一般在13条/m,局部地段相对较密些。呈平直闭合状,

10、断续分布,部分节理切穿边坡坡顶。另外,在边坡坡顶还发育一些不规则的微张裂隙,部分切穿边坡坡顶,其为原爆破振动所致。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治理区及周边地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属地壳稳定区域。(五)水文地质特征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水力特征及埋藏条件,治理区的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火山岩类构造裂隙水二种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潜水:赋存在第四系坡积物之含砾砂土、砂砾石夹亚砂土层中。由于地形地貌特点不能构成统一的潜水面,因此,松散含水层依据其水力特点,顺坡沿着与基岩接触面排泄,部分渗入岩

11、体裂隙中。火山岩类构造裂隙水:一般通过地表松散层渗透进入岩体,赋存于表部风化裂隙中。由于节理裂隙相对发育,相互贯通较好,极端强降雨下存在部分基岩裂隙水,在无雨水的季节里,基岩裂隙水极贫乏。总之,松散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迳流短、无统一潜水面、动态变化受降水和地表水的控制,季节性变化大,通常对治理区内影响较小。三、废弃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通过对治理矿山及周边的野外地质调查,结合*江省*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治理区内分布有二处现状滑坡灾害点及矿山边坡遗留的岩体崩塌地质灾害隐患。(一)滑坡*废弃矿山中部边坡坡顶后缘滑坡发生于2003年8月台风期间(见照片2)。滑坡体后缘呈圈椅状

12、,滑体呈长条形,最大斜长约55m,平均宽30m,厚46m,方量约6000m3,滑体组成物质主要为斜坡表部松散坡积碎石土层及下部少量强风化岩石。现阶段在原滑坡后缘斜坡面上,还依稀可见数条呈环状、长短不一,上下具微小落差的拉裂缝,说明该滑坡体后缘斜坡仍处于潜在不稳定状态。*采石场北东侧上山公路下侧滑坡发生于2004年56月上山公路开挖之时。从照片3可知,该滑坡体平面形态呈三角锥体,滑体前端宽约40m,长约25m,厚34m,滑体方量约3500m3。滑坡体组成物质亦为斜坡表部松散碎石土层及下部少量强风化岩石。同时在其滑壁后缘斜坡仍可见微张裂缝。从野外实地收集到的资料分析,上述两处滑坡力学类型均属牵引式

13、,主滑动面为表部松散坡积层与下伏基岩接触面,次一级滑动面为强风化岩层内不连续间断的节理裂隙面。究其滑坡形成原因,主要为先前切坡采石后所形成的高陡临空边坡,破坏了原有山体的应力平衡状态,雨季,矿山边坡坡顶后缘斜坡表部松散土体吃水饱和,自重加大,抗剪切滑移能力下降,表部土层沿下伏基岩面发生蠕滑,下滑应力聚敛突破临界点后,滑动土体从坡顶宕口下滑而形成滑坡。种种迹象表明,*、*二处滑坡体后缘斜坡,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存在再次发生滑坡可能,现状稳定性差。(二)潜在岩体崩塌原*、*采石场宕面展示面总长约450余m,宕面高差在1550m不等,平均坡度达 70,总体上看属单一陡边坡。边坡上出露岩性为高坞组强中

14、等风化晶屑玻屑凝灰岩,由于受后期节理、裂隙切割,显得较为破碎,有松动碎裂岩块和危岩体存在(见照片4)。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等规范,未进行治理的宕面高度大、坡度陡,将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构成影响,且存在松动岩块崩塌、掉落的可能,采石场边坡现状稳定性较差。目前,分析矿山岩质边坡的稳定与否,一般多采用结构面赤平投影理论。采用赤平投影方法分析边坡岩体破坏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平面滑动破坏和楔形体破坏。本次从二个矿山边坡面上选择两个具代表性的观察点,将采集到的结构面数据通过赤平投影分析如下(见图3):从*采石场边坡采集的节理产状赤平投影结果分析(图3)表明:该边坡内单一结构面除8

15、580节理与边坡面呈小角度相交,且倾角大体等同于边坡角,具备平面滑动破坏条件外,其余单一结构面均与边坡面呈大角度相交或反向内倾;结构面相交所构成的组合交面线交点,有一点落入不稳定区域(月牙形阴影区)内侧,结构面构成楔形体破坏方式,两种破坏方式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边坡现状稳定性差,具备岩体崩塌灾害隐患。图3 矿山边坡结构面赤平投影图从*采石场边坡采集的节理裂隙产状通过赤平投影结果分析(图5)表明:该边坡内单组节理倾向与边坡坡向均呈直交或反向内倾,单组节理不具备发生平面滑动破坏条件;但三组节理相交所构成的组合交面线交点,有一点落入不稳定区域(月牙形阴影区),结构面构成楔形体破坏方式,边坡现状稳定

16、性较差,存在发生岩体崩塌灾害隐患。(三)稳定性评价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原*采石场中部及*采石场北东侧滑坡体后缘斜坡变形迹象明显,发生再次滑坡的各项条件具备,现状稳定性差;两个采石场边坡呈临空陡立状,岩石具碎裂块体结构特征,存在发生岩体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现状稳定性较差,需进行综合工程治理。四、治理工程技术设计方案(一)方案编制依据及原则1. 依据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并依据国家及省厅相关规程、规范和要求,矿山治理方案编制依据如下:(1)关于切实加强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通知*政办发200375号;(2)*省露天开采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技术指南*江省国土资源厅,2004;(3)*市矿山自然生态环

17、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市国土资源局,2004;(4)*省*县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县人民政府,2004;(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6)甲方委托书及甲乙双方合同书; 2. 原则(1)方案编制因地制宜,切合实际,首先在保证边坡及场地稳定的基础上,再行考虑适宜区域内的绿化效果。(2)矿山治理要充分考虑矿地的综合利用,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内部投资环境。(3)在确定本方案时,遵循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原则。(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基本思路以确保矿山边坡稳定、矿地综合利用、改善生态绿化使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为主要指导思想。根据*县国土资源局和*镇政府提出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要求,结合废

18、弃矿山现状,本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内容有:首先对矿山边坡后缘斜坡表部浮土进行削方清理,异地存放;对*、*矿山主边坡按设计边坡坡率进行台阶式爆破开挖降坡;对西侧距长岗村民居较近段边坡进行机械开挖、坡面喷射混凝土支护;在开采后最终宕底边坡坡脚处向外一定距离宕底内修筑挡土墙及排水沟,挡墙、台阶内回填土绿化。坡顶后缘设置截水沟及引水沟。详见*县*镇*、*废弃矿山工程治理平面布置图(附图3)。(三)斜坡表部浮土机械开挖清理矿山边坡后缘斜坡进行表部浮土清理的目的:一是为了消除原二处滑坡体后缘潜滑区内的滑坡体物质来源;二是对所清理浮土进行异地存放,供今后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覆土所用。矿山边坡后缘斜坡表部浮土清

19、理采用机械挖掘与人工清理相结合的手段。挖掘机(推土机)可由北东侧上山公路进入挖掘现场进行较大范围采剥,清理工作线路由北东向西南水平方向逐步推进。具体清理面积按主边坡经台阶开挖成图后给出的最终坡顶线范围而定;重点对矿山北东、南西两侧未实行开采区域边坡进行清理,全力清除坡顶浮土及坡面危岩、碎石,削方清理深度视下部出露强风化基岩为至。从附图2给出的边坡最终坡顶线范围经换算,确定斜坡清理区面积约12000m2,按残坡积层平均铅垂厚度1.5m计算,需清理土方量约18000m3,折合36000吨(残坡积土比重取值2.0t/m3)。所挖浮土由运输车辆经上山公路下搬运至城新公路南侧进行集中存放,部分供今后矿山

20、生态环境治理覆土所用。(四)矿山主边坡台阶爆破开挖由于原*、*矿山边坡为单一边坡,宕面高差大、坡度陡,且边坡坡脚线呈曲折多拐,为确保边坡安全稳定,并提高废弃矿地的综合利用价值,将对矿山主边坡进行台阶式爆破开挖。1开挖边坡参数确定拟开挖台阶边坡设置参数:按场地开采标高(最低开采标高)5m计,需设置四级台阶,台阶间高度15m,即在山体标高20m、35m、50m、65m处开挖,台阶宽3.0m,其中65m标高台阶至场地间台阶边坡角均为55度(1:0.7),65m标高台阶至最终开挖坡顶线间边坡角为45度(1:1),最终边坡角为47度左右(见附图3:削坡开挖剖面图)。2开挖范围及坐标台阶开挖区拐点坐标内平

21、面投影面积为34850m2(含矿区西南侧机械开挖边坡范围),各拐点坐标见下表1。3 开挖方量计算 计算方法及公式治理区爆破开挖方量计算按实测11000矿山地形精度,测制六条剖面,分划七个块段,采用平行断面法计算体积。根据边坡参数及断面面积变化,断块几何形态可视为不规则之棱柱体、棱台体和棱锥体三种类型,因此,各段块体积采用其相应的公式近似计算。A: 当S1S2/Smax40%时,采用棱柱体计算公式为:V=(S1+S2)/2LB: 当S1S2/Smax40%时,采用棱台体计算公式为:V = 1/3 (S1+S2)+LC: 棱锥体计算公式:V=1/3(S1+S2)L上述各式中的计算参数:S1、S2分

22、别为块段两侧断面面积(m2);Smax块段两侧断面面积S1、S2中较大的值;L块段两侧断面的垂直距离(m);V块段土石体积(m3);D石料比重(按2.50吨/m3) 计算结果根据上述参数及公式计算,矿山台阶开采总方量为34.63万m3,扣除此前开采区内已清理土方量(剥离)1.8万m3,实得开采石方量32.83万m3,折合矿石量约82.08万吨(石料比重按2.50吨/m3)。详见*县*镇*、*废弃矿山削坡方量计算剖面图(附图2)及削坡方量计算表(表2)。表2 开 挖 削 坡 方 量 计 算 表块段编号计算公式北断面可采面积S1(m2)南断面可采面积S2(m2)断面间距离L(m)体 积V(m3)(

23、S1+S2)3L0.001054.7046.416312.7(S1+S2)2L1054.701370.105060620.01370.101521.605072292.5(S1+S2+ )3L1521.60759.905055946.6759.901607.205057870.5(S1+S2)2L1607.201177.605069620.0(S1+S2)3L1177.60034.813660.2剥采量18000 m3开挖方量Q=VD =328322.52.5=820800吨328322.5m3说明:由于本次调查边坡各类岩层未经详细工程控制,因此强风化基岩比重取经验值2.3t/m3;中风化基岩

24、取值2.55t/m3。考虑强风化岩层出露厚度小(平均厚约3m),故方案石料整体比重取值2.50t/m3。4爆破开挖施工方案爆破方案确定爆破采用中深孔梯段爆破,开采方向自南东向北西正面推进。此开采方案具开采生产能力大,采后边坡平整,修复工程量小等优点,但由于矿山正前方100m范围内分布有民房、公路、输电线路等,其均处于爆破安全警戒线内(200m),可能对公路南侧民房等设施造成破坏。因此,控制爆破作业必须由专业爆破设计部门编制相关的爆破方案,并经主管部门审查通过后,方可实施。)生产工艺台阶降坡采用自上而下形式,选用TMY4穿孔机凿眼,VE10/7型空压机供气,梅花形多排微差爆破,最终成坡时采用预裂

25、控制爆破技术。爆破完成后,爆堆宽度一般在1015m之间,由推土机(或挖掘机)从北东侧上山公路进入矿区各阶段作业平台,将爆区矿石以溜槽形式推至宕底,最后在宕底进行铲装、运输。整个工艺流程为控制爆破(松动爆破)重力放空(溜槽放矿)挖掘机铲装汽车公路运输等方式进行。开挖时间和工作制度根据矿山治理要求,台阶开采时间安排为1.5年(18个月),涉及矿石料为82.08万吨。依据露天采矿的生产实践和矿区与填方区间距离,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方案确定工作日为450天,每天1班制作业,每班八小时工作制。矿山日开挖能力:Q=A1.1/450=2000t/dA总量82.08万吨;1.1生产不均衡系数;450工作日。按日

26、开采2000吨石计,18个月时间内基本能完成方案设计的建筑石料方量开采。主要施工设备根据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内容和要求,施工主要机械设备详见表3。表3 主 要 机 械 设 备 一 览 表序号设 备型 号单位数量备 注1挖掘机VOLVO360,1.6m3台2或其它型号(租用)2潜孔钻TMY4台2带高风压、压风机或其它型号(租用)3普通载重车东风20t台6按400吨/辆计算运量4液压碎石器PC200台1带碎石器液压反铲,兼作矿山辅助作业用5推土机上海320台16空压机台17凿岩机台2(五)矿区南西侧边坡机械开挖、喷射混凝土支护矿区南西侧边坡由于离长岗村民居相隔较近,采用控制爆破开挖亦较难把握民居

27、安全,故对此段边坡采用机械开挖清理后,坡面喷射混凝土方式予以支护。1边坡机械开挖削坡矿区西南侧边坡采用挖掘机机械开挖,其开挖时间安排于斜坡浮土清理段一起实施。挖掘机机械开挖自上而下进行,坡顶浮土层及坡面碎块石必须全力清除,使之矿区西南侧边坡基本顺直、完整。具体开挖范围见附图3。预计机械开挖土石方量6000m3,折合12000吨。2喷射混凝土边坡面积矿区南西侧边坡喷射混凝土支护面积,经AutoCAD成图后,由计算机直接读取平面投影面积,除cos65所得面积2700m2,混凝土喷射厚度不小于5cm。3喷射混凝土施工流程喷射混凝土采用干喷法施工,其工艺流程见图3。 图3:喷射混凝土工艺流程 4材料选

28、择要求水泥:应优先选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得低于325#,性能符合现行水泥标准。砂:应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粗砂,细度模数宜大于2.5,含水率控制在57%。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或卵石,粒径不宜大于15mm,当采用碱性速凝剂时,不得使用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的石料。外加剂:应选用符合质量要求的速凝剂,掺速凝剂后的喷射混凝土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水:混合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物质,不得使用污水以及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含硫酸盐量按SO计算超过水重1%的水。5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水泥与砂、石之重量比为122123;砂率宜为45%55%;

29、水灰比宜为0.40.45;速凝剂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六)坡脚处设置挡土墙及排水沟考虑到宕底今后建设用地的安全及为矿山复绿创造条件,在距开挖后宕底坡脚线外撤3m处砌筑重力挡土墙(注:未经开挖的矿区北东侧边坡段,坡脚挡土墙外撤距离至坡脚线10m处),内侧回填土绿化,同时在其外侧下方设置排水沟,两者构成一体,长度大体一致。详见附图5。1挡土墙稳定性技术要求根据治理矿山水文地质条件,按无地下水作用的直立式挡土墙要求处理,采用类比法,基本参数如下:填土内摩擦角=30、粘聚力c=0、填土容重s=18kN/m3、挡土墙容重=22kN/m3、假设墙后填土与挡土墙间无摩擦力存在。挡土墙设计规格为高1.5m(包

30、含地表下0.2m)、顶宽0.4m、底宽1.0m,总长450m,砌筑量472.5m3。根据重力式挡土墙安全系数验算规范:抗滑移稳定性验算:K=(Gn+Ean)*/(EatGt)1.3;抗倾覆稳定性验算:K=G*x/(Ea*z)1.6;通过挡土墙抗滑及抗倾覆安全系数验算,其系数分别大于规定的 1.3和1.6临界系数,满足规范要求。由于挡墙基础位于基岩之上,不存在影响地基承截力等问题。2石料形状及质量标准采集或选购的石料,除应满足岩性强度等性能指标外,砌筑用石料的形状、尺寸和块重亦必须符合砌筑要求。挡墙用料为块石,质量标准:块石上下两面大致平行、平整,无尖角、薄边,厚度大于20cm;排水沟用毛石呈不

31、规则,块重大于25kg,中厚大于15cm。3挡土墙及排水沟设计和施工要求 重力式挡土墙及排水沟采用浆砌块石和毛石,其强度等级不低于MU30,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M7.5。两者必须同时砌筑,连成一体。 挡墙基底可做成逆坡,基底逆坡坡率不宜大于0.21.0。块、石挡墙顶宽度不宜小于40cm。 重力式挡墙的基础埋置深度,对岩质地基,基础埋置深度不宜小于0.2m,基础埋置深度应从坡脚排水沟底起算。 重力式挡墙的伸缩缝间距为56m间距,缝宽为2030mm,缝中应填塞沥青麻筋或其它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填塞深度不应小于15mm。 挡墙后面的填土,应优先选择透水性较强的填料。当采用粘性土作填料时,宜掺入适量的

32、碎石,不应采用淤泥、耕植土、膨胀性粘土等软弱有害的岩土体作为填料。挡土墙外侧排水沟以上30cm处,设置泄水孔,水平孔距按3m。泄水孔孔径采用80PVC管,在泄水孔进口处设置反滤层,不让积水渗入基础,应在排水孔下部墙内侧设置一层厚度不小于20cm厚的粘土隔水层。 浆砌块石挡墙的施工必须采用座浆法,所用砂浆宜采用机械拌合。块石表面应清洗干净,砂浆填塞应饱满,严禁干砌,应分层错缝砌筑。 块石挡墙所用石材的上下面应尽可能平整,厚度不应小于200mm,外露面应用M7.5砂浆勾缝。挡墙在施工前要做好地面排水,保持基坑和边坡面干燥。(七)台阶设低矮挡墙考虑到切实保障削坡后平台的边坡稳定,及满足台阶复绿的要求

33、,在台阶里侧设置矮挡土墙。台阶矮挡土墙设置于距台阶内坡脚向外推2m处的稳定基岩之上,墙高0.5m(包含地表下0.1m),顶、底均宽0.3m,基底不设逆坡,浆砌块石砌筑。按四级台阶砌筑矮挡土墙总长1155m计,总砌筑量173m3。其技术参数及施工要求参照坡脚挡土墙。(八)坡顶后缘设截水沟和引水沟为防止天降雨水经地表对边坡的侵蚀作用,坡顶后缘修筑截水沟和引水沟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1 坡面洪峰流量的确定坡面清水洪峰流量,根据当地有关水文参数,按以下公式计算: QB=0.278KiF式中 QB最大清水洪峰流量,m3/s;K径流系数;i平均1h降雨强度,mm/h;F山坡集水面积,km2。 废弃矿山

34、周边坡面最大洪峰流量:根据当地情况,取径流系数取0.45,山坡集水面积约0.05km2,按1小时内最大降雨量50mm计,估算治理区最大坡面洪峰流量在0.31m3/s左右。2 截水沟及引水沟设计截水沟原则上设置于最终开挖坡顶线后侧5m处,具体布置视实际地形状况而定。截水沟采用浆砌片石浇筑,嵌入于地表开挖沟槽中。设计截水沟横断面呈倒梯形,上边宽80cm,下边宽60m,沟深50cm,长810m,可排水量0.35m3s,其沟槽开挖方量510.3m3,砌石量约226.8m3。由于整个坡顶地形呈高低不平之波浪形地貌,因此还需在中间地势低洼处沿宕面设引水沟至坡脚排水沟,引导坡顶截水沟和自然小冲沟来水。引水沟

35、采用预制混凝土U型管浇筑,每节长11.5m,承插口方式衔接,上口宽80cm,深度50cm,总长约82m。其与底部宕面用标号C15混凝土镶补、固定。(九)矿地平整原废弃矿山矿地由于有较多矿渣堆弃,整体呈高低不平状,为便于今后矿地的开发利用,将按场地设置统一标高5.0m进行平整填埋。高于5.0m标高以上场地及小岩包可用带液压振动头的挖掘机进行机械挖掘(亦可采用浅眼控制爆破),低于5.0m标高以下场地可用推土机进行回填至5.0m标高。实际可利用矿地面积约33000m2。(十)矿山绿化设计1.坡脚、台阶挡墙内侧覆土由于边坡脚地基及台阶均为基岩,坡脚及台阶地带采用修筑挡土墙回填耕植土方式绿化。坡脚挡土墙

36、地表之上高约1.3m,内侧回填耕植土略低于挡墙高度约10cm,坡脚挡墙内侧填土绿化面积约2100m2,坡脚需回填土方量2730m3;台阶挡土墙地表之上高0.4m,内侧回填耕植土高度按10向外放坡(即内厚外薄),填土绿化面积约1963m2,需回填土方量785m3;整个矿山绿化覆土量约3515m3。回填土应优先选择透水性较强的填料。当采用粘性土作填料时,宜掺入适量的碎石,不应采用淤泥、耕植土、膨胀性粘土等软弱有害的岩土体作为填料。2.坡脚、台阶挡墙内侧绿化考虑边坡岩面及周边复绿的景观效果,由回填土后的挡墙内植树绿化。坡脚挡墙内绿化坡脚挡墙由内而外,依次靠岩壁处采用种植爬藤类植物绿化,沿着坡脚每30

37、cm间距种植一株爬山虎,需种植1700株;中外地带种植高大类乔木植物,主要起到遮挡裸露岩面,美化环境的作用,乔木主要选择香樟、高杆女贞或桧柏等,树木左右间距按4m单排种植,需种植160株。台阶挡墙内绿化经开挖后矿山边坡将形成四级台阶,这些平台可充分用于绿化。绿化植物以低矮灌木为主,如海桐、火棘、黄馨等,按1m间距间隔种植,四级台阶面上共需种植1150株;次之在台阶内侧种爬藤类如爬山虎或常绿油麻藤等,按间隔30cm计,需种植3800株。通过几年养护,高大乔木及坡面爬藤攀延对裸露岩面遮挡十分明显,可取得较好的复绿效果。五、施工顺序及时间安排(一)施工顺序根据各单项工程的施工特点,以及各分项工程量、

38、相互干扰因素和施工难度,建议各分施工项目按以下程序进行:即边坡浮土清理台阶爆破开挖坡面素喷混凝土砌筑坡脚挡土墙、排水沟修筑后缘截水沟、引水沟矿地平整坡脚、台阶挡墙内侧覆土绿化。上述项目施工中,各程序应妥善安排,减少相互干扰,台阶削坡清理施工由于工作面大,又要实施爆破作业,应予单独开展,其余各项工作可交叉进行。(二)施工进度安排施工总工期安排为21个月,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安排18个月,主要完成开采区表部浮土清理及台阶爆破开挖工作;第二阶段安排2个月,完成坡面素喷混凝土、坡顶截水沟、坡脚、台阶挡土墙及排水沟砌筑工作;第三阶段安排1个月,完成矿山的覆土绿化工作。六、分项工程质量要求各分项工程施工质

39、量要求及验收要求,执行省国土资源厅制定的*江省露天开采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技术指南和*江省露天开采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管理办法(试行)*土资发200441号,结合治理矿区施工情况,具体要求如下:(一)爆破开挖及浮土清理施工质量要求1. 开挖地段首先根据提供的坐标进行实地放样,划定开挖范围, 必须按照方案中确定的最终境界线、台阶坡率及场地标高进行开挖削坡。2. 由于开挖削方量相对较大,其中涉及的潜孔钻控制爆破作业,必须由专业部门制定爆破方案后方可进行施工。3. 边坡后侧浮土搬运清理必须进行得全面彻底,重点地段为原滑坡体后缘斜坡及东西两侧未台阶开挖斜坡,并遵循自上而下顺序,但因充分

40、考虑减少对保留边坡岩体的破坏。(二)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1 喷射作业前必须对机械设备,风、水管路和电线进行全面检查及试运转。2喷射混凝土之前,用清水将坡面冲刷干净,湿润岩层表面,以确保喷射混凝土与岩面之间的良好粘结。3埋设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以确保混凝土喷射的厚度。4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喷射顺序自上而下。第一层混凝土的厚度为23cm。喷头与受喷面应垂直,宜保持0.61.0m的距离;第二层喷射混凝土应在第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厚度在23cm。第二次喷射必须保证厚度与表面的光感。混凝土喷射24小时后浇水养护,以保证混凝土质量。5喷射前应控制好水灰比,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呈湿润光泽,无干

41、斑或滑移流淌现象。6当最后一次喷射的混凝土终凝2小时后,立即喷水养护,每天至少喷水四次,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 H. 在终凝后第一次喷水养护时,压力不宜过大,以防止冲坏喷射混凝土表面防护层;气温低于+5C时,不得喷水养护。(三)挡土墙施工质量要求 1. 浆砌块石挡墙的施工必须采用座浆法,所有砂浆宜采用机械拌合。块石表面应清洗干净,砂浆填塞应饱满,严禁干砌。2. 块石挡墙所用石材的上下面应尽可能平整,块石厚度不应小于200mm,外露面应用M7.5砂浆勾缝。应分层错缝砌筑,基底和墙趾台阶转折处不应有垂直通缝。3. 墙后填土必须分层夯实,所用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4. 当挡墙墙后地面的横坡坡度大于1

42、6时,应进行地面粗糙处理后再填土。(四)截、排水沟施工质量要求1.截排水沟规格尺寸必须按方案设计要求砌筑。2.砌体砂浆配合比准确,砌缝内砂浆均匀、饱满,勾缝密实。3.浆砌毛(片)石的质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4.砌体抹面应平整、压实、抹光、直顺,不得有裂缝、空鼓现象。(五)绿化施工质量要求1回填土应优先选择透水性较强的填料。当采用粘性土作填料时,宜掺入适量的碎石,不应采用淤泥、耕植土、膨胀性粘土等软弱有害的岩土体作为填料。2.树种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乔木间距按4m计,灌木间距按1m,藤类间距按0.3m。要求一年内成活率达95%。3.树木置入种植穴前,应先检查种植穴大小及深度,不符合根系要求的

43、,应修整种植穴;种植裸根树木,应将种植穴底填土呈半圆土堆,置入树木填土至1/3时,应轻提树干使根系舒展,并充分接触土壤,随填土分层压实;带土球树木必须踏实穴底土层,而后置入种植穴,填土踏实。4.干旱季节种植裸根树木应采取根部喷播生根激素、增加浇水次数;乔木在非种植季节种植时,苗木必须提前采取疏枝、环状断根等处理;可摘叶的应摘去部分叶片,但不得伤害幼芽。5.施工完成后,必须定期进行养护,养护内容包括浇水、施肥、补种,以及病虫害防治。6.养护期为一年。 七、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保证措施(一)环境保护*、*废弃矿山地处西湾风景区和*镇海滨规划工业园区边缘,近年来由于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周边人居环境已发生

44、了较大变化,因此,环境保护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矿山治理期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主要涉及有爆破开挖、汽车运输带来的噪声、粉尘和场地水土流失等。1. 爆破开挖必须制定科学有效的制度和方案,减少因爆破开挖造成对周边环境影响,努力把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点。削坡或开挖一定注意保护好保留地段山体植物种群和避免边坡岩面的二次破坏。2. 车运输矿石,要求车厢上部加盖或用帆布遮盖,防止碎石及粉土洒落到公路上。3. 除雨季外,进行经常性的洒水,可以有效的控制或减少矿山粉尘对周边环境的污染。4. 做好场地及边坡的排水系统,疏导地表水,防止水土流失造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二)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

45、任制网络。贯彻和实施国家颁布的矿山安全法,并依据本矿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2. 设立专职项目生产安全管理员,负责对矿山生产和现场进行安全监督和管理。3. 矿山爆破作业应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加强爆破材料、器材的管理,每次爆破后的剩余器材应及时缴库,不得擅自留存。爆破前应施放警报,设置安全警戒线,对于与爆破安全警戒线相交的道路口应设置醒目的警视标志,在爆破进行时,设专人值守至解除警报。4. 爆破完成后须隔10分钟,爆破人员方可进入爆区检查安全情况,在确认无肓炮和漏爆剩余爆破物后,方可施放解除警报。5. 场区作业人员和被允许进入采场的其他人员必须带安全帽。6.对地震波影响范围内及可能因地震波产生

46、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民房进行安全鉴定,工程完工后按受损程度给予一定的赔偿。7.爆破作业对10KV输电线路总体影响较小,但也有使电线局部断股的可能,爆破作业前应通知电业部门做好应急处理的准备工作。8. 防止粉尘危害。对铲装爆堆和采场作业内外运输公路,定时进行喷洒水,保护从业人员身体健康和减少扬尘对矿区周围环境的污染。9. 加强对主要生产设备的检查、维护和保养,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杜绝设备和人身事故。10. 施工作业必须自上而下,分块分段进行,禁止自下而上或上、下同时作业。开始下一步循环前必须对上一道工序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安全施工。八、治理工程预算(一)预算依据1. 按治理方案图件、工程量及现场施工条件;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