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35931.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28802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3593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3593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3593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3593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3593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3593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35931.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项目名称:_ 电气施工图的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基础建设大发展,工厂建筑多样化、智能化、自动化是必然趋势。因此,完整的工厂电气设计是指由自动控制、集中控制、自动监测等所涉及的相关电气设计。需要强调的是,现代工厂电气设计,无论思想、技术、产品选择等诸方面,与传统大相径庭。本论文主要阐述了某水泥工厂预热器建筑各系统电气设计的设计依据、原则和方法及设计选择的结论。主要包括强电和弱电设计,其中强电包括:各层用电负荷计算;照明配电平面图设计(包括照明、备用电源的设计);配电系统图设计;防雷与重复接地布置图设计;电气设计说明。弱电包括:安全防范监控设计、综合布线、值班室通信。关

2、键词:配电系统,用电负荷,防雷接地,有线电视,通信目录第一章 绪论 1.1建筑电气概况 1.2设计原则 1.3设计内容 1.4设计依据第二章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2.1供配电系统的概述 2.2负荷的分级及要求 2.2.1 负荷分级的相关规范 2.2.2建筑供配电的负荷计算 2.3电缆的选择 2.3.1电线电缆种类的选择 2.3.2电线电缆规格的选择 2.4各层基础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2.4.1 基本要求 2.4.2第一层电气室内设计: 2.4.3第二至第八层设计:第三章 防雷及接地系统的设计 3.1 概述 3.2 防雷的措施 3.2防雷要求 3.3 防雷接地的设计 3.4 接地及安全措施 3.5

3、其他第四章 综合布线及电话系统设计 4.1 概述 4.2 网络综合布线的设计第五章 综合布线及电话系统设计 5.1概述 5.2 网络综合布线的设计第六章 设计总结 6.1设计总结 6.2感想致谢参考文献第一章 绪论1.1 建筑电气概况建筑电气技术是以电能、电子、电器设备及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和改善人民居住或工作的生活环境的电、光、声、冷和暖环境的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技术科学。它是强电和弱电与具体建筑的有机结合。随着我国现代工厂建设大发展,工厂建筑多样化、自动化、集中控制化是必然趋势。因此,现代工厂电气设计是指由用户开始到小区建筑群结束所涉及的相关电气设计。需要强调的是,现代工厂电气设计,

4、无论设计思想、技术、产品选择等诸方面,与传统大相径庭。建筑电气作为一个专业,从无到有,由简单而复杂,发展到如今已经囊括了兼之强电和弱电在内的多个系统,并且随着以IT业为龙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建筑业的应用,综合弱电项目的智能电气更是突飞猛进。特别是近年来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的兴起,使得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在建筑电气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使得工厂更加节能、环保,安全。在工程实践中,伴随着不断暴露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建筑电气必将日趋成熟和发展健全;在避免二次投资造成浪费的同时,走向专业化、正规化和规范化。1.2 设计原则本次设计是对某水泥工厂局部建筑电气设计。

5、本工程概况:综合利用空间,共八层。一层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电气室;一层以上为钢结构,作为预热器循环加热。按“高规”划分,属二类建筑。设计需做到方案合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还要简捷实用、便于操作、管理和维护,减少综合投资。并应结合当地供电、施工、房管等具体条件,选用的各类设施、器件除应考虑产品容量、质量、安全性、便于维护和管理等因素外,还应考虑工业设备的安装、运行、调试等。1.3 设计内容本论文主要阐述了某水泥厂预热器的各系统电气设计的设计依据、原则和方法及设计选择的结论。本设计主要包括强电部分设计、弱电部分设计以及电气室的综合设计:(1) 强电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各层设备

6、用电负荷计算以及电缆的选择;各层基础配电设计(照明、备用电源的设计);值班室供电;防雷与重复接地布置设计。(2) 弱电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安全防范监控设计、综合布线设计、值班室通信设计。(3)电气室的综合设计:分为高压室、低压室、控制室的设计。各层设备用电负荷计算:宜选用需要系数法,由于工厂的电气设备都是单独的回路供电。所以供电只要满足设备供电要求就达到设计要求。利用系数法计算并确定每层的计算负荷和短路电流,并将其作为选择变压器、断路器、保护开关、电线电缆等高压、低压电器设备的依据。电缆的选择:根据各层设备的用电功率,电压等级不同,敷设条件的不同,可选用一般塑料绝缘电缆、钢带铠装电缆、钢丝铠装电

7、缆、防腐电缆、高压电缆等。电气照明及备用电源配电箱:根据规范要求对各层内的灯具和备用配电箱进行布置,其中工业设备分别由单独回路供电。值班室供电(强电部分):考虑到只是岗位临时休息处,只要提供一个配电箱,从中引出分支电路即可。值班室通信系统设计,本工程为了便于中控统一调度,配置了有线电话系统和无线通信接收装置。防雷与接地:本工程为二级防雷建筑。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满足防直击雷及雷电波的侵入,并设置总等电位联接。安全防范监控设计:本工程为探测温度监测,工作环境的温度探测由感温探测器执行并传输到中控室处理。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本工程均光纤入传输。 电气室综合设计:根据由高压变压(中压)低压的原则,安排分电

8、气室。其中控制电气室并入发电机备用电源,以备在停电时能顺利使用。1.4 本工程的主要设计依据(1) 相关专业提供给的工程设计资料;(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主要标准及法规:1) 工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2000年版)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6) 建筑电气常用数据04DX101-1 7) 全国工厂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其它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程、规范及标准。第二章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强电部分)2.1 供配电系统的概述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蓬勃发展,各地新建的现代化工厂越来越

9、多。准确计算出工厂内各个设备用电负荷,合理选择配变电设施,才能既满足工业生产以及在将来变动时的用电需要,又能合理降低工程造价、节省投资。供配电系统设计要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另外,供配电系统的还必须做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合理确定设计方案。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为减小电压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1)正确选择变压器的变压比和电压分接头(2)降低系统阻抗(3)采取补偿无功功率措施(4)宜使三相负荷平衡2.2负荷的分级及要求2.2.1 负荷分级的相关规范电力负荷应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损失

10、或影响的程度进行分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2.2.1.1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一级负荷:1) 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2) 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例如:重大设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用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国民经济中重点企业的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等。3) 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重要交通枢纽、重要通信枢纽、重要宾馆、大型体育场馆、经常用于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在一级负荷中,当中断供电将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 ,应视为特别重要的负荷。

11、2.2.1.2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二级负荷:1) 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时。例如: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重点企业大量减产等。2) 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以及中断供电将造成大型影剧院、大型商场等较多人员集中的重要的公共场所秩序混乱。 3)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者应为三级负荷 。2.2.2.3 本工程的负荷情况本工程为多层连续生产性工业建筑,属于规范规定的二级负荷。二级负荷对供电特殊要求,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使工作生产不能进行,同时也对工业设备造成严重损

12、害。采用双回路供电或者备用电源,但应使配电系统简洁可靠。2.3 建筑供配电的负荷计算用电负荷计算宜采用系数法计算,本设计需用系数Kx=0.9,功率补偿因数=0.9。由此可算出每户额定功率和额定电流。计算电流:=* (3-1)=/(*) (3-2)式中计算电流(A) 有功计算负荷(W) 额定线电压(V) 功率补偿因数计算好后,便可选择导线截面了,例:本设计的备用电源配电箱的总负荷是86.8 KW,所以,由(3-1),得出Pjs=78.12 KW又由(3-2),代人数据得出,Ijs=131.9 A同理,用此方法可算出其它回路、备用电源、照明回路的电流。2.4电缆的选择2.4.1电线电缆种类的选择根

13、据敷设条件的不同,可选用一般塑料绝缘电缆、钢带铠装电缆、钢丝铠装电缆、防腐电缆等;根据安全性要求,可选用不延燃电缆、阻燃电缆、无卤阻燃电缆、耐火电缆等。2.4.1.1电线电缆规格的选择确定电线电缆的使用规格 (导体截面)时,一般应考虑发热,电压损失,经济电流密度,机械强度等选择条件。 根据经验,低压动力线因其负荷电流较大,故一般先按发热条件选择截面,然后验算其电压损失和机械强度;低压照明线因其对电压水平要求较高,可先按允许电压损失条件选择截面,再验算发热条件和机械强度;对高压线路,则先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截面,然后验算其发热条件和允许电压损失;而高压架空线路,还应验算其机械强度。若用户没有经验,

14、则应征询有关专业单位或人士的意见。一般电线电缆规格的选用参见下表:导 体 截 面mm 2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环境温度 25架空敷设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环境温度 25直埋敷设钢芯铝绞线环境温度 30架空敷设允许载流量 A 容量 kW 允许载流量 A 容量 kW 允许载流量 A 容量 kW 1.0 17 10 1.5 21 12 2.5 28 16 4 37 21 38 21 6 48 27 47 27 10 65 36 65 36 16 91 59 84 47 97 54 25 120 67 110 61 124 69 35 147 82 130 75 150 84 50 187 105

15、155 89 195 109 70 230 129 195 109 242 135 95 282 158 230 125 295 165 120 324 181 260 143 335 187 150 371 208 300 161 393 220 185 423 237 335 187 450 252 240 390 220 540 302 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300 435 243 630 352 说明:1.同一规格铝芯导线载流量约为铜芯的0.7倍,选用铝芯导线可比铜芯导线大一个规格,交联聚乙烯绝缘可选用小一档规格,耐火电线电缆则应选较大规格。 2.本表计算容量是以三相380V、Cos0

16、.85为基准,若单相220V、Cos0.85,容量则应1/3。 3.当环境温度较高或采用明敷方式等,其安全载流量都会下降,此时应选用较大规格;当用于頻繁起动电机时,应选用大23个规格。 4.本表聚氯乙烯绝缘电线按单根架空敷设方式计算,若为穿管或多根敷设,则应选用大23个规格。3.4 各层基础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从高压电网直接接入电气室,采用电缆埋地直接引入,进线处应设置高压配电柜,箱内应设置高压控制开关、接地保护装置等,在经变压器室送入各个设备控制柜的配电箱,以及杂动力配电柜(包括照明用电)。3.4.1 基本要求(1) 高压架空引入时,进线用电缆沟保护,同时在电缆沟分支处要压好防护包。应采用TN-

17、C-S接地方式,并进行总等电位联结(电气柜中为总线连接)。(2) 电气线路应采用符合安全和防火要求的敷设方式配线。 (3) 由于本工程中工业设备较为单一,只要满足工厂工业用电要求就可以。与工业配电设计师合作设计出设备的电路安排。(4) 在值班室内宜选用可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的小型断路器做电源总开关。(5)在电气室内,同类回路由一个电气柜来组装,并控制。如:杂动力备用电源电气柜(其中包括照明回路,值班室用电)、各级预热器电气控制柜、窑主机电气控制柜。其中每个电气柜中有相关的保护、报警、自动控制系统。 3.4.2第一层电气室内设计: 根据GB50053-9410千伏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

18、54-95抵压配电设计规范,和行业标准HG/20508-2000控制室设计规定和实际工作环境进行设计。一个设计规范的电气室,可以使工作、巡检、故障处理更加便捷。1. 同一工艺主体的各个功能区域应建在一起。配电室应布置在负荷集中的地方,宜东西方向布置,力求避免西晒。2. 本次设计是现场控制和现场机柜室,靠近操作较频繁和控制测量点较集中的工作环境。3. 由于本设计是在预热器正下方,就要做绝热、震动措施。 电气室内的照明以及电源插座、盘柜的安排、电缆沟的排布、详见附件设计图纸。3.4.3第二至第八层设计:由于从第二层往上是设备工作区域。应与设备安装部相互交流共同设计,最终确定方案。主要从以下方面介绍

19、:(1) 为在应急情况下便于抢修用电,各层的杂动力配电箱不少于2个,其中提供的电流在100A左右。(2) 为满足照明条件,每层的四周安装防水节能钠灯每盏灯相距2到3米之间。每盏灯安装高度2m厚壁钢管作为支撑杆同时也为电线保护管。在需要照明补偿的地方,架设补偿装置。(3) 在高温工作环境下,设置感温监测点。随时监测报告以达到安全工作要求。(4) 各设备由电缆桥架沿房顶配电,其中低压与高压分开输送。设计图纸详见附件设计图3.4.4值班室设计:由于值班室只要满足照明、空调用电即可。所以在就近的杂动力配电箱的备用电源上取电源即可。设计图纸详见设计图纸。第四章 防雷及接地系统的设计4.1 概述雷电的破坏

20、作用主要是雷电流引起的:一是雷直击在建筑物上生成的热效应作用和电动力作用,二是雷电流产生的静电感应作用和电磁感应作用。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的划分,本设计属于三类防雷建筑物,建筑的防雷装置满足防直击雷及雷电波的侵入,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4.2 防雷的措施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的规定:(1) 建筑物防雷应与建筑的形式和艺术造型相协调,避免对建筑物外观形象的破坏,影响建筑物美观。(2) 建筑物防雷设计,应认真根据地质、地貌、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因地制宜采取防雷措施,对所采用的防雷装置应做技术经济比较,使其符号建筑形式和其内部存放设

21、备和物质的性质,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以及施工维护方便。(3) 建筑物防雷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将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作为整体综合考虑。(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应根据所在地区雷暴等级,设备设置在不同的雷电防护区,以及系统对雷电电磁脉冲的抗扰度,采取不同防护标准。(5) 建筑物防雷设计时宜明确建筑物防雷分类和保护措施及相应的防雷做法,如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屏蔽、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器、安全距离隔离措施等。(6) 在防雷设计时,应优先利用建筑本身的结构钢筋或钢结构等自然金属,作为防雷装置的一部分。4.2防雷要求建筑物按其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人身伤亡的危险性、政治经济价值分

22、为三类。不同类别的建筑物有不同的防雷要求。 (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指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危险物质,遇电火花会引起爆炸,从而造成巨大破坏或人身伤亡的建筑物。 (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指对国家政治或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以及制造,使用和贮存爆炸危险物质,但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建筑物。 (3)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指需要防雷的除第一类、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以外需要防雷的建筑物。 本设计属于三类防雷建筑物,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的规定,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1)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

23、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这两种混合组成的接闪器。避雷网(带)应沿屋角、屋背、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20m20m或24ml6m的网格。平屋面的建筑物,当其宽度不大于20m时,可仅沿网边敷设一圈避雷带。 (2) 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但对有特殊规定的建筑物则不宜大于10。其接地装置宜与电气设备等接地装置共用。防雷的接地装置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不应小于2m。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的情况下,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 (3) 建筑物宜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梁、柱和基础的钢筋作为接闪器、引下

24、线和接地装置。宜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5m。 (4) 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但周长不超过25m且高度不超过40m的建筑物可只设一根引下线。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25m。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25m。 (5) 防雷电波侵人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对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绕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当电缆转换为架空线时,应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 二、对低压架空进出

25、线,应在进出处装设避雷器并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当多回路架空进出线时,可仅在母线或总配电箱处装设一组避雷器或其它型式的过电压保护器,但绝缘子铁脚、金具仍应接到接地装置上。 三、进出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就近接到防雷或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或独自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 4.3 防雷接地的设计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本设计采用10热镀锌圆钢作避雷带,楼顶避雷连接线网格5.3m*12.1m。利用本身钢结构作为引下线,引下线上端与避雷带焊接,下端与建筑物基础钢筋内的4根主筋焊接。所有外墙引下线在室外地面下1m处引出一根40*4热镀

26、锌扁钢,扁钢伸出室外,距外墙皮不小于1m(共6处)。4.4 接地及安全措施(1) 本工程防雷接地与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弱电系统的接地各用单独的接地极,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实测不满足要求时,增设人工接地极。 (2) 凡正常不带电,而当绝缘破坏有可能呈现电压的一切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3) 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联结,总等电位板由紫铜板制成,应将建筑物内干线、设备进线总管等进行联结,总等电位联结均采用等电位卡子,但是禁止在金属管道上焊接。具体做法参见国标图集02D501-2。(4) 过电压保护:在各电源总进线箱设第一级电涌保护器(SPD)。(5) 本工程接地型式采用TN-C-S系统,如图

27、。电源在进户处做重复接地,并与防雷接地共用接地极。此系统,综合TNC和TN-S系统的特点,中性线与保护线有一部分是共同的,局部采用专设保护线,PE线专门接地,起到保证若干设备有平衡的零电平,并保证人身安全,常用于配电系统末端环境条件较差或有数据处理等设备的场所。TN-C-S系统示意图4.5 其他金属管道和金属物体避雷带可靠连接,采用本身钢结构作为引下线与接地极进行可靠焊接。此外,所有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配电箱外壳.铁件.钢管外皮均应与保护地线(PE)良好连接.与工作零线绝缘.插座接地孔应与PE线连接。防雷接地设计图详见附件第五章 综合布线及电话系统设计5.1 概述综合布线系统运用先进的布线技术,

28、提供结构化的布线,其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保证了建筑物在使用期间无需重新布线就可以满足现在乃至将来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要求。通常的综合布线系统主要针对语音和数据。 工厂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必须全面考虑工作环境的需求以及未来技术发展的需要。根据需求按照国家设计规范选用不同的电缆、电缆组合、信息插座、适配器及布线路由,对每一个子系统进行综合的考虑及独立的设计,既不能产生瓶颈,又不能有过多的冗余。整个系统设计既需要考虑性能价格比,又要充分考虑未来的需求,综合布线不同于目前的电话通讯线路与计算机线路的简单相加,它是将整个厂区的通讯、控制线路融为一体,以便能在满足工业生产还能节省资源。根据建筑电气

29、设计规范综合布线系统应符合下列一般规定:(1) 综合布线系统应根据各建筑物的性质、功能、环境条件中远期发展的需求,确定系统的链路等级和进行系统配置。(2) 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开放式星形拓扑结构,设计应满足信号传输的要求。(3) 综合布线系统链路中选用的缆线、连接器件、跳线等性能和类别必须全部满足该链路等级传输性能的要求。(4) 综合布线系统与公用通信网的连接,应满足电信业务经营者为用户提供业务的需求,并预留安装接入设备的位置。(5)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除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的规定。5.2 网络综合布线的设计一个好的综合布线系统需要考虑的,

30、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传输介质,介质直接影响带宽、传输速度和质量。目前通常使用四种传输介质: STP、UTP、FTP、光缆。(1) STP:一种全屏蔽电缆,具有较高的容量和较好的抗电磁干扰特性,过去曾广泛地用于数据传输。但是它的成本高且施工难度大。(2) UTP:UTP定义成非屏蔽双绞线,它对电磁干扰的唯一防护就是双绞线的平衡特性。 (3) FTP:一种新的布线系统标准,这就是FTP屏蔽双绞线。它在四对双绞线外面包着一层铝的屏蔽层,通过屏蔽层和双绞线的平衡特性共同抵抗电磁干扰。FTP结合了STP的技术优点和UTP易于安装的特性,是性能价格比最好的一种传输介质。(4) 光缆:容量大,抗干扰性强,在宽带

31、通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价格相对较高目前多应用于垂直干线子系统。目前衡量一个布线系统的标准主要有:a、国际标准ISO/IEC IS 11801b、北美标准EIA/TIA568c、欧洲标准EN 50173目前标准中规格较高的是欧洲标准EN 50173。它更加强调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对人的健康和安全的影响。由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综合布线系统的传输能力提出了速度更快、带宽更宽的要求。新的网络协议和应用不断涌现,对现行的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D级(Class D)布线产品,也称为5类(Cat. 5)布线产品,可以支持目前存在的和出现的所有应用系统(目前网络技术的热点千兆位以

32、太网的设计运行频率仍为100MHZ,与100兆以太网相同)。一般来讲,屏蔽可比非屏蔽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提高40dB左右。设计一个布线系统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当前及今后几十年网络发展对布线系统的要求高速化:如 100 Mbps、155 Mbps、622 Mbps、 100 BASE-T、100 BASE-VG、 ATM、千兆位以太网、 FDDI、 CDDI等。可靠性:随着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及人们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高,要求布线系统有更高的可靠性。(2) 布线系统环境电磁场干扰环境日益恶化,电台、电视台、各种移动电话、工业用电等的日益增多使电磁干扰日益恶化。(3) 布线系统应具有较长的

33、生命周期15年20年或更长的生命周期。(4) 更换布线系统的困难大、投资大、影响大因此,我们认为选择屏蔽布线系统或非屏蔽布线系统的依据是:(1) 当用户目前及今后网络应用为低速应用时(10 BASE T, TOKEN RING),且布线环境无严重电磁干扰时,采用非屏蔽布线系统。(2) 当用户目前及今后网络应用为 30 MHZ以上高速应用时, 如 100 BASE-T、100 BASE-VG、FDDI、CDDI、ATM、千兆位以太网等,或者布线环境有较严重的电磁干扰时,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但造价昂贵。(3) 当布线环境有大于等于 30MHZ以上的电磁干扰时,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这一点在通信行业标

34、准中已有明确表述。本设计传输网络采用5类UTP。随着通信技术的提高,智能化控制已经成为现代化工厂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来综合布线系统完全可以满足语音传输的要求,但考虑到工作环境的实际情况以及从减少整个系统建设成本的角度出发,我们在设计时将数据和语音部分分开来做,为提供一个良好便捷的工作方式就利用无线对讲设备,特地设置了无线电工作平台。以满足全厂区通信工作要求。第六章 设计总结6.1 论文总结本次毕业设计主要设计了某工厂局部电气部分。结合建筑平面图对电气负荷计算、电缆的选择、供配电系统、电气室综合排布、电气照明、防雷接地系统等做了较为完整的计算和设计,并绘制了工程施工图纸。使我的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

35、力有所提高通过本次设计我对专业知识进行了更深一步的学习,将专业理论与工程实践做了一次初步的结合,为不久之后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作了必要的技术和心理准备。6.2 感想经过4个月的毕业设计,让我了解到进行一个设计项目的过程和要注意的事项,设计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许多的细节问题还要联系实际情况来考虑,当外部条件变化时,有一些相应的参数值跟着变化,这就对我们的设计的精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次设计锻炼了我的实践操作的能力,让我了解到在学习中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和弱点,可以及时针对不足加以弥补,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更大的进步! 谢辞本设计(论文)的工作是在

36、我的指导老师吴俊芹的精心指导和悉心关怀下完成的,在我的学业和设计(论文)的工作中无不倾注着指导老师吴俊芹辛勤的汗水和心血。指导老师吴俊芹的严谨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无私的奉献精神使我深受的启迪。从尊敬的导师身上,我不仅学到了扎实、宽广的专业知识,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在此我要向我的指导老师吴老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通过本次设计我对专业知识进行了更深一步的学习,将专业理论与工程实践做了一次初步的结合,为不久之后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作了必要的技术和心理准备。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还得到了许多学院领导、系领导和老师的热情关心和帮助。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舍友给予了我很大帮助。我也要感谢我的父母和

37、朋友,他们在我的学业中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关爱和支持。最后,向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领导、老师、同学和朋友表示由衷的谢意!衷心地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我的设计和参加答辩的各位老师! 李鹏 2012年6月20日参考文献1) 工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2000年版)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6) 建筑电气常用数据04DX101-1 7) 全国工厂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8) 10千伏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9) 抵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10)控制室设计规定HG/20508-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