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54798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204 大小:4.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4页
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4页
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4页
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4页
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2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公开版)建设单位: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编制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一四年一月 成都目 录1 总论11.1 项目背景及前期准备情况概述11.2 评价目的及原则11.3 编制依据21.4 评价工作等级51.5 评价范围及时段71.6 评价内容、评价重点71.7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81.8 评价标准111.9 环境保护目标121.10 评价工作技术路线21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222.1 工程概况222.2 工程分析363 工程沿线及地区环境概况423.1 自然环境概况423.2 社会环境概况453.3 区域环境质量概况464

2、 声环境影响评价484.1 概述484.2 声环境现状评价484.3 主要预测技术参数524.4 噪声影响预测与评价534.5 噪声污染防治原则、措施及建议544.6 评价小结575 振动环境影响评价595.1 概述595.2 振动环境现状评价595.3 振动环境影响预测评价655.4 振动防治措施及建议665.5 评价小结686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706.1 工程沿线现状调查706.2 电磁污染源特性及影响评价706.3 治理措施及建议707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727.1 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727.2 运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727.3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767.4 评价小结778 地下水环境

3、影响评价788.1 水文地质背景条件788.2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818.3 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908.4 评价小结949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969.1 概述969.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969.3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分析969.4 工程影响正效益分析989.5 小结及建议9810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10010.1 轨道交通固体废物调查10010.2 贵阳市城市固体废物处置情况调查10010.3 本工程固体废物排放种类10010.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10010.5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10310.6 评价小结1041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0511.1 概述10511.2 生态环境现

4、状10511.3 YAK16+500YAK25+060段线路符合性分析10711.4 与城市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11411.5 城市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1611.6 生态环境影响的防护与恢复措施12611.7 评价小结12812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3012.1 施工方法合理性分析13012.2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护措施13013 环境风险影响评价14413.1 概述14413.2 风险识别14413.3 源项分析14713.4 减缓措施14713.5 应急处理计划15213.6 评价小结15514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15715 环境保护措施技术经济论证及投资估算15915.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

5、施15915.2 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及投资16416 替代方案环境影响分析16817 公众参与16917.1 概述16917.2 媒体公示17017.3 征求沿线政府相关部门意见17117.4 调查沿线公众意见17117.5 公众意见落实情况17417.6 公众参与小结17518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7718.1 环境经济效益分析17718.2 工程环境经济损失分析17918.3 工程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8018.4 评价小结18019 污染物排放总量及控制18119.1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18119.2 水污染物排放量及控制18120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18320.1 环境管理18320

6、.2 环境监测计划18420.3 施工期环境监理18420.4 竣工环保验收内容18620.5 环境管理措施及建议18620.6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18721 结论18921.1 工程项目概况18921.2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措施18921.3 评价总结论1971 总论1.1 项目背景及前期准备情况概述1.1.1 项目名称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1.1.2 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1.3 项目建设地点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位于白云区、观山湖区(原金阳新区)、云岩区、南明区,线路起于白云区七机路口站,沿白云

7、北路、云峰大道、诚信路、金阳大道、延安路、宝山路敷设,在宝山南路团坡桥处下穿南明河后抵达2号线一期工程终点油榨街站。1.1.4 项目功能定位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是贵阳城市轨道交通线网4条组成之一,其功能定位为:覆盖西北组团主要客流交通走廊,加强西部组团发展片区的内部交通联系;强化中心组团与西北组团的交通联系,形成轨道交通“X”网络结构的基本骨架,分担1号线客流压力,进一步改善老城交通环境;加强老城区与三桥片区、白云片区和龙洞堡组团的交通联系,提高外围片区和组团的公交服务水平,支持外围片区发展;加强两大市级中心与龙洞堡航空枢纽的交通联系。1.2 评价目的及原则1.2.1 评价目的1、通过

8、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了解和掌握沿线评价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现状、社会环境现状和环境质量现状,预测本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区域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2、评价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区域环境的综合影响,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线路方案、车辆基地选址的环境合理性以及与城市规划的相容性,为项目实施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决策依据。3、针对拟建项目在施工期、运营期对沿线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论证分析工程设计中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提出减缓和避免环境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方案,以指导下一阶段的工程设计,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措施的同步实施,使项目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做到协调发展。4、对项目实施进行环境损益分析,论证项

9、目实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为贵阳市特别是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以及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2.2 评价原则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采取“以点为主,点线结合,突出重点”评价原则,按环境要素分别选择重点工程、文物古迹、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区作重点评价;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尽量降低施工期对周围环境影响,保证运营期项目周围环境功能要求。1.3 编制依据1.3.1 环境保护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

10、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实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修订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起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实施);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实施);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实施);9、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正)(2007年12月29日实施);1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实施);1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起施行)。1.3.2 环境保护法规、条例、规章1、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

11、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12);2、国发【1996】31号“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81号文);4、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5、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1第590号,2011年1月21日);6、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计划(国发201142号);7、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3月8日施行);8、环境保护部第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9、国家环保总局18号令电磁辐射环境保

12、护管理办法(1997.3.25);10、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3】94号文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11、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1998】5号);12、环保部“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要求的公告”(公告2012年第51号);13、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09年5月实施);14、贵州省绿化条例(1996年5月29日起实施);15、贵州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05年3月1日起施行);16、贵州省森林条例(2000年3月24日起施行);17、贵州省林地管理条例(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13、18、贵州省土地管理条例(2001年1月1日起施行);19、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办法(试行)的通知(黔府发【2013】17号);20、贵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1997年3月27日);21、贵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2年4月20日施行);22、贵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正)(2004年7月1日施行);23、贵州省森林公园管理办法(2004年6月,政府令第61号);24、贵州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条例(2007年9月3日实施);2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关于执行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有关问题的复函(环函【2009】33号);26、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国

14、土资源厅省农委贵州省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办法【2012】22号)。1.3.3 城市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文件1、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72020)(2009年3月通过审查);2、贵阳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92020);3、贵阳市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2002年2月批复);4、贵阳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2004年9月批复);5、关于印发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筑府发【1998】37号);6、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7、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9年批复);8、贵阳市南明河流域(城区段)排水系统规划

15、(2006-2020)(2005年编制并批复);9、贵阳市土地利用规划大纲(20052020);10、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11、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0年9月发改基础【2010】2024号文批复);12、贵阳市生态功能区划(2008年12月);13、贵阳市各区县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14、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的通知(黔府发【1994】22号);15、关于印发贵阳市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的通知(筑府发【1996】37号);16、贵阳市轨道交通近期工程控制性详细规划(2008年8月)。1.3.4 环评技术导则及规范1、环境影响评

16、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HJ4532008);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9、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10、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11、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

17、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12、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标准(试行本)。13、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限值极其测量方法标准(JGJ/T 170-2009);14、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1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1.3.5 项目有关文件1、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环审【2009】484号);2、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7月);3、本项目环评委托书;4、贵州省环保厅“关于贵

18、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穿越阿哈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意见”(黔环函【2013】161号);5、贵州省水利厅“关于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复函”(黔水保函【2013】283号);6、贵阳市城乡规划局“贵阳市城乡规划局关于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线站位方案审查意见”及 “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线站位方案专家论证会会议纪要”(筑规专议【2012】99号);7、贵阳市城乡规划局专家论证会会议记录“轨道交通2号线白云车辆段方案选址论证会”(筑规专议【2011】66号)。1.4 评价工作等级1.4.1 生态环境本工程用地范围内均为城市已建成区和规

19、划发展区,工程占地小于20 km2,线路长度27km50 km;沿线经过区域涉及阿哈水库水源保护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HJ4532008)的规定,本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按二级评价开展工作,重点突出工程建设对沿线城市生态景观的影响评价。1.4.2 声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HJ4532008)的规定,本工程均为地下线,工程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5dB以内,故本次声环境评价按二级进行评价

20、。1.4.3 振动环境根据地铁振动环境影响的特点,工程前后振动级变化为5dB以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HJ4532008)的要求,本次环境振动评价按一级评价进行。1.4.4 地表水环境本工程运营期污水排放量均较小,最大污水排放量的车辆段日排水量也小于1000m3/d,污水性质主要为生活污水和车辆段冲洗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SS、BOD5等,属非持久性污染物,需要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小于7,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为“简单”;车站生活污水和车辆段污水经化粪池处理以后均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H

21、J4532008)规定,本项目地面水环境评价的等级定为三级。1.4.5 地下水环境类比国内既有轨道交通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运营情况,本工程为交通运输类项目,属非污染类建设项目,在施工和生产运营过程中,基本不会造成地下水质污染,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工程施工排水量预测达到113.19 113140m3/d之间,排水影响范围在14.23 464.44m之间,可能引发岩溶塌陷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本项目涉及薛家井、玉元井、四方井3处特殊地下水资源等地下水环境敏感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确定本项目为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1.4.

22、6 空气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HJ453-2008)规定,由于列车采用电力牵引,无废气排放,车辆基地内不设锅炉,地铁运营期除风亭口有小范围的大气污染外,其它无污染源;施工期有施工扬尘等影响,故本项目空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定为三级评价。1.4.7 环境风险评价经判别本项目危险品均属于非重大危险源。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分级的规定,确定本次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1.5 评价范围及时段1.5.1 评价范围评价范围为2号线一期工程范围,全长约27km,均为地下线;共设车站

23、23座,均为地下站,换乘车站4个。设麦架车辆段与综合基地,主变电所2处。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如下:生态环境:纵向范围与工程设计范围相同。横向范围综合考虑拟建工程的吸引范围和线路两侧土地规划,取线路两侧150m,车辆基地用地界外100m。声环境:车站冷却塔、风亭、主变电所周围50m内区域;车辆基地厂界外1m区域,有敏感目标时适当扩大到敏感点处。振动环境:距地下线路外轨中心线两侧60m以内区域,室内二次结构噪声影响评价范围为隧道垂直上方至外轨中心线两侧10m。地表水环境:当工程废水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时,评价范围为工程废水排放口。地下水环境:本项目施工、运营阶段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影响区域。空气环境:车

24、站风亭周围50m内区域,施工场界100m内区域。电磁环境:主变电所边界外50m。1.5.2 评价时段评价时段同工程建设和运量预测年度一致,即:施工期:4年6个月;运营期:初期2021年,近期2028年,远期2043年。1.6 评价内容、评价重点1.6.1 评价内容本次评价的工作内容为:1)生态环境及城市景观影响评价2)振动环境影响评价3)声环境影响评价4)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5)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6)空气环境影响分析7)电磁环境影响分析8)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9)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0)环境风险影响评价11)社会稳定风险评价12)公众参与13)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4)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控计划15

25、)环保措施建议及其经济技术论证1.6.2 评价重点根据本项目沿线环境特征,结合工程建设特点,确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为工程分析、振动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公众参与及施工期、环境风险的环境影响。1.7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1.7.1 环境影响识别根据轨道交通环境影响特点及本工程沿线环境特征,本工程环境影响要素综合识别结果详见表1.7-1。表1.7-1 工程环境影响要素综合识别时 段工程项目环 境 影 响施工期施工准备期居民搬迁、单位搬迁、地下管线拆迁,施工场地布置对城市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干扰。造成扬尘或道路泥泞,影响空气质量和城市景观。拆迁建筑等弃渣流失。干扰居民工作、生活。地下车

26、站及车辆基地施工基础开挖影响范围以点为主。连续墙围护结构泥浆池产生SS含量较高的污水。基础混凝土浇筑形成噪声源,混凝土搅拌、输送、振动机械噪声。施工材料运输,施工人员驻扎噪声、振动、废气及扬尘、弃渣与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弃渣及路基边坡水土流失影响。地下车站及区间隧道施工期车站明挖法、隧道暗挖法施工地下水水质、工程降水对地表及建筑物稳定影响。产生噪声、振动、扬尘、弃渣环境影响。占道施工影响城市交通。运营期通车运营列车运行(不利影响)地下段振动,地面车站风亭及冷却塔的噪声,车辆基地产生的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环境污染影响。车辆基地的车辆检修、冲洗产生的生产废水及办公生活污水,沿线车站产生的生活污水。

27、沿线风亭排放的废气排放口附近空气环境有影响。车站出入口、风亭及冷却塔等地面构筑将造成城市景观影响。列车运行(有利影响)改善区域交通条件,方便居民出行;有利于沿线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实现城市总体规划,优化城市结构。减少了地面交通量,提高车速,减少了汽车尾气和交通噪声造成的污染负荷,从而改善空气和声学环境质量。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有利于持续性发展。总体上讲,工程对环境产生的环境污染影响表现为以能量损耗型(噪声、振动)为主,以物质消耗型(污水、废气、固体废物)为辅;对生态环境影响表现为以城市社会环境的影响(地下水、居民出行、征地拆迁、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城市景观、社会经济等)为主,以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影响

28、(城市绿地、森林植被等)为辅。从本工程环境影响空间概念上可分为地下工程和地面工程;从影响时间序列上可分为施工期和运营期。1.7.2 评价因子筛选根据本工程建设和运营特点,确定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营期产生的环境影响的性质,结合工程沿线环境特征及环境敏感程度情况,对本工程行为环境影响要素进行筛选,筛选结果详见表1.7-2。表1.7-2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要素识别与筛选矩阵 评价时段工程内容施工与设备评价项目单一影响程度判定噪声振动废水大气电磁辐射弃土固废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地下水施工期施工准备阶段征地-2拆迁-2-2-2树木伐移绿地占用-2道路破碎-2-2运输-2-2车站、地下区间施工基础开挖-2-2-2连

29、续墙维护、混凝土浇筑-2地下施工法施工-2-2-2钻孔、打桩-2-2运输-2-2综合影响程度判定-3-3-3-3-3-3-2-2-3运营期列车运行地下线路-3+3-3车站运营乘客与职工活动-2-2地面设施、设备风亭、冷却塔(空调期)-2-1车辆基地列车出入、检修、调车-2生产与生活-2-2+2综合影响程度判定-2-3-2+2-2-2-2+2注:单一影响识别:反映某一工程活动对某一个环境要素的影响,其影响程度按下列符号识别:+:有利影响;-:不利影响;1: 较小影响;2:一般影响;3:较大影响。通过对工程环境影响识别,结合沿线环境敏感性,以及相互影响关系的初步分析,确定本工程各环境要素评价影响评

30、价因子见表1.7-3。表1.7-3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表 评价阶段评价项目现状评价单位预测评价单位施工期声昼、夜间等效声级,(LAeq)dB(A)昼、夜间等效声级,(LAeq)dB(A)振动环境振动:VL Z10;dB环境振动:VLZ10、 VLZMAX;dB;地表水pH、SS、COD、BOD5、石油类mg/m3(pH除外)pH、SS、COD、BOD5、氨氮、石油类mg/m3(pH除外)地下水pH、COD、硝酸盐等mg/m3(pH除外)/大气PM10mg/m3PM10mg/m3运营期声昼、夜间等效声级,(LAeq)dB(A)昼、夜间等效声级,(LAeq)dB(A)振动铅垂向Z振级,(VLZ10)

31、dBVLZ10、VLZMAXdB室内结构噪声dB(A)振动速度mm/s运营期电磁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V/m、mT、0.5MHzdB(v/m)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V/m、mT、0.5MHzdB(v/m)信号场强dB(v/m)信噪比dB(v/m)水pH、SS、COD、BOD5、石油类mg/m3(pH除外)pH、SS、COD、BOD5、石油类mg/m3(pH除外)大气PM10、NO2、SO2mg/L扬尘、异味/1.8 评价标准根据沿线环境特征、环境功能区划,以及贵阳市环境保护局筑环函【2013】31号文“关于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复函”,本工程沿线各要素执行标准如

32、下:1.8.1 声环境根据贵阳市环境保护局 “关于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复函”(筑环函【2013】31号)和贵阳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图,具体执行标准详见表1.8-1。表1.8-1 声环境影响评价标准表 标准号及名称标准等级及限值适 用 范 围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昼间70dBA、夜间55dBA临街第一排建筑面向道路一侧的区域(含第一排建筑物),4a类区2类昼间60dBA、夜间50dBA2类区及学校、医院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昼间60dBA、夜间50dBA麦架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

33、准GB12523-2011昼间70dBA、夜间55dBA施工场界1.8.2 振动环境评价范围内各敏感建筑分别执行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相应的标准,见表1.8-2。表1.8-2 环境振动执行标准值表适用地带范围昼 间夜 间备 注居民、文教区70dB67dB铅垂向Z振级VLZ10混合区、商业中心区75dB72dB交通干线道路两侧75dB72dB由地铁列车运行产生的室内二次结构噪声执行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JGJ/T170-2009)。具体见表1.8-3。表1.8-3 建筑物室内二次辐射噪声限值 区域昼间dB(A)夜间(A)0类38351

34、类38352类41383类45421.8.3 水环境地表水:马路河、市西河、南明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表1.8-4 水环境执行标准值表项目pHCODcrBOD5(mg/L)氨氮(mg/L)石油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体(摘)6-92041.00.05城市污水再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摘)城市绿化6-9/2020/车辆冲洗6-9/101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摘)6-9500300/2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摘)6-9150602510地下水:地下水质

35、量标准(GB/T14848-93)类。表1.8-5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摘)项目pH总硬度(mg/L)硫酸盐(mg/L)硝酸盐(mg/L)亚硝酸盐(mg/L)氯化物(mg/L)GB/T14848-93类水体6.5-8.5500250200.022501.8.4 空气环境1、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2、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1.8.5 电磁环境工频电磁场依据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以工频电场4kV/m和工频磁感应强度0.1mT为评价限值标准。1.

36、8.6 固体废弃物1、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生活垃圾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1.9 环境保护目标经过现场踏勘,沿线的生态环境及城市景观保护目标见表1.9-1,水环境保护目标1.9-2,振动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9-3,声环境和空气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9-4,电磁环境保护目标表1.9-5,环境风险保护目标表1.9-6。具体位置详见附图。表1.9-1 生态及城市景观保护目标编号目标名称与线路相对位置关系功能工程影响行为1城市道路两侧绿化带23座地下站出入口、风亭及冷却塔城市景观及绿化带车站地面构筑物永久占用,施工场地

37、临时占用 2麦架车辆段与综合基地植被麦架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征地范围内植被、绿地车辆基地占用表1.9-2 水环境保护目标编号目标名称与线路相对位置关系功能水体功能工程影响行为1阿哈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工程在YAK16+500YAK25+060段长8.6km穿越阿哈水库饮用水水源二级水源保护区和准水源保护区陆域,设置7处地下车站饮用水源类水体车站及隧道修筑2马路河YAK24+200处穿越,穿越处河宽20m城市排洪、景观用水类水体隧道形式穿越3市西河YAK30+550处穿越,穿越处河宽40m城市排洪、景观用水类水体隧道形式穿越4南明河YAK35+750处穿越,穿越处河宽49m城市排洪、景观用水类水体隧

38、道形式穿越表1.9-3 振动环境保护目标表所在行政区所在区间目标编号目标名称使用功能线路类型与最近线路位置关系建筑物类型执行标准白云区出入段线1高山村二、三组住宅地下线两侧交通干线道路两侧七机路口站云峰路站2艳山红村、大山洞村及附近居民区住宅地下线两侧II交通干线道路两侧3白云区第十小学学校地下线左侧II居民、文教区4亲亲幼儿园学校地下线左侧II居民、文教区5白云中路居民区住宅地下线两侧II交通干线道路两侧云峰路站白云行政中心站6尖山路居民自建房住宅地下线下穿混合区、商业中心区7贵阳市白云区第一幼儿园学校地下线右侧II居民、文教区8田田英语幼儿园学校地下线下穿II居民、文教区白云行政中心站南湖

39、路站9南浮宫御园住宅地下线右侧II交通干线道路两侧10华颐春天小区商住地下线右侧I交通干线道路两侧观山湖区(原金阳新区)南湖路站金朱西路站11金阳新世界居民区住宅地下线两侧I交通干线道路两侧诚信路站观山西路站12麒龙CBD中心商住楼商住地下线左侧I交通干线道路两侧13贵阳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学校地下线右侧II居民、文教区14贵阳市观山湖区童心小学学校地下线右侧II居民、文教区观山西路站兴筑西路站15金蝶园小区商住地下线左侧II交通干线道路两侧16馨怡园、中天山水、阳光香榭小区住宅地下线左侧II交通干线道路两侧17黎阳家园小区住宅地下线右侧II交通干线道路两侧18贵阳市师范学校附属实验小学学

40、校地下线右侧II居民、文教区19贵阳市观山湖区碧海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地下线右侧II居民、文教区20碧海乾图花园小区商住地下线右侧I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兴筑西路站长岭路站21金阳医院医院地下线右侧I居民、文教区22世纪城社区居民房住宅地下线左侧I交通干线道路两侧云岩区长岭路站茶园村站23二铺村、茶园村住宅地下线两侧交通干线道路两侧24贵阳市野鸭小学学校地下线左侧II居民、文教区25万科悦城住宅地下线左侧I交通干线道路两侧26茶园上寨居民区商住地下线两侧II交通干线道路两侧茶园村站金鸭村站27金鸭村住宅地下线两侧交通干线道路两侧金鸭村站马王庙站28马王庙居民区住宅地下线下穿混合区、商业中心区29贵州公路学校学校地下线下穿II居民、文教区30申一幼儿园学校地下线左侧II居民、文教区马王庙站三桥站31飞来巷居民区住宅地下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