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嘉晟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热站增容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34361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嘉晟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热站增容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西安嘉晟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热站增容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西安嘉晟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热站增容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西安嘉晟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热站增容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西安嘉晟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热站增容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安嘉晟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热站增容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嘉晟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热站增容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建设项目概况1.1现有工程概况西安嘉晟热力有限公司增容一期工程,现有1台20t/h锅炉和1台40t/h锅炉,新扩建1台100t/h锅炉(在建),并新建共用一座120m高烟囱;拆除原有一座45m高烟囱等。增容一期工程运营后总供热装机容量为160t/h锅炉,供热面积为125.17万m2。现有工程厂区平面布置见图2-1。1.2扩建工程概况项目名称:西安嘉晟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热站增容二期工程建设单位:西安嘉晟热力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改扩建行业类别:D4411建设地点:本次增容二期工程在原厂址建设,位于西安浐灞生态区米秦南路西口。厂址东临兵器集团摩托车检测中心、瑞雪公寓楼,北临长城开关厂和米秦路,西邻

2、苏王小区,南临陇海铁路和铁路库房。厂区占地约20亩,定员54人。厂址区域内交通十分方便。扩建工程地理位置见图2-2。1.3扩建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在嘉晟供热站承担的供热范围调整扩大,供热面积增加的情况下,现有工程不能满足区域供热需要,必须建设增容二期改扩建工程。一是城市整体发展的需要;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三是嘉晟公司集中供热站周边无替代供热源;四是西安嘉晟公司供热管网布置成熟,有区域供热的优势。1.4扩建工程增容内容(1)扩建工程增容内容增容二期工程改扩建,主要针对现有2#、3#锅炉房。其增容内容为:a.2014年拆除现有2#锅炉房20t/h锅炉1台,同时建设2台100t/h锅炉;b.20

3、15年拆除现有3#锅炉房40t/h锅炉1台;c.2016年建设1台100t/h锅炉;d.保留2013年增容一期工程新建1台100t/h锅炉和新建1座120m高烟囱等。拆除现有简易办公楼(4F),装修利用原武校楼(3F)作为新办公楼。(2)供热范围a.现有供热范围现有工程供热范围:西至酒十中路,东至浐河,南至十里铺,北至酒厂路。b.调整增加供热范围西安嘉晟热力有限公司经市政公用局批准调整增加的供热范围为:东至酒十中路、西至东二环、南至华清路、北至铁路专用线、广安路。东到东三环,西到浐河、酒十路,南至西潼公路,北到广安路。延伸发展地区:东至浐河,西到广运潭大道,南到广安路,北到欧亚大道。(3)供热

4、面积本项目建成后,采暖期4台100t/h锅炉同时运行供热,总供热装机容量为400t/h锅炉,供热面积达731.67万m2。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表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 目单 位指 标备 注1新建100t/h热水锅炉台4含一期工程新建100t/h热水锅炉1台2额定功率MW280每台额定功率70MW3扩建工程总投资万元18000含环保投资,不含一期新建100t/h锅炉4供热站人数人54含新增9人5年工作小时数h2800供暖期锅炉年工作小时数6年耗煤量万吨1545607年灰渣量吨272528年石灰用量吨11949年氯化钠用量吨70010站内新增建筑面积m2900011供热煤耗kg

5、/GJ45.512单位投资万元/MW64.31.5产业政策、规划和选址分析增容二期改扩建工程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源和环保政策的要求,符合西安市集中供热规划及西安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条例的要求。嘉晟公司集中供热站的供热区域属于大唐灞桥热电厂热力管网不能覆盖的区域,属于扶持建设区域性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实施后,可替代供热区范围内的分散式小锅炉,对减少煤烟型面源污染,防治阴霾天气,改善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项目符合西安浐灞生态区总体规划中有关集中供热的要求。1.6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和图1-1;项目区四邻关系见图1-2。表2 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表环境要素保护对象

6、及敏感目标基本情况位置(以锅炉烟底座为中心)相对厂址关系保护内容保护目标方位距离(km)环境空气长力小区440户,1334人X=748Y=570NE1.02居民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西安中医脑病医院三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病床500张X=196Y=238NE0.41医生、病人苏王小区278户,721人X=-454Y=128NW0.42居民摩检中心150人X=125Y=15E0.05办公模板市场日均流量在1万人左右X=-2982Y=1337NW3.80商户尹家街村389户,1350人X=-579Y=-315SW0.60居民苏王村289户,1095人X=-1255Y=-519SW1.32居民第四

7、军医大学教医研人员2000余名;学生4000余名X=-3312Y=-2359SW4.20老师、学生韩森寨492户,1743人X=-409Y=-4291S4.70居民半坡博物馆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X=3454Y=-2435SE4.90文物钟楼古建筑,总高36m,基座高8.6m,每边长35.5m,面积约1377.4m2X=-6303Y=-3849SW7.40文物浐灞半岛4000户,1.1万人X=1059Y=3372NE3.90居民地表水浐河III类水域N2.10地表水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声环境摩检中心X=125Y=15E0.05办公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2.建设项目

8、周围环境现状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本次环评引用西安嘉晟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热站增容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11年12月612日委托西安市环保局灞桥分局环境监测站对项目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的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监测布点见图1-1。2.1.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项目厂址所在区域环境空气中SO2、NO2小时浓度及日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无超标现象。PM10日均浓度除半坡博物馆不超标外其余均超过标准限值,超标率100,这主要是建设项目地处北方,气候干燥,自然尘较高所致。表明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相对较差。2.1.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监测结果,

9、浐河水质均已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标准。1#、2#断面处除COD、氨氮超标外,其余指标未超标;3#断面处,除PH值外,其余指标均超标。浐河目前为纳污河流,由于沿途不断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汇入,河流自净能力较差。表明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差。2.1.3声环境质量现状本次环评委托西安圆方环境卫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3年10月17日对项目区域声环境现状进行了监测。噪声监测布点见图4-3。声环境监测表明,本项目厂址1#5#厂界和6#苏王小区敏感点,昼夜间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表明厂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

10、价范围(1)环境空气根据导则对二级评价要求,并结合区域地形地貌及气象特征,确定本项目环境空气评价范围为:以厂区锅炉排气筒为中心,半径约9.0km圆形区域。环境空气评价范围见图1-1。(2)地表水本项目区域地表水体是灞河支流浐河,需对浐河水环境功能区划和地表水环境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确定评价范围为: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排放口上下游约3.0km河段。(3)声环境以厂址边界外1m及边界外200m范围内。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分析3.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根据本工程特点,施工期基础开挖、平整和施工建筑材料装卸及运输过程均会产生扬尘、其次是各类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废气等。其中,对环境空气的主要

11、影响是施工扬尘(污染因子TSP),影响时段主要集中在改扩建工程的土建施工阶段。(2)施工机械噪声、安装噪声对厂界周围声环境会产生影响;此外, 车辆运输对道路沿线两侧声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3)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生产废水可能对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4)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若处理处置不当,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综上环境影响是短期的,随着施工活动结束其影响将会得到减轻或者消失。3.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3.2.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本项目大气为二级评价。根据预测:网格点处SO2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净增值为0.0131 mg/m3,占标准最高为2.62%;NO2

12、净增值为0.0145mg/m3,占标准最高为7.25%;烟尘净增值为0.0055 mg/m3。均满足(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嘉晟集中供热站项目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各污染物最大地面24小时平均浓度均出现在苏王小区。其中:SO2最大地面24小时平均浓度净增值为0.0025 mg /m3,仅占标准1.67%,叠加背景后24小时平均浓度为0.0245mg/m3,占标准16.33%;NO2最大地面24小时平均浓度净增值为0.0028/m3,仅占标准3.50%,叠加背景后24小时平均浓度为0.0358mg/m3,占标准44.75%;烟尘最大地面24小时平均浓度净增值为0.0

13、0104mg/m3,仅占标准0.69%,叠加背景值后24小时平均浓度为0.1841mg/m3,占标率122.70%,超标与西安地区风沙较大有关。通过分析可知:嘉晟供热站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对周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不大。由于烟尘本底值超标,叠加背景值后有超标。而由本项目引起的净增值仅占标准0.69%。3.2.2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生产废水为清净废水,收集沉淀后全部回用;生活污水经拟建生物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最终排入浐河。由于项目废水排放量较小,经第三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废水中PH、COD、BOD5、SS、NH3-N等污染物被削减,满足达标排放要求,对浐河

14、水质影响较小。增容二期改扩建工程应严格按相关的设计规范进行设计与施工。对中和沉淀水池、工业设备循环水池、脱硫系统各循环水池和生物化粪池等污废水处理设施采取严格的防渗处理措施。厂区内的排水管、渠应采用涵管或砖砌排水渠,并对涵管连接处或排水渠底、侧面采用防渗材料处理,防止废水渗漏对地下水污染。3.2.3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根据预测可知:15#厂界噪声贡献值和6#噪声关心点苏王小区噪声贡献值,均满足(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要求;叠加现状监测值后,厂界噪声预测值均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标准。3.2.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固体

15、废物锅炉灰渣、除尘灰、脱硫渣和生活垃圾等,锅炉灰渣、除尘灰、脱硫渣收集出售给临潼区韩峪工贸砖厂做制砖原料综合利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按环卫部门规定外运至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项目产生的固废合理处置后,不会影响区域环境质量。4.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4.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4.1.1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HJ/T393-2007)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和西安市环保局对施工扬尘污染控制的有关规定执行,控制扬尘污染。(2)强化施工全过程环境管理,实行清洁生产、文明施工;搞好环保宣传和教育工作,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杜绝粗放式施工。(3)对施工现

16、场必要时可采取围栏等遮蔽措施,阻隔施工扬尘,以达到防风抑尘或减轻施工扬尘外逸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对于容易起尘的建筑材料应采取遮挡措施,要适时洒水降尘,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扬尘。(4)尽可能使用商品混凝土,若不得不现场搅拌时,水泥库房和搅拌站应进行封闭。(5)对运输建筑垃圾和沙土物料转运等车辆必须采取棚布遮盖,防止物料的遗撒和飞扬;运输车辆不得超载,运输颗粒物料车辆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槽。(6)应限制施工区和进场道路运输车辆的速度,将卡车在施工区和进场道路的车速控制到10km/h,其它区域控制到30km/h。(7)施工过程应及时清理堆放在场地上的废弃土方,运送到规定的处理处置场地,以减轻施工水土

17、流失,防止二次扬尘。(8)对进厂道路、施工场地必须适时洒水抑尘。本项目采取以上防尘治理措施后,将降低施工扬尘量5070%。另外在装修期间,若使用环保漆,可有效控制废气对区域环境的影响。4.1.2施工期废水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不能随意排放,禁止以渗坑渗井或漫流等形式外排,更不允许直接排入地表水体。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有:(1)加强施工期管理,针对施工期污废水产生过程不连续、废水种类较单一等特点,可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废水中污染物的产生量。(2)施工现场因地制宜,设置收集池、隔油池等污水临时处理设施,对含油量较高的施工机械冲洗水或悬浮物含量高的其它施工废水,需经隔油或沉淀处理后,可用于场区洒水

18、抑尘不外排。对使用砂浆、石灰等产生的废液宜集中处理,干燥后与固体废物一起处置或再利用。(3)水泥、砂、石灰类的建筑材料需集中堆放,并采取一定的防雨措施,及时清扫施工运输过程中抛洒的各类建筑材料,避免受雨水冲刷而污染地下水。(4)对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现有工程的化粪池处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进入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浐河,不会明显影响区域地面水环境。4.1.3施工期对地下水影响及防治措施本项目位于西安市东郊的关中盆地,处在浐河、灞河的流域阶地,区域地下水位埋深为7.316.6m之间,相对较浅,流向由东南流向西北。项目厂址位于浐河西岸,在施工过程中,厂址水源采用厂区已建的市政自来水

19、管线供给,项目场地不设自备井取水;由于增容二期工程的基础施工深度较浅,建设不会扰动区域地下水。本项目拟进行优化设计、合理规划、分期施工,其施工场地面积较小,地表扰动范围受限。建设施工过程对各类水池等做好防渗处理。施工期生产废水量很少,全部收集用于场地抑尘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厂区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因此,施工期不会对区域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4.1.4施工期噪声污染减缓措施本项目对施工现场的噪声管理,必须严格执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期采取噪声防治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合理布局施工现场,以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

20、量高噪声设备,造成局部声级过高。施工应在昼间进行,要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尽可能缩短工期,避开午休时间动用高噪声设备;夜间严禁施工(22:0006:00),以免产生噪声扰民现象。(2)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要对施工机械加强检查、维护和保养,保持润滑,紧固各部件,减少运动震动噪声;整体设备应安放稳固,并与地面保持良好接触,有条件的应使用减振机座,降低噪声。(3)加强施工期设备安装与人为碰撞等阵发性噪声的管理与控制。(4)在施工中承担运输的车辆,应尽量减少夜间运输量,进出场区及途经噪声敏感点时要做到减速慢行,严禁鸣笛。本项目在施工期采取环评提出的噪声防治措施,严格执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

21、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可将项目施工期的噪声对区域声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4.1.5施工期固废影响及防治措施本项目施工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基础开挖、平整等产生的弃土弃渣及少量生活垃圾。(1)项目基础开挖、平整会产生弃土弃渣。根据初步设计方案,项目施工期总挖土方量为9100m3,填土方量为6820m3,余土方量为2280m3;对剩余土方在厂区不堆存,按当地城建或环卫部门规定外运处置;同时应做好回填土堆放过程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2)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出量约12kg/d,生活垃圾采用垃圾桶分类收集后,按当地环卫部门规定外运卫生填埋,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3)建筑垃圾主要包括拆除过程的废弃垃圾

22、和建设过程的地基处理、建材损耗等产生的少量砂土石块、水泥、碎木料、锯木屑等垃圾。环评要求建筑垃圾全部收集按当地城建或环卫部门规定外运处置,厂区不得随意堆存。(4)施工期对2#、3#锅炉房拆除产生和回收的废弃钢材,可就近出售给废品收购站综合利用。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均综合利用或合理处置,不会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影响。4.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4.2.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使用燃料可行性分析本项目使用的原材料为烟煤,拟采用澄城县中孚科工贸公司调运的崔木矿末煤,为特低硫煤种,其硫分为0.18%、灰分为14.85%。本次环评从原料煤供应的煤质稳定性和源头控制污染考虑,要求建设单位必须燃用

23、硫分0.5%、灰分14.85%的优质燃料煤。按照西安地区用煤煤质要求:“必须硫分0.6%、灰分15%”,本项目供热锅炉选用煤质指标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2)选择脉冲袋式除尘器可行性分析本项目增容一期工程在建1#锅炉房1台70MW(100t/h)锅炉建设过程,优选了江苏瑞洁公司生产的RDMC型脉冲布袋除尘器1套。根据设计资料,该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99.9%,出口粉尘浓度30mg/m3。满足本次环评要求的除尘效率99%,烟尘排放浓度30mg/m3的标准要求。建议建设单位增容二期工程拟新建3台70MW(100t/h)锅炉仍可配套选用RDMC型脉冲布袋除尘器3套,以做到锅炉烟尘达标排放。江苏瑞洁公司R

24、DMC型脉冲布袋除尘器是借鉴了国内外先进除尘技术,研制成功的新型高效长布袋除尘器。该除尘器是一种处理风量大、清灰效果好、除尘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性能可靠,维修方便的大型除尘设备,采用了模块式生产、质量稳定,用途广泛。(3)选择石灰法脱硫可行性分析本次环评锅炉烟气采用石灰湿法脱硫工艺,设计脱硫参数选用:液气比6L/m3,钙硫比1.041.06,循环液PH值5.56.5。根据(HJ462-2009)工业锅炉及炉窑湿法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要求比较分析脱硫效率的可达性。本项目锅炉脱硫处理效率可达性分析见表3。表3 脱硫处理效率可达性分析表名称脱硫方法分类指标比较脱硫效率液气比(l/m3)钙(

25、镁)硫比循环液PH值锅炉脱硫设施石灰法设计61.055.56.590%规范51.105.07.090%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 由上表可知,本项目锅炉烟气采用石灰湿法脱硫方案,各项参数满足(HJ462-2009)技术规范要求,脱硫效率可达到90%以上,满足环保要求。可达性类比分析本项目现有工程2#锅炉房20t/h锅炉和3#锅炉房40t/h锅炉,分别采用“旋风陶瓷多管或冲击式水浴除尘器+石灰法脱硫”工艺。本次环评锅炉烟气采用石灰湿法脱硫工艺,类比现有工程20t/h锅炉和40t/h锅炉脱硫竣工验收结果:2011年2月2526日西安市环境监测站连续2天现场监测,西环监测验字【2011】第013号燃煤

26、锅炉脱硫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见附件十三),对2#锅炉房3#燃煤20t/h锅炉(2#脱硫塔)与3#锅炉房4#燃煤40t/h锅炉(3#脱硫塔)验收监测结果:20t/h锅炉脱硫塔的脱硫效率为93.6%95.6%,40t/h锅炉脱硫塔的脱硫效率为95.2%97.0%。因此,采用石灰湿法脱硫可保证SO2的处理效率大于90%。本次增容二期改扩建工程4台100t/h锅炉分别配套“袋式除尘器+石灰法脱硫”工艺,在实施高效除尘、高效脱硫下,又要求使用了特低硫燃料煤,加强源头控制。故项目建成运营后,锅炉烟气排放浓度SO2150mg/m3,烟尘30mg/m3,能满足环保达标排放要求。(4)NOx防治对策目

27、前通行的烟气脱销工艺大致可分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三类。(1)干法包括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和电子束联合脱硫脱硝法等;(2)半干法有活性炭联合脱硫脱硝法等;(3)湿法有臭氧氧化吸收法、酸吸收法、碱吸收法、氧化吸收法和络盐吸收法等。对于燃煤锅炉,采用烟气回流、改进燃烧技术即炉内低氮燃烧技术,可以达到一定的除NOX效果,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脱除率一般不超过60%,使得NOX排放不能达标。为进一步降低NOX排放,必须对燃烧后的烟气进行脱硝处理。因此,本项目选用“回流烟气和低氮燃烧+SNCR” 脱硝工艺,脱硝还原剂采用尿素,使锅炉综合脱硝效率70%,确保锅炉出口处NO

28、x排放浓度150mg/m3。(5)烟气连续在线监测系统现有工程2#锅炉(20t/h)和3#锅炉(40t/h)在使用的砖混结构45m高、出口内径1.4m的烟囱上,距离地面16m高处安装了一套C600型烟气连续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锅炉烟气的排放情况;监测项目为:颗粒物、SO2、氧量、流速、温度。西安市环境监测站西环监测验字(2011)第014号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比对验收监测报告进行了比对验收。随着增容一期工程实施,现有工程45m高的烟囱被拆除,安装的烟气连续监测系统将随之拆除。本次增容二期改扩建工程建成后,供热站4台100t/h锅炉在采暖期同时运行,锅炉烟气经新建的混凝土结构120m高、出口内径4

29、.0m的烟囱排放。环评要求项目在烟囱距地面约40m高处安装烟气连续在线监测装置,对烟气量及烟尘、SO2、NOX等污染因子实施在线监测。(6)粉尘污染防治分析为了防止粉尘污染环境,环评要求建全封闭储煤场、干煤棚,在封闭式结构下半部分采用5m高实体围墙,挂防尘网结构进行遮挡,并辅以定时高空喷淋抑制煤粉尘、净化工作环境。本项目使用塬煤已经供煤单位破碎达到要求粒度,故厂区产生煤粉尘很少;若需破碎时,破碎机使用时要在封闭式储煤场内,并采取洒水抑制粉尘排放。原煤输送采用全封闭输煤廊道、胶带输送,对输煤各转载点及间断破碎工序等产尘环节采用集尘罩加袋式除尘器系统除尘,除尘效率可达99%,可有效减少煤粉尘外逸。

30、(7)运输扬尘本项目供热锅炉燃料煤、石灰及灰渣在运输过程会产生车辆交通扬尘,环评要求应采取道路洒水、保持厂区路面清洁、限制车速、运煤车辆应加盖蓬布,灰渣采用全密封车辆外运,严禁车辆超高、超载运输等措施加以防治。并且应设置专门对人员对进出的运煤、运渣车辆进行不间断检查,确保无违规车辆驶入、驶出,以减少车辆运输对周边及沿途的环境影响。(8)灰渣粉尘本项目袋式除尘器采用脉冲喷吹清灰,由星型卸灰阀排出进入80m3封闭式灰仓,灰仓顶部设袋式除尘器;锅炉炉渣采用框链除渣机除渣,进入80m3密闭渣仓,渣仓顶部设袋式除尘器,灰渣最后通过密封罐车运至临潼区韩峪工贸砖厂进行综合利用。4.2.2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分

31、析(1)生产废水本项目生产废水主要来自软化水处理系统排污水、锅炉排污水等,根据废水特点进行处理。化学水处理系统含盐废水和锅炉排污水收集进入2座60m3中和池沉淀处理,出水PH值控制在6.58.5,处理后废水作为除渣、除灰系统补充水、煤场喷洒水和脱硫系统补充水利用。本项目建2座120m3脱硫循环水池,脱硫系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对脱硫循环池排出的浓浆液,脱硫副产物直接进入脱硫专用沉淀池,沉淀后由抓斗定期清除送带式脱水机处理后,上清液回循环池利用,脱硫渣送废脱硫渣仓,外运利用。建1座5m3设备冷却水池,工业设备冷却水循环使用。项目的生产废水属清净废水,收集沉淀处理后回用不外排的措施是可行的。(2)生

32、活污水本项目对生活污水经拟建1座5.5m3生物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浐河。项目的生活污水经生物化粪池处理后,外排污水满足(DB61/224-2011)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因此处置措施可行。4.2.3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分析本项目初步设计方案,仅设灰渣仓不设灰渣场,锅炉灰渣在厂区内临时存储后外运全部综合利用,不存在灰渣堆放对地下水的影响。项目运营期供水由市政自来水管线供给,厂区无自备井取水,不会扰动区域地下水。项目产生的生产废水均为清净废水,污染物简单,全部收集回用;产排的生活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进入第三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

33、后排放。所以正常生产情况下,项目废水不会影响区域地下水。从保护地下水的水质安全出发,环评要求项目采取的地下水防治措施:(1)增容二期扩建工程应严格按相关设计规范进行设计与施工。对中和沉淀水池、工业设备循环水池、脱硫系统各循环水池和生物化粪池等污废水处理设施采取严格的防渗处理措施。厂区内的排水管、渠应采用涵管或砖砌排水渠,并对涵管连接处或排水渠底、侧面采用防渗材料处理,防止废水渗漏对地下水污染。(2)在厂区内合理布设雨污管道,污水干管和支管设计中,要选择适当的充满度和最小设计流速,管道衔接应严密,防止泄漏污染地下水,淤塞应及时疏浚,保证管道通畅。污水管道发生堵塞、破裂和接头处的破损时,要及时维修

34、,防止污水长期外漏对地下水的污染。(3)对厂区内一般固体废弃物临时暂存点,在选址、设计、施工中要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第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标准规定执行。(4)加强厂区的硬化、绿化与美化,提高绿化率。建议对储煤场和干煤棚地面、灰仓和渣仓周围、厂区道路等进行地面硬化处理,同时要定期检查生产区地坪破裂情况及雨水管线的密封性,杜绝污水渗漏。4.2.4噪声防治措施4.2.4.1噪声防治措施本项目锅炉房高噪声设备主要有鼓风机、引风机、各类水泵、输送机等,在运行时产生的机械动力性噪声及锅炉排气阀等空气动力性噪声。对噪声的防治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其次从传播

35、途径上进行控制。环评要求项目拟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为:(1)在锅炉房及配套设施的设计中,对生产设备选型时,应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特别是鼓风机、引风机选型上,确保设备噪声限值95dB(A);循环水泵噪声限值80dB(A);其它泵类噪声限值70dB(A)。(2)对锅炉房和操作室、风机房、空压机房等采用隔声门、通风隔声窗,进行隔声降噪。在锅炉房内四周墙壁上敷设隔声材料,厂房隔声需保证隔声量25dB(A);锅炉房房顶也采用砖混结构,并敷设隔声材料,需保证房顶隔声量30dB(A),防止噪声向上传播。(3)对高噪声设施如锅炉、鼓风机和引风机等均安装在室内,加强室内隔声作用;建独立的设备基础,与基础安装加装

36、减振垫或弹簧进行减振处理,并在鼓风机、引风机出入口加装消声器,与烟风管采用软连接等措施减振降噪。随着供热站周边发展可能有高层建筑,需防止噪音高空辐射,建议对引风机房屋顶隔声,不仅采用砖混结构,同时在内墙壁敷设隔声材料,确保其隔声量30dB(A)。(4)对各类泵均安装在室内,采用室内隔声、基础减振,大功率泵加装隔声罩,与泵出口管道采用柔性连接等措施减振降噪。对循环水泵房内门窗设为隔声门及隔声窗,确保隔声量25dB(A)。(5)建议对1#锅炉房、引风机房和泵房西侧,对4#锅炉房、引风机房和泵房东侧从隔声出发不设置门窗。若室内采光、通风必须设置时,应设为通风隔声窗。在隔声窗的设计与施工中,应做到:选

37、取不同厚度的玻璃用于安装各层窗户,以便消除高频吻合效应的影响;里层玻璃的安装要有一定的倾斜度,以利于消除驻波;各层窗户间要留有较大厚度的空气层,并进行吸声处理;密封要好,四周采用橡胶压条,增加阻尼作用,减少玻璃受到激振而透声。对1#锅炉房和4#锅炉房的门采用隔声门,要求隔声门具有足够的隔声量且开启方便。常选用多层推拉式轻型结构,隔声性能好。建议采用双层隔声门,可保证一个门打开时,另一个门还能隔音。(6)对厂前区、厂区道路两侧、围墙周围等区域进行绿化,以起到隔声降噪。(7)由于项目距噪声敏感点苏王小区、瑞雪公寓楼较近,应重点防治噪声。建议可适当加高加厚东西两侧的围墙,必要时可在厂区西侧和东侧距离

38、敏感点较近的地方设隔10m的声屏障。本次从现场勘查,苏王小区和瑞雪公寓楼均为侧向或背向厂区,通过距离衰减和民用建筑物墙壁的二次隔声,可有效控制噪声的传播和减缓噪声污染。4.2.4.2运煤、运渣噪声防治措施本项目在供暖期需2天运送原煤、灰渣各一次,运煤运渣均在夜间运行;其运输路线为由东三环经过华清东路、酒十路、米秦路到供热站内。由于供热站周围有居民区,夜间运煤、运渣将产生交通噪声和装卸噪声影响居民休息。环评要求:(1)供热站西侧设置高围墙(或声屏障),可防止车辆运行对苏王小区居民的影响,也可降低供热站设备噪声对周边的影响;(2)供热站现为东南侧露天储煤。在本次增容扩建过程,平面布置在厂区北侧储煤

39、。环评要求项目建全封闭式储煤场、干煤棚,应采用24cm厚的墙体,门设为隔声门,除设采光窗外,不设窗户;在煤场顶部设吸声材料,增加隔声量,卸煤必须在室内进行,降低卸煤噪声对外界的影响;(3)优化煤场内锅炉用煤的上煤方式,运煤采用行车,抓斗取煤,输煤廊胶带运输,可降低运煤噪声。炉前煤斗最大可储存锅炉15h的用量,要求建设单位在日间需存好夜间用煤量,避免夜间上煤造成噪音扰民。(4)在酒十路、米秦路运行时,尽量减速慢性,尽量将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4.2.4.3噪声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分析本项目锅炉设施的噪声源距苏王小区、瑞雪公寓楼较近,为防止发生噪声扰民问题,项目对锅炉、鼓风机、除尘器、引风机、

40、循环水泵和脱硫泵等设备均采用了独立的设计基础,设备与基础安装过程加装减振垫或弹簧进行减振处理,设备与烟风管线采用软连接,项目产生振动噪声较小;设备运行产生的机械噪声,在采取减振降噪措施外,又对锅炉房和操作室、风机房、空压机房等采用了隔声门、通风隔声窗,进行隔声降噪;在室内墙壁上敷设隔声材料,对室内屋顶进行隔声处理;对鼓风机、引风机出入口加装消声器;对大功率的循环水泵加装隔声罩,与泵类出口管道采用柔性连接等降噪措施;另外,环评建议对1#锅炉房、引风机房和泵房西侧,对4#锅炉房、引风机房和泵房东侧从隔声与噪声达标出发不设置门窗;可适当加高加厚东西两侧区域围墙,必要时可在厂区西侧和东侧距离敏感点较近

41、的地方设隔10m的声屏障。噪声敏感目标苏王小区和瑞雪公寓楼均为侧向或背向厂区,通过距离衰减、必要的声屏障和民用建筑物墙壁的二次隔声等降噪措施。本次环评通过综合性的减振降噪措施,可有效控制噪声的传播和减轻噪声的污染。建设单位严格按环评提出的噪声防治措施实施后,经预测厂界噪声满足达标排放要求,对噪声敏感目标影响较小。因此,本项目采取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是可行的。4.2.5固废防治措施(1)锅炉灰渣本项目锅炉袋式除尘器干灰采用脉冲喷吹清灰方式,由星型卸灰阀排出进入密封灰仓,锅炉所产生的粗渣进入密封渣仓,渣仓每2天处理一次,及时清运有效地防止了存储时二次扬尘的产生。对锅炉产生的灰渣销售给临潼区韩峪工贸砖

42、厂,做为砖厂制砖原料综合利用,与现有工程锅炉灰渣的处理方式相同。(2)脱硫渣本项目建成后,采暖期锅炉脱硫废渣产生量为4670.00t/a,每2天外运处理一次。项目初步设计对脱硫废渣由抓斗定期清除,在脱硫沉淀池旁晾干后外运处理。环评建议建设单位对废脱硫渣抓起送带式脱水机处理后,送设置的专用储存仓存放;以防止脱硫渣露天存放产生二次污染,脱硫废渣仓地面需硬化防渗,防治脱硫废渣存放对地下水水质造成影响。项目脱硫废渣与灰渣一同作为临潼区韩峪工贸砖厂制砖原料利用。(3)生活垃圾本项目在办公和生活场所应设置垃圾收集箱,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后,按当地环卫部门规定外送至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处置,符合环保和

43、卫生要求,措施可行。5.产业政策与厂址可行性分析5.1与产业政策、规划的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西安市集中供热工程,具有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综合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建设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本)规定鼓励类“城镇集中供热建设和改造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源政策和环保政策的要求,符合西安市城市供热规划和西安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条例要求。因此,集中供热站增容二期改扩建工程是可行的。5.2平面布置的可行性分析增容二期改扩建工程厂区总平面布置见图2-3。本项目厂区占地面积为13334m2(合20亩),总平面布置划分为三个区:(1)储煤区布置在厂区北侧,主要包括

44、干煤棚、输煤廊道、大倾角皮带输煤机、地磅、北大门(物流)等。(2)生产区布置在厂区中部,由北向南依次布置4台锅炉、4台除尘器、4台引风机、H120m烟囱、4台脱硫塔等(包括一期工程新建1#锅炉及配套除尘、脱硫等设施)。锅炉房东侧为地埋式框链输渣道与渣仓相连。增容二期扩建工程锅炉房一层设备布置见图2-4。增容二期扩建工程锅炉房设备剖面见图2-5。(3)生活区布置在厂区南侧,主要有3层简易办公楼(利用原武校楼)、库房、东大门(人流)等。增容二期扩建工程厂区道路绕生产区环形布置。厂区管线沿道路两侧布置,道路两侧与建筑物水平距离适当,已考虑各种管线位置;与市政管线的连接主要有给水、雨水、污水、热力管网

45、、城市电网、通讯网等种类;厂区内消防通道畅通;人流、物流(煤、灰渣等)分开出入有序。规划在厂前区、道路两侧、围墙内、建构筑物周围植树种草,进行绿化。因此,厂区总平面布局规划是可行的。5.3厂址可行性分析本项目在现有厂址进行增容二期改扩建工程建设,位于西安浐灞生态区米秦南路西口。项目改扩建增容,占地为工业用地,不需再新征用土地,项目建设不会改变原有的工业用地性质,符合国家土地使用政策。厂址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为二类区、地表水为类水质、噪声为2类功能区。本项目以锅炉烟气排放为主要特征的大气污染型,锅炉烟气污染物烟尘、SO2、NOX排放浓度均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符合西安市燃煤锅炉烟尘和

46、二氧化硫排放限值(DB61/534-2011)要求;项目生产废水全部回收利用,生活污水经拟建生物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浐河,基本不会对地表水体产生影响;项目改扩建增容,不在厂区打井取水,生产、生活用水由市政自来水供给,环评要求对厂区水池等设施做好防渗处理,对储煤场、干煤棚地面,灰仓、渣仓和脱硫废渣仓地面及周围均做好硬化处理,厂区提高绿化率后,对厂区地下水影响很小;项目采取了室内隔声、吸声,基础减振、加装消声器、采用柔性连接,加高西厂界围墙、必要时西厂界设置声屏障等综合性防噪降噪措施后,产噪设备对周围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标准要求;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锅炉灰渣、除尘灰、脱硫渣和生活垃圾等,均收集进行了综合利用或卫生填埋处置,不会影响区域环境质量。在采取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污染物可做到达标排放,不改变区域环境功能区划。从环保角度讲,厂址基本可行。6.总量控制6.1项目污染控制因子排放情况本项目污染控制因子排放情况见表4。表4 项目污染控制因子排放情况分类污染控制因子实际排放量(t/a)拟建议总量指标(t/a)废气SO2123.65123.70NOX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